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最新.docx
- 文档编号:8549450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7.66KB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最新.docx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最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最新
一、课程落实:
1、每位教师必须严格执行学校课程安排,不经学校统一不准随意增减课时。
二、教师学习培训
2、全体教师要提高认识,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以丰富自己的内涵,提高自身的素质。
尤其是新任教师更应该注重加强学习以便更快的适应教育教学工作,融入教育教学之中。
①理论学习
学习内容:
一是围绕各教研组教研活动中提出的有关问题展开深入广泛的学习,这一点是为需要而学习,二是教师个人为专业发展进行自修式的理论学习,如各种教育专著丛书,网络教育资源,各类教育教学报刊杂志等,这一是为理论的积累而学习。
②学习的形式:
自学为主,群学为辅(集中学习以个教研组为主,组织进行)
③学习途径:
教育报刊、杂志、教育专著、专家讲座、网络等。
④教育理论笔记的呈现形式:
内容摘要、内容概念、学习反思、体会等。
摘要、摘录、学习体会也可剪贴,但剪贴总量不能超过笔记总量的1/4,且剪贴内容必须有勾划、有批注、后有学习反思和体会。
字数要求:
教师学习笔记每周不少于300字。
⑤检查量化纳入学校教学工作检查,并以一定分值记录成绩。
(从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全方位进行考核量化)
⑥网上反思交流
结合学校实际,本学期依然实行网上反思学习交流制度,每周反思不少于2篇,学习交流每周不少于2篇,要求反思交流要注意提升理论高度,写出自己的所思所得,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学校将2周进行一次检查,记入教学工作检查量化成绩,并随时将检查情况进行分布通告。
2、教研活动
①以教研组、学科组为单位,举行每周一主题活动和教师理论学习培训活动。
教研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活动内容。
要求每单周进行每周一主题活动(即观看学科类教学光盘等)每双周进行集体理论学习,地点安在会议室,具体时间和内容由各教研组、学科组协调安排后于本周内报学校。
并制订出各教研组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
尽可能坚持,活动内容多样,省时实用高效。
②小课题研究,结合上学期教师自己小课题,教师要深入展开研究,尤其是有区级以上立项课题的教师,更应注意开学始制定好研究计划,并努力完成研究计划,取得预期的效果,学期末写出研究总结(结题成果或阶段性研究成果),平时注意研究资料的积累和保管,以便迎查及结题时使用。
提倡立项研究;为教学、为立项、也研究。
③注意成果的展示:
各类教研成果要注意总结和积累,并及时向各类报刊杂志及有关部门投稿审核验级,力争做到“说到做到,做到说到”,同时积极参与成果交流,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④做好本学期公开课活动的准备
本学期公开课本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促进教师一专多能素质的提高为宗旨,本着任教小学科不上大学科的理念,即除语文、数学外还有其他任教学科的,公开课不上语文、数学,在所任小学科给老师们搭建一个互助学习,共同提高,攻克薄弱学科课堂教学的平台,以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三、教学计划
3、开学第一周,学校各科室、各部门共同商议,制定相应的部门计划。
各教研组、教师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及所任学科的特征,制定相应的教研组工作计划和个人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在深入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分析教材的的基础上,结合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制定,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交学校检查备案。
4、教学计划应具有如下五项基本内容:
①学情分析;②教材分析;③教学目标;④教学措施;⑤教学进度等。
其中,教学进度安排应包括教学内容、课时计划及授课时间,全学期课时计划按18个教学周计算。
四、课前备课
5、教师上课前必须按课时计划认真备课。
备课内容包括:
分析学情,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定教学策略,做好教学资源收集与选择、教具学具准备、知识的温习等相关准备。
实验学科的演示实验,备课时必须预先做一次。
备课应着重体现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方法的预设,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创造性。
6、备课应形成教案。
完整的教案应有课题、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资源的选用、教具学具的应用、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过程安排、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及课堂小结等。
一个课题需要两个课时及以上完成的,教学过程必须分课时设计。
选用网上下载或教学参考资料中的教案,必须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整合修订,不得直接抄袭照搬。
7、提倡学科组(备课组)集体讨论备课的形式,共同研究分工形成教案样本,共享教学资源,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生实际形成自己的教案。
全体教师必须实行电子备课,教师用书上必须要有施教批注、勾划,注重网上交流和反思,对于一些小学科实施纸质教案和电子教案相结合的方式高效备课。
五、课堂教学
8、教师严格按课表上课,不得随意缺课、调课和停课。
严格执行课前候课制度,预备铃响后,教师应到教室门口面向学生站立,目视学生候课情况,督促未进教室的学生迅速进教室做好上课准备。
