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神州谣课文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课文五16雷雨.docx
- 文档编号:8537817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8.97KB
二年级下册神州谣课文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课文五16雷雨.docx
《二年级下册神州谣课文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课文五16雷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神州谣课文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课文五16雷雨.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下册神州谣课文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课文五16雷雨
二年级下册神州谣课文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课文(五)16雷雨
16
雷雨▶教学目标
1.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乌”等9个字,正确读写“雷雨、乌云”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字运用的妙处,并抄写句子。
4.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以及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是怎样描写雷雨的景象的,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2.能边读边想象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平、翘舌音的辨析,如“蝉、垂”都是翘舌音;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如“扑”;可以借助图片认识,如“蝉”;还可以动作识记,如“压”。
(2)写字:
本课生字可以按结构分为4类:
独体字、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和半包围结构。
教学时,先让学生分类观察,发现特点,注意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朗读指导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出自己的感受。
读雷雨前的场景,应充分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朗读,注意读好关键词;读雷雨中的场景,应边读边感受风雨雷电的变化,特别是拟声词;读雷雨后的场景,应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边读边体会雷雨后清新、明快的景象。
3.理解运用学习本文,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找出文中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相应语段,借助想象画面和朗读的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雨前后景象的变化。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
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
多媒体课。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
1.认识“压、蝉、垂、户、扑”这5个生字,会写“雷、乌、黑、压、垂”这5个字,正确读写“乌云、窗户、迎面”这3个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能说说雷雨前的景象。
3.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等字词运用的好处,并练习运用。
▶教学过程板块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
出示视频,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课出示:
刮风下雨、打雷闪电的视频)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雷雨》。
(板书课题)
3.指导书写“雷”字。
(1)说说“雷”这个字该范文。
(2)教师范写并提示重点:
“雷”是上下结构,上宽下窄;雨字头第三笔是横钩。
(3)学生练写,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设定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
利用视频营造一种雷雨天气的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更有兴趣参与到对即将要学的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中。
板块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
边读边对照生字表圈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注自然段序号。
2.读准字音。
(1)同桌合作认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注意及时纠正错误。
(2)开火车认读词语。
课出示:
蝉鸣垂下压下迎面扑来注意读准翘舌音“垂、蝉”。
3.巧记字形: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字形,教师相机指导。
(1)熟字加偏旁:
扌+卜=扑
(2)借助图片:
蝉
(3)动作识记:
压【设计意图】《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让学生去挖掘识字的方法和规律,培养识字的能力,体验识字的乐趣,从而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板块三朗读课文,梳理脉络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
文中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雷雨前的景象?
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学生交流后相机出示课)
2.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课文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写出了哪些不同的景象?
3.梳理脉络:
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写这场雷雨的。
你能试着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
课出示:
先……接着……最后……4.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有何不同?
读读课文。
【设计意图】《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自由朗读是在学生自己的思维主导下的朗读,想自己所想,读自己所读,写自己所写,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板块四理解感受,雷雨前景象
1.默读第1~3自然段,作者在雷雨前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2.师生交流:
读读雷雨前的场景,圈出作者描写的景物。
(1)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呢?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课出示:
乌云叶子树枝蜘蛛闪电雷声
(2)学生交流。
3.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1)课出示第1自然段第1句话。
(2)正音:
“压下来、垂下来”中的“来”读轻声。
(3)理解“压”:
瞧,图片中的乌云很多,云层又厚又低,就叫“压”。
(课出示乌云低压图片)
(4)学生演示“压”的动作。
(5)指导朗读:
看着这样的天空,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6)指名说,指导朗读。
4.指导书写“压”。
(1)书写“压”这个字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2)指名说。
“压”是半包围结构,最后一点写在“土”字里。
(3)学生练写,教师指导。
5.感受“闷热”。
(1)你还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雷雨前的闷热?
(2)指名交流。
课出示: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
(3)理解“一动不动”“一声也不出”。
(4)指导朗读。
6.学习第2自然段。
(1)雷雨前没有风,没有声音,好安静呀!
忽然……
(2)忽然发生了什么?
我们来读课文了解。
课出示: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3)指名读。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理解“摆”:
“摆”字写出了风很大。
(5)想象补白。
课出示: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名朗读: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①提问:
你从哪里体会到蜘蛛心里的害怕?
②课出示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图片。
③引导学生对比理解:
把“垂”字换成“落”或“掉”字,行不行?
