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五单元 学案25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高考.docx
- 文档编号:8588451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66.75KB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五单元 学案25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高考.docx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五单元 学案25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高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五单元 学案25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高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五单元学案25孙中山的民主追求高考
学案25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课标要求]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
1.吸取教训:
孙中山认识到在不推翻清王朝的前提下进行的修补改良,根本不能抵御侵略、挽救危机。
2.学习吸收:
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丰富民主革命思想。
3.发展特色: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中最富特色、最具创意的部分。
4.融铸创新:
信奉进化论,欣赏美国亨利·乔治的“单税社会主义”思想,盛赞马克思的《资本论》。
二、三民主义
1.背景
(1)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和维新派的救国方案相继失败。
(2)孙中山上书的碰壁使其政治立场由改良转向革命。
2.提出:
1905年8月,孙中山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并在《民报》发刊词中将这一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易混易错]
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中的“鞑虏”不是指帝国主义,而是指满洲贵族。
到了新三民主义才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3.内容
(1)民族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2)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
(3)民生主义:
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
[重点精讲]
三民主义的内在联系。
三民主义中民族、民权、民生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第一,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展开表述;第二,在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是核心,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它是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民族主义是前提,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
4.意义
(1)三民主义思想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指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2)孙中山以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颁发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重点精讲]
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三民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是由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易混易错]
辛亥革命推翻了在我国存在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不是推翻了封建制度。
因为封建制度并不等同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只是封建制度的一部分。
[概念辨析]
维新派、改良派、革命派三者都属于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但具体的主张并不同,维新派、改良派都要求保留清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而革命派则要求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维新派、改良派反对用革命的手段和方式,革命派则坚持用武装起义的手段。
深化探究
探究点一 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材料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须臾缓。
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思考
结合材料和所学说明,“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案 民族革命是指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只有通过民族革命,才能摆脱清朝的民族压迫和帝国主义的外来侵略。
政治革命是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只有这样才能铲除君主专制政体。
社会革命是指平均地权,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革命后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
探究点二 三民主义的作用和影响
材料 有学者认为:
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而亡于孙文,原因之一是右图中的三把利剑,三剑一击,清王朝就玩完了。
思考
材料中的三把利剑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答案 在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资产阶级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孙中山还以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大大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
三、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
1.背景:
资产阶级革命的一再失败;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2.提出:
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大会宣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3.内容
(1)民族主义: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和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
(2)民权主义:
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
(3)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
4.核心: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易混易错]
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反对封建军阀统治,这不等同于新三民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两者的根本区别是所代表的阶级立场不同。
5.评价
(1)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与发展,是指导新时期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2)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3)三民主义学说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
[重点精讲]
新三民主义的“新”体现在什么地方?
(1)内容新。
①新民族主义中明确提出了反帝要求,主张各民族平等。
②新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③新民生主义中提出了要“节制资本”、颁布劳工法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谋求改善工人与农民的生活。
(2)思想新。
它贯彻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深化探究
材料一 建立民国。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大总统由国民共举。
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
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文《同盟会宣言》
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
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与所谓“天赋人权”者殊科,而唯求所以适合于现在中国革命之需要。
详尽之,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凡卖中国国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二 凡有见识的人,皆知社会革命,欧美是决不能免的。
这真是前车可鉴,将来中国要到这步田地,才去讲民生主义,已经很迟了……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私有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此则平均地权之要旨也……中国以农立国,而全国各阶级所受痛苦,以农民为尤甚。
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
——《国民党一大宣言》
思考
(1)根据材料一分析旧三民主义同新三民主义在民权主义方面主要的相同点是什么?
对享有民权者的范围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2)新三民主义对民权主义的解释有什么重大发展?
(3)结合材料二指出,与旧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有何新发展?
