金融学复习重点.docx
- 文档编号:8607253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4.61KB
金融学复习重点.docx
《金融学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复习重点.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学复习重点
金融学复习重点
-1货币制度的定义P20:
简称“币值”,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体系
2.货币需求的含义253:
简单来说,就是人们把货币作为一种资产而持有的行为
3.通货膨胀的含义P271:
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持续、明显上涨的过程。
4.信用的含义P56:
指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一种信贷行为,是商品或货币不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转移。
5.金融市场的含义P101:
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工具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和交易机制的总和,是资金供求双方运用各种金融工具、通过各种途径,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的交易活动的总称。
6.直接融资P70:
资金供求双方通过特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是一种没有金融中介机构介入的融资方式。
7间接融资:
资金供求双方不构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中介机构发生债权债务关系,是一种通过金融中介机构介入的融资方式。
8货币政策工具P305:
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中介指标都是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实现来实现的。
9.货币政策的含义P293:
广义:
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其他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以及所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
狭义:
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金融变量,进而影响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1.货币的本质:
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职能p12: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3.货币的形态及其演变p5:
1实物货币。
是最古老的货币形式。
金属货币有货币和铸币
2代用货币。
指代替金属货币流通,并可以随时兑换为金属货币的货币。
纸币
3信用货币。
纸币,辅币和支票性存款等
4电子货币。
各种卡片和数字化货币
4.货币层次划分标准:
流动性p16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划分的货币层次:
M0=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M1=M0+活期储蓄(包括邮政汇划制度或国库接受的私人活期存款)
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债券(包括国库券)
2中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M0=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场存款+个人信用卡类存款
M2=M1+单位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6.货币制度的基本要素构成:
P21本币和辅币
1货币的种类,2货币的材料3,货币单位,4货币的发行和流通,5货币支付能力,6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7•货币本位制度P23
⑴银本位制:
以白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本位制度。
特点是:
以白银作为本位币
⑵金银复本位制:
指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一国本位币的货币本位制三种形式:
1平行本位制
2双本位制:
劣币驱逐良币---“格雷欣法则”双本位制下,国家依据市场
3跛行本位制
⑶金本位制:
以黄金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
1金币本位制P26特点:
I.金币是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具有无限法偿资格
U.辅币和代用货币可以自由兑换金币
川.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和输入国境
2金块和金汇兑本位制
⑷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9.人民币制度基本内容P30
1人民币是我国的唯一合法通货
2人民币单位是“元”,“元”也是本位币,“角”和“分”是辅币。
符号Y
3人民币没有含金量的规定,也不依附与任何外币
@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外汇,必须经过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按照许可额度兑换
10.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P254:
1收入状况。
表现在:
一是收入的数量;二是取得收入的时间间隔。
2信用的发达程度。
信用发达的经济中,货币需求量较少。
3市场利率。
4消费倾向
5货币流通速度、社会商品可供量、物价水平。
P物价水平,V货币流通速度,
Q社会商品可供量M=PQ/V即货币需求量与物价水平和社会商品可供
量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6人们的预期和偏好。
11.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P257-----流动性偏好理论
1交易动机
3预防动机,即人们为应付意外的、临时的或紧急需要的支出而持有的货币。
4投机动机
12.货币供给【重点】P260
1狭义的货币供给量,即M1是最基本的货币供给量,由现金和支票性存款,即活期存款组成。
其中,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是现代经济中主要的信用货币形态,而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货币供给量的决定过程。
2原始存款:
以现金形式存入银行的直接存款。
3派生存款:
由银行的放款、贴现和投资行为而派生出来的。
、
4存款准备金:
商业银行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以现金的形式保留着,用于应
付存款人的随时提现。
