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教案高二语文教案模板.docx
- 文档编号:8537392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0.16KB
书愤教案高二语文教案模板.docx
《书愤教案高二语文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愤教案高二语文教案模板.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书愤教案高二语文教案模板
书愤教案_高二语文教案_模板
书愤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南宋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2、以《书愤》这首诗观照整个南宋时代相类主题的诗词;
3、学习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1、《书愤》主旨的理解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2、知人论世、相互联系的诗歌鉴赏方法指导。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陆游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
因受家庭熏陶,自幼读书学剑,发愤报国。
终生以抗金报国为志,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热情。
诗词散文都有创作,其中诗歌成就最高。
现存诗作9300多首,是存诗最多的古代诗人。
二、导入课文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陆游诗词,其中词作《钗头凤》和诗作《示儿》最能反映陆游一生的际遇。
陆游一生有两个始终没有解开的情结。
其一就是《钗头凤》所书写的他与表妹唐婉的爱情悲剧。
两人倾心相爱,却被其母生生拆散,这成为陆游一生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痛楚,直到七十五岁高龄、唐婉离开人世四十多年以后,他重游沈园,依然写下了“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深情诗句。
其二就是《示儿》所书写的“北定中原”这件让他终生魂牵梦绕以至死不瞑目的大事。
终其一生,壮志不能实现其万一,心中情怀,《书愤》就是最好的见证。
三、朗读课文
1、 学生试读,教师指导朗读。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的“那”读上声调,“那知”重读。
“中原北望气如山”中“山”读升调,读出高山巍巍耸立之势。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语速稍快,语调激昂,显其豪壮。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句中“空”要重读,“已先斑”处读降调,整句语调低沉,显其沉郁。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中“真名世”“谁堪”重读,结句降调。
老师范读,学生再读,朗读是体味诗歌情味的重要一环,不可忽视。
二、课文内容理解。
1、借助资料上的课文词句疏通,学生自学。
请学生朗读课文词句理解,学生质疑。
2、关于对“气如山”的理解:
资料注释认为“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气如山”是“北望被金兵占领的大好河山,心中的郁愤堆积如山”之意。
你同意“气愤堆积如山”这一说法吗?
探讨:
理解成“气愤堆积如山”只是就这一单个句子的理解,加上“北望被金兵占领的大好河山”,所以“心中的气愤堆积如山”,这样的理解孤立地来看,似乎很有道理。
但是联系上下句,它却是说不通的。
承上理解,“早岁哪知世事艰”也就是青壮年时期少不更事,根本不知道收复中原这件事竟是这样艰难,所以诗人北望中原,立下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宏图大志,豪气如山;承下句理解,“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写的正是早年宋军在瓜洲渡和大散关与金兵作战,宋军大败金兵、收复失地、大获全胜令人鼓舞的两大战事,而作者也曾在此两地亲上前线,勘查地形,刺探敌情,所以后两句是“气如山”的具体表现,将报国愿望和为之付出的努力渲染得更为具体、鲜明,故“气如山”作“豪气如山”理解更佳。
(语文教案 )诗人的报国壮志如山一样雄壮,如山一样坚定,如山一样不可动摇。
、
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有些奇特,此联不用动词,不用虚词,只用六个名词组接,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的军容画面,形象飞动、画面壮阔。
这种表现手法,在他之前极其少见,在他之后就较为常见了,如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也同样以几个名词组成而不着虚字。
三、诗中问题探讨。
1、 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而“愤”,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
探讨:
所愤之一乃“世事艰”。
艰者,难也。
“世事”也即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它究竟有多难?
