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教程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人民版.docx
- 文档编号:8538287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630.84KB
金版教程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人民版.docx
《金版教程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人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教程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人民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版教程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2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人民版
第2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时名片
课标要求: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考纲明示: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3)大众传媒的发展。
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变化趋势:
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近代百年,中国逐渐形成了影响比较大的四大菜系,即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19世纪40年代起,鸦片战争后,西餐传入中国,出现了中西餐并行于世的局面。
3.居室建筑的变化
(1)四合院:
以北方乡村或城市为主,普通居民住房。
(2)鸦片战争后,外国人来华后,在租界中居住,建立西式住宅。
(3)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受城市居民欢迎的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4)后来在沿海城市出现了许多既保留原住宅特色又体现西式建筑风貌的毗连式房屋。
4.习俗风尚的变革
(1)原因: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1.传统交通工具的发展
(1)人力车:
近代城镇中的重要交通工具。
(2)自行车:
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代步工具,中国有“自行车王国”之称。
1.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完全取代了中式服饰吗?
试答
提示:
否。
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2.社会生活变迁与政治、经济发展有何关系?
试答
提示:
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决定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
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民主思潮的推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中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等)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3.过渡时期(1949~1956年)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试答
提示:
(1)政治:
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经济: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3)社会生活:
物质生活水平低,勤俭节约、无私奉献;(4)文化:
毛泽东思想发展、“双百”方针提出。
总之,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也由此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物资匮乏,国家对一些生活必需品凭票证计划供应,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人民总体生活水平低。
4.如何认识中国近代交通工具的变革?
试答
提示:
中国近代交通工具受两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冲击而发生变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环境下,铁路等近代交通遭到顽固势力的排斥,一定程度上还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步履维艰。
2.新式交通工具
(1)轮船:
1865年4月,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创办于1872年上海的轮船招商局是近代中国的最早的航运企业。
(2)火车: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收回铁路利权运动的蓬勃开展,中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3)电车:
1906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4)公共汽车:
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5)1969年北京地铁开始运营,结束了中国没有城市地铁的历史。
(6)2003年投入运营的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专线。
(7)飞机:
中国的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3.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1)邮电事业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1.大众报业的发展
(1)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在华传教士兴起了一股办报的热潮。
(2)从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
《昭文新报》的出版,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
(3)民国成立后,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并根据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实现了专门分工。
2.广播影视的普及
3.互联网的发展
(1)发展概况
(2)重大影响:
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近代中国交通工具的进步不仅方便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且在客观上冲击着近代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传播着男女平等观念、民主科学等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思想理念。
5.最早在中国兴建铁路的是清政府吗?
试答
提示:
否。
最早在中国兴建铁路的不是清政府,而是英国商人擅自修筑的从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
6.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各地区之间是比较均衡的吗?
试答
提示:
否。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城乡之间的差别极大,主要发生在大城市,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状态,地区之间的发展也极不平衡。
7.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的变化使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而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又带来了什么影响?
试答
提示:
(1)经济上: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开展。
(2)政治上:
有利于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的发展。
(3)思想上:
有利于冲破封建思想束缚,革除弊端。
(4)社会风气上:
在逐渐近代化的同时,出现了崇洋媚外的现象。
8.有人说“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那么互联网有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应如何应对呢?
