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初中统考届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
- 文档编号:8591315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48.61KB
绵阳市初中统考届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
《绵阳市初中统考届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绵阳市初中统考届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绵阳市初中统考届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绵阳市初中统考2022届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一匹马两个人
迟子建
一匹老马拉着两个老人,朝二道河子方向走。
马是瘦马,走起路来就难免慢慢腾腾的。
两个老人,是一对夫妻。
老头子跟老马一样瘦,老太婆则像个大树墩一样胖。
他们都是小眼睛,是那种懒得睁开的、老是处在半梦半醒间的小眼睛,尤其是老太婆。
因而有的时候,马觉得老太婆是没长眼睛的人。
二道河子离他们居住的村庄有二十里路。
这条路,马不知走了多少趟,也不知走了多少年,只记得以前背上吃了主人数不清的鞭子。
马还记得,他们的儿子第一次被人用手铐带走时,哪怕是走在没有辎重的平道上,它也要挨上几十道鞭子。
而他第二次戴着手铐被人带走后,他们对它则温情多了,夜里不忘了喂点豆饼给它吃,女主人还常常用一把刷子给它理鬃毛,仿佛把它当成了他们的儿子。
同以往一样,坐在车辕的男人垂着头袖着手打盹,车尾的老太婆则躺着睡觉。
他们不用担心马会走错路,因为去二道河子只这一条路。
他们也不用担心马会受惊,因为这个季节没有其他的车辆过来。
马呢,它知道两个人都在迷迷糊糊地睡,所以它若遇见笔直的路段时,也抽空打一下盹,它老是觉得累。
马打了一个响鼻,示意二道河子已经到了。
果然,老头子下了车,他先用乎抚摩了一下汗涔涔的马,无限怜惜地说:
“唉,瞅瞅你这一身的汗,真让我不忍心再使唤你了。
”说着,他回头去看车尾的老伴。
“老太婆,你到哪里了,我看不见你,你给我个音呀!
”老头子叫道。
老头听不见老太婆的声音,他急了,仔细地看看周围,也不见人影。
他这才明白,老太婆丢了。
他责备自己太粗心,边掉转车头,折回去寻找。
马听见老头呼唤老太婆,已经明白了。
尽管它已经累得眼花缭乱了,还是加快了步伐。
可是老头还是嫌它走得慢,他没有鞭子,就下车折了一根柳条,不停地抽它。
马虽然疼痛难耐,但仍闷着头,拼命快走。
老头子并不领情,心急火燎地持续抽它。
大约走了四里路,他们发现了老太婆,她横躺在路上。
老头叫了一声:
“你怎么睡在路上了,吓死我了。
”
马满身是汗,疼痛难忍,四条腿没有一条不在打哆嗦。
它不像老头子那么乐观。
果然,老头子发现老太婆的额头都是血,而地上也是血迹斑斑。
老头试了试她的鼻息,一点呼吸都没感觉到,再摸她那双粗糙的手,已经冰凉如秋日的河水。
当老头子看见路面有一块凸出来的像笋尖一样的带有血迹的石头时,他咆哮着,使劲踢那石头,而石头就龇着血红的牙望着老头子。
老头子从车上取下镐头,奋力砸那石头,石头迸溅出一串串火花,瞬间分崩离析。
他们朝那村庄走去。
一块这么不起眼的石头就要了她的命,老头子想不明白。
她落地后是不是呼唤他了?
