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名校语文模拟卷诗歌鉴赏题精汇.docx
- 文档编号:8557683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3.57KB
高考名校语文模拟卷诗歌鉴赏题精汇.docx
《高考名校语文模拟卷诗歌鉴赏题精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名校语文模拟卷诗歌鉴赏题精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名校语文模拟卷诗歌鉴赏题精汇
高考名校语文模拟卷诗歌鉴赏题精汇
高考名校语文模拟卷诗歌鉴赏题精汇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栏梨花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画面鲜活生动,是怎样表现的?
(4分)
(2)这首诗包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分)
【参考答案】
(1)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春意之浓,春愁之深,跃然纸上。
(对比,动态描写)(4分)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或者以梨花自咏,寄予了自己清正坦荡的风骨。
(结合具体诗句作答,言之成理即可)(2分)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
比君茅舍较清凉。
(1)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
请赏析颈联的高妙之处。
(3分)
(2)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也有人说夕望二字统领全篇。
你的看法呢?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3分)
【参考答案】
(1)
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
这两句诗运用新奇的比喻(视听结合,联想和想象),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宁静清凉的风光。
(3分。
形式、内容、景物特点各1分)
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
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月下夕中;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照应了题目中的招客。
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
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山川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消暑邀请。
说全诗以夕望来统领全篇,亦可。
(3分。
3种答法选其一。
结合四联逐一作分析。
)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新晴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根据诗中的具体意象,说说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
(2分)
(2)第四句中的偷字一作径,请诗歌,简析这两个字在表情达意上各有什么妙处?
(3分)
(3)这首诗写出了怎样的心情?
请结合有关诗句作简要分析。
(3分)
【参考答案】
.
(1)夏季,从诗中青苔、绿树、昼梦及南风等意象可知。
(2)偷字显示了南风的顽皮,它仿佛有意要和它朋友开个玩笑,躲开诗人眼目,悄悄地溜进了诗人房间,与后面的又翻书这一细节相辅成。
径是径直,直接的意思,突出了南风的急切爽直,正与旧相识相应。
两个词都用了拟人手法。
(3)绿树无人昼梦余,可知新晴后,诗人在无人打扰的情况下,在白天恬然入梦;而后面的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把南风写得情趣二足饶有风趣,进一进烘托了久雨初晴后的闲适、清静,愉悦的心情。
【4】阅读下面这诗完成1-2题。
(6分)
南
邻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1这首诗的前半篇和后半篇各描绘了一幅画,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述这两幅画。
(4分)
2从全诗看,诗人的邻居锦里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试作简要的分析。
(5分)
【参考答案】
1.前半篇写的是山庄访隐图,后半篇写的是江村送别图。
(大意对即可,各2分)
2、锦里先生是位头戴乌角巾的山人(或隐者)(1分)。
从未全贫可看出他家境并不富裕,但他安贫乐道,很满足于这种朴素的田园生活(2分)。
从儿童喜、鸟雀驯和相送柴门等则可看出他耿介而不孤癖(1分),诚恳而又热情(2分)。
【5】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2题(6分)
双调·折桂令过多景楼(元)周文质
滔滔春水东流,天阔云闲,树渺禽幽。
山远横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钩。
桃蕊红妆渡口,梨花白点江头。
何处离愁?
人别层楼,我宿孤舟。
1.此曲前八句展现了春天诸景,将景物的
和
两个特点融为一体。
(2分)
2.何处离愁?
人别层楼,我宿孤舟。
哀情在结尾处才涌出,看似突然,其实合情合理,请结合全诗从景与情的角度来分析。
(4分)
【参考答案】
1.壮美、壮阔、开阔等,秀丽、秀美、柔美等(答对一点得1分)
2.本曲开篇便极力展现春天的美景,但当低下头来细想时才发现这一切都和自己形成了对比,乐景写哀情,更触发了他的思念之情、离愁之苦。
前面的渡口江口已透出别情,渡口、江口古来就是送别的场所(王献之就是在秦淮河渡口一别爱妾桃叶,白居易也有浔言江头夜送客的诗句。
)(一点2分)
【6】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1-2题。
(6分)
[双调]水仙子·西湖探梅杨朝英
雪晴天地一冰壶,竟往西湖探老逋,骑驴踏雪溪桥路。
笑王维作画图,拣梅花多处提壶。
对酒看花笑,无钱当剑沽,醉倒在西湖!
