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棚户区改造投融资规划.docx
- 文档编号:8533392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135
- 大小:428.30KB
龙口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棚户区改造投融资规划.docx
《龙口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棚户区改造投融资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口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棚户区改造投融资规划.docx(1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龙口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棚户区改造投融资规划
龙口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和棚户区改造投融资规划
龙口市人民政府
二○一七年四月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城镇化投融资现状及环境分析-5-
第一节城镇化发展概况-5-
第二节城镇化投融资现状-12-
第三节投融资环境分析-16-
第二章总体要求-21-
第一节指导思想-21-
第二节基本原则-21-
第三节任务目标-22-
第三章资金供需预测分析-24-
第一节主要影响因素-24-
第二节投资总需求预测-27-
第三节资金总供给分析-33-
第四章重点领域投融资模式-38-
第一节基础设施领域-38-
第二节公共服务领域-44-
第三节产城融合领域-47-
第四节城乡一体领域-51-
第五节棚户区改造领域-60-
第六节智慧城市领域-67-
第五章强化城镇化投融资主体-71-
第一节积极促进地方平台转型发展-71-
第二节大力发展市场化投融资主体-73-
第三节提升金融中介融资服务能力-75-
第六章拓宽城镇化投融资渠道-78-
第一节整合区域金融资源-78-
第二节拓展政府融资渠道-79-
第三节提高直接融资规模-80-
第四节大力吸引社会资本-82-
第五节扩大利用市外资金-84-
第七章规范城镇化投融资管理-88-
第一节着力优化区域金融环境-88-
第二节着力提升政府资金效率-89-
第三节着力推进区域金融创新-92-
第四节着力防范区域金融风险-93-
第八章保障措施-100-
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100-
第二节健全工作机制-100-
第三节加大宣传力度-101-
第四节严格资金监管-101-
第五节强化督促考核-102-
附录一:
时间序列预测法-103-
附录二:
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105-
附录三:
2015-2017年基础设施领域重点项目表-106-
附录四:
2015-2017年公共服务领域重点项目表-115-
附录五:
2015-2017年产城融合领域重点项目表-117-
附录六:
2015-2017年城乡一体领域重点项目表-123-
附录七:
2015-2017年棚户区改造领域重点项目表-135-
附录八:
2015-2017年智慧城市领域重点项目表-136-
前言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自2015年以来,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联合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先后推出三批新型城镇化试点,要求各试点政府根据情况不断完善方案,到2017年各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2018-2020年,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
根据国家要求,各试点政府要依据城市规划编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融资规划。
作为第二批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之一,龙口市按照国家部署要求,立足市情特色,结合全市棚户区改造重点项目,编制《龙口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棚户区改造投融资规划》。
一、背景意义
龙口市是山东省新常态下县域经济龙头市,2015年,全市实现GDP总量104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0.1亿元,县域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位居全省首位,列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第11位。
近年来,龙口市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2001-2015年,全市人口城镇化水平由41%增长到65.93%,年均涨幅近2个百分点。
2015年,龙口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93%,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6%,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成为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领跑者。
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是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重要举措,编制《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融资规划》是国家11部委联合发文中对试点政府的明确要求。
当前,龙口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期,编制《龙口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棚户区改造投融资规划》,加快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针对不同项目性质设计差别化融资模式与偿债机制,制定企业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办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行,有助于充分发挥龙口市金融资本和市场资源在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对于加速龙口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增强新型城镇化的投融资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规划范围
