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SD西师版 一年级数学 上册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教案与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docx
- 文档编号:8520561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174.09KB
XSD西师版 一年级数学 上册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教案与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docx
《XSD西师版 一年级数学 上册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教案与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SD西师版 一年级数学 上册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教案与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SD西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学期教学设计教案与教学反思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
第1课时1~5的认识
(1)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能认、读、数、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经历数、摆、比、画等操作过程,将数与物体个数对应起来,初步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3.积极参与各种操作活动,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并能与其他同学愉快地交流。
【重点难点】
重点:
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难点:
初步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
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特别是数字,我们常常用,请你仔细听,找找老师说的下面这句话中有哪几个数字:
小红的书包里有1个文具盒,2本书,3本本子,4支铅笔,5块橡皮擦。
学生认真听,交流听出了哪几个数字。
师启发:
你能像老师这样用数字说一句话吗?
学生交流,用数字说一句话。
师揭示课题:
刚才我们说了1、2、3、4、5这几个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5这5个数字朋友。
(板书:
1~5的认识)
二、互动新授
(一)教学例1
出示例1主题图
师启发观察:
一群可爱的数字娃娃藏在这幅升国旗图里,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把你看到的,用带有数字的话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同桌交流,集体交流。
师指导学生全面观察,用带有数字的话说一说:
图中有一面国旗、两只小鸟、三个同学、四盆花、五棵树。
师提问:
“一面国旗”用小棒表示,该怎么摆?
学生摆出1根小棒表示。
师小结:
1面国旗、1根小棒,它们的数量都是1,我们用数字1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1)
“两只小鸟、三个同学、四盆花、五棵树”用小棒表示,该怎样摆?
用数字几表示?
(2~5的教法同上)
师: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数。
生从1读到5,读的过程中感受数的顺序。
(二)教学例2
师:
同学们刚才从图中找出了1~5这些数字娃娃,你们能用圆片表示出这些数吗?
请用圆片表示出数字1。
生摆出1个圆片表示数字1。
师启发思考:
摆圆片表示数字2。
想一想,1是怎么变成2的?
生发现1再添上1就是2,在摆圆片的过程中感受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师:
摆圆片表示数字3、4、5。
(教法同数字2的教学)
生摆圆片,发现3、4、5各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师:
原来数字娃娃1、2、3、4、5之间还有这样亲密的关系,我们一起来边摆边说:
1添上1是2,2添上1是3……4添上1是5。
5去掉1是4,4去掉1是3……2去掉1是1。
(三)教学例3
师启发:
在摆圆片的时候,表示数字2是摆了2个圆片,在生活中2还可以表示什么?
先看教材第7页例3自学,然后自己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先独立思考,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师引导学生说出尽可能多的数量是2的物品,理解数字2的意义。
师小结:
2可以表示任何个数是2的物品。
师:
1、3、4、5可以表示什么,同桌的学生相互说一说,比比谁说得又多又好。
学生先同桌交流,师组织大组交流,对说得多及与众不同的组给予表扬。
师小结:
每一个数字都很奇妙,所有个数是1的物品都可以用1表示,所有个数是2的物品都可以用2表示……一个简单的数字就能表示这么多丰富的意义,这就是神奇的数学王国带给我们的惊奇。
(四)教学例4
师:
你能用手来比数字1~5吗?
伸出小手,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一边用手比,一边说:
1添上1是2……4添上1是5。
5去掉1是4……2去掉1是1。
师生一起边比边说,通过比手指数数来巩固沟通相邻数之间的联系。
师:
你能画○来表示1~5吗?
翻开教材第8页,1用1个○表示,1添上1是2,画一画。
接着往下画,一边画,一边说:
2添上1是3……4添上1是5。
生在书上画○,一边画一边说,继续巩固相邻数之间的联系。
师:
接下来我们来学写数。
首先观察一下各数字的笔画顺序,伸出食指,学着写一写。
学生伸出食指沿着数字中箭头所标示方向进行书空练习。
教师介绍数字的口诀:
“1像小棒、2像小鸭、3像耳朵、4像小旗、5像枰”。
师:
我们要在田字格中写数字,注意观察数字应写在田字格的哪一部分?