答案
(1)都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旧三民主义把民权赋予反对封建帝制的国民,因为当时革命的主要对象为清政府。
新三民主义把民权赋予中国国民中一切反对帝国主义的个人及团体,因为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及其支持下的北洋军阀。
(2)明确提出民权主义与《人权宣言》中“天赋人权”的内容是不同的。
旧三民主义的民权只为少数人所有,新三民主义的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3)旧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
新民生主义不仅强调平均地权,而且主张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1.“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兴中会这一入会誓词后来纳入“三民主义”思想中的( )
A.民族主义和民生主义B.民主主义和民权主义
C.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D.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了三民主义的内容。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创立民国”——民权主义;“平均地权”——民生主义。
材料“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纳入“三民主义”思想中的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
2.报刊往往能够反映政情舆论。
近代以来,“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20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扬时代也。
”以上言论应该刊登于( )
A.《时务报》B.《国闻报》
C.《民报》D.《新青年》
答案 C
解析 孙中山首次在《民报》发刊词中系统阐述了民生主义。
3.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对三民主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民族主义是要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
B.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民生主义是要变地主土地所有为农民土地所有
D.三民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革命结合的产物
答案 C
解析 A、B、D三项说法正确,C项民生主义的做法是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不涉及要变地主土地所有为农民土地所有的情况。
4.20世纪初期,《时事画报》发表了一幅名为《中华民国将来之希望》的漫画,图中的火车满载货物。
结合所学推测,作者的意图可能是( )
A.希望孙中山领导同盟会冲击清朝统治
B.赞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短暂春天
C.期望孙中山搞民生建设实现国家富强
D.拥护保路运动,反对“铁路国有”政策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金银铜铁锡煤”说明是为了求富,发展资本主义,属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要求。
5.
右图是1920年元旦孙中山写给中国国民党人的勉词:
“唤起民众,导之以奋斗;实现革命,继之以努力。
”这表明孙中山( )
A.改变了革命的奋斗目标
B.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C.对中国革命力量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D.认为国民党已成为代表工农大众的政党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既要注意材料中的时间——1920年元旦,又要明确备选项的说法是否符合史实。
A项与史实不符,故可排除;当时孙中山还没有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故可排除B项;D项说法错误,故可排除;“唤起民众”说明孙中山认识到了工农群众力量的重要性,与C项表述一致。
课中思考题
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有何异同?
相同点:
民族主义都主张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都要求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民生主义都主张平均地权。
不同点:
民族主义:
旧三民主义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
民权主义:
旧三民主义是以建立资产阶级立宪政体为目标,只有“自由、平等”等空洞的口号;新三民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把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纲领发展为建立反帝反封建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纲领。
民生主义:
旧三民主义只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新三民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的内容,使私人资本不能操纵国计民生,也赢得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
解析与探究
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原则区别:
一是民主革命阶段上一部分纲领不相同。
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利、八小时工作制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没有这些内容。
二是有无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不同。
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即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纲
领,新三民主义没有这些内容。
三是革命彻底性的不同。
原因:
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中共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自我测评
1905年,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民权主义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民生主义是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
对于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1924年,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主要内容是:
民族主义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和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民权主义是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
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与发展,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基础达标]
1.中华民国国歌唱道: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建大同……”这里所说的“吾党所宗”的核心是( )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
答案 C
解析 “吾党所宗”指的是三民主义,其核心是民权主义,即推翻专制制度,建立民国。
2.1912年2月15日,即清帝宣布退位三天后,孙中山率临时政府文武官员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
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孙中山革命思想中的( )
A.民族主义思想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D.实业救国思想
答案 A
解析 清帝退位后,孙中山率官员祭奠明太祖,反映了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思想,即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
3.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到:
“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
‘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
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
’”由此可见,基层同盟会会员宣传三民主义的突出重点和弱点分别是( )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B.民权主义、民族主义
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答案 A
解析 “赶走北京皇帝”说明宣传的重点是民族革命要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我们都要当官”说明对政治革命的目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本质并不清楚。
4.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
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
1979年2月五届人大常委会二次会议将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定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
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
A.民本思想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D.民生主义思想
答案 D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体现了他关注民生的思想。
5.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在民权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因为它( )
A.提出反帝和国内民族平等
B.倡导自由、平等、博爱
C.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D.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
答案 C
解析 进步主要体现在新三民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A项是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发展的表现;D项是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发展的表现;B项与本题无关。
故本题选C项。
6.假如你是一位高考阅卷老师,在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
“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评价”。
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该给分的是( )
A.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发展
C.新三民主义是对三大政策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
D.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答案 C
解析 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理论成果,不能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
7.孙中山在遗嘱中说:
“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这个遗嘱的原则与孙中山以下哪一主张一致( )
A.兴中会纲领B.同盟会纲领
C.新三民主义D.三大政策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
从材料提供的信息“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可以判断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即三大政策。
A、B两项不符合材料信息,C项与材料信息不完全一致。
8.国民党一大召开前夕,孙中山向记者表示:
“吾人已对美、英、法或其他列强之协助丧失希望,唯一对南方表现诚意的国家是苏俄……只要他们愿意协助我们推翻北京,我并不在乎他们是否民主呢!