龙口市全域。
三、规划期限
规划期为2015-2017年,展望到2020年。
四、规划依据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2、《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3、《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系统性融资规划(2014-2020年)》
4、《山东省棚户区改造系统性融资规划(2014-2017)》
5、《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系统性融资总体规划(2011-2020)》
6、《龙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7、《龙口市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方案》
8、《龙口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2015-2017)》
9、《龙口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
10、《龙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11、《龙口市城中村暨棚户区改造专项规划(2016-2020)》
12、《龙口市人口市民化规划(2016-2020)》
13、《龙口市政府工作报告》
14、《龙口市统计年鉴》
15、《龙口市统计公报》
五、技术路线
图1规划技术路线图
第一章城镇化投融资现状及环境分析
第一节城镇化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龙口市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水平显著提升,城镇体系不断完善,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城镇化发展在经济社会中的引领作用更加突出。
一、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全面发展,为龙口市新型城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省市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部署,龙口市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核心,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实施意见,探索了一套可复制推广的县域城镇化发展新模式,为创新体制机制积累了经验。
总体来看,龙口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试点带动作用不断凸显。
2015年,龙口市先后被确定为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和第二批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探索形成在全国范围内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四大组团、三大板块布局,六大保障、三大网络支撑”城镇化发展新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县域城镇化发展领域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县域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2016年,全市GDP突破千亿元,达到111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7万元,达到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94.8亿元,县域经济及县域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第十位,山东省首位。
城镇化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6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6%,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7.8%和10.6%。
(二)城乡空间布局逐步优化。
组团化发展、板块化融合的特点显现,龙口市以“四城膨胀、三区拓展、城乡互补、加速融合”为城乡统筹发展总蓝图,突出以东城、西城、南山、东海“四大组团”为大框架,以高新技术产业区、诸由工业集中区、滨海度假区“三大板块”为节点纽带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模式。
组团板块承载力集聚力显著提升,靠组团拉动、板块带动、项目驱动、强企推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力、对农业的拉动力和对农民的承载力不断增强。
目前,“四大组团、三大板块”共承载了全市50%的人口,集聚了全市60%的企业和70%的生产力。
组团板块发展使城镇化发展步入“快车道”,东城、东海组团新建的农村新型社区共带动6193户群众,18个村初步实现城镇化;南山组团兼并周边36个村,使2.8万农民变成了市民;西城组团成为承载全市临港产业项目的聚集区,依托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36个临港大项目,直接带动47个村实现区村一体、共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区作为全市先进加工制造业的主要载体,依托区内17家规模以上企业,带动13个村实现由农村向城镇的跨越。
组团板块的迅速膨胀对镇驻地和中心村建设也形成了强势带动,先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项目31个,搬迁改造52个村,近5万农民实现了居住楼房化、公共服务城市化。
(三)产业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产业层次不断提升,全市各级以转方式调结构为契机,以发展高端高质高效产业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一五”末的4:
64.4:
31.6调整为“十二五”末的3.5:
58.2:
38.3。
产城融合加速推进发展,以产业园区为依托,龙头企业促进产业人口加快集中;全市各类企业已吸纳进企务工人员达14.6万,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量的一半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创业项目意愿达成8个,预计可转移农村劳动力1800人;通过降低创业门槛,积极鼓励全民创业,鼓励更多的创业者向城镇集聚。