学生发现数字都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
教师先示范书写,讲解数字的起笔、收笔、拐弯、停笔位置和在田字格里的布局。
然后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9页“课堂活动”第1题。
生数数,连线,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9页“课堂活动”第2题。
说一说1、2、3、4、5还可以表示什么?
教师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加深对数字意义的理解。
3.完成教材第9页“课堂活动”第3题。
出示题目,指导读题,理解题意。
师指导学生观察第1幅图:
圈了几个三角形,写数字几?
师启发思考:
第2幅图,圈了2个三角形,应该写数字几?
接下来可以怎么圈,怎么写数。
学生观察图,理解题目意图,按要求圈图写数。
师组织集体交流:
后3幅图,你是怎么圈的,怎么写的?
生交流:
圈3个,写3;圈4个,写4;圈5个,写5。
师肯定生的想法,圈法可以不同,顺序也可以调换,只要圈的个数和写的数字相对应,都是正确的。
4.独立作业:
“练习一”第1、2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比一比、画一画认识了1~5各数,还学习了数字的书写。
你学得怎么样呢,给自己评评分吧!
五、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板书笔记
1~5的认识
(1)
教学反思
本课应设计在图中找数,摆一摆用图形表示数,联系生活说一说理解数的意义,比、说、读、写等多个教学环节,以多种形式开展1~5各数的认识。
在各环节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在活动中不断建立数字和事物数量的联系,如例1图中的1面红旗、1根旗杆、红旗上有1颗大五角星……例2中的1个圆片,为学生理解数的意义积累表象。
有了这些铺垫,学生在例3理解数字意义环节有很好的表现,当问2还可以表示什么时?
学生争先恐后,说了许多数量是2的事物。
不过在总结时遇到一点小麻烦,当我说到:
看来2可以表示任何个数是2的物品,说得完吗?
学生大声回答:
能说完。
再继续引导发现这个问题跟一年级的学生根本讲不清楚,他们现在的思维水平和认知能力还达不到理解极限思想的程度,这样提问有些欠妥。
在教学例4时,采用了分解式的教学方式,和教材设计本意不同。
教材的原意是把“比、画、读、写”结合起来,一边用手指比,一边画,一边读,再练习书写。
不过在教学时发现学生很难适应这样高度整合的练习形式,常常顾此失彼,练习效果不好,于是应将比、画、读、写四个活动分开,逐一进行。
学生对数字的书写存在较大问题,水平参差不齐,有学前基础的学生书写不错,但学前没有经过练习的学生书写很糟糕,特别是2、3、5这些有弯笔画的数字。
要想学生把数字写好,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才行。
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
第2课时1~5的认识
(2)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探究掌握数的组成,体验数字分解的多样性。
2.能有顺序地分小棒,发现1~5各数之间的联系,感悟数序。
【重点难点】
重点:
探究掌握数的组成。
难点:
发现1~5各数之间的联系,感悟数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
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数字朋友?
谁能用手一边比,一边数给大家听?
生比手指数数,复习1~5的认识。
师:
今天我们要继续1~5的认识,这节课我们要把这些数字娃娃来分一分。
[板书课题:
1~5的认识
(2)]
二、互动新授
师提出要求:
请大家摆出5根小棒,把这5根小棒分成两堆,可以怎么分?
生独立思考,操作小棒分一分。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分小棒的情况。
师组织交流:
5可以分成()和()。
生1:
5可以分成2和3。
生2:
5可以分成1和4。
生3:
5可以分成4和1。
生4:
5可以分成3和2。
请不同分法的学生进行交流,交流过程中指导学生认真倾听评价,了解多种分法。
师启发思考:
听了同学们这么多种分法,老师有些混乱。
谁能按着一定的顺序来分一分、说一说,让老师听得更明白。
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同桌讨论一下。
生思考,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学生代表演示按顺序分小棒:
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师板书:
师点评:
像这样有顺序地分小棒,能让大家看得更清楚,听得更明白。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有顺序地分小棒吧!
