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发现与探索教案.docx
- 文档编号:860549
- 上传时间:2022-10-13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19.67KB
三年级下册发现与探索教案.docx
《三年级下册发现与探索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发现与探索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发现与探索教案
笫一课《影子》
(一)
教学目标:
通过进行有关影子的实验、观察,研究影子产生的条件、特点及在实践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影子产生条件。
影子与测量创造条件进行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
实验一:
影子产生的条件
1、教师讲解操作过程:
将橡皮立在桌子上,打开手电筒开关,从一侧照橡皮,出现了什么现象?
关闭手电筒,在观察前后两次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2、学生动手操作并思考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实验二:
影子哪去了?
1、教师讲解操作过程:
把一块橡皮立在书桌中间,几名同学各拿同样型号手电筒围站在书桌周围。
从一名同学开始,依次用手电筒照射橡皮,并保持住照射状态。
全组同学观察橡皮产生影子的深浅程度。
当全组同学都打开手电筒后,橡皮周围较深的影子还有吗?
2、学生动手操作并思考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全课小结:
产生影子的条件一是必须有光源,二是必须又不透明的物体挡住部分光线。
笫一课《影子》
(二)
教学目标:
通过进行有关影子的实验、观察,研究影子产生的条件、特点及在实践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1、影子产生条件。
2、影子与测量创造条件进行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
实验一:
影子与测量
1、教师讲解操作过程:
在操场的旗杆前,将一根2米长的竹竿垂直竖立在地上,扶好作为标志物。
分别测量竹竿影子和旗杆影子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在三次实验中,影子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
从影子长短或方向能估计出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吗?
2、学生动手操作并思考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全课小结:
在太阳照射下,利用物体影子长短或方向能知道当前大约是什么时间。
笫二课《“凿壁借光”与光的直进原理》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观察,研究光沿着直线传播的原理,了解原理应用的相关内容。
教学重、难点:
以“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人为什么能看见东西?
教学过程:
实验一:
黑暗中能看见东西吗?
1、教师讲解操作过程:
教师把两个鞋盒的一侧同位置各扎一个小洞,在一个鞋盒里放一块橡皮,盖严盒盖儿放在讲台上。
在另一个鞋盒里放一个亮着的小手电筒,手电光对准橡皮但不要对着小洞,盖严盒盖儿放在讲台上。
全班同学按顺序到讲台,通过小洞向盒里看,哪个鞋盒能看见橡皮?
2、学生动手操作并思考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实验二:
光沿直线传播
1、教师讲解操作过程:
用纸卷一个细直筒,透过这个直筒在距离灯光几米以外观察灯光。
从直筒内看得见灯光吗?
把直筒适当弯折再透过直筒观察灯光。
从直筒内看得见灯光吗?
2、学生动手操作并思考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全课小结:
光线沿直线传播,这就是光线的直进原理。
光的直进原理在生产实践中有很多应用。
笫三课《纸的再认识》
(一)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三种纸的对比实验,初步了解不同种类纸张的几个特征。
教学重、难点:
纸的三个特性。
怎样观察到纤维的长短和粗细
教学过程:
实验一:
纸张撕扯的实验
1、教师讲解操作过程:
用尺在报纸的一个角画出一个长18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
用剪刀剪下这块报纸,并在一张报纸的长边标明“横向”、另一张的短边标明“纵向”。
撕同一种纸时,你的感觉一样吗?
用放大镜观察纵向、横向撕扯后,纸的毛边有什么不同?
怎样撕比较费力?
2、学生动手操作并思考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实验二:
纸张的吸水性
1、教师讲解操作过程:
从三种纸上分别剪下同样大小的纸片平放在桌子上。
用滴管在三张纸片的中央各滴上一滴红色的水。
观察哪种纸上颜色扩散得最快?