镇园一体持续健康发展,以镇驻地为节点,通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等方式,增强小城镇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功能。
以北马、诸由观等全国重点镇和省级“百镇建设示范行动”试点为抓手,大力实施小城镇产业园区改造提升工程,加速引进高时效性、高附加值的产业项目,建设专业化协作园区,为小城镇提供产业支撑。
两区共建携手共赢发展,坚持农村新型社区与特色产业园区两区共建、同步推进,增强农村新型社区产业支撑,方便社区居民就业创业。
诸由观镇的上市企业中际股份有限公司,与前柞杨村建立合作共建关系,对村庄进行整体搬迁,建设高标准农村社区——中际轩和苑,节余土地指标用于企业发展,实现了共赢。
(四)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以全域城镇化理念为指导,通过市、镇、村三级联动,加强城乡交通网络、供水系统、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加大财力投入,构建覆盖城乡“1公里内乘车、半小时到达”的公共交通圈,形成了完善的城乡公交体系;累计投入4.6亿元,实施了引黄调水、节水改造、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年可分配调蓄水量1300万立方米,建设了3处水源地和4座配水厂,城乡日供水能力达14万吨,城乡供水一体化覆盖率达到80%,有效缓解了水资源不足问题;制定了城乡生产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规划,建成污水处理厂3处、垃圾处理厂1处,城乡污水日处理能力达6.5万吨,城乡垃圾一体化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实施了港城大道西延、石黄公路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强化城区承载能力。
积极引导组团外的村庄、人口向镇驻地集中,加大驻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打造了一批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重点镇。
其中,诸由观镇、北马镇跻身全国重点镇和全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镇”,镇驻地人口均突破2.5万人。
条件成熟的中心村,实施整村改造,建设配套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
自2010年以来,累计开工新型农村社区项目31个,建筑面积180万平米,涉及村庄52个、群众超过1.6万户。
(五)棚户区改造工作顺利推进。
有序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龙口市2016年确定棚户区改造项目4个,共292户。
其中,东张家沟127户,小冯家53户,林家庄25户,逄家87户。
截止2016年底,小冯家、林家庄、逄家三个项目基本建成,东张家沟正在进行基础施工。
积极落实棚户区改造资金,龙口市十分重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根据龙口市2015-2017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棚户区改造投资3.76亿元,合计为3.77亿元,主要包括福海社区棚户区、东张家沟村棚户区和隆基机械职工宿舍楼改造。
加快创新棚户区改造投融资机制,龙口市计划在采取市场化运作的同时,积极争取利用好国开行、农发行政策性优惠贷款,保障棚户区改造工作更加顺利的推进。
(六)各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了落户门槛,扩大了落户范围。
户籍管理制度实施范围由东、西两城区放宽至东莱、龙港、新嘉、东江、徐福五个街道;取消了购房面积限制;合法所有权房屋的范围扩大至租住政府公租房、廉租房、直管公房、单位公管房或依法订立租赁合同并持有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的商品房屋;外来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年限由3年降为6个月。
破解土地瓶颈制约,抢抓省委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试点机遇,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行最优惠的规费减免政策。
对城区内的社区项目,土地出让的政府收益部分全部返还;对实行土地增减挂钩的社区项目,每节余1亩土地市财政补助21万元,每完成1户回迁市财政补助3万元,折合每亩土地补助28.1万元。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龙口市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城镇化建设质量较低,发展品质有待提升。
城镇产业基础薄弱,社区建设滞后,绿化覆盖率较低,环卫及消防设施不足,社区管理机制不健全,社会组织参与不够,服务和管理职能难以有效发挥。
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滞后,有些村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改厕改暖任务较重,许多农户仍在使用旱厕,农村冬季取暖设施落后,家用燃煤炉(土暖气)取暖依然是主要的取暖方式。
一些小城镇和多数乡村公共资源短板明显,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小、种类少,服务质量和水平整体不高。
从产业和人口结构分析,龙口市农业产值仅占GDP总量的3.5%,农业从业人口却占了总人口的37%,城镇化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二)土地供需矛盾突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急需完善。
当前国家严控新增建设用地和农用地转用规模,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粗放、效益不高与城乡建设、产业发展用地奇缺之间的矛盾突出。
前期实施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大部分由政府主导实施,建设资金大部分由市财政负担,造成政府资金压力过大;受经济利益驱动,部分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私下将农用地转让给用地企业,造成村集体利益损失;农村宅基地一般处于闲置或低效利用状态,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但目前正在探索阶段,无成法可依。
(三)资金短缺问题长期存在,成本分担机制有待建立。
