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医综合 246.docx
- 文档编号:8575505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4.10KB
考研中医综合 246.docx
《考研中医综合 24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中医综合 246.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中医综合246
中医综合-246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A型题](总题数:
29,分数:
62.00)
1.患者发热胸闷,口噤齿,项背强直,手足挛急,腹胀便秘,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数。
其诊断为
(分数:
2.00)
A.痹证
B.痿证
C.痉证√
D.中风
解析:
[解析]1994年的变化考题。
痉证之热甚发痉型。
由热邪熏蒸阳明气分,宿滞中焦,阳明燥热内结,筋脉失养所导致。
项背强直是痉证的特点。
2.壮热汗出,项背强急,手足挛急,腹满便结,口渴喜冷饮,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
治宜选用
(分数:
2.00)
A.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
B.当归六黄汤合葛根汤
C.白虎汤合大承气汤
D.羚角钩藤汤合葛根汤
解析:
[解析]痉证证治:
阳明热盛证:
壮热汗出,项背强急,手足挛急,甚则角弓反张,腹满便结,口渴喜冷饮。
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
病机:
阳明胃热亢盛,腑气不通,热盛伤津,筋脉失养。
治法:
清泄胃热,存阴增液止痉。
方药:
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
3.表证过汗,风病误下,疮家误汗,致使外邪侵入,津液耗伤,筋脉失养,皆可致痉。
此种误治致痉的理论始于何书
(分数:
2.00)
A.《黄帝内经》
B.《金匮要略》√
C.《诸病源候论》
D.《景岳全书》
E.《张氏医通》
解析:
[解析]《金匮要略》对伤亡津液而致痉的认识,为内伤致痉提供理论基础。
4.患者项背强直,口噤不语,时作抽搐,伴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表证,苔薄白,脉浮紧,病前无创史,治当选用何方
(分数:
2.00)
A.葛根汤√
B.玉真散
C.五虎追风散
D.瓜蒌桂枝汤
E.防风汤
解析:
[解析]痉证之邪壅经络,且寒邪较甚,宜选用葛根汤解肌发汗,和营止痉。
5.邪壅经络之痉证,如寒邪较甚,舌苔薄白,脉象浮紧,病属刚痉者,其最佳治法是
(分数:
2.00)
A.祛风通络,养血和营
B.解肌发汗,和营止痉√
C.祛风通络,豁痰开窍
D.息风通络,散寒除湿
E.祛风散寒,化湿通络
风寒湿三邪外束肌表,阻滞经络,营卫不和,宜解肌发汗,和营止痉。
]解析[解析:
6.患者,男,15岁,发热胸闷,口噤齿,颈背强直,甚则弓反张,手足挛急,腹胀便秘,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数,应属痉证中哪一证候
(分数:
2.00)
A.邪壅经络
B.热甚发痉√
C.湿热入络
D.痰瘀互阻
E.阴血亏虚
解析:
[解析]痉证之热甚发痉型。
由热邪熏蒸阳明气分,宿滞中焦,阳明燥热内结,筋脉失养所导致。
7.患者壮热汗出,项背强直,手足挛急,口噤龄齿,甚则角弓反张,腹胀便秘,舌红,苔黄燥,脉弦数。
其辨证是
(分数:
2.00)
A.阳明热盛证√
B.邪壅经络证
C.痰火内扰证
D.心营热盛证
解析:
[解析]项背强急,手足挛急,口噤龄齿辨病为痉证。
痉证阳明热盛证表现为壮热汗出,项背强急,手足挛急,甚则角弓反张,腹满便结,口渴喜冷饮。
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
8.患者颈前正中肿大、发胀,质软不痛,常太息,胸闷,两胁窜痛,苔薄白,脉弦,宜选何方
(分数:
2.00)
A.柴胡疏肝散
B.柴枳半夏汤
C.逍遥散
D.四海舒郁丸√
E.海藻玉壶汤
解析:
[解析]瘿病之气郁痰阻型,首选四海舒郁丸以理气舒郁,化痰消瘿。
9.治疗痰结血瘀之瘿病,宜用何法
(分数:
2.00)
A.疏肝理气,消痰祛瘀
B.理气舒郁,化痰消瘿
C.理气活血,化痰消瘿√
D.化痰散结,活血化瘀
E.活血化瘀,祛痰消瘿
解析:
[解析]痰结血瘀型之瘿病是由气机郁滞,津凝成痰,痰气交阻,日久则血循不畅,血脉瘀滞而成,当以理气活血、化痰消瘿为法。
10.患者,女,39岁。
症见心悸多汗,消谷善饥,消瘦手颤,五心烦热,急躁失眠,眼突颈胀,舌红苔少,脉弦细数。
其辨证是
(分数:
2.00)
A.痰气热结
B.肝火旺盛
C.心肝阴虚√
D.脾肾两虚
解析:
[解析]证属心肝阴虚型。
11.最早提出用青蒿治疟的医书是
(分数:
2.00)
A.《证治要诀》
B.《肘后备急方》√
C.《诸病源候论》
《世医得效方》D.