可惜他耳朵不如年轻时灵便了,而且马车一旦走起来,听到的只是马蹄声。
他这样一想,就有些怨恨马了。
而马呢,也走得心事重重。
它在责备自己。
一定是因为它走路不如以往利索,腿常常抖一下,车也随之颠簸一下,想必她就是这么被颠在地上的。
而且,在拉扯的过程中少了分量,它应该有所觉察的,可它什么也没有察觉到。
它是个废物了。
马觉得自己最好就此不要吃草了,就这么完结算了。
老马就在那一天水草未尽,老头子也是粒米未食……
(节选自迟子建《一匹马两个人》有删减)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一段如特写镜头,把读者带入悠远的情境中,让读者对老马、老路有初步认识;同时引领全文,使文章显得有章法。
B.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两位老人“懒得睁开的、老是处在半梦半醒间的小眼睛”显示出他们生活的懒散和内心的空虚。
C.在朝村庄走去的路上,作者细腻地刻画了老头子和老马深深自责又责怨对方的心理,这这使他们的形象更加鲜明。
D.本文讲述了一匹马和两个人的故事,老人和老马相伴的平静生活被一块石头突然打破,情节简单,语言质朴,却耐人寻味。
2)小说讲述的故事“凄凉但不乏温情”,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3)除使用传统叙事视角外,小说还刻意选取了“马”的视角。
从“马”的视角叙事,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活着的手艺
王往
他是一个木匠。
是木匠里的天才。
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
曾经,他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
他就用这木碗吃饭。
他会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
面儿要多大,腿要多高,他都说了尺寸。
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要用这棵树了,说要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
他就站起来说,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
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个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
长大了,他学了木匠。
他的手艺很快超过了师傅。
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
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
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
他的雕刻最能显出他木匠的天才。
他雕的蝴蝶、鲤鱼,让那要出嫁的女孩看得目不转睛,真害怕那蝴蝶飞了,那鲤鱼游走了。
他的雕刻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道裂纹能让他修饰成鲤鱼的眼睛。
树死了,木匠却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
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
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料说:
“他来了,他来了!
”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
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
这十里八乡要做的那些精细别致的木工活儿,离开他还真的做不好。
他木工的作品真的就是货真价实的艺术品,结实耐看!
我在老家的时候,常爱看他做木工活。
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我在一边,就像看精彩的舞台表演,好过瘾。
但是,这个木匠在我们村里人缘并不好。
村里人叫他懒木匠。
他是懒,除了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可要请他做一些粗糙的小活儿,他不干。
比如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什么的,他都回答:
没空儿。
他宁可憋在家里弄那些丑木头玩,磨、刨、钻、刻,忙得自得其乐,也不愿意接那些粗活干。
而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做什么。
有一年,我从郑州回去,恰逢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
找粪舀,粪舀的柄坏了,我刚好看见了他,递上一支烟:
你忙不忙?
他说不忙。
我说,帮我安个粪舀柄。
他说,这个……你自己安吧,我还有事儿。
他烟没点上就走了。
我有些生气。
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说:
“你请他?
请不动的。
没听人说,他是懒木匠?
我来帮你安上。
”这个木匠边给我安着粪舀子,边说那懒的木匠:
“他啊,活该受穷,这些年打工没挣到什么钱,你知道为什么?
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木匠做的都是这些事,动斧头锯子的少了。
他转了几家工地,说,我又不是铁匠,我干不了。
他去路边等活儿干,非等人家找他做木匠活,有时一两天也没人找。
要是他特别喜欢做的木工活儿,即使别人给他钱少,他也愿意干。
”我说:
“这人,好怪啊。
”
我很少回老家,去年,在广州,有一天,竟想起这个木匠来了。
那天,我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事,一些声音在耳边聒噪:
——你给我们写纪实吧,千字千元,找个新闻,编点故事就行。
——我们杂志才办,你编个读者来信吧,说几句好话,抛砖引玉嘛。
——你给我写本书,就讲讲大学生如何实现在网上做生意赚钱的致富经历。
我什么也没写,一个也没答应。
我知道得罪了人,也亏待了自己的钱包。
我想着这些烦人的事,就想到了木匠。
他那样一个木匠活儿手艺极高的木匠,怎么愿意给人打猪圈门,安粪舀柄呢?
我忽然明白了:
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他不懒,只是孤独。
去年春节我回去,听人说木匠挣大钱了,两年间就把小瓦房变成了两层小楼。
我想,他可能改行了。
我碰见他时,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
我恭敬地递给他一支烟。
我问他:
“你在哪儿打工?
”
他说:
“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对我不错,一个月开8000元呢。
”
我说:
“好啊,这个适合你!