用放大镜观察,扩散的快慢同纸的纤维长度和纤维之间紧密程度的关系。
2、学生动手操作并思考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全课小结:
纸张吸水性与纤维长短和纤维紧密程度之间的关系。
笫三课《纸的再认识》
(二)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三种纸的对比实验,初步了解不同种类纸张的几个特征。
教学重、难点:
纸的三个特性。
怎样观察到纤维的长短和粗细
教学过程:
实验三:
纸张的抻拉实验
1、教师讲解操作过程:
用剪刀对不同类型的纸按纵向和横向剪下两条长15厘米、宽1厘米的纸张。
总想剪下的纸条标出“纵”,横向剪下的纸条标上“横”。
紧紧捏住标有“纵”的纸条两端抻拉,逐渐加大用力直到纸条断裂,再用同样的方法用标有“横”的纸条做同样的实验。
你感觉两次实验用的力有区别吗?
哪个纸条用力要大些?
2、学生动手操作并思考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全课小结:
抻拉纸张,受力方向与纸中纤维大致方向垂直与纸中纤维大致方向一致时,纸张更容易抻拉断裂。
笫四课《用眼卫生》
教学目标:
通过探索眼睛的作用和造成视力下降原因的研究,了解眼睛保健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关于用眼卫生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进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教育。
教学过程:
实验一:
眼睛的用处
1、教师讲解操作过程:
把眼睛蒙上,试着做一做事情。
(电脑打字、浇花、打扫地面)被蒙住眼睛的人做事时出现了什么现象?
蒙住眼睛干事情的感觉怎样?
2、学生自由活动并思考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实验二:
眼睛的疲劳
1、教师讲解游戏过程:
眼睛距书1尺,定睛看测试图1分钟,说说看图后眼睛有什么感觉。
分小组讨论:
测试图的图案有什么特点?
你认为哪些特点易引起眼睛的疲劳?
哪些不良的习惯会对眼睛有不好的影响?
2、学生活动并思考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全课小结: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没有视觉,生活和学习有许多事情做不了,许多事情做不好。
通过实验和调查,我们还了解到,排除遗传因素外,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的。
笫五课《热空气会向上升吗》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研究热空气上升的道理,并用研究的结论解释一些生活实践中的现象。
教学重、难点:
研究热空气的上升现象。
教学过程:
实验一:
验证热空气的上升
1、教师讲解操作过程:
拿一个薄膜塑料袋倒扣在蜡烛上方,让热空气进入塑料袋内,然后松开手。
你会看到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2、学生动手操作并思考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实验二:
热空气的上升的道理
1、教师讲解操作过程:
在一根粗细均匀的细木条中间拴好线绳并悬挂在实验铁架上,木条两端各用一根细线栓挂一个同样式的纸杯,呈倒扣状,并使两端处于平衡状态。
并把一端的纸杯口加热。
这样的试验会发生什么现象?
这说明什么?
2、学生动手操作并思考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全课小结:
自然界的空气受热,热空气上升,而其他地方的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风。
笫六课《弹弦听音》
教学目标:
通过改变琴弦(线绳)的松紧、粗细、长短变化研究音调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
琴弦震动与音调变化
教学过程:
一、制作实验工具:
听筒
1、教师讲解制作的过程:
在第一个纸杯的底部扎一个小孔,将线绳一端打一个结,然后每隔15厘米再打两个结并和第一个纸杯串联起来。
按照上面的程序再用粗绳制作一个同样的听筒。
2、学生用制作好的实验工具完成三个实验。
实验一:
线绳的松紧变化与音调变化的规律。
实验二:
琴弦的长短变化与音调变化的规律。
实验三:
琴弦的粗细变化与音调变化的规律。
学生实验并思考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全课小结:
通过实验,当琴弦由松变紧、由长变短、由粗变细时,用手弹琴弦发出的音调都升高了。
笫七课《泥石流》
教学目标:
通过模拟泥石流形成的实验,研究泥石流的形成原因及防灾办法。
教学重、难点:
泥石流的成因与预防
教学过程:
一、制作实验工具:
山体模型
1、教师讲解模型制作过程学生动手制作。
2、学生用制作好的实验工具完成两个实验。
实验一:
探讨泥石流的成因。
思考问题:
这个实验是不是说明,突然间的大量水源能造成斜坡上松散土壤及地表向下滑动形成泥石流呢?