试答
提示:
(1)互联网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
互联网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获取更多的知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②消极影响:
不良的网站也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它使青少年迷恋网吧、荒废学业、误入歧途,并且有不少网民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不利于正常的社会交往。
(2)采取的应对态度
①由于互联网具有极大的优势,我国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强互联网技术在各个产业中的应用,促进社会信息化发展,从而带动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
②针对网络的负面影响,政府必须加强管理,使互联网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社会、教师、家长等要正确引导青少年科学、合理地应用互联网。
(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结构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
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和习俗在力度和深度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
(2)中国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到学习西方、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渐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
(3)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衣食住行和生活时尚体现出统一性的特点,受政治生活影响较大;改革开放后,生活时尚向个性化方向发展,受经济发展和外来文化影响较大。
(4)西方先进的交通、通信方式的传入,使中国加强了同世界各国的交流,接触到西方先进的事物,大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5)中国近代交通受两次工业革命的冲击而发生变迁。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铁路等近代交通遭到顽固势力的排斥,一定程度上还受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发展步履维艰。
(6)近代报刊和电影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直观的形象,及时传播时事信息,娱乐生活,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7)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微考点1
一 英国画家阿罗姆描绘19世纪初期广州的街道景象是:
街道上人群涌动……旗幡飘扬,商铺二楼的窗户,使用的是澳门风格的百叶窗,店家都有凉棚、洋伞,商店类似南欧城市的“骑楼”风格。
——李天纲《大清帝国城市印象》
思考1 史料一反映出中国的社会生活的变化受何因素影响?
试答
史料解读:
西方生活方式。
二 照得编结毛辫,向非汉制所遗。
自从满清入主,强迫人民为之。
现已实行改革,积习自当力除。
惟直光复伊始,剪否听民便宜。
衣服暂可仍旧,并非必仿泰西。
凡我大汉民族,切勿误会惊疑。
——《取缔编结发辫告示》
思考2 史料二反映出民国政府哪方面的努力?
试答
史料解读:
革除旧习。
三 受西方民主平等观念的影响,……一向被社会歧视,受性别不平等压制的妇女,开始走向社会,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并为男女平等而斗争。
同时在一般礼仪中严格的“等级”“身份”的界限也趋于模糊。
思考3 史料三反映出中国妇女走向社会是受什么因素影响?
试答
史料解读:
西方民主平等思想。
四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
……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
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
(1920年4月15日《新妇女》)
思考4 史料四反映出旧俗行不通的原因是什么?
试答
史料解读:
自然经济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
影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
(1)从政治上看,有外在影响和内在巨变两方面的原因。
①外在原因:
鸦片战争使国门大开,西方工业文明传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主动地融入世界,引起了社会生活的极大变化。
②内部原因:
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对社会生活的变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从生产力角度上看,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①火车、电灯、有线无线电报、电话、电影、轮船等高科技成果,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改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帮助。
②汽车、火车、轮船的普及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扩大了人们活动的范围。
③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生物工程、空间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等几个最主要的高技术领域都有所突破,这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从思想启蒙和思想革命角度上看,欧洲的启蒙运动,中国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衣食住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微考点2
一 中国自办的交通机关尚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因循浮惰营私的情形尚不能真正铲除;中国尚无能力在交通事业的建设上,作全部分的甚至一极小部分之材料上及机械上的自给,一根电线或一条枕木有时也要向洋人购得。
领域太狭,普及的范围太小。
这方面的人才还不太够用,专门研究的独立机构也甚为稀少。
——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思考1 史料一反映出阻碍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试答
史料解读:
①政府腐败。
②技术落后,对洋人有较大依赖性。
③人才短缺。
④研究机构少。
二 火车实西洋利器,而断非中国所能仿行也。
臣窃计势之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
——《仿造西洋火车无利多害折》
思考2 史料二反映出一种什么思想?
试答
史料解读:
封建顽固愚昧思想。
三 1894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后,八国联军攫取中国的铁路权益。
一万多公里的中国路权被吞噬和瓜分,形成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的第一次高潮。
——XX百科
思考3 史料三反映出阻碍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外因是什么?