E.《备急千金要方》
解析:
[解析]最早提出用青蒿治疟是《肘后备急方》一治寒热诸疟方。
12.疟疾症见寒多热少,休作有时。
其治法是
(分数:
2.00)
A.祛邪截疟,和解表里
B.清热解表,和解祛邪
C.截疟除湿,化痰和胃
D.和解表里,温阳达邪√
解析:
[解析]证属寒疟型。
13.患者两周来,往来寒热,三日一发,热少寒多,胸闷神疲倦怠,舌苔白腻,脉弦,适宜选用
(分数:
2.00)
A.柴胡桂枝干姜汤√
B.柴胡截疾饮
C.何人饮
D.清瘴汤
解析:
[解析]疟疾之寒疟:
发作时热少寒多,口不渴,胸闷痞,神疲体倦,舌苔白腻,脉弦。
治法:
和解表里,温阳达邪。
代表方: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截疟七宝饮加减。
14.疟疾憎寒壮热,胸闷呕恶,头痛烦躁,舌边深红,舌苔垢腻,脉弦数者,治宜选用
(分数:
2.00)
A.甘露消毒丹
B.蒿芩清胆汤
C.达原饮√
D.大柴胡汤
解析:
[解析]达原饮(槟榔、厚朴、草果、知母、芍药、黄芩、甘草)具有开达膜原,辟秽化浊之功,主治:
温疫或疟疾,邪伏膜原证。
憎寒壮热,或一日三次,或一日一次,发无定时,胸闷呕恶,头痛烦躁,脉弦数,舌边深红,舌苔垢腻,或苔白厚如积粉。
15.患者近两周来,往来寒热,三日一发,热少寒多,胸闷,神疲倦怠,口不渴,舌苔白腻,脉弦。
治法宜选
(分数:
2.00)
A.解毒祛瘀,芳香化浊
B.清热解表,和解祛邪
C.和解表里,驱邪截疟
D.和解表里,温阳达邪√
解析:
[解析]往来寒热,发有定时,属于“疟疾”。
其中寒疟的临床表现:
发作时热少寒多,口不渴,胸闷脘痞,神疲体倦,舌苔白腻,脉弦。
治以和解表里,温阳达邪。
16.疟疾日久,遇劳易发,面色萎黄,倦怠乏力,短气懒言,舌淡脉弱。
其诊断是
(分数:
2.00)
A.嶂疟
B.寒疟
C.劳疟√
D.正疟
解析:
[解析]疟疾之劳疟:
疟疾迁延日久,每遏劳累辄易发作,发时寒热较轻,面色萎黄,倦怠乏力,短气懒言,纳少自汗,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
益气养血,扶正祛邪。
代表方:
何人饮。
17.患者下肢浮肿多年,近一周来,尿量减少,纳呆脘痞,恶心呕吐,胸闷烦躁,舌苔黄腻,脉沉数。
急则治标,宜选
(分数:
2.00)
A.滋肾通关丸
B.五苓散
√黄连温胆汤C.