”
他笑笑说:
“别的活儿不想做。
”
(选自《小说月刊》第3期,略有改动)
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他”小时候就能使丑木成碗等故事,突出了“他”的木匠天赋,同时为后文情节张本。
B.小说讲述了“我”在写作中的遭遇,这是“我"真正理解和尊重懒木匠的开始,也是作者拓展主题的需要。
C.小说运用了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的视角转换,真实地刻画出了一个特立独行的木匠形象。
D.小说中的“我”跟“懒木匠”一样陷于社会的孤独与痛苦之中表达了作者对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丧失了职业操守的行径的批判。
1)这篇小说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塑造“懒木匠”形象的?
请简要分析。
2)作者写了“我”从木匠身上明白了事理之后,又设置了“懒木匠”在上海“挣大钱”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请结合全文分析。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只欠母亲
赵鑫珊
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
一九五五年八月上旬,我一直在期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前途未卜。
是否能考取,没有把握,虽然自我感觉考得不错。
是否能考取第一志愿第一学校,更是个未知数。
不能有奢望。
八月中旬,羊子巷、马家巷一带有几位考生已经接到通知,更叫我心焦——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体验到什么是心焦或焦虑。
不安和焦虑也会有助于打碎平庸。
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一天送两回信:
上午约十点,下午约四点。
我是天天盼着决定命运的信件。
一天下午,我在马家巷大院内同一群少年玩耍。
“赵鑫珊,通知书!
”邮递员的叫声。
我拆信的手在颤抖。
旁边围观的少年首先叫了起来:
“北京大学!
”
中国章回小说常用这样两句来形容人的幸福时刻: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
我看到母亲的表情是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
第二天,母亲为我收拾行装。
一共带两个箱子,一条绣花被子。
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
“妈,你哭什么?
我考上了,你应该快活才是!
”我这一说,妈妈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哭。
后来我成长了,读到唐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才渐渐明白母亲为什么暗暗垂泪。
母亲不善言辞。
她预感到,儿子这一走,在娘身边的日子就不会多。
母亲的预感是对的。
大学六年,我一共回过三次家,加起来的时间不到两个月,主要原因是买不起火车票。
母亲死后二十年,大妹妹才告诉我,我去北京读书的头两年,妈妈经常哭,以至于眼睛受伤,到医院去看眼科。
听妹妹这样述说往事,我发呆了好一阵子。
我对不起母亲!
过去我不知道这件事。
我后悔我给母亲的信很少且太短。
后来邻居对我说:
“你娘总是手拿信对我们说:
‘你们看我儿子的信,就像电报,只有几行字!
’”我总以为学校的事,母亲不懂,不必同母亲多说——今天,我为我的信而深感内疚!
在校六年,我给母亲报平安的家信平均每个月一封。
每封不会超过三百个字。
六年来,我给母亲的信是报喜不报忧。
这点我做得很好。
我的目的很明确,不让母亲为我分心、牵挂、忧愁。
按性格,我母亲的忧心太重,不开朗。
以下事情我就瞒着母亲:
我非常穷,却老说我的助学金很多、足够。
去学校报到,母亲东借西借,为我凑了三十元,后来我就再也没有向母亲要过一分钱。
当时我父亲已接近破产,家境贫穷。
“反右”运动我受到处分,也没有告诉母亲。
读到四年级,我故意考试考砸主动留一级,更瞒着她。
她也没有觉察,我怎么要读六年。
大妹妹问过母亲:
“妈,你为什么最喜欢哥?
”
“你哥是妈烧香拜佛求来的崽。
”
祖父一共有五个儿子。
我父亲是长子。
母亲头胎和第二胎都是女儿,不到两岁便夭折。
不久,我二婶生了儿子叫赵宝珊,这样一来大家庭的长孙便在二房,不在大房。
我母亲的地位大受威胁,遭到歧视。
在饭桌上,祖父常用讽刺的口吻,冷言冷语敲打我母亲:
“先长胡子的,不如后长须的。
”意思是二婶后来者居上,先得了儿子,我母亲落后了。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现象很严重。
母亲忠厚、老实,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
她偷偷地去万寿宫拜佛,求菩萨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
不久我出生了。
我刚四岁,母亲便让我读书,发蒙,为的是赶上大我两岁的宝珊。
所以整个小学、中学,我和堂兄宝珊都是同年级。
母亲的良苦用心只有等到我进了大学,我才知道。
母亲说:
“你为娘争了口气!