上课时,教师应精神饱满,教态亲切自然,衣着整洁、得体、款式大方,不浓装艳抹,不穿过于暴露的服装和拖鞋,不随便出教室,不接打电话,不提前下课,不拖堂,不吸烟,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无特殊情况不坐着讲课。
上下课师生应互致问候或祝福。
9、教师上课应使用普通话,课堂语言准确、清晰、通俗、生动,具有条理性、启发性,语速不能过急或过缓。
板书设计合理,书写规范。
10、课堂教学应体现精讲多练,大容量、快节奏、短时高效的原则,提倡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方式的运用。
课堂学生活动时间不少于15分钟,学生参与数不少于二分之一。
11、教师应充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服务课堂教学,保证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优质高效。
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2、上课过程中,教师要勤于走下讲台巡视,随时关注学生的注意力和听课感受,特别关注后进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及时运用肢体语言等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随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指导和指点。
要始终关注每一位学生,热情地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达到基本要求,想办法满足学有余力学生的求知欲望。
13、教师在课堂上要使用礼貌用语,严禁语言粗俗,动作粗鲁,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和变相体罚,不得在课堂上发泄个人怨气。
对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应善于控制个人情绪,冷静妥善处理,不得因教育个别学生占用过多的授课时间,不得将学生赶出教室门外。
遇见突发事件应果断处置,确保师生安全。
14、坚持空堂报告制度和误课曝光制度,各班确定一位报告员及时向学校报告空课现象,学校及时处理,学校实施周调查反馈制度。
六、作业批改
15、作业布置要目的明确,认真精选,优质适量,切忌在知识、概念和原理的识记上进行单调、机械重复训练。
提倡分层次布置作业,以适应不同发展程度的学生;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探究性的作业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堂作业一般应在课内完成。
课外作业重在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形成,要控制课外指令性书面作业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严禁以罚作业的方式惩戒学生。
16、作业形式,继续采用封皮写寄语、左上角写天气、右上角些时间的方式。
17、教师要按学校要求及时批改作业,做到有留必收、有收必改、改后即发。
对学生作业中的个别问题,要提醒其做好自主订正,对作业中反映出的普遍性问题,要及时分析做好讲评,并在批改手册上作适当记载。
对暂时后进生的作业要面批,帮助他们改正错误,鼓励进步。
批注提倡运用评语加等级。
18、教师可在下发的练习册、达标作业、小天使等材料中任选一本作为作业。
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可以采取全批全改、集体更正、讲解、学生互相更正、家长参与等多种形式。
作业批改采取无“×”加评语的方式,作文批改要有眉批、尾批,有激励性的语言或符号激励学生。
对科学、品德、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课后作业练习,鼓励教师创新,探索出形式多样的、富有实效的批改方式。
语文学科还应布置学生写日记、周记,诗配画等多种形式并及时检查评阅。
19、教师必须利用课内课外的各种机会耐心地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知识的辅导。
辅导必须深入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
要教育学生独立、认真、按时完成作业。
对作业的书写行款、格式要有明确具体的规范要求,坚决杜绝抄作业现象。
对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过问并了解原因。
高年级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设计、选择、确定作业的能力,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七、质量监控
20、实行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检查结果作为过程管理的依据。
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对教师执行教学常规情况采取各种形式的检查。
对教师备课、作业等每双周至少抽查一次。
期中、期末教导处对教师的教学常规进行全面检查。
学校对教学成绩优异、师德高尚的任课教师的教案和作业批改可实行免检。
21、每学完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后应进行质量检测,期中由教务处组织检测,期末考试统一命题。
每次检测考试后,教师必须及时进行质量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付诸实施。
22、期末检测考试、考查学科的平均成绩应列办事处七校前三名水平;教师指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并注意督促学生及时搜集整理关键性表现材料,为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依据,并在每学期最后一周内完成。
综合素质评价中学生学习总评成绩计算办法为:
平时检测占20%,期中检测占30%,期末测试占50%;
23、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以学校十六条为标注)