试答
史料解读:
西方国家对中国路权的掠夺控制。
阻碍近代中国交通发展的因素
(1)近代中国政治腐败,交通发展缺乏资金、技术,重工业不发达。
(2)守旧、传统的思想观念的严重阻碍。
(3)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交通。
(4)近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综合点1 近现代交通业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ZONGHEDIAN
[要点整合]
1.特点
(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2.影响
(1)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2)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往来运输更为便捷,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3)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加快了生活的节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人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4)就负面影响而言,造成了交通堵塞,污染了环境,造成了能源危机。
[针对训练]
1.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于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等。
这说明( )
A.当时租界的交通规则由上海地方当局制定
B.汽车在中国已经出现
C.交通规则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
D.近代交通文明开始在上海逐步确立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交通近代化发展过程的理解能力。
题干所给信息反映的是伴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交通规则在朝着世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租界当局指的是外国人管理,故A项错误;B项和C项与材料不符。
故选D。
2.袁昶《乱中日记残稿》:
“顺(天府)属州县中穷民,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约四万余人。
”材料反映铁路的修筑( )
A.阻碍当地经济发展B.利于反抗外国侵略
C.促进社会经济转型D.改变传统就业结构
答案 D
解析 铁路的修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不是阻碍经济发展,材料中也未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铁路的修建有利于反抗外国侵略,故B项错误;材料中反映贫民受铁路之害,没有体现出社会经济转型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失车船店脚之利”,故D项正确。
“受铁路之害者,约四万余人”说明由于铁路修筑使四万人失业,从而说明传统就业格局被改变。
综合点2 归纳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
ZONGHEDIAN
[要点整合]
1.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伴随着西方入侵、西方的社会生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涌入而变化的,深受西方外来文明的影响,具有半殖民地化的色彩。
2.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存在着新旧碰撞与交融,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近代经济、社会、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
4.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除和促进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
5.新中国成立后,趋于封闭化、独立化,改革开放后,与世界联系愈加紧密,逐渐跟上国际潮流。
[针对训练]
3.[2016·武昌调研]下图是1935年在上海市政府大礼堂举行的“第一届新生活集团结婚”。
这一现象能说明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突出特点是( )
A.西学东渐B.追新慕异
C.中西结合D.城乡失衡
答案 C
解析 由图片可知,集体婚礼中,新人们统一着装,新郎身着长袍马褂,新娘身着西式婚纱,新旧交融,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故本题选C项。
4.[2015·河北衡水模拟]20世纪60年代末,灰、绿、蓝成了中国服装的主色调,肥、大、宽成了中国人服装的基本式样,军装和“干部服”盛行,这反映出( )
A.国人追求舒适的生活方式B.国家贫穷落后
C.“左”倾思想盛行D.当时的世界时尚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由题干的“20世纪60年代末”和“军装”和“干部服”盛行,依据所学知识:
60年代由于受政治的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A、B、D三项材料没有体现。
故选C。
1沿海口岸在上一世纪(19世纪)最早承受西洋物事的“东渐”,在本世纪(20世纪)初也最早承受欧风美雨的洗沐。
……这种变化正是洋物侵蚀和影响结果。
它们无分贵贱地进入了上流社会和下层社会,在不知不觉中改造了人们的日行起居。
于是,贴近洋场的地方便首先开始了移风易俗。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你的解读:
参考提示:
作者主要论述了中国沿海通商口岸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最早受到西方的影响。
沿海通商口岸最早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西方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由此传到中国,并引起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和习俗的变化。
2以庞大之中国,败于蕞尔之日本,遗传惟我独尊之梦,至斯方憬然觉悟。
在野之有识者,知政治之有待改革,而又无权柄可操,则不得不借报纸以发抒其意见,亦势也。
当时之执笔者,念国家之阽危,懔然有栋折榱崩之惧,其忧伤之情,自然流露于字里行间。
故其感人也最深,而发生影响也最速。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你的解读:
参考提示:
材料主要论述了中国近代报纸的作用。
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有识之士借报纸以开通民智,宣传改良社会的主张,谋求政治变革为己任,同时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真题典例
1.[2015·四川高考]1919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
该事例说明( )
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
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
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
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
