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选择题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8528649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65.26KB
高中化学实验选择题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
《高中化学实验选择题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实验选择题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实验选择题专项训练解析版
实验选择题专项训练
1、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
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在用
将其还原吸收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不产生其他的杂质,更好提取K,最好使用工业生产中常选用KOH作为沉淀剂。
所以答案选择C.
2、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C
【解析】A选项俯视会使溶液浓度减小;B选项HCl与NaHCO3反应生成新的杂质气体CO2并且氯气溶于水,会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洗气瓶中应为饱和食盐水,而不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C选项食盐水为中性溶液,发生吸氧腐蚀,氧气减少,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导管会形成红色水柱;D项饱和食盐水与电石反应生成乙炔,但是还有杂质气体H2S,H2S也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体现还原性,需要先去除杂质再检验。
点评:
考查实验装置以及实验过程中操作与现象的正确性
3、下列实验中,所使用的装置(夹持装置略)、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答案】A
【解析】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评价。
A.由于Fe(OH)2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需隔绝空气,正确;B.容量瓶不能用了溶解固体,错误;C.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错误;D.实验室制乙烯需要170℃的温度,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浸入液体内,错误;选A。
4、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A.配制0.10mol/LNaOH溶液
B.除去CO中的CO2
C.苯萃取碘水中的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
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2.20mL
【答案】B
【解析】答案选择B。
选项A,容量瓶的只能用来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可以用来溶解固体,固体的溶解应当在烧杯中进行,然后冷却至室温以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
选项B,NaOH溶液可以吸收CO2,而不与CO反应,因此该选项正确。
选项C苯的密度小于水,因此水层在下面,当用分液漏斗从活塞支管处放出以后,苯层应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故该选项错误。
选项D滴定管的零刻度线是在最上方的,读数从上到下是依次增大的,因此该图正确读数为11.80ml,注意滴定管的精确值在小数点后两位。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称取2.0gNaOH固体
先在托盘上各放1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B
配制FeCl3溶液
将FeCl3固体溶于适量蒸馏水
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nh4+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D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实验基础。
A中氢氧化钠易吸水潮解,像这样的化学物质都需要放在小烧杯中快速称量,故A错误。
B选项中配置氯化铁溶液时,为抑制Fe3+的水解,一般会在稀盐酸中溶解氯化铁固体,然后再稀释到需要的浓度,故B错误,C正确。
D选项中钢铁的吸氧腐蚀条件是钢铁表面水膜呈弱酸性中性或者碱性,而题目给的酸性环境只会导致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故D错误。
6、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叙述Ⅰ
叙述Ⅱ
A
1-己醇的沸点比己烷的沸点高
1-己醇和己烷可通过蒸馏初步分离
B
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原电池需外接电源才能工作
C
乙二酸可与KMnO4溶液发生反应
乙二酸具有酸性
D
Na在Cl2中燃烧的生成物含离子键
NaCl固体可导电
【答案】A
【解析】B、错误,原电池是不需要外接电源。
C、错误,乙二酸可与
溶液发生反应是氧化还原。
D、错误,电解质能导电是在水中或融熔状态下,
固体不能导电。
点拨:
知识:
理论与实验相结合,试题难度:
中等。
7、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
B.随着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
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
【答案】B
【解析】A、错误,滴定管要用待测液润洗;C、起始溶液是酸,滴定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D、错误,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大。
点拨:
本题考查酸碱中和滴定,难度中等。