只举同时代抗金英雄岳飞的遭遇可见一斑。
抗金名将抱定“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壮志,杀得金兵闻风丧胆、节节败退,直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就是这样一位抗金骨干,却正因为此被汉奸秦桧等民族败类以“莫须有”之罪诬害而死,年仅三十八岁。
报国不仅无功,而且有罪,竟至死罪,这难度似乎难于上青天了。
所愤之二乃“塞上长城空自许”之“空自许”。
所谓“塞上长城”是指自己年青时以捍卫祖国、扬威边疆的名将期待自己,认为自己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可以抵挡千军万马。
可是就诗人的经历来看,年青时参加进士考试因位于秦桧的孙子秦埙之前而被出名,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可谓壮志难酬、请缨无路。
着一“空”字,沉痛之极。
所愤之三乃“镜中衰鬓已先斑”。
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已两鬓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自己却岁月蹉跎,年华空老,壮志难伸。
着一“已”字,悲凉之至。
所愤之四乃“千载谁堪伯仲间”。
诸葛亮一生以北伐中原、恢复汉室、统一中国为其终身大业。
他在《出师表》中写道:
“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攘除
[1] [2] 下一页
自我二重奏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积累词汇,正确、笔述文中所写的过年的习俗,口述文章的线索。
2、能力目标:
陈述春节习俗的文化内涵(家的文化);陈述文章生动传神的语言;陈述今昔过年的异同,陈述自己对过年习俗的新认识和新理解。
3、情感目标:
表情朗诵课文(热爱民俗文化,激发热爱民俗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过程
一、进入新课(背景音乐喜洋洋)
(学生播放投影)宋朝著名诗人王安石曾经写过一首诗《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播放投影的同学问:
首诗描写我们中国哪个传统节日的?
(春节)
也就是我们说的过年,诗中写到了过年时人们有放鞭炮,贴春联的习俗。
那么远在北京郊区的运河那儿,在几十年前是人们怎样过年的呢?
我们现在就走进《本命年的回想》,随着著名的乡土作家刘绍棠到那儿去过一次年,领略一下那儿的民俗风情。
板书课题
二、解释课题
1、谁能告诉老师“本命年”是什么意思?
(见书下注释)渗透读书方法
2、第一个“本命年”是几岁?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多少岁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12岁,60岁,最后一段。
)
3、通过预习,你了解到作者的一些情况了吗?
(投影作者头像,发言后出示,请学生朗读)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
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
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
195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他的《蒲柳人家》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蛾眉》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京门脸子》获得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
《敬柳亭说书》获得首届中国大众文学优秀长篇小说奖。
《峨眉》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奖,《黄花闺女池塘》获得90年代优秀小说奖。
40多年的文学生涯,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作品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
三、研读课文
(一)整体感知,理解内容
1、作家刘绍棠家乡过年时的年味很浓,而且比起我们城市过年要热闹的多了,他们从腊月初一就开始忙了,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在忙些什么?
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四段,文章介绍了旧时过年的那些习俗?
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在归纳前播放影片片段)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他们用简练的语言概括①炒年货 ②吃腊八粥 ③买糖果 ④挑绒花 ⑤杀牲畜 ⑥备糕点 ⑦送灶王⑧换门神 ⑨除夕守岁 ⑩拜新年」
2、同学们看,作者写了这么多的事情,但文章却显得多而不乱,过渡自然,同学们能告诉我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吗?
(时间顺序)
用文中的四个词语形容那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
(预热-增温-红火-发烧)
(二)品味语言。
课文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写得富有乡土气息,饶有情趣。
你认为哪些语句很有情趣?
请找出来读一读,并说明理由。
请把你把欣赏的语段,无论是在语句的推敲上,语言风格上,还是在这风俗所蕴含的意味上,只要是你所欣赏的,与大家共享。
(学生畅所欲言)
1、分析语句:
1、如:
炒完了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
为什么用“捅”?
“土炕烫得能烙饼。
”表现出当时怎样的情景?
2、……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
可是吃起来却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哪个词用得好?
好在哪?
2、师略作小结。
(1)准确的动词、形容词。
如“捅”。
(2)自然易懂的民间俗语。
如“腊月初一一蹦一蹦,大人小孩不得病。
”“妇女们忙得脚丫子朝天……”
(3)幽默风趣的词。
如“灶王爷走了,门神爷也换岗了。
”
(三)深入探究:
春节习俗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1、展示年画:
要求学生同样能用正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图画中反映的习俗(能力迁移);说出鱼所寄托的寓意(学生:
年年有余)。
点年年有余的动画图,引出本板块的难点。
2、、从作者家乡过年的场面看,我们民族过年的风俗,除了欢天喜地饱尝一年的劳动果实外,在隆重火热的气氛中,还寄托着哪些期盼?
举例:
吃饺子、包制钱——盼望生活美好。
放鞭炮、贴春联——营造节日气氛
归纳:
A、劳动一年,欣喜五谷丰登,享用一下自己的劳动果实
B、展望未来,祈求好运,祝愿平安幸福
C、合家团聚,增进亲情,密切邻里和村庄的人际关系
(四)、体验反思:
1、今昔对比
说说看:
现在的年是怎么过的?