1、雪晴天地一冰壶中的冰壶比喻_____________。
竟往西湖探老逋中的老逋,本指北宋时隐居西湖孤山,人称___________的诗人林逋。
这里的老逋用的是___________修辞手法,显得亲切。
(每格1分)
2、写这首曲子,主要寄寓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3分)
【参考答案】
1、洁白的天地
梅妻鹤子借代
2、梅花傲雪而开,幽独闲静,是一种人格和情操的象征,在心目中,梅已成为一位知己,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寄托。
(1分)踏雪寻梅,一醉花前,正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格的景仰和追求。
(2分)
【7】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题(6分)
野步[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这两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2分)
2.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运用了同一种手法来写景抒情,请就这一手法作简要赏析。
(4分)
【参考答案】
1.第一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2分)
2.两首诗三、四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形态,也把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
(4分)
【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6分)
幽居初夏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
木笔,又名辛夷花。
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居处之幽?
(2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4分)
【参考答案】
1.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以动衬幽(下鹭)以声衬幽(鸣蛙)
2.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1分)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
【9】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黄庭坚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预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注:
黄庭坚,于绍圣二年谪官涪州,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元符元年再徙戎州(今四川宜宾),至元符三年放还,先后在蜀六年。
滟预关,即滟滪滩。
湘娥,即湘夫人,相传舜之二妃溺死后为神,住在洞庭湖中的君山上。
当:
正对着,指在湖上面对着湖水。
1.前一首的未到江南先一笑中笑,向来被人认为意蕴、情感丰富。
你如何理解这一笑?
请作简要赏析。
(3分)
2.后一首诗中,诗人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分别写出了怎样的景象?
(3分)
【参考答案】
1.首句写被放多年,历尽坎坷,九死一生,次句谓不曾想还活着出了瞿塘峡和滟滪关,表示劫后重生,不免庆幸的喜悦。
三四句进一步写放逐归来的欣幸心情,还没有到江南的家乡就已欣然一笑;还能在这岳阳楼上欣赏壮阔景观,意兴洒脱,乐观豪爽之情可以想见。
对回到了家乡,对后面的生活充满自信、乐观和欣慰。
2.前两句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湖中君山空蒙/秀丽美妙之景;后两句借虚写实,想象人在湖面的情景,写出了湖面浪峰滔天,青山相应,烟波浩渺的壮阔之景。
【1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
(6分)
途中见杏花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帝乡,此指长安。
长安多杏树。
1.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有怎样的表达特色。
(2分)
2.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
请简要分析。
(4分)
【参考答案】
1.首联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或:
以乐景衬哀情)。
(1分)早春时节,一枝俏丽鲜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昭示着春天的生气,可是面对这美好的景象,却感到忧愁、苦涩。
1分【注】如果考生回答触景生情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2.
惜春之情。
杏花开放了,带来春天的消息,却无蜂蝶采赏,只能自开自落;自己行色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尽。
流离之苦(或:
身世之叹)(1分)。
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停留;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
故国之思。
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这幅长安杏花图代表着深情怀念着的长安生活,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点出了自己的愁怀所在。
(三点任意答出两点即可给4分,但每点必须附带分析。
具体到每点,答出情感给1分,分析给1分)
【11】阅读下面这三首古诗(词),完成1-6题。
(共18分)
其一:
清平乐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断肠。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1、这首词中砌下落梅如雪乱一句,乱字的使用有何妙处?
(3分)
2、这首词的结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是化用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一诗中恨如春草多一句,结合作品分析李煜化用的新意所在。
(3分)
其二幽居初夏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
木笔,又名辛夷花。
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3、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居处之幽?
(3分)
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3分)
其三: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
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
此词为黄庭坚被贬至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后所作。
《太平御览.时序部》:
宋武帝女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
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5、这首词写梅花很有层次,请结合上阕简要分析。
(3分)
6、请简析下阕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两句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3分)
【参考答案】
1、砌下落梅如雪乱的意思是主人公在阶前伫立良久,梅花如雪片一样纷纷落下。
乱字表面指落梅的纷乱,深层则指主人公愁思的纷乱。
这种寄情于物的写法,将离愁别恨引发的内心的迷乱不安表现地精练、形象、传神。
2、杜牧的恨如春草多是静态的比喻,而李煜将其拓展到了更行更远还生的动态境界,将春草一样的离恨与行人远去的情景结合起来,写出离愁别恨生成、增长的过程,生动形象,别有新意。
3、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以动衬幽(下鹭)以声衬幽(鸣蛙)
4、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1分)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2分)
5、先边地宜州看到梅花含苞欲放,接着写夜晚微风中传来梅花幽香,最后写早晨梅花开满枝头。
由梅破到梅香再到开遍,很有层次地描写了梅花。
(意思对即可给分,梅破梅香开遍各1分)
6、展开想象,化用寿阳公主的典故以拟人手法表现梅的姿容(意思对即可给分,想象用典拟人。
)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2题。
(6分)
横塘(宋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1、请结合全诗说说依然一词所蕴涵的情感。
(2分)
2.请简要赏析末句的表达效果。
(4分)
【参考答案】
1.春到横塘,绿满平川,石桥依旧横卧,朱塔依然屹立,可是诗人却要与友人分别了。
依然一词,以景物的不变反衬出人事的变化,流露出依依难舍、留恋难分的情味。
2.末句以景结情(寄情于景、拟人等),写横塘景中与离情别绪相连的细雨、垂杨、画船,细雨如丝,垂杨似线,画船待发,烘托离别之情。
(或:
末句并未用任何离恨相思之词,只是用雨丝风片、垂柳轻舟,象征依依惜别之情,与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融为一体,以抒情之笔写景,颇具情韵。
)
【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6分)
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纪昀)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1.本诗运用了
和
的手法写出了山水翠绿的情趣。
(2分)
2.本诗有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王维有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书事》)。
两位诗人都写出了对山水的新奇独特感受。
你喜欢哪一句?