目前市场运作机制不完善,城镇化建设主要依靠市财政投入,社会融资难度较大,企业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龙口已经开展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政府财政扶持为支撑,其中16个社区建设政府财政补贴7.9亿元,这一模式不适宜新型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乡镇和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偏低且增长缓慢,多数农村家庭无力在城镇购置新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难以建立。
此外,与商品房项目配置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影响,配套资金落实存在诸多困难,造成棚户区改造进展缓慢,严重影响了棚户区改造有序发展。
(四)城乡配套设施不完善,城镇化支撑体系需加快打造。
目前龙口市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全市65岁以上常住人口超过7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0%,但服务于老人的养老、医疗、商业和休闲设施总量明显不足。
此外,教育和培训体系不完善,全市整体受教育人口比例偏低,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9%,城镇居民的法规意识、自律意识、监督意识、文明意识不强,城市文明风尚还没有真正形成。
第二节城镇化投融资现状
龙口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与之相应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在加速推进。
健全的金融体系的建立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但是,龙口市金融体系仍存在对外开放程度低、金融整体实力不强、投资比例不均衡、融资风险增大等问题,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更好发展。
一、投融资发展基础
(一)投资规模稳中有增。
2006年以前,龙口市的固定资产投资经历了一段高速增长期,有效地弥补了历史欠账。
2007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稳中有增,从221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600亿元,增长了1.8倍。
2008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投资增长进入了20%-30%的相对合理区域,从2010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放缓,年均增长率仅为7%。
图1-12007—2015年龙口市固定资产投资基本情况
(二)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逐步建立。
建立投融资平台,成立了城市开发经营、滨海生态投资开发、城乡建设投资发展3个市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强化招商引资,全面拓宽融资渠道,努力构建起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融资格局。
把地方债务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一是将政府债务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融资规模;二是认真做好存量债务置换和省政府地方政府债券新增额度的申请使用工作;三是积极推进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改革,发挥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投融资功能;四是严格债务风险管理,防范债务风险。
加快政府投融资平台市场化改革,发挥好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投融资功能,一是与农发行和其他商业银行开展融资贷款业务,解决预算内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的矛盾,加大新型城镇化建设投入;二是发行城投债,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三)功能健全的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龙口市金融业机构类别和数量不断增加,以银行、保险、证券为主体的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截至2015年10月末,全市银行业机构达18家,其中政策性银行1家,国有商业银行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0家,农村商业银行1家,村镇银行1家,邮政储蓄银行1家,资产管理公司1家,财务公司1家,小额贷款公司5家,担保公司3家;证券公司营业部2家。
(四)社会资本的作用日益凸显。
社会资本在城镇化建设中不断发挥作用,龙口市积极推进城市供水、供热、供气等方面公共设施投入方面采取PPP运作模式,由社会资本投资运营。
2016年,确定三个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及两个污水处理厂的新建均采取PPP模式,目前进入实际运作阶段;《龙口市泳汶河污水处理厂和海岱污水处理厂工程特许经营(PPP)项目》实施方案的出台,为社会资本进入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领域提供了支撑;对于市民文化中心等适合PPP运作的项目将优先采取PPP运作,目前正在积极推进阶段。
(五)直接融资能力不断增强。
积极出台扶持奖励政策,共出台3个关于IPO、再融资、“新三板”挂牌上市等扶持奖励政策的意见;大力推进公司上市和再融资,完成朗源股份、中际装备、恒通股份3家公司实现上市;实现兴民钢圈、隆基机械、南山铝业3家公司再融资,共计募集资金总额达96.55亿元;完成南山集团发行公司债10亿元,龙口市发行城投债7亿元;“十二五”期间共计从资本市场融资总额达113.55亿元。
积极协助上市公司材料上报审核,完成2家企业上报上市材料至中国证监会待审核;完成3户企业进入“新三板”运作程序,与中介机构签订协议。
二、投融资存在的问题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受对外开放程度低、金融整体实力不强、投资比例不均衡、融资风险增大等问题影响,龙口市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的融资能力仍需增强。
(一)对外开放程度较低,行业竞争力较弱。
龙口市金融行业的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无一家外资银行分支机构入驻;利用外资情况。
缺乏强有力的战略投资者,重点金融项目以及龙头带动企业较少,已有投资局部建设雷同,定位不明确,整体缺乏竞争优势。
金融人才培养引进和金融中介服务发展也跟不上对外开放的要求。
(二)金融整体实力不强,与发达县市相比存在差距。
作为金融机构最主要的业务存贷款与国内发达县市相比发展较弱,从存款的总体规模来看,龙口相比于江阴、张家港等处于弱势,仍需进一步加强;从存款的结构看,龙口城乡储蓄存款占存款总额比高达58%,存款结构不够优化;龙口贷款总量显著低于其他各发达县市,短期贷款的占比仍需进一步提高,从而改善贷款结构,降低不良贷款率。