D.胃苓汤
解析:
[解析]水肿的严重变证主要有:
①水毒内阻,胃失和降。
治宜通腑泄浊,和胃降逆。
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大黄、石菖蒲。
②水凌心肺,阳气衰微。
方用真武汤合黑锡丹。
③虚风扰动,神明不守。
治宜息风潜阳,补元固本。
方用大补元煎合羚羊钩藤汤。
④邪毒内闭,元神涣散。
治宜清热解毒,通窍泄浊。
方用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口服,大黄煎液保留灌肠。
18.患者水肿反复发作,日轻夜重,下肢肿甚,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呼吸急促,呼多吸少,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
其治法是
(分数:
2.00)
A.温肾健脾,行气利水
B.温肾纳气,化气行水√
C.温肺散寒,利水消肿
D.温阳化饮,降气平喘
解析:
[解析]阴水证治:
肾阳衰弱主症:
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兼症:
心悸气促,腰部冷痛酸重尿量减少或增多,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灰滞或白;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细无力;证机:
阳衰阴盛,气不化水;治法:
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方药:
济生肾气丸、真武汤。
19.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治疗水肿的证候是
(分数:
2.00)
A.风水泛滥
B.湿毒浸淫√
C.水湿浸渍
D.湿热壅盛
E.脾阳虚衰
解析:
[解析]水肿在临床上常见有风水泛滥,湿毒浸淫,水湿浸渍,湿热壅盛,脾阳虚衰,肾气衰微等证。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具有宣肺解毒、利湿消肿的作用,治疗湿毒浸淫所致的水肿。
而风水泛滥证用越婢加术汤治疗;水湿浸渍证用五皮饮合胃苓汤治疗;湿热壅盛证用疏凿饮子治疗;脾阳虚衰证用实脾饮治疗。
20.王某,男,22岁,身发疮痍,甚者溃烂已1年,久治不效。
近1周眼睑突然浮肿,延及全身,伴见恶风发热,小便不利,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疗宜选
(分数:
2.00)
A.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B.越婢加术汤
C.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D.五苓散合五味消毒饮
E.防己黄芪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解析:
[解析]水肿之湿热浸淫型,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21.患者水肿10年,反复发作,日轻夜重,下肢肿甚,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呼吸急促,张口抬肩,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甚,最佳治法除利水外,还应
(分数:
2.00)
A.温肾健脾
B.滋阴固肾
C.温肺散寒
D.温阳化瘀
E.温肾纳气√
解析:
[解析]水肿之阴水,肾阳衰微,肾不纳气型,当以温肾纳气为法。
22.患者遍身浮肿而光亮,伴胸腹痞闷,烦热口渴,尿短赤,便干结,苔黄腻,脉沉数,宜选用何方
(分数:
2.00)
A.五皮饮合五苓散
B.疏凿饮子√
五皮饮合胃苓汤C.