“一种好的习惯,孩子将会受益终生”学期之初正好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好时候,教师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教育一道学生明确该如何做,如预习的习惯,可以说现在大多孩子预习的习惯不好,也可以说有很多的孩子就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知道预习的作用,让学生自觉去预习,接着引导学生学习预习的方法,知道怎样去预习,逐步引导,使其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上课前的准备:
桌上该放什么,课上学会倾听,学会交流,课后学生作业的量度,作业用笔等的规范,班主任利用班会学十六条。
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可参照学校统一下发定制的“梁才中心小学学生学习习惯十六条”进行。
教师素质
1、熟悉教材,驾驭教材,并能创造性地使用和开发教材,教学设计有新意。
2、教学基本技能全面,善于组织教学和驾驭课堂,应变能力强。
3、思维能力强,能抓住学科本质和学科思想。
4、语言准确、规范、流畅,表达力强,普通话好。
5、教态自然、亲切、大方,富有亲和力。
10
教师教学行为
1、能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地选择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活动安排适当、有效。
2、能适时、适度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其它教具、学具为教学服务。
3、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适当地提出富有目的性、针对性和探索价值的问题。
4、能积极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探索、实践、交流和总结。
5、既能面向全体,又尊重个性,因材施教,重视对学生的鼓励与肯定。
学生学习方式
1、学生普遍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度高。
2、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能力强,会倾听、思考、表达和质疑。
3、学生在学习中能积极地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思路清楚,思维活跃。
4、同学间能合作学习,并在合作中分工明确地进行有序和有效的探究。
5、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反思,发挥求异、求新的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1、教材处理、开发或改编得当,有新意,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自然。
2、教学环节安排合理,过渡自然,能从生活中引出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探究点、合作点定位准确,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4、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关系融洽。
教学效果
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基本技能得到培养和锻炼。
2、学生在经历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3、各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4、“三维”目标能有机整合。
(教学中蕴涵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课程改革,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特制定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一、课前准备
(一)编制学期教学计划
1、每学期学校(年段、学科中心教研组、备课组)必须组织教师学习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做好活动记录;教师做好学习笔记。
2、新学期教师报到后,应先通读全册教材,研读《教师教学用书》的“说明”,并做好学习笔记。
3、新学期教师报到后,必须通过向前任班主任、教师和查阅学生素质教育评价手册等多种形式,了解所任班级学生情况,按校历表拟定学期教学计划。
教师个人教学计划应包括:
学习计划、教学计划和教研计划三部分。
其中教学计划包括对所教教材的分析、学生学习及发展状况的分析、本学科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采用的主要教学模式及策略、教学研究的重点及教学进度。
4、每学期初,学校要制定教学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应包括:
教学工作的总体思路、教学情况的具体分析、教学任务及目标、教学工作的具体安排及措施等方面。
5、每学年,学校应该组织“学习课程标准知识竞赛”、“优秀教学方案”、“学习笔记展览”、“案例反思(小论文)交流评比”或“公开课、研讨课展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督促、检查、激励教师业务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6、用好教材、发挥教材的效益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
教师必须认真读懂,透彻领会教材(包括教师教学用书)的意图,在运用教材时,必须准确、熟练(语文教师必须用普通话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7、教师要注意搜集与教材、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和最新信息,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认识、实践、批判和反思,把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按照学生实际需求加以组织、整合,实现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