(三)投资比例不均衡,结构有待优化。
从三次产业看,2010年,龙口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三次产业比例为0.2:
46.5:
53.2,2014年无第一产业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完成比例为54.2:
45.8,与2010年相比二产比重提高了7.7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下降了7.4个百分点,说明三产投资仍需提高。
第三产业投资中,房地产投资比重偏大,现代服务业投资相对滞后。
从投资规模看,投资以四大重点企业为主,2014年,南山集团、龙口港集团、丛林集团、龙矿集团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占总完成规模的44.5%,其他312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占比为55.5%,整体占份额较低。
(四)融资风险增大,影响经济正常运行。
不确定因素的出现使政府、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风险会增大。
国家经济政策、企业经营不稳定、管理水平低下、信用危机等会增加融资的风险,部分企业甚至破产倒闭。
担保业发展缓慢,也增加了融资过程中的风险和障碍,有些建设项目由于后续资金不能及时跟进,不能适时建成投产、发挥效益,出现资金链的断裂,融资难、偿债难、资金循环不畅的问题日益突出,金融风险加剧。
第三节投融资环境分析
随着龙口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序推进,投资需求将稳步增长,投融资活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同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一、战略机遇
(一)国家明确鼓励金融创新。
十八届三中会、《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等明确提出鼓励金融体制机制创新,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龙口市可抓住这一战略机遇,积极推进全市区金融体系、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等领域的改革和创新,组建、引进服务全市经济发展的大型金融集团,积极开展船舶、海域使用权等抵押贷款,开发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等,将为龙口市创新金融服务,提升融资能力和水平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区域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龙口市作为蓝色经济区的重要部分,将在海洋经济的发展、海陆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方面面临投融资发展提供重大的机遇。
未来一段时期是蓝色经济区发展海洋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时期,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必然要求巨大的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支撑,为龙口市加大投资创造良好机会。
龙口市可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将直接推动产业投资的增长。
龙口市海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港口、公路等交通体系建设,以及区域能源供应、水利保障体系建设等投资需求巨大。
吸引优势产业项目和海陆基础设施项目落户龙口市,必将对龙口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起到巨大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三)社会资本将发挥重要作用。
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用于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
必须积极构建多元化投资主体,采取多种经营方式,通过放开市场准入,引入社会资本,形成合力有效解决基础设施不健全、公共服务产品短缺、质量和效率不高等问题。
政府可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经营性项目建设与运营,促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薄弱环节,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市场化进程,促进社会资本更多地参与城镇化建设。
(四)利用外资面临重大机遇。
龙口市区位优势明显,拥有对外开放的优势,可借助优势加大利用外资力度。
依托蓝色经济区,积极推进与日韩在海洋产业合作、投资贸易便利化、跨国交通物流、电子口岸互联互通等方面的先行先试,建设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
积极开展国际海洋经济技术合作,积极参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这些将为龙口市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提供重大历史机遇。
二、面临挑战
(一)全球经济复苏乏力。
自2008年以来,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全球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时期。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美国经济放缓明显,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
世界经济复苏力度有所减弱,复苏态势仍不均衡,企业投资活动大幅减少。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为促进经济的加快复苏,纷纷出台了刺激投资、振兴产业的政策,龙口市吸引外资受到一定影响。
(二)中国经济充满挑战。
为应对过剩的流动性和管理通胀预期,我国已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控制信贷规模和资金投向,信贷资金供给的不确定性增加。
各种不利因素叠加,可能会使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龙口 国家 新型 城镇 综合 试点 棚户区 改造 融资 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