5存款准备金比率:
存款准备金占银行吸收存款总额的比例。
•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⑴简单乘数模型p262
⑵对假设条件的修改p263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给:
现金漏损:
社会公众持有现金的现象,它意味着商业银行体系存款准备金的流失。
M仁mBM1—货币供给量m—货币乘数B—基础货币
•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
1中央银行。
在整个货币供给中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
2商业银行。
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主要有两种行为:
一是调节超额存款准备金比
3社会公众。
社会公众持有现金,即发生现金漏损,会影响货币乘数发行
4企业行为。
一是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或收缩会影响企业对贷款的需求。
5财政收支。
若出现赤字,弥补赤字的措施有:
增税,发行货币
通货膨胀:
衡量标志:
物价总水平的持续、明显上涨。
衡量指标:
1消费物价指数(零售物价指数),是根据家庭消费的具有代表性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编制而成。
大多数国家一般都以该指数作为衡量指数,我国也是。
2批发物价指数。
根据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批发价格编制成的指数。
范围比消费物价指数更狭窄。
3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按照固定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14•西方通货膨胀成因理论主要观点P274:
㈠需求拉上论:
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的过度增长所引起。
⑴充分就业时的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在实现了充分就业之后,由于过度总需求的存在而引起。
(2)未实现充分就业时的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㈡成本推进论:
即使没有过度总需求的存在,也会由于成产成本的增加而引起通货膨胀㈢供求混合推进论:
在实际的通货膨胀过程中,很少可能只是由需求拉上的或只由成本推进的,大多数通货膨胀的发生包含了需求与供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
㈣结构论:
由于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而引起物价水平上升。
15.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P281:
㈠抑制总需求的政策
⑴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包括: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提高利率(包括提高再贴现率和存款利率);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等。
目的都是抽紧银根,保证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
⑵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如增加税收和减少政府支出。
㈡收入政策。
指为了降低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而采取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限制货币工资与价格的政策。
主要手段有:
工资管制;确定工资一物价指导线;物价管制等。
㈢进行货币改革。
废除旧币,发行新币,并对新币制定一些保证币值稳定的措施。
㈣改善供给:
㈤指数化方案:
讲各种名义收入,如工资、利息等,部分或全部地与物价指数相联系,自动随着物价指数的升降而升降。
信用特征:
1表现的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2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3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
4交易双方以相互信任为基础,都是自愿签订协议。
17.信用的基本形式P60:
㈠商业信用:
指工商企业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以赊销、延期付款和预付贷款等形式相互提供的信用。
主要形式有两种:
一是以商品形态提供的商业信用,二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商业信用
㈡银行信用:
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的方式提供给个人、工商企业等主体的信用。
主要形式是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以及开出汇票、支票、开立信用账户、发行货币等。
㈢国家信用:
指一国或地区依据信用原则向国内外投资者发行债券以筹措货币资金的一种信用活动。
包括国内信用和国外信用。
主要形式有发行公债、国库券、专项债卷
㈣消费信用:
指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商品形态或货币形态向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满足消费需求的信用形式。
主要形式有赊销、分期付款、消费信贷。
㈤其他信用形式:
股份信用、国际信用、民间信用。
(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18.利率的种类P80:
1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
一年以下的信用行为是短期利率,也称货币市场利率;一年以上的信用行为是中长期利率,也称资本市场利率。
1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
2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3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指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实际利率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利率。
R实际利率,r名义利率,p借贷期间的通货
膨胀率,则实际利率的公式:
R=(r-p)/(1-p)或R=r-p
4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和公定利率
5即期利率和远期利率
6基准利率和市场其他利率。
19.利率的功能P83:
㈠利率的宏观调节功能
1调节社会资金积聚
利率低,投资成本小,有利于扩大投资规模
3调整信贷规模。
1调节国际收支。
㈡利率的微观调节功能
(1)对家庭和个人的影响:
1影响家庭和个人的金融资产投资
2影响家庭和个人的储蓄和消费。
(2)对企业的影响:
1激励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是企业折现未来收益的媒介。