8、学校应制定图书室、实验室、专用教室、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使用制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学校设施设备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9、班主任、学科教师要积极配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学科“综合性学习”等)创办“班级图书角”,利用“快乐阅读”活动将学生自己制作的手抄报、学校旧报、学生借书、村校之间的图书轮换使用等多种渠道解决学生课外阅读量问题,确保实现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量145万字”的目标,把构建“学习型组织”落实到班级、学生。
10、学校要创造条件,建立课程资源管理系统,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学校、教师要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包括优秀电视节目,如《新闻30分》、《百家讲坛》、《探索·发现》、优秀网络资源如教育部下属公益网站《中国课堂教学网》等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建设富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
(三)课堂教学设计
11、改进教案编写,提高劳动价值。
教师应树立“教案即校本课程”的观念,必须在认真备课,即认真读课程标准、认真读教材、认真读教师教学用书、认真读相关资料、认真“读”教学环境、认真“读”学生等基础上,写出简明、实用的教案,做到课前有教案、课上用教案、课后反思教案,有选择地发表教案,实现资源共享。
12、教师编写的教案,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是教师心血和汗水的结晶,其成果应该归教师个人所有。
13、教案可以反复使用;可以批注在教本上;也可以直接参考“教案集”。
前提是认真备课、认真反思(具体由学校依实际情况定)。
——“反复使用”:
“反复使用”不是“重复使用”而是在认真备课、研究当时的“反思”记录或“教学随笔”基础上的创造性运用,做到教案常用常新;课例常教常新。
——“部分批注在教本上”:
部分批注在教本上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安排表必须贴在教案本前面;“创造性、开放性、实践性”作业设计和教学反思等必须写在教案或卡片上。
14、行政领导检查教师备课,应在听课和与教师交流之后,再查教案,综合评估。
15、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优秀教案、优秀教学案例反思、优秀教学随笔等的评比、展览活动,编辑校本研究资料,奖励先进,鞭策后进,共享资源。
二、课堂教学
(一)创造性地实施课程计划
16、学校必须按省颁课程计划,合理安排课程总表。
课程总表、班级分表、教师用表,做到三表一致;教师必须按课程表安排上好每一节课;学校、教师不得随意调课或增减课时;由于教科研需要,而增减课时的,需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备案。
17、学校必须因地制宜开设活动类课程,制定详细计划、详实内容;实施计划、活动内容必须在学期初与所任教师、班级学生见面;加强过程管理,确保活动类课程的质量。
18、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要创造条件;要因地、因时、因物、因人制宜;要与学科教材紧密联系;要积极利用和开发有限资源;科学合理地选择实而小的内容,制定详细而可行的计划,扎实而创造性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质量。
19、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加强教与学的内容研究、教案研究,合理整合教材内容,科学补充教学内容,确保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
20、学校要根据实际,组织力量研究和编辑“校本课程指导方案”,加强“校本课程”的备课、上课、考核的研究和指导。
(二)正确使用教材和教学资料
21、学校必须为教师、教学创造条件,提供必备图书、器材、设备、资料;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特别是图书资源,发挥其效益,为教学服务。
22、教科书是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载体,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与学的资源。
教师要用好教材,在此基础上,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搜集补充教材内容;编写必要的教学资料,发挥教科书的最大效益。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师教学指导用书,指导备课、上课、反思,发挥教师教学指导用书的作用。
23、学校、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教育资源;利用当地自然、人文、民俗等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用好“校本课程”,发挥其应有的效益。
(三)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24、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主渠道;是实现教师生命价值、体现生命活力的主阵地。
教师要把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思想融入自己的思维体系,并且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25、教师应自觉执行省颁课程计划,落实学科课程标准,上好每一节课,体现自我教育思想、教学风格;实现自我教育理想、教育价值;展示自我教学个性、教学风采。
26、教师要发挥已有的课题研究成果,积极参与自上而下的课题研究的同时,更要积极参与自下而上的自己的课题研究,提高教研的科研含量。
27、具体到每一节课,教师必须解决“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应发挥教材、教师教学用书的作用,领会教材提示和编者思想,根据自身特长和学生实际等思想,指导课堂教学。