8、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I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 B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 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 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 Br—还原性强于Cl— D 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 NH4Cl固体可以升华 【答案】C 【解析】A、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I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AgI,说明AgI更难溶,所以Ksp(AgCl)>Ksp(AgI),A错误; B、如果原溶液中含Fe3+,溶液也会呈红色,B错误; C、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证明产生Br2,Cl2+2Br-=Br2+2Cl-,Br-为还原剂,Cl-为还原产物,根据强制弱规律,还原性: Br->Cl-,C正确; D、NH4Cl受热分解为NH3和HCl,两种气体在试管口又重新生成NH4Cl,D错误。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 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C.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SO42-或SO32- 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 【答案】B 【解析】选项A,新制氯水能使pH试纸褪色,故不能用pH试纸测新制氯水的pH值,错误。 选项B,正确。 选项C,未知试样还有可能存在Ag+,错误。 选项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取蒸发结晶,错误。 10、检验用硫酸亚铁制得的硫酸铁中是否含有硫酸亚铁,可选用的试剂是() A.NaOHB.KMnO4C.KSCND.苯酚 【答案】B 【解析】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将高锰酸钾溶液滴入溶液中,若溶液中有硫酸亚铁,则可与硫酸亚铁反应,从而高锰酸钾由紫色变为无色,而NaOH、KSCN以及苯酚都会与Fe3+反应,故选B。 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玻璃棒蘸取 溶液点在水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该溶液的pH B.中和滴定时,滴定行用所盛装的反应液润洗2~3次 C.用装置甲分液,放出水相后再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相 D.用装置乙加热分解 固体 【答案】B 【解析】A项,PH试纸在使用时是不能用水润湿的,所以错误。 B项正确。 C项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层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所以C项错误。 D项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向下倾斜,所以错误。 12、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多选] A.制备 悬浊液: 向1 溶液中加过量的6 NaOH溶液 B.提纯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 向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适量饱和NaOH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的水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 : 取少量待检验溶液,向其中加人入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D.探究催化剂对 分解速率的影响在相同条析下,向一支试管中加人2mL5% 和1mL ,向另一支试符中加入2mL5% ,和1mL 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 【答案】D 【解析】A项中项氯化铝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生成的是偏铝酸钠,得不到氢氧化铝,所以A项错误。 C项中检验亚铁离子,是先加入硫氰化钾,不变红,再加入少量新制氯水的顺序进行。 否则如果有三价铁离子存在就检验不出原来是否含有亚铁离子。 因此正确的为BD. 13.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① 检验淀粉是否水解生成葡萄糖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观察是否有红色沉淀生成 ② 比较H2CO3、HCN的酸性强弱 用pH计测定同温度同浓度的Na2CO3溶液和NaCN溶液的pH,比较pH大小 ③ 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 向植物油和矿物油中分别加入烧碱溶液,加热,冷却后观察是否分层 ④ 验证CaCO3的溶解度小于CaSO4 将浓Na2CO3溶液滴加到CaSO4悬浊液中,充分振荡、过滤、洗涤,向所得固体中滴加盐酸,观察是否有气体生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答案: C 14、用下图装置制取、提纯并收集下表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 是() 答案: C 15、1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 选项 操 作 可能的现象 结 论 A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少量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为血红色 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B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 有晶体析出 溶解度: NaHCO3﹥Na2CO3 C 向酚酞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O2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Na2O2与水生成的碱有漂白性 D 将表面氧化的铜丝从酒精灯的外焰慢慢移向内焰 黑色的铜丝变红 CuO被内焰中的乙醇蒸气还原 答案: D 16、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尾气吸收Cl2 吸收CO2中的HCl杂质 蒸馏时的接收装置 乙酸乙酯的收集装置 答案: D 17、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装置 目的 收集NH3并验证 其水溶液的碱性 制备氯气 配制一定浓度 的NaOH溶液 加热胆矾制备 无水硫酸铜 答案: B 18、11.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可收集NO气体 B.用图2所示装置可吸收多余氨气且能防止倒吸 C.用图3所示装置可实现反应: 2H2O O2↑+2H2↑ D.用图4所示装置可证明酸性: H2SO4>H2CO3>H2SiO3 答案: D 19、为实现实验目的,选用的装置、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和装置 A 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不同温度下,取0.1mol/LKI溶液,向其中先加入淀粉溶液,再加入0.1mol/L硫酸,记录溶液出现蓝色的时间 B 配制100mL1.0mol/LNaOH溶液 向100mL容量瓶中加入4.0gNaOH固体,加水到刻度线 C 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往铁电极附近滴加铁氰化钾溶液 D 比较H2O2和Fe3+的氧化性 将盐酸酸化的双氧水滴入Fe(NO3)2溶液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 实验 选择题 专项 训练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