为什么?
(4分)
【参考答案】
1.比喻拟人(2分)
2.纪诗有画面的色彩感和动态感。
夕阳的余晖,碧如翡翠、莹澈似镜的江水,船在玉镜中行,碎玉敲打着船舷,波光荡漾,绿影四射,翠光随船扑上人来。
运用拟人手法,想象丰富,立意新巧。
王诗写苍绿色的青苔,从中透露出对清幽恬静生活的陶醉之情,诗人好静的个性与景色浑然交融,创造了一个物我相生、宁静又有生命动感的意境。
(4分。
可任选一句,赏析绘景抒情的特点。
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
【1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李贺
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注]钩:
一种弯刀,属于武器。
何当:
何日。
金络脑:
饰金的马笼头,借器具的贵重象征马受重用。
踏清秋:
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
[注]吴钩:
吴地所产宝刀。
关山五十州:
指当时唐朝廷不能控制的黄河南北一带。
凌烟阁:
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绘开国功臣24人画像以示表彰。
若个:
哪个。
(1)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之处?
抒情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4分)
(2)马诗是怎么样运用比兴手法的?
南园诗由两个问句组成,收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两问任选一问作答)(4分)
【参考答案】
.
(1)两首诗都表达了制敌平叛、建功报国的雄心热望。
但《南园》是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马诗》则用比兴间接抒情,显得婉曲而耐人寻味。
(4分,答对思想感情的相同和抒情方式的不同各给2分。
)
(2)《马诗》开篇以雪喻沙、以钩喻月,是比;全诗借马喻人,借咏马及其命运,来抒写志士的远大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感慨、愤懑,通篇是比。
开篇两句从富有沙场特征的景色写起以引发驰聘疆场的豪情,这是起兴。
(开头两句将背景推向遥远的边地,那平静的画面后闪动着刀光剑影。
由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状,含有思想战斗之意。
燕山一说即当年窦宪追击匈奴、刻石纪功的燕然山;一说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之时,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最久、最烈的地带。
摄此物象是为套上金络脑的骏马驰骋疆场张目。
所写战场景色虽悲凉萧杀,但对志在报国者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
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全诗抒发了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的郁闷。
比中见兴,兴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
《南园》第一问是反问,也是自问。
用反问语气,增强了诗句传情达意的力量,写出了诗人面对烽火连天、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局面焦虑万分的心境和投笔从戎收拾破碎山河的激昂之情、奋然之气。
(李贺早已诗名远扬,但以才学入仕晋身之路被避父讳的礼教教条无情堵死,何不又多少出于无奈,用反问语气,也突出表现了诗人的愤激不平之情)第二问继续用反问,从反面有力衬托投笔从戎的必要性,同时亦使诗人怀才不遇的哀怨之情溢于言表,牢骚的意味更加浓郁。
(4分。
本题两问任选一问作答。
答对了《马诗》的比和兴,各给2分;或说明了《南园》诗每一个问句的表达效果,各给2分。
)
【1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
(8分)
悟道诗(宋)某尼
近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1.宋人诗多重理趣,这首诗诗人悟出的道理是:
。
(2分)
2.选出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
A.前两句从时、空两个方面分别写寻春之事,尽日言历时久,踏遍言行程广。
B.陇头云属于用典,借指梅花。
南朝陆凯有《赠范晔诗》: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C.第三句中的笑字,表现了诗人的顿悟,有柳暗花明之妙。
D.末句写春已十分,既是写梅花之烂漫春色之浓烈,也表现诗人对于凡尘的思恋。
3.有人说,归来笑拈梅花嗅的嗅字最为传神,请加以评说。
(4分)
【参考答案】
1.风景往往不在遥远的地方,有时就在你的身边,要善于发现。
(2分)
2.D(此诗不关凡尘与佛门的旨意,仅仅写出寻春悟道的体验。
2分。
)
3.嗅字一方面写出了梅花的风神,梅花暗香浮动的特征显现了出来;(2分)另一方面,嗅字的动作,又传达出诗人会心的喜悦,还展现了她赏玩不已的痴迷情态。
(2分)
【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春雪韩愈
新年都末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简要分析首句新年都未有芳华在全诗中的作用。
(4分)
(2)唐代诗人东方虬也有一首同题诗: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不知园里树,若个(哪个)是真梅。
试着比较分析韩诗的妙处。
(4分)
【参考答案】
(1)新年未有的感叹含有对春天的期盼;未有与下文惊见呼应,欲扬先抑,是铺垫。