实验二:
探讨泥石流的预防方法。
思考问题:
这个实验是不是证明了植树、种草能固坡,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3、学生实验并思考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全课小结:
如果山坡上树木或植被很少,土壤松软,一旦大暴雨来临,就容易形成泥石流。
笫八课《怎样从室内撤离》
教学目标: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遇险时快速撤离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从室内快速撤离地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制作实验工具
1、教师讲解器材制作过程学生动手制作。
2、学生用制作好的实验工具完成两个实验。
实验一:
快速撤离实验。
讨论问题:
增加一个出口撤离时间缩短了多少?
看看我们教室有几个门,为什么这样设计?
实验二:
实地演练撤离。
讨论问题:
在实地演示过程中你们又遇到什么问题?
又有什么新想法?
3、学生实验并思考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全课小结:
多一点防灾常识就会多一份安全系数,多几招自救本领就会多一些生存机会。
笫九课《辨认方向》
(一)
教学目标:
通过进行有关辨认方向的时间和研究,学习辨认方向的几种方法。
教学重、难点:
收集信息研究“太阳帮我们辨认方向”和“其它辨认方向”的方法
教学过程:
实验一:
使用指南针辨认方向
1、教师讲解操作过程:
观察指南针实物,认识指南针。
在学习使用指南针的基础上,测一测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思考问题:
用指南针辨认方向要注意些什么?
2、学生动手操作并思考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实验二:
太阳帮助我们辨认方向
1、教师活动操作过程:
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时,面向太阳方向站立,你的前面是东方,后面是西方,那左面和右面各是什么方向?
太阳落山时刻,面向太阳方向站立,你的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各是什么方向?
2、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讨论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探索延伸:
如果今天刮北风,看看国旗飘扬的情况,你可以辨认方向吗?
笫九课《辨认方向》
(二)
教学目标:
通过进行有关辨认方向的时间和研究,学习辨认方向的几种方法。
教学重、难点:
收集信息研究“太阳帮我们辨认方向”和“其它辨认方向”的方法
教学过程:
实验一:
其他辨认方向的方法
1、教师提问:
如果在雪地、森林、农村民居、锯后的树桩这四种没有阳光的情况下,你应怎样辨认方向呢?
2、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讨论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教师总结:
冬天的雪地上,朝向太阳的雪先融化,由此可以辨认方向。
有树木的地方,树木枝叶茂盛的那部分是朝阳的。
如果能看到树木的年轮,也可以辨认方向,年轮稍窄的一方应是朝向北方。
农村民居的正房一般都是朝南开门,房子也可以辨认方向。
笫十课《火灾中的烟雾》
教学目标:
通过对于浓烟弥散性和窒息性的观察,感知火灾中浓烟对于人生命的威胁,学习遇到火灾如何避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研究火灾自救逃生的办法。
教学过程:
一、制作实验工具
1、教师讲解器材制作过程学生动手制作。
2、学生用制作好的实验工具完成两个实验。
实验一:
烟雾的窒息性。
讨论问题:
通过实验,对于烟雾你有什么看法?
如果人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样呢?
你有什么看法?
实验二:
烟雾的弥散性。
讨论问题:
瓶中的烟雾主要集中在瓶中的什么地方?
瓶中的火柴或蚊香在燃烧一会儿之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火柴或蚊香燃尽了吗?
3、学生实验并思考问题。
4、为单位进行汇报。
全课小结:
发生火灾时,应避免和减少浓烟的吸入,并迅速撤离现场。
烟雾流动的规律是:
烟往上升,撤离时人应匍匐在地,用湿布捂住口鼻,减少烟雾的吸入。
笫十一课《校园尘降的研究》
教学目标:
通过用“尘降检测板”进行实验,了解尘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习用实验数据说明道理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难点:
研究“校园尘降的”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制作实验工具
1、教师讲解器材制作过程学生动手制作。
2、学生用制作好的实验工具完成两个实验。
实验一:
不同地方尘降个数。
思考问题:
是否说明尘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下册 发现 探索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