”
离开家乡的前一夜,妈舍不得我,抱着我睡。
当时我十七岁。
其实自我出生,从没有离开过娘。
好在我走后,还有弟弟妹妹在母亲身边。
往北京的火车渐渐开动的时候,我看到我母亲、大妹妹梅秋(十岁)、弟弟光华(八岁)和小妹云秋(四岁)久久站在站台上目送我。
这回妈没有哭。
我这个人,活到今天,谁也不欠,只欠我母亲的,没有能在她身边侍奉她八年、十年,使我深感内疚。
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临行前,母亲暗暗垂泪是因为她明白儿子这一走,等待她的将是聚少离多的苦闷日子。
B.散文用纯朴自然的语言,真挚动人的情感,勾勒出一个含情脉脉的儿子对母亲忏悔式的追忆。
C.我收到通知书时,母亲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感到欣慰,为自己的良苦用心感到满足,更对儿子今后似锦的前程充满期望。
D.当赵宝珊出生后,母亲为了挣回在赵家的地位,偷偷求神拜佛,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反映了当时社会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的现象很严重。
2)文章开头写道“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有何作用?
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分析。
3)在文中作者多次用细节描写追忆母亲,请举例,并说说分别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二、文言文阅读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
轼请曰:
“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程氏曰:
“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
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殿试中乙科。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
“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
“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
“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初,太祖时,差役行久生弊。
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
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
“差役、免役,各有利害。
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
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
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
”光不以为然。
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
轼曰:
“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
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
”光笑之。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
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B.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C.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D.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是由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它与《乐经》、《尚书》、《诗经》、《礼记》合称“五经”。
B.“字”是古时对一个人的称呼,一般应该是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由乡中长老或贵宾所取,可以与名的意思一致,也可以相关,甚至相反。
C.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长官为礼部尚书。
D.举子即举人,授予通过乡试者。
乡试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皇帝亲派主考官,因在八月举行故称“秋闱”,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勤政爱民。
黄河决口,徐州城将要被洪水冲毁,苏轼说服卒长带领手下人尽力筑堤,自己住在城墙上,过家门不入,最终保全了徐州城。
B.苏轼敢于直言。
苏轼和司马光就差役制和免役制的利弊争论不休、各执己见,司马光很愤怒,苏轼用司马光做谏官时的事情对他进行反驳。
C.苏轼仕途坎坷。
苏轼自从中举以来,一直以爱戴君王为本,其忠心耿直、正直无畏远在群臣之上,但被小人嫉妒和排挤,不能安然在朝廷中任职。
D.苏轼才华出众。
欧阳修在梅圣俞面前很是推崇苏轼,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刚开始都很厌烦,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轼请曰:
“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程氏曰:
“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
(2)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邵雍字尧夫。
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
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
已而叹曰:
“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
”于是逾河、汾,涉淮、汉,周流齐、鲁、宋、郑之墟,久之,幡然来归,曰:
“道在是矣。
”遂不复出。
北海李之才摄共城令,闻雍好学,尝造其庐,谓曰:
“子亦闻物理性命之学乎?
”雍对曰:
“幸受教。
”乃事之才,受《河图》、《洛书》、《宓义》八卦六十四卦图像。
初至洛,蓬荜环堵,不芘风雨,躬樵爨以事父母,虽平居屡空,而怡然有所甚乐,人莫能窥也。
及执亲丧,哀毁尽礼。
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
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
名其居曰“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
旦则焚香燕坐,晡时酌酒三四瓯,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兴至辄哦诗自咏。
春秋时出游城中,风雨常不出,出则乘小车,一人挽之,惟意所适。
士大夫家识其车音,争相迎候,童孺厮隶皆欢相谓曰:
“吾家先生至也。
”不复称其姓字。
或留信宿乃去。
好事者别作屋如雍所居,以候其至,名曰“行窝”。
司马光兄事雍,而二人纯德尤乡里所慕向,父子昆弟每相饬曰:
“毋为不善,恐司马端明、邵先生知。
”士之道洛者,有不之公府,必之雍。
雍德气粹然,望之知其贤,然不事表襮,不设防畛,群居燕笑终日,不为甚异。
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
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
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熙宁行新法,吏牵迫不可为,或投劾去。
雍门生故友居州县者,皆贻书访雍,雍曰:
“此贤者所当尽力之时,新法固严,能宽一分,则民受一分赐矣。
投劾何益耶?