22.金融市场构成P102:
㈠主体:
⑴政府部门。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通常是资金的需求者,通过发行财政部债券或地方政府债券来筹集资金。
同时也可能资金的供给者。
⑵工商企业。
是金融市场的重要主体,不仅是庞大的资金需求者,同时也是金
融市场上的资金供给者,但在总体上,企业部门是资金净需求者。
⑶居民个人。
居民是金融市场上主要的资金供给者。
⑷存款性金融机构。
指通过吸收各种存款来获得资金,并以贷款或投资等形式
来运用资金的机构。
商业银行,储蓄机构,信用合作社。
⑸非存款性金融机构。
主要通过发行证券或以契约性的方式聚集社会闲散资金
⑹中央银行。
是金融市场的特殊主体。
㈡客体:
金融工具。
筹资者对金融工具持有人的债务。
1按期限不同,分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工具;
2按发行人的性质及融资方法不同,分为直接融资工具与间接融资工具;
3按性质不同,分为债务凭证和所有权凭证。
23.货币市场子市场构成P109:
1票据贴现市场(商业票据市场):
以商业票据为交易对象的市场。
2国库券市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
3同业拆借市场:
指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融通活动的市场。
4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以银行承兑汇票作为交易对象的市场。
5回购市场:
通过回购协议来进行短期资金借贷所形成的市场。
6银行存单(CD)市场。
24.长期市场----债券与股票的区别P117:
1权利不同:
债券是债权凭证。
股票则不同,股票是所有权凭证。
2目的不同:
发行债券是公司追加资金的需要,它属于公司的负债,不是资本。
发行股票则是股份公司创立和增加资本的需要,筹措的资金列入公司资本。
3期限不同:
债券有偿还期,而股票具有永久性。
①收益不同:
债券利息固定,而股票的红利股息不固定。
2风险不同:
股票风险较大,债券风险相对较小。
3发行主体不同。
无论是国家、地方公共团体还是企业,都可以发行债券,而股票则只能是股份制企业才可以发行。
4保本能力不同。
从本金方面看,债券到期可连本带利收回本金。
股票本金一旦交给公司,就不能再收回,只要公司存在就永远归公司支配。
公司一旦破产,还要看公司剩余资产清盘状况,那时甚至连本金都会蚀尽,小股东特别有此可能。
25.股票理论价格:
股票的理论价格=年收益/市场利率
26.金融工具的特点,相互关系P105:
1期限性:
金融工具有约定的偿还期,即规定发行人到期必须履行还本付息的义
3收益性:
持有金融工具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和本身的价值增值。
4流动性:
金融工具在短时间内变现的能力。
5风险性:
不能实现预期收益,本金可能遭受损失,未来经济状况的不确定性。
•相互关系:
金融工具的收益性与期限性、风险性成正比,与流动性成反比;金
融工具的期限性与流动性成反比;金融工具的风险性与流动性成反比。
2金融工具各特征之间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在一个相对完善的市场中,期限、
风险、流动性相似的金融工具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收益率会趋向平均水平,使
金融市场实现均衡。
27.投资基金的类型与特点P124:
1按组织形式分:
公司型基金:
依据公司法成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的基金,通过发行基金股份来筹集资金。
契约型基金:
依据一定的信托契约组织起来的基金,通过发行受益凭证筹集资金。
2按基金规模是否固定:
封闭式基金:
经核准的基金份额在基金合同期限内固定不变,且规定封闭期限,在期限内,基金份额持有人不得申请赎回的基金。
开放式基金:
指基金份额总额不固定、基金份额可以随时申购或者赎回的基金。
28.金融中介机构P148:
我国现代银行产业标志:
1897年5月27日上海中国通商银行,应该是工商第一家银行:
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在广州开设的分行
传统银行特点P149:
“大一统”,金融机构高度集中,一些专业银行和其他机构都集中合并到中国人民银行,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必然产物。
工商银行最年轻。
29.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性质P179:
①是具有现代企业基本特征的企业。
商业银行具有业务经营所需的自有资金;以营利为目的,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经营目标是最大限度的追求利润。
3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和内容具有特殊性;商业银行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以及受到整个社会的影响的特殊;商业银行责任特殊。
4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既有别与中央银行,又有别于专业银行和其他非金融机构。
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职能P180:
㈠信用中介职能:
商业银行以负债业务集中社会闲散资金,转而以资产业务加
以运用,沟通了资金供求,促进了资金的融通。
㈡支付中介职能:
商业银行基于支票活期存款账户,以转账方式为客户提供收
付服务。
㈢信用创造职能:
指信用工具的创造,如银行券或存款货币;指信用量的创造。
㈣金融服务职能:
30.商业银行的业务P185:
1负债业务。
商业银行筹集资金、借以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
⑴存款类负债:
1活期存款②定期存款③储蓄存款
2借款类负债:
①同业借款②中央银行借款③证券回购④国际金融市场借款⑤发行中长期金融债券
3资产业务:
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负债业务积聚起来的货币资金加以应用的业务。
商业银行资产的构成:
现金资产、贷款、证券投资、固定资产。
4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31.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及关系P191:
1盈利性.指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经营企业,追求最大限度的盈利。
2流动性.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现和满足客户借贷的能力。
3安全性.指银行的资产、收益、信誉以及所有经营生存发展的条件免遭损失的可靠程度。
“三性”的关系:
1流动性是商业银行正常经营的前提条件,是商业银行资产安全性的重要保证。
2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原则,离开了安全性,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也就无从谈起。
3盈利性原则是商业银行的最终目标,保持盈利是维持商业银行流动性和保证银行安全的重要基础。
3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核心思想及发展P194:
㈠资产管理理论。
指商业银行如何把筹集到的资产恰当地分配到现金资产、证券
投资、贷款和固定资产等银行资产上。