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材料中“无论然否”“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等信息可知,他们并不是完全相信“八字”等命运之说,而是将其看作一种仪式,B项与此相符;A、C两项不符合历史事实,且从材料中无法得出;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2.[2014·课标全国卷Ⅱ]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宋恕认为“易西服”是“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的前提,即“易服”可以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故B项符合题意。
作者旨在强调“易服”与变革之间的关系,A、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排除D项。
3.[2014·安徽高考]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
“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
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
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
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
”这表明( )
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
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答案 D
解析 题干文章指出了当时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停留在日常行为的模仿和日常用品的争购上,忽视西方文化的核心——“利权”意识,体现出大众传媒对社会时尚的理性分析,故D项符合题意。
材料描述的只是一部分“新少年”的西化状况,并不能得出西装普遍化、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生活主流的结论,B、C两项错误;文章已经指出了西方文化的核心——“利权”意识,说明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并不是过于肤浅,A项错误。
4.[2014·课标全国卷Ⅰ]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
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20年代,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但当时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较重,这会造成国产影片在上海以外地方放映时成本大大增加,而外国影片拷贝到中国并放映,其成本并无大的变化,因此出现了京津地区外国片与国产片放映比例远高于上海地区的情况。
故选C项。
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仅凭材料信息无法推知京津地区民众对外来事物是否更具热情,也不能推知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是否更加开放,故排除B、D两项。
5.[2014·四川高考]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
(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根据材料二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一图片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
答案 整理:
材料一图片中所示新事物具体表现在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等几个方面,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因果: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中华文明的冲击;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向西方学习和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
这些新事物的出现,促进了人们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
解析 材料二中的观点,一是整理历史知识,二是探讨因果,实质上是对图片中出现的新事物进行归类,并探讨这些新事物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分析即可。
师说高考
考频
本部分知识是近年新高频考点,并有强化趋势5年28考
考过
①近代西学传入的条件
②近代报业的发展、特征及影响
③新式交通工具对传统观念的影响
④传统婚俗与近代婚俗的比较
⑤晚清婚俗变化趋势
⑥近代城市化进程的特征
⑦不同地区消费观念的比较
⑧近代社会风俗变迁的特点
⑨断发易服与政治运动的关系
考向
①断发易服的政治意义
②废止缠足与女权运动
③婚姻制度的变革及折射出的时代特征
④社交礼仪的变化与思想观念的关系
仿真练习
1.[2015·保定摸底]《海上竹枝词》有这样的说法:
“学界开通到女流,金丝眼镜自由头,皮鞋黑袜天然足,笑彼金莲最可羞。
但是服饰改易运动多集中在知识界和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在守旧和落后的农村,普通民众对学界的服饰革新多抱抵拒、排斥的态度,缠足思想也仍然禁锢着众多的女性。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近代文明的传播发展不平衡
B.普通民众不接受新生事物
C.上海、广州等地最为开放
D.近代我国人民对西方文明的接受停留在生活层面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城市和农村社会生活的差异,这种差异从本质上反映了近代文明的传播发展不平衡。
2.[2015·辽师大附中模考]自来水在近代上海引进时,出现“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诫不用”的现象,这反映出( )
A.中外矛盾尖锐对立B.城市设施普遍完善
C.生活用水受到污染D.工业文明受到抵制
答案 D
解析 由常识可知,自来水本无毒,但在近代的上海初引进时却让人认为有毒,可见工业文明受到抵制。
故选D项。
3.[2015·江淮十校联考]《女学报·做学生的快乐》(1903年)登载:
“现在上海几个女学堂的女学生,一个个神清气爽、磊落大方……身体没有一点弯曲,好似春天的修竹一样细直……比那种涂脂抹粉、一步三扭的小脚伶仃的样子,真是天地了。
”这表明当时上海( )
A.拥有宽松良好的办学环境
B.妇女政治地位超过了男子
C.人们的审美观与西方看齐
D.社会风尚发生较大的变化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现在上海几个女学堂的女学生”和“比那种涂脂抹粉、一步三扭的小脚伶仃的样子,真是天地了”说明社会风尚发生较大的变化,故D项正确。
4.[2016·湖南岳阳模拟]《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创刊人说:
“这个月刊是为了维护广州和澳门的外国公众的利益而开办的。
它的出版意图,就是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除他们那种高傲与排外的观念。
……”材料表明其创刊的主要目的是( )
A.传播西方近代先进科学知识
B.进行文化渗透和精神征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版教程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人民版 教程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22 中国 现代社会 生活 变迁 教案 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