D.猪苓汤
E.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苓散
解析:
[解析]水肿之湿热壅盛型,以分利湿热为法,首选疏凿饮子。
23.患者水肿8年,未进行系统治疗,现出现心悸,喘咳,不能平卧,小便不利,下肢浮肿,畏寒肢冷,舌淡,苔水滑,脉弦滑。
其病机是
(分数:
2.00)
A.心脾两虚,血不养心
B.肺气不足,通调失司
C.脾气虚弱,健运失司
D.阳虚水泛,水气凌心√
E.心阳不足,心失温养
解析:
[解析]水为阴邪,赖阳气化之,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邪内停,上凌于心,故见心悸喘咳,不能平卧;气化不利,水液内停,则小便不利,下肢浮肿;阳气不能达于四肢,不能充于肌表,故畏寒肢冷;舌淡,苔水滑为阳虚水泛,水气凌心之征。
可以选用温阳利水的真武汤治疗。
24.水肿证见湿热久羁,化燥伤阴,治宜选用
(分数:
2.00)
A.猪苓汤√
B.知柏地黄丸
C.五皮饮
D.滋肾通关丸
E.大补阴丸
解析:
[解析]水肿证湿热日久,化燥伤阴,治当首选猪苓汤,方中猪苓、茯苓、泽泻、滑石清利水邪,阿胶滋养阴血。
25.下肢浮肿一年,一周来,尿量减少,纳呆脘痞,恶心呕吐,胸闷烦躁,舌胖质淡,舌苔黄腻,脉沉数,主方是
(分数:
2.00)
A.滋肾通关丸加车前子
B.五苓散加泽泻
C.黄连温胆汤加车前子√
D.胃苓汤
E.八正散
解析:
[解析]水肿之湿热内蕴,脾虚失运,以黄连温胆汤加车前子分利湿热。
26.水肿日久,经一般常法治疗不效者,可参合下列何法
(分数:
2.00)
A.泻肺行水
B.攻下逐水
C.活血化瘀√
D.补益气血
解析:
[解析]水肿病日久不愈者常配合活血化瘀法,取血行水亦行之意,证明可加强利水消肿效果。
27.患者,女,45岁。
患水肿10年,近来小便不通,面色苍白,呕吐清水,面色晦滞,畏寒肢冷,大便正常,舌淡苔白滑,脉沉细。
治疗应首选
(分数:
2.00)
A.乌头汤合二陈汤
B.舟车丸
C.六味地黄丸
D.温脾汤合吴茱萸汤√
解析:
[解析]面色苍白,呕吐清水,面色晦滞,畏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沉细乃阳虚不化水湿,肌肤失于温养证候,临床表现有水肿,畏寒肢冷;中虚浊阴上逆则呕吐清水,故分析症状选用温脾汤合吴莱萸汤温阳降逆、利水止呕。
.
28.面色萎黄,遍体浮肿,晨起头面肿甚,动则下肢肿甚,疲乏无力,便溏,舌苔薄腻,脉软弱者。
治疗宜用
(分数:
2.00)
A.济生肾气丸
B.防己黄芪汤
C.附子理中丸
D.参苓白术散√
解析:
[解析]此为脾气虚弱,气失舒展,不能运化水湿,治宜健脾化湿,不宜分利伤气,方药参苓白术散。
患者喘咳,心悸,咯痰清稀,面浮肢肿,腹胀脘痞,纳差怕冷,舌胖质暗,苔白滑,脉沉细。
(分数:
6.00)
(1).该患者的证候是(分数:
2.00)
A.肺肾气虚
B.肺脾气虚
C.阳虚水泛√
D.心肾不交
解析:
(2).对该患者的治法是(分数:
2.00)
A.补肺益肾,止咳平喘
B.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C.补肺益脾,消肿定悸
D.交通心肾,安神定志
解析:
(3).治疗该患者应首选的方剂是(分数:
2.00)
A.补肺汤合生脉散
B.金水六君煎合桃红饮
C.平喘固本汤合参蛤散
D.真武汤合五苓散√
解析:
[解析]阳虚水泛证:
心悸,喘咳,咯痰清稀,面浮,下肢浮肿,甚则一身悉肿,腹部胀满有水,脘痞,纳差,尿少,怕冷,面唇青紫,苔白滑,舌胖质黯,脉沉细。
证机概要:
心肾阳虚,水饮内停。
治法:
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代表方:
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加减:
①若水肿势剧,上凌心肺,心悸喘满,倚息不得卧者,加沉香、黑丑、白丑、川椒目、葶苈子、万年青根行气逐水;②血瘀甚,发绀明显,加泽兰、红花、丹参、益母草、北五加皮化瘀行水。
待水饮消除后,可参照肺肾气虚证论治。
二、[B型题](总题数:
2,分数:
8.00)
?
A.经络闭阻
?
B.气机不和
?
C.血行不畅
?
D.筋脉失养
?
E.骨髓失充
(分数:
4.00)
(1).痉证的主要病机是(分数:
2.00)
A.