与过去相比哪些习俗已消失,哪些习俗是新增的?
(媒体重现十件过年习俗)
(同桌讨论、学生交流:
挑绒花、除夕夜等等变化比较大;新的过年方式如:
网络拜年、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外出旅游……)
2、针对这种变化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充当主持人,以“过年大家谈”的形式引导学生说出切身体会,学生展开辩论。
学生讨论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寄托的文化内涵谈感受。
教师小结,旧时人民的文化水平不高,旧时过年习俗里面包含着很多迷信的成分,但正是这些却反映了普通劳动人民纯朴的愿望,反映了他们的质朴与可爱。
而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了过年风俗的变化,向着更加文明,更加简约的方向发展。
但是不管习俗如何变化,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习俗变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吸收其中的精华,追求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
3、质疑课文
解决十个问题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来的有价值,同学们对文章本身有没有可有质疑的地方?
人们常说“文章的题目是内容的眼睛”,可本文的题目却不很切题,你是如何看待的?
写过年,可文章却没把年写完整,农历的新年一直要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呢。
四、结束语
春节这一传统节日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人们合家享受着过去一年的劳动成果;人们合家期盼来年的美满兴旺;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家家户户、和和美美、共奔前程。
所以春节这种风俗文化归根结底又是 的文化。
家
今天我们既了解了作者笔下那充满浓郁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的过年情景,也畅谈了如今大家热热闹闹过年的场面,看来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幸福呀,这样的生活怎不叫人向往!
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成为美好生活的拥有者和创造者。
五、布置作业
1、了解了祖辈们是如何过新年的,又亲身感受了现在过年的习俗,那么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将来人们又将怎样过年呢?
课后写一篇《畅想2053年新年》,想像未来的过年。
2、请你查找资料,了解其他国家的民俗风情,课后在板报栏里与同学交流。
候补环节:
明天我们即将迎来我们中华民族的又一个传统节日,皓月当空,请你分别用四字短语对祖国、父母、爷爷奶奶、同学、朋友、老师表示不同的祝福。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
2、学习新诗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抒发感情的特点。
3、了解诗歌的象征手法,评判诗中表白的爱情观。
教学方法:
1、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加强直观效果,营造诗画合一的氛围和意境。
2、 指导学生朗读,追求声情并茂。
3、 指导学生把握同类诗歌的特点和写法,学会鉴赏比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资料来源:
电子声像材料(VCD光盘等)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爱情主题的课文,视为禁区,可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著名女诗人舒婷的新诗《致橡树》。
展示课题:
致橡树
问:
本诗完整的标题应该是什么?
同学回答,老师展示动画投影:
木棉致橡树
问:
既然是木棉致橡树,那么,木棉又向橡树说了什么呢?
电脑投影,配乐朗诵全诗 (《梁山泊与祝英台—共读》)
问:
刚才我们已在《梁山泊与祝英台》的优美旋律中领略了《致橡树》一诗, 木棉所表白的,有哪些层次?
全诗首尾一致吗?
答:
木棉不愿做:
凌霄花 鸟儿 泉源 险峰 日光 春雨
电脑投影:
痴情的鸟(配鸟鸣)- 泉源 (配流水声)-险峰
- 日光 – 春雨
问:
难道这些有什么不好吗?
木棉为什么要否定它们呢?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答:
攀援、炫耀;痴情、单调;
送来、慰藉;增加、衬托;
从这些词中,我们能看出诗人反对什么样的爱情观呢?
有哪些词语可以表达?
“依附、附庸、奴性、无骨气、趋炎附势……”
即是 攀附型 痴恋型 奉献型
因为这些是感情的单向奉献,而并非平等的心与心的交流,其思想根源是什么?
封建的男尊女卑、三从四德。
展示上述内容的板书投影--板书1
补充:
诗歌《椰子树是什么?
》
电脑投影:
诗歌《椰子树是什么?
》
有人说/它像芭蕉/还有人说/它像棕榈/我说/椰子树什么也不像/椰子树就是椰子树/因为/太像别人就会失掉自己
问:
有一部电影《女人不是月亮》,其意思是什么?