(每点2分,共4分。
大意正确即可。
)
(2)东方诗使用比喻,侧重在梅雪形态的相似;韩愈诗使用拟人,写出雪的情态,更能
突出诗人对春天的渴望。
(四项内容每点1分,共4分。
其他合理的理解亦可得分。
)
【1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8分)
喜迁莺晏殊
花不尽,柳无穷。
应与我情同。
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
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1)花不尽柳无穷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4分)
(2)何处不相逢、劝君看取利名场两句是对友人的劝慰,这两次劝慰有什么不同?
(4分)
【参考答案】
(1)(4分)比喻。
(1分)用花不尽柳无穷形象表现出离别之情的不尽、无穷,(2分)折射出离别的悲苦之情。
(1分)
(2)(4分)何处不相逢,着眼于当前离愁别绪,以今后还可能重逢相安慰;(2分)劝君看取利名场,着眼于人生历程,用古今名利如梦成空的道理相劝戒。
(2分)
【18】阅读下面一首宋诗,读后回答问题。
(8分)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陆游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注]这首诗写于乾道元年(1165)秋天,陆游初任隆兴(治所在今江西南昌)通判时,当时41岁。
二鼓尽,二更结束。
琼糜:
琼浆玉液,比喻精美的食品。
糜,糊状食物。
(1)全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3分)
(2)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被认为是最精彩的两句,请你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具体分析其妙处。
(5分)
【参考答案】
(1)一个安贫乐道、孜孜以学(勤奋读书)的清苦诗人形象。
(3分)
(2)白发对青灯,无情对有味,老境对儿时,形式上对仗工整,对比鲜明;(2分)侵字点出岁月无情,而头有白发逼近老境的人,对着青灯夜读,唤起的却是儿时读书的记忆,有味二字体现诗人一生以读书为乐的情趣。
(3分)
【1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浣溪纱
纳兰性德(清)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
被酒:
醉酒。
赌书泼茶:
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是如何刻画的?
请简要分析。
(4分)
(2)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
请简要分析。
(4分)
【参考答案】
一个形单影只、陷入对亡妻无限哀思的词人的形象。
(2分)既有直接描写,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
(1分)先以西风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继而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将坠落的残阳与之呼应,渲染怀念之苦。
(1分,意思对即可)
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只有失去它之后才懂得珍惜。
往日的幸福未能珍惜,今天却再也无法挽回,表现了的伤心与无奈。
(2分)这一句字字含泪,深刻表现了亡妻之痛。
(2分)
【2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
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
贬官长沙。
古曲有《梅花落》。
(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分)
(2)本诗后两句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请选择一个角度简要赏析。
(4分)
【参考答案】
(1)(4分)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
(流放的凄凉之感2分,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2分;意思相近即可)
(2)(4分)参考示例:
江城五月落梅花一句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2分)把听到的《梅花落》的笛声化为漫天飘落的梅花形象,形象具体地抒写了迁谪的冷落凄凉之感。
(2分)后两句诗人借联想(或想象)手法,(2分)由听到的《梅花落》的笛声联想(或想象)到漫天飘落的梅花,形象具体地抒写了冷落凄凉之感。
(2分)后两句诗人化无形之声为有形之象,(2分)把《梅花落》的笛声化为漫天飘落的梅花,形象具体地抒写了冷落凄凉之感。
(2分)
(角度恰当2分,围绕诗歌分析正确2分,意思相近即可)
【2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
(1)、
(2)题。
(8分)
柳梢青·春感刘辰翁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
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
思故国,高台月明。
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刘辰翁:
南宋末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名校 语文 模拟 诗歌 鉴赏 题精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