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阅读答案.docx
- 文档编号:8587850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18.83KB
《刻舟求剑》阅读答案.docx
《《刻舟求剑》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刻舟求剑》阅读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刻舟求剑》阅读答案
《刻舟求剑》阅读答案
《刻舟求剑》阅读答案1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①契②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注释
①遽(jù):
立刻,急忙,马上。
②契(qì):
用刀刻。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每小题1分,共2分)
(1)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求:
(2)楚人有涉江者者:
18.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19.“楚人”与《河中石兽》中的讲学家有什么共同之处?
(2分)
参考答案
17、
(1)寻找(1分)
(2)……的人(1分)
18、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2分,每句分,意对即可。
)
19、楚人与讲学家都脱离实际。
参考译文
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就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说:
“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等船靠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
船已走了很远,而剑却没走,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刻舟求剑》阅读答案2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立即]契[雕刻,刻]其[代词,船]舟,曰:
是[指示代词,这儿]吾剑之[结构助词,的]所从坠。
舟止,从其[代词,他]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迷惑,糊涂]乎?
1、请写出刻舟求剑这一成语的意思。
[答]比喻拘泥固执,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的变化来处理事情。
2、这个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刻舟求剑》阅读答案3
刻舟求剑(14分)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下面句子停顿不正确的是()(2分)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C.何不/试之以足D.私拟作/群鹤舞空下列划线的字用法不同的一组是()(3分)A.楚人有涉江者/郑人有欲买履者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昂首观之C.又留蚊于素帐中/于土墙凹凸处D.遽契其舟/常蹲其身-解释划线的词语(2分)
(1)楚人有涉江者()
(2)遽契其舟()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是吾剑之所从坠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寓言故事一般表达了作者对某种人和事的认识,这则寓言故事对你有何启示?
(3分)
答案
B
D
(1)渡
(2)立即,匆忙
(1)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2)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做任何事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取对策,不能因循守旧、不知变通。
解析B应是“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D中应是“那只/自己”。
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
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
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如:
“所、若此、惑”等重点词语要理解精准。
这是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理解和表达。
学生能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考生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以推理的方式,分析和概括在某一叙述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主张和看法。
能结合文章做具体分析,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刻舟求剑》阅读答案4
《刻舟求剑》(10分)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小题1:
、《刻舟求剑》选自《---------------》,作者,战国末秦国人。
(2分)
小题2:
、与“而剑不行”的'“而”用法相同的是()(2分)
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B、至之市,而忘操之C、拔山倒树而来
小题3:
、文中点明中心的句子是,这句话的意思是(4分)
小题4:
、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
______(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
《吕氏春秋》、吕不韦
小题1:
C
小题1: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小题1:
不要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小题1:
考察文学常识。
《吕氏春秋》、吕不韦
小题2:
错,应选B“而剑不行”中的“而”:
转折连词,却。
A连词,表顺承。
B转折连词,却。
C连词,表示修饰,不译.
小题3:
找议论的句子。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小题4:
道理也就是寓意。
不要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刻舟求剑》阅读答案5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选自《吕氏春秋》)
问题: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部分的内容。
(1)遽契其舟()
(2)求剑若此()
(3)不亦惑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是吾剑之所从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求剑者来到了你的身边,你会对他说什么呢?
根据寓言的寓意用四字短语完成下面填空。
我会对他说:
“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你不应该墨守成规、____________________,而应该随机应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1)立刻、匆忙
(2)像这样
(3)迷惑、糊涂。
2.
(1)这是我剑掉下水的地方;
(2)船停了,从刚才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重点词语翻译正确,意思对即可)
3.前一横线可填:
固执己见、不知变通、因循守旧……后一横线:
见机行事、随机应变……(符合要求,意对即可)
《刻舟求剑》阅读答案6
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6~9题。
(12分)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日: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4分)
(1)遽契其舟()
(2)不亦惑乎()
(3)兔走触株()(4)冀复得兔()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是吾剑之所从坠。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甲乙两文后来分别演化成了什么成语?
这两则寓言都讽刺了哪种人?
(2分)
答案
A
(1)雕刻
(2)糊涂(3)跑(4)希望
(1)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2)兔子是不会再得到了,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
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
讽刺的都是那种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刻舟求剑》阅读答案7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划分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一处)(1分)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解释文中划线字。
(3分)
涉()契()惑()
翻译下面句子的含义。
(2分)
是吾剑之所从坠
为何“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这对你有何启示?
(4分)
参考答案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渡过;雕刻;迷惑,糊涂。
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因为他(楚人)不知道舟在动而剑却是静止的这一动一静的道理,所以让人迷惑。
启示:
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应尊重实际,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刻舟求剑》阅读答案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
(19分)
楚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北人①生而不识菱者,仕②于南方。
席上啖菱③,并④壳入口。
或曰:
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
我非不知。
并壳者,欲以⑤清热也。
问者曰:
北土亦有此物否?
答曰:
前山后山,何⑥地不有!
①北人:
北方人;②仕:
做官;③菱:
即菱角,水生植物,可食。
④并:
连同;⑤以:
用来⑥何:
哪里
1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
(1)遽契其舟()
(2)不亦惑乎()
(3)从其所契者()(4)席上啖菱()
13.选出句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3分)()
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B、其人自护其短
C、置之其坐D、其人自护其短
14.翻译句子:
(6分)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②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北土亦有此物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们可以从甲乙两文中分别获得什么启示?
(3+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2.(4分)
(1)(立刻,匆忙)
(2)(迷惑,糊涂)
(3)(雕刻)(4)(吃)
13(B)(3分)
14.(6分)
(1)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2.船已经向前行驶了,但是剑却没有行走。
3.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
15.(3+3分不能墨守成规、不能迷信教条,不尊重客观事实
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
《刻舟求剑》阅读答案9
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jù)契(qì)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楚人有涉江者()
②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③不亦惑乎()
(2)翻译句子。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过江②雕刻③疑惑
(2)船停下来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船已经走(行驶)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不会随船而前进。
用这样的办法来找剑,岂不是很糊涂吗?
(3)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刻舟求剑》阅读答案10
从前,有个人坐船过江。
船到江心,挂在身上的宝剑从剑鞘滑出,掉进水里去了。
他赶紧伸手去抓,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眨眼之间,宝剑在滔滔的江水中沉没了。
同船的人都觉得很可惜。
那个人一点儿也不着急,拿出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
同船的人不理解,问他:
“你在船上刻个记号有什么用啊?
”
那个人得意地说:
“我的宝剑是从这个地方掉下去的。
到了码头,我就能把宝剑找回来。
”
不久,船靠岸了。
那个人顺着刻得记号下水去捞宝剑。
可捞了半天,怎么也找不到宝剑的影子。
他望着自己刻得记号,自言自语地说:
“奇怪,我的宝剑明明是从这个地方掉下去的,怎么找不到呢?
”
好词:
滔滔自言自语得意
佳句:
他赶紧伸手去抓,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眨眼之间,宝剑在滔滔的江水中沉没了。
1.宝剑掉进河里,那个人当时怎么做的?
A.在船舷上刻上记号。
B.立即跳下河去捞。
C.不管不顾。
正确答案:
A
2.那个人的宝剑是在什地方掉进河里的?
A.江边
B.江心
C.剑鞘
正确答案:
B
3.“剑鞘”的“鞘”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查()音序。
A.Q
B.B
C.q
正确答案:
A
4.短文有()个自然段?
A.3
B.4
C.5
正确答案:
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刻舟求剑 阅读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