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的规模和结构是银行无法控制的外生变量,银行主要通过对资产规模、结构和层次的管理来保持适当的流动性,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
㈡负债管理理论。
主张:
以负债的方法来保证银行流动性的需要,使银行的流
动性与盈利性的矛盾得到协调。
观点:
银行对于负债并非完全被动,无能为
力,而是完全能够而且也应该采取主动,可以主动到市场上争取资金,扩大
负债,有了更多的的负债,能有更多的资产的获利。
㈢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观点:
商业银行单靠资金管理或负债管理都难以达
至U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均衡。
银行应对资产负债两方面业务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保证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的及时性、灵活性,以此保证流动性供给能力。
㈣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
该理论主张银行应该从正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以外去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开辟新的盈利源泉。
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的兴起不是对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否定,而是补充。
它主要用于管理银行表外业务。
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主要用于管理银行表内业务。
33.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原因P207:
1统一货币发行权的客观需要
2保证政府融资的需要。
3保证银行支付能力的需要
4统一票据交换和清算的需要
5对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的需要
34.中央银行的性质与特征P217:
(与商业银行比较)
•性质:
1是一种特殊的国家机关。
2是特殊的金融机构。
业务对象不同,业务经营目的不同;业务经营特征不同。
国家还赋予其一系列特有业务的特权,如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代理国库等。
35.中央银行的职能P218:
㈠宏观调控职能•手段:
存款准备金工具、公开市场工具、再贴现工具、直接信用控制措施、间接信用控制措施等。
㈡金融服务职能•为政府提供金融服务,为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金融服务。
㈢金融监督管理职能。
。
包括:
规范和监督金融机构设立、业务活动的展开;调控和管理金融市场的设置和运行。
•中央银行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1三种职能之间是相互统一的。
2中央银行的公共服务职能与宏观调控、监管职能的关系宏观调控和监管是公共服务的要求,中央银行在履行宏观调控和监管职能时,决不能违背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
3宏观调控与监管职能的关系.监管要借助于一定的调控手段,而调控也往往需要行政监管措施给予配合。
36.中央银行的业务P223:
(仅了解)
㈠负债业务:
㈡资产业务:
㈢其他业务
38.货币政策的目标及关系P296:
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
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2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
从长期看,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一致性,从短期看,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矛盾
3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
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影响、
互相制约的矛盾关系。
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在正常情况下,经济增长必然会带来带来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但是从动态的角度来看,两者也存在不一致。
5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就业的增加通常会引起货币工资的增加,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扩大必然要求增加国内商品的供应量
6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通常情况下,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存在正相关关系。
39.货币政策工具P305: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2再贴现政策3公开市场业务。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也称为“货币政策的结构性调节工具”,是针对某些特
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
1消费者信用控制.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3.不动产信用控制4优惠利率.5预缴进口保证金.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1接信用控制.2间接信用指导.
40.-。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标准P314:
1可测性。
可控性。
相关性。
抗干扰性。
适应性。
=。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类型:
2超额准备金。
基础货币。
利率。
货币供应量
=。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曾长期是贷款规模,现阶段是货币供应量
41.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P322:
1货币政策时滞。
指货币政策从研究、制定到实施后发挥实际效果这一全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可以将时滞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部分。
2货币流通速度变动
3微观主体的合理预期。
合理预期指人们对未来的经济变量的变动能够做出合乎理性的,从而也是正确的预期。
4其他经济政治因素的影响。
如客观经济条件变化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学 复习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