④根据图片及生活经验选字填空。
(课出示:
稻谷、苹果树、落叶、兔子图片和句子)
⑤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垂”。
⑥识记“垂”。
(课出示“垂”的甲骨文,说说怎样识记)
⑦指导书写“垂”字:
中间宽,上下两头窄,横画之间的距离要均等。
7.学习第3自然段。
理解并积累“越来越……”。
(1)提问:
闪电、雷声有什么变化?
(2)词语积累: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3)指导读好“越来越亮”“越来越响”。
(4)语言积累:
你能用上“越来越……”说话吗?
课出示:
天气越来越________________,树叶越来越____________________。
8.朗读第1~3自然段。
(1)听朗读,想象画面。
认真听老师朗读第1~3自然段,闭上眼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想象的画面,相机指导朗读。
(3)借助板书,引导学生说一说雷雨前的景象。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交流时,重在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中的词语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在理解“垂”时,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巧妙地借助图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语言环境来理解,并和“落”进行对比,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精妙。
第2课时▶课时目标
1.巩固认识“压、蝉”等5个字,会写“户、新、迎、扑”这4个字。
2.能联系语境理解词语,体会“挂、坐”等字词运用的准确性。
3.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试着背诵课文。
4.能说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以及自己见到的下雨的情景。
▶教学过程板块一巩固生字,回顾前文
1.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读。
课出示:
压力蝉鸣窗户垂下来扑过来
2.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说一说雷雨前的景象。
3.雷雨前,作者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背一背。
在复习检查第一课时内容的同时,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板块二理解感受,雷雨中景象
1.过渡:
雷雨中作者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呢?
自由读一读第4~6自然段,画出相关词语。
2.作者听到了什么?
3.理解“哗,哗,哗”。
(1)作者为什么连用3个“哗”?
(2)学生交流:
连用3个“哗”可以让读者感受到雨下得大,下得急。
(3)指导朗读。
4.理解“看不清”。
(1)你还能从哪儿看出雨下得大?
课出示:
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2)想象:
雨越下越大,能看清什么?
(3)词语积累:
这么大的雨,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倾盆大雨、滂沱大雨)
5.体会雨的变化。
(1)理解“渐渐地”:
你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用上“越来越……”这种句式说说雷雨中景物的变化,比如:
雨越下越大,房子越来越看不清,后来雨越来越小,雷声也越来越小。
(3)结合图片,朗读第4~6自然段。
6.试着背一背第4~6自然段。
【设计意图】把文字转化成画面,是语言文字的内化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受力,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雷雨的美妙。
板块三理解感受,雷雨后景象
1.默读第7~8自然段,说说雨后又是怎样的景象。
2.边读边想象画面。
(1)感受天空的变化:
天亮起来了。
太阳出来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①出示彩虹图片,引导学生想象:
彩虹像什么一样挂在天空?
你有哪些感受?
②理解“挂”。
(2)感受空气的变化。
仔细闻一闻,你仿佛闻到了什么?
(3)感受小动物的变化。
课出示:
蜘蛛又坐在网上。
①体会蜘蛛的心情:
这时的蜘蛛是怎样的心情?
②对比体会“坐”,与“垂下来,逃走了”作对比,从而体会到“坐”字表达出的蜘蛛的心情。
(4)和雷雨前的景象对比朗读。
(5)试背第7~8自然段。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是语文课上的主要训练点,也是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过程。
通过朗读体会景象,能有效激发学生留心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板块四迁移表达,整体提升
1.学生借助板书,说一说变化。
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变化。
可以用上文中的语言,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先和同桌说一说,再全班指名说。
2.朗读全文。
3.试着背诵课文。
4.联系自己的经验,说说自己见过的雨。
你见过的雨是怎样的?
试着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写一写。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借助关键信息说说雷雨景象的变化,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从多角度引导学生结合语文情境,运用学过的词语进行个性化表达。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见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1.图文结合,留心观察。
合理运用课文中的插图,解决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图的能力,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2.联系生活,表达训练。
“联系自己的经验,说说自己见过的雨”不但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拓宽了知识点,调动了学生对原有生活经验的思考和感悟,让学生明白更多的自然现象,需要平时去多观察,多发现。
3.体会词语,积累语言。
课文在运用词句方面非常准确、传神,值得细细体会。
教学时,通过各种形式唤起学生对词语的直观理解,体会这些词语的精妙,在此基础上体会词语,读懂句子,达到积累语言的效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神州 课文 语文 教案 16 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