B.
C.
D.√
E.
解析:
(2).痹证的主要病机是(分数:
2.00)
√A.
B.
C.
D.
E.
解析:
[解析]痉证为筋脉之病,其主要为筋脉失其濡养则筋脉拘急而发痉证;痹证主要是由于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
?
A.和解表里,温阳达邪
?
B.祛邪截疟,和解表里
?
C.解毒除瘴,清热保津
?
D.清热解表,和解化邪
?
E.祛邪截疟,燥湿化浊
(分数:
4.00)
(1).正疟的治法是(分数:
2.00)
A.
B.√
C.
D.
E.
解析:
(2).温疟的治法是(分数:
2.00)
A.
B.
C.
D.√
E.
解析:
[解析]正疟为疟邪侵入,伏于半表半里而成,以祛邪截疟、和解表里为法。
温疟为素体阳盛而复感疟邪,或夏伤暑邪,暑热内蕴而成,以清热解表、和解祛邪为法。
三、[X型题](总题数:
17,分数:
30.00)
29.妇人产后大出血,经治血止,刻下头目昏眩,面色无华,四肢抽搐,项背强急,神疲乏力,舌淡红,脉弦细,治疗选用
(分数:
2.00)
A.当归补血汤
B.四物汤√
C.羚羊钩藤汤
D.大定风珠√
解析:
[解析]痉证之阴血亏虚型,是由于气血两虚,不荣筋脉所导致。
选用四物汤合大定风珠滋阴养血止痉。
30.痉证的临床表现是
(分数:
2.00)
A.突然昏仆
B.角弓反张√
C.项背强急√
D.四肢抽搐√
解析:
[解析]痉证是以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31.痉证的主要病机是
(分数:
2.00)
√阴虚血少津亏A.
B.筋脉不得濡养√
C.阳动而阴不濡√
D.风痰夹火上逆
解析:
[解析]痉证主要为阴血不足,筋脉失养导致筋脉拘急而发痉。
可为阳动而阴不濡。
32.治疗风寒湿邪壅滞经络所致的痉证,可用
(分数:
2.00)
A.镇肝息风汤
B.羌活胜湿汤√
C.葛根汤√
D.瓜蒌桂枝汤√
解析:
[解析]痉证邪壅经络型,治法祛风散寒、和营燥湿,方药羌活胜湿汤、葛根汤、瓜蒌桂枝汤。
33.瘿病的常见病因是
(分数:
2.00)
A.水土失宜√
B.情志内伤√
C.劳欲久病
D.体质因素√
解析:
[解析]①瘿病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基本临床特征。
②病因:
主要由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引起,并与体质有密切关系。
③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是瘿病的基本病理,初病为气郁痰阻,久则痰结血瘀,部分病例痰气郁结化火,出现肝火旺盛及心肝阴虚、阴虚火旺等病理变化。
④防止情志内伤并注意饮食调摄。
34.《外科正宗》一书中治疗瘿瘤的主要治法是
(分数:
2.00)
A.行散气血√
B.行痰顺气√
C.破气通络
D.活血散坚√
解析:
[解析]《外科正宗·瘿瘤论》采用主要治法是“行散气血”、“行痰顺气”、“活血消坚”。
35.下列各项中,属于瘿病病理因素的有
(分数:
2.00)
A.气滞√
B.痰凝√
C.血瘀√
D.水饮
解析:
[解析]瘿病病理因素主要为气滞、痰凝、血瘀结于颈前。
36.瘿病实证常见证候有
(分数:
2.00)
A.气郁痰阻√
B.痰结血瘀√
C.肝火旺盛√
D.痰饮内阻
解析:
[解析]瘿病证治分类:
①气郁痰阻证;②痰结血瘀证;③肝火旺盛证;④心肝阴虚证;⑤气阴两虚证。
37.治疗瘴疟宜选
(分数:
2.00)
A.柴胡截疟饮
B.清瘴汤√
C.加味不换金正气散√
何人饮D.