还有哪些文学及影视作品也揭示了同样的主题?
回答:
易卜生的《娜拉》(即《玩偶之家》)
此外,“甚至日光、甚至春雨”结构完整吗?
怎样补全?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结并播放投影:
甚至也不止像日光,照亮你的前程,温暖你的心灵;
甚至也不止像春雨,播洒爱的甘霖,滋润你的心田;
……
.总结:
全诗行文至此,我们可以发现:
诗人采取“破”的思维方式,目的是引出诗的下半部分,即——立:
并肩站立的树,根相握、叶相触;
展示投影:
并肩的树。
(配乐《友谊地久天长》)
问:
有哪些诗句表现了这样的主题?
补充:
投影
枝枝相覆盖,叶叶像交通。
(《孔雀东南飞》)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长恨歌》)
问:
两棵并肩的树,其形象有什么不同?
铜枝铁干的树:
枝干像刀、像剑、像戟。
投影刀、剑、戟树,(配狂风呼啸声)
问:
树是如此,花又怎样呢?
答:
花像叹息,又像火炬。
展示投影:
红硕的花。
(配乐《二泉映月》)
问:
花怎能“ 叹息”?
为什么用“ 沉重”一词?
用了什么修辞?
两个“像”作用并重吗?
答:
这是通感修辞,“像”重在后一个。
补充投影:
杜甫《春夜喜鱼》名句: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不仅如此,在诗人(木棉)的心中,橡树和木棉应当:
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它们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特点?
——阳刚气概和阴柔气质。
点击投影
诗人希望做什么?
电脑投影:
《寒潮》、《霹雳》、《雾霭》、《虹霓》(均配乐)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归结:
诗人崇尚的是:
心心相印、患难与共
共同进步、事业至上。
诗的最后说的“这”,指的就应该是这些。
全诗至此,完成了由“破” 而“立”的全过程。
投影配乐《梁山泊与祝英台--化蝶》,同学朗诵全诗。
(全班同学闭上眼睛,静听音乐,体味诗的情韵)
投影补充:
艾青的诗《树》并作练习。
作文:
根据《椰子树是什么》写一篇作文,700字左右。
附:
板书设计
攀援、炫耀;痴情、单调;
送来、慰藉;增加、衬托;
依附、附庸、奴性、无骨气、趋炎附势……
即是 攀附型
痴恋型
奉献型
并肩站立的树,根相握、叶相触;
枝干像刀、像剑、像戟。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心心相印、患难与共;
共同进步、事业至上。
《致橡树》教学设计3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兵车行人教版兵车行
【学习目标】
1.在诵读中体会诗歌意蕴含蓄的特点。
2.了解七言古诗的有关知识。
3.学习诗人“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
【学习障碍】
1.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
2.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及内容。
【学习策略】
一、作者溯源法
1.杜甫思想的历史根源。
有关资料:
杜甫是一个“儒家者流”,有诗为证:
如早年的诗《奉赠鲜于京兆》中“有儒愁饿死,早晚报平津”;如《奉赠韦左丞文》中“纫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如晚年多自称“腐儒”,《江汉》一诗中写道“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因年已老大,有时也自称“老儒”,如《出江陵南浦》一诗中的“社稷缠妖气,干戈送老儒”,《忆昔》中“愿见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书郎”等。
杜甫为什么能以一个“儒家者流”成为伟大的作家呢?
①儒家思想虽然属于封建思想体系,但其中不乏“入世”主张“有为”的积极因素。
杜甫在他的人生态度上正是接受了儒家这一精神,很有孔子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顽强性。
②儒家学说虽然主张“尊王”和“忠君”,但同时也主张“爱民”,反对暴君“独夫”,提倡“民为邦本”“民为贵”,这些思想对杜甫都有很大的影响。
③杜甫不仅继承了儒家思想中进步的一面,在某种程度上还批判了儒家思想中落后的一面,他敢于正视现实、批评现实,也要求改变现实。
在任何穷困的情况下,他都没有停止他的呐喊。
2.杜甫的几种进步思想。
①人道主义的思想。
这是杜甫的基本思想。
在杜甫一生中,大而对于国家人民,小而对于妻子、弟妹、朋友,一直到犬、马、鸡、鱼、虫等物类,都无不贯穿着这一思想。
如《病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②热爱祖国的思想。
他经常关心祖国的命运,歌颂祖国的大好山川,在很多诗中都有所体现。
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岳麓山道林二寺行》等。
③热爱人民的思想。
在《江月》《登楼》《赴奉先咏怀》等诗中都有所体现。
④热爱劳动的思想。
第一,他不轻视体力劳动;第二,他不轻视体力劳动者。
如在《暮春题瀼西草屋》《信行远修水筒》等诗中都有所体现。
⑤无贵、无富的幻想。
由于艰难生活的亲身感受,由于生活经验的丰富,杜甫到了晚年,对社会现实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如《述怀》中写道“无贵贱不悲!