”孙中山认为( )
A.联俄是进行革命的现实需要
B.苏俄并未表现出应有的诚意
C.欧美列强是中国革命的最大障碍
D.应该选择民主国家作为合作对象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中“唯一对南方表现诚意的国家是苏俄”可排除B;由“只要……我并不在乎他们是否民主呢”可排除D;C有一定难度,孙中山只是对欧美列强失望,并没有认识到其是中国革命的最大障碍。
[能力提升]
9.文学家沙汀在回忆故乡——川西北的绵阳在辛亥革命后服装的变化时说:
“那时,大家把辛亥革命称为光复,意思是兴汉灭清。
男的一般装束是用黑绫子、黑纱帕包头,后头吊半截,说是给崇祯皇帝(明朝末代皇帝)戴孝。
”这作为个案可以反映( )
A.民族主义被民众狭隘理解
B.民权主义获得广泛认同
C.民众的审美情趣发生变化
D.民生主义最为当时所需
答案 A
解析 关键信息:
“光复”、“兴汉灭清”、“给崇祯皇帝戴孝”,表明当时民众的革命观是排满革命。
B、C、D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10.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坚决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这与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的哪一思想理念类似( )
A.反对帝国主义B.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C.普遍平等的民权D.民族平等
答案 B
解析 材料涉及的是民生问题,A、D两项属于民族主义的内容,C项是民权主义的内容,只有B项是民生主义的内容。
11.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
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孙中山和张謇的选择是当时中国社会迫切的需要
B.康有为的选择是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背景下提出的
C.都对清政府感到失望
D.都想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
答案 D
解析 三人的选择都是围绕着救亡图存提出的,都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提出的。
A、B两项表述不全面;C项错误,康有为当时对清政府还抱有希望。
故正确答案为D。
12.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
“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
”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明确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D.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答案 D
13.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2014年是孙中山诞辰148周年。
阅读下列三幅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 《民报》
请回答:
(1)孙中山的思想吸收了欧美启蒙思想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哪些合理内容?
(2)结合图二,你认为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3)结合图三,指出孙中山晚年思想的发展及其对中国革命发展做出的贡献。
答案
(1)欧美启蒙思想:
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卢梭的“人民主权”说。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2)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3)孙中山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召开国民党一大,改组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大革命的到来。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
是曰民族之统一。
”——《临时大总统宣言书》(1912年1月)
“要之,异族因政治不平等,其结果惟革命……革命之功用,在使不平等归于平等。
”——《在北京五族共和合进会与西北
协进会的演说》(1912年9月)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
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924年1月)
材料二 2010年10月,全国政协通过了关于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的决定。
在筹划过程中,武汉、南京等多个城市展开了举办权的大力争夺。
材料三 1942年,毛泽东在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
“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
(1)根据材料一说明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民族观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族观又有何新的发展?
(2)阅读材料二,如果你作为辛亥革命纪念活动的组委会成员,武汉、南京你支持哪一个城市举办?
为什么?
(3)你怎样理解材料三中毛泽东所说研究中共党史要“从辛亥革命说起”?
答案
(1)辛亥革命时期提出民族统一(“五族共和”)、民族平等。
有利于化解民族矛盾、团结各民族进行革命。
国民革命时期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谋求中华民族解放。
(2)答案一:
武汉。
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或革命首先在此成功)。
答案二:
南京。
临时政府所在地(或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壮大了工人阶级;其失败促使先进中国人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解析 第
(1)问,民族观的内容,阅读材料,概括材料观点;第
(2)问,开放型问题,两地都是辛亥革命时期有重要意义的,列举相关史实即可;第(3)问,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陈述相关的意义即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学案第五单元 学案25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高考 高中历史 岳麓版 必修 三学案 第五 单元 25 孙中山 民主 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