解析:
[解析]由瘴毒所致者,则成瘴疟。
瘴毒疟邪侵入人体,由于素体阳盛,或热重于湿,或湿从热化,热毒内郁,蒙蔽心神而发为热瘴,治疗用清瘴汤以解毒除瘴,清热保津;感受瘴毒疟邪,而素体阳虚,或湿重于热,或湿从寒化,以致瘴毒湿浊壅闭,寒湿内盛,发为冷瘴,治疗用加味不换金正气散以解毒除瘴,芳化湿浊。
而柴胡截疟饮治疗正疟;何人饮治疗劳疟。
38.疟疾辨证分型,应以何项为依据
(分数:
2.00)
A.寒热之多少√
B.正气之盛衰√
C.病邪之深浅
D.病程之久暂√
解析:
[解析]疟疾是根据病情的轻重,寒热之偏盛,正气的盛衰及病程的久暂而确定证型。
39.用鳖甲煎丸治疗疟母日久,常应与下列哪些方剂配伍使用
(分数:
2.00)
A.十全大补丸√
B.五子衍宗丸
C.八珍汤√
D.一贯煎
解析:
[解析]疟母有气血亏虚之证候,当配合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等补益气血。
40.治疗疟疾可用
(分数:
2.00)
A.蜀漆√
B.马鞭草√
C.草果√
D.青蒿√
解析:
[解析]疟疾治疗常用马鞭草、蜀漆、青蒿、常山、草果、槟榔等祛邪截疟。
41.水肿的治疗原则包括
(分数:
1.00)
A.上下异治√
B.阴阳分治√
C.开鬼门,洁净府√
D.去菀陈荃√
解析:
[解析]对于水肿的治疗,《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的治疗原则,一直沿用至今。
汉代张仲景将本病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类。
提出了发汗、利尿两大原则。
宋代严用和将水肿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为其后水肿病的临床辨证奠定了基础,治疗上开创了补法。
42.水肿后期可演变为
(分数:
1.00)
A.癃闭√
B.虚劳√
C.心悸√
D.淋证
解析:
[解析]水肿的病理变化主要在肺、脾、肾,以肾为本。
水肿日久,反复不愈,病程缠绵。
正气日衰,肾阳久衰,阳损及阴,可以导致虚劳、心悸、癃闭。
正气衰竭,浊邪上泛,肝风内动,预后不良,每可产生传变,当随症施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43.水湿浸渍之水肿的症状是
(分数:
1.00)
A.全身水肿,按之没指√
B.神倦肢冷
√身体困重C.
D.胸闷纳呆√
解析:
[解析]水湿浸渍型水肿主症为全身水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等。
44.治疗水湿浸渍所致的水肿,宜用
(分数:
1.00)
A.实脾饮
B.五皮散√
C.猪苓汤
D.胃苓汤√
解析:
[解析]水肿中水湿浸渍证是因久居湿地,或冒雨涉水,水湿之气内侵,或平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均可使脾为湿困,失其健运功能,致水湿不得下行,泛于肌肤,而发为水肿。
应健脾化湿、通阳利水,方选五皮散合胃苓汤。
45.属于水肿阳水辨证要点的有
(分数:
2.00)
A.全身迅速水肿√
B.腰以下肿甚
C.肿处按之凹陷不易恢复
D.肿处皮肤绷急光亮√
解析:
[解析]①阳水:
属实,病因多由风、湿、热、毒诸邪导致水液的潴留,病位在肺、脾。
发病较急,每成于数日之间,肿多由面目开始,自上而下,继及全身,肿处皮肤绷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兼有寒热等表证,属表、属实,一般病程较短。
②阴水:
病因多为饮食劳倦,先天或后天因素所致的脏腑亏损。
因脾肾虚弱,而致气不化水,久则可见瘀阻水停,发病缓慢,肿多由足踝开始,自下而上,继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属里、属虚或虚实夹杂,病程较长。
其中肾阳衰微证:
水肿反复,面浮身肿,腰以下为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中医综合 246 考研 中医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