”
嘉祐诏求遗逸,留守王拱辰以雍应诏,授将作监主簿,复举逸士,补颍州团练推官,皆固辞乃受命,竟称疾不之官。
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赠秘书省著作郎。
元祐中赐谥康节。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六·道学一》,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造其庐造:
建造
B.躬樵爨以事父母樵:
砍柴
C.父子昆弟每相饬曰饬:
告诫
D.士之道洛者道:
取道
2)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B.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C.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D.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邵雍少时志向远大,广泛阅读,刻苦磨砺,周游四方。
后来拜北海的李之才为师,学习《河图》、《洛书》、《宓义》八卦六十四卦图像。
B.邵雍安贫乐道,司马光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
邵雍常到田间耕作,把自己的居所命名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
C.门生故友因新法过于苛严准备弃官,征询邵雍意见,邵雍认为新法固然苛严,但能够尽己之力宽厚一分,老百姓就会受一分恩赐。
弃官没有什么好处。
D.邵雍不求仕达,先后两次被举荐为官,都是在坚决推辞之后接受任命的,但最后还是称病不赴任。
去世时,追赠秘书省著作郎,同时赐谥号康节。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
(2)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
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
三、选择题
6.下列句子中加线字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外连横而斗诸侯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③舍相如广成传④单于壮其节
⑤欲因此时降武⑥得夜见汉使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⑧天下云集响应
A.①⑤/②⑥⑧/③⑦/④B.①⑤⑧/②⑥/③⑦/④
C.①⑤/②⑥/③⑦/④⑧D.①⑤④/②⑧/③⑦/⑥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战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B.必须对凌驾于法律之上而随意生杀予夺者予以惩处,不管他是出于多么正义而崇高的目的。
C.毛泽东博览群书,饱读经史,经常在讲话时旁征博引,使大家目瞪口呆。
D.“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
”文天祥就义虽已七个世纪有余,但他为国家社稷殒身不恤的品德、九死不悔的精神足以使他名垂千古。
8.下列各组成语,全都是褒义的一项是()
A.小题大做惟妙惟肖络绎不绝声名显赫
B.执迷不悟安然无恙经年累月侃侃而谈
C.改邪归正打抱不平药到病除别出心裁
D.自相矛盾小肚鸡肠不可救药没精打采
9.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A.我偶然有一两回去叨扰朋友的酒席,恰又时令不对,一直没能会到这道菜。
B.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晒,如蒙賜正,小子不胜感激。
C.徒弟给老师拜年时说:
“您的高足叩问老师金安!
祝老师新年事业蟾宫折桂。
D.鄙意以为此事宜慎重,不可草率行之。
10.下面这首王冕的七言律诗《过京口》,语序完全被打乱,重新排序后,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过客放船忘险阻 ②铁瓮城头一登眺 ③金山焦山江水中 ④黄叶萧萧落晚风 ⑤何人击楫问英雄⑥瓜洲正对西津渡 ⑦天南天北思无穷 ⑧白云渺渺生秋树
A.③⑥⑤①④⑧⑦②
B.⑥③①⑤⑧④②⑦
C.⑥③①④⑧⑤②⑦
D.⑥③⑤①⑧④⑦②
四、名句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静中有动,生机勃勃场面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与“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意义相仿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龙吟①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待燃犀②下看,凭栏却怕,风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绵阳市 初中 统考 届高一上 学期 期末 教学质量 检测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