无富贫亦足!
”用他自己的诗句来证明,就是:
没有“朱门酒肉臭”也就没有“路有冻死骨”。
3.杜甫的诗为何称为“诗史”。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存诗一千四百多首,纵观他的篇什,能以时间为序,真实地反映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体现历史的面貌。
杜诗具有强烈的人民性,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对统治集团的强烈不满。
杜诗的伟大还在于他那博大的思想内容和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的完美结合,因而风韵独步,后人无法比拟。
4.李白、杜甫风格的差别。
李白、杜甫生活在同一时代,都经历了唐帝国的鼎盛期和安史之乱。
然而李白师承道家艺术精神,形式上注重自由的民歌样式,充满出世的思想内容。
杜甫秉承儒家艺术精神,形式上讲求格律的严谨,充满现实的思想内容。
二人如两山对峙,雄踞诗坛。
二、背景溯源法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
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
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
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
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
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
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兵车行》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但诗人把这个历史镜头捕捉到自己的诗中来,不过是拿它作为一出社会悲剧的序幕,而他的主要意图是揭露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压迫。
因此,紧接着这个序幕,就通过“行人”答问逐层深入地展示这出悲剧的内容: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这是说丁壮们无限期地超期服役;“边庭流血成海水”——这是千百万战士战死沙场;“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这是说全国农村生产凋敝;“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这是说人民连生计都无法维持,而朝廷依旧逼索租税。
可见,这种艺术概括方式的基本点是,由点到面、由现象到本质地勾画出安史之乱前的一个历史时期里社会的真实状况。
读完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整整一代人的深重苦难,而且能触摸到诗人那颗同情人民的火热的心。
这首诗的意义还不止于此,更为重要的是,它表现了诗人反对“开边”战争的坚定立场。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说明他认识到这种不义的战争是一切苦难的根源;他敢于把战争的责任加在最高统治者身上,这样的勇气是当时众多的诗人所不具有的。
诗人的这种立场是一贯的,在《前出塞》中他曾写道: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这正是杜诗人民性之所在。
三、咏诵解读法
这首诗属于歌行体。
歌行体的诗长于叙事,且多含感叹之意,而这首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集团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显然已超出感叹而变为怨愤,这是全诗的基调。
必须始终把握住这个基调,才能读好这首诗。
下面谈几点意见供参考:
1.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战士,这是诗人亲眼所见,要表达出诗人“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感情,声音要沉重一些。
前四句可用平调读,最后两句当用升调读——这是本段的高潮点,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
2.第二段开头两句是诗意转换处,可以读得平缓些,声音稍稍放低,但“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总纲,须重读。
以下直至结尾皆用“行人”口气读,但其中的抒情语字字都融合着诗人的感情,要跟叙事语区别开来。
本段可分三层:
前六句为第一层,先叙事后抒情。
叙的是服役时间过长,占去人的大半生,读时当有怨而不伤之意,至“归来头白还戍边”,怨情稍稍加重。
读后宜作一顿,为下文直抒胸臆作铺垫。
下文“边庭”二句有怨有愤,为本段高潮点,应当读得掷地有声。
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极言战争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
用“君不闻”领起,是“行人”问“长者”,也是诗人诉诸读者,感情十分强烈,有指控之意。
最后两句为第三层,这是“行人”为自己也为同伴们申诉委屈,读时声调放低些,寓怨愤于嗟叹之中;读完可作稍长停顿,如乐曲中的半终止,为转换话题作铺垫。
3.第三段前半段写秦兵家庭的困难。
“长者”二句是承上启下语,当用比较柔和的调子读。
“敢申恨”者,不是无恨,而是“申”亦无用,有奈何不得之意。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 语文教案 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