28、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师与生、生与生、教与学、继承与创新、基础与发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关系,比如,该讲的讲——精讲;该练的练——精练;该问的问——问有质量;该存疑的存疑——为学生留有广阔的空间等等,整合三维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29、教师特别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的养成,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30、课前三分钟预备铃响后,教师必须到达所任课班级,亲切地迎接学生进教室,并组织、指导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开展必要的活动)。
31、在课堂上,师生一律讲普通话、写规范字。
教科书上的文字,教师必须能够用普通话准确朗读;必须指导学生用普通话准确朗读,尤其是语文教师。
32、教师语言文明,富于启发性和激励性。
33、教师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教学仪器和设备,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善于运用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三、作业与辅导
(一)作业布置与批改
34、作业包括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两大类。
课堂作业指教科书上编排的练习,以及教师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设计的针对性练习等。
家庭作业包括以学校指导由学生自愿购买的一种学辅资料和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计的口头作业、实践性作业等。
35、鼓励中高年级学生自主设计(选择、确定)作业,培养自主作业的能力,比如自觉完成教科书中编排的选择性、实践性、探究性作业,课外作业以广泛阅读和勤于练笔为主。
36、学生课堂作业必须在课内完成,能直接书写在课本上的,不必另写在作业本上;家庭作业分课时布置,确保学生完成时间不超过有关规定。
严禁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变相体罚学生。
37、课堂作业由教师批阅,做到及时(以批阅日期为准)、正确(提倡用符号,可只指出错误部分)、规范(符号统一)、批注提倡运用短语加等级,让学生及时获得作业的反馈信息;同时,教师要从学生作业信息中获得教学的改进信息,及时改进教学。
38、家庭作业必须由教师批阅,可采取“单双号轮换批阅”的办法,老师必须加强对同桌之间互帮互助的指导,发挥“学习园地”的作用。
坚决杜绝由老师集体讲评、学生批改(小组长批改)的做法代替教师批阅。
39、教师批阅作业要与学生自主评价、自主订正作业有机结合起来,作业中所反映出的普遍性问题,要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评讲,坚决杜绝不分情况的“作业讲评课”。
40、单元练习要及时完成、及时批阅、及时分析、及时与家长沟通,发挥考查、考试的指导、激励、改进功能,不断改进教学,提高单元组教学质量。
(二)学生学习辅导
41、教师对“学习信心不足”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心,要千方百计地鼓励、辅导;要细致入微地关心、爱护他们,让他们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和权力,比如课堂问答、作业布置与批阅、课外辅导等。
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体验学习的成功感,不断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坚决杜绝挖苦、嫌弃、排斥和惩罚学生的现象。
42、教师对学有余力或具有某种特长的学生应当加强指导和培养,为他们提供超前学习或发挥特长的条件,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脱颖而出。
教师要注意这部分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
43、教师要重视同桌学生的合作学习,重视指导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互助,使“学有余力”或“具有某种特长的学生”在帮助“学习信心不足”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过程同时成为成就他人,也成就自己的过程。
(三)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交流
44、学校或年段每学期要召开一次家长会。
家长会前,学校、班主任、教师要精心准备,既要有明确的主题,又要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班级全面情况。
同时,教师要树立在校是教师、在家是家长、在社区是社区成员,即教师、家长与社区成员三者统一的形象,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45、学校要积极探索社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经验,形成社会(区)、学校、家庭共同管理合力。
比如定期或不定期请家长代表到学校听课;家长会上,校领导要到班听取家长的意见,本班教师必须回避等等。
46、学校要建立家访制度,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都要重视家访工作,除日常联系外,对表现异常的学生要上门家访,并做好记录,认真反思,改进教育教学、个别辅导工作。
四、教学评价
(一)学生发展评价
47、学校要建立促进学校、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和评价制度,采用开放、多元、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习惯、方法、知识和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评价。
48、教师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要规范单元质量检测的管理,做到及时检测、及时批改、认真分析、着力改进,发挥单元质量检测的反馈、激励和改进教与学的功能。
49、学校、教师要积极探索、实践过程性评价,学生成长记录袋(可以尝试让家长参与、进行某一方面的档案记录等)等多种评价方式,期末考试成绩要与过程性检测,如单元质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教学 常规 管理 细则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