生集体操作小棒,有顺序地分解5,边分边说。
师:
看教材第8页例5,填空,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生填空,观察发现:
(1)左边的数每次多1,右边的数每次少1。
(2)分解出的两个数合起来都是5。
(3)“5分成1和4”与“5分成4和1”、“5分成2和3”与“5分成3和2”的分法刚好相反,它们其实是一样的,只记其中一种就可以了。
师:
大家观察非常仔细,我们可以运用这些发现来记一记5的组成。
比一比,看谁反应快。
5可以分成1和(),5可以分成4和(),1和4组成()。
5可以分成2和(),5可以分成3和(),2和3组成()。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9页“课堂活动”第4题。
出示题目,集体读题,理解题意。
师指导:
第1小题该填几?
生思考,完成第1小题:
3可以分成2和
(1)。
师提示:
摆出3根小棒,分一分,检查一下填对了没有。
生操作小棒,检查答案。
师:
第2小题该填几?
生思考,完成第2小题:
1和2组成(3)。
师:
摆一摆小棒,是3根小棒吗?
生操作小棒,强化记忆。
师:
完成2个小题的填空后,再摆小棒进行检查。
生独立思考,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9页“课堂活动”第5题。
师提出要求:
把4根小棒分成两堆,怎么分?
你能有顺序地分一分吗?
生操作小棒,分一分,说一说。
师组织集体交流:
4可以分成几和几。
生有序地分小棒,说组成:
4可以分成1和3,2和2,3和1。
师引导观察:
读一读4的组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横、竖两个方向观察表格。
横着看第一排数字是1、2、3,从小到大,第二排数字是3、2、1,从大到小。
竖着看,上下两个数合起来是4;1和3与3和1这两组分解数刚好相反。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5以内各数的组成。
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4可以分成1和3,2和2,3和1;3可以分成1和2,2和1;2可以分成1和1;大家可要记牢。
五、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板书笔记
1~5的认识
(2)
教学反思
从教学的情况和效果来看,学生学习本课的难度超出了我的预期。
特别是没有学前基础的学生,整体反映出来的学习效果不理想。
我想这是因为在生活中,成人通常会引导学生数数,但很少让学生去拆分数,所以学生这方面几乎没有什么经验积累。
对于这些学生而言,把数进行分解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
新课教学伊始,把5根小棒分成两堆,巡视学生操作时我发现还有不少学生对活动的要求不理解,不知道分成两堆是什么意思,有的分成了3堆,有的把每一根小棒都分开。
我临时请会分的学生来示范操作,才使分小棒活动顺利进行。
在集体交流时,大多数学生都只能说出一种或两种分法,而不能有序地将所有分法梳理出来。
经过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训练指导,一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理解教师意图,逐步学会有序拆分。
在研究4的分解时,有些学生就能有意识地进行有序拆分。
本课的教学因为课前对学生情况没能了解清楚,教学预设不充分,使得教学过程不顺畅。
而本课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对数的组成掌握不牢固,一方面是教师课堂教学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知识点本身的问题。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里的核心知识,有思维深度。
5以内各数的组成虽然涉及的数字较小,分解比较简单,但累加在一起的学习量也不少,要学生在一节课内全部掌握难度相当大。
有不少学生刚开始学时认识还比较清晰,到后来各数的分解学完了反而混淆不清了。
由此可见,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应反复巩固。
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
第3课时0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0,能正确读写0。
知道0表示“没有”和“起点”两种含义。
2.经历0产生的过程,能主动联系生活实际理解0的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0,能正确读写0。
难点:
理解0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
上节课,我们在数字王国认识了5个数字朋友,一起来回忆一下是哪5个数字娃娃。
生数出1~5各数,教师出示数字卡片。
师:
谁来帮这5个数字朋友排排队?
你是按什么顺序排队的?
生给1~5各数排队,可以从大到小排,也可以从小到大排,复习数序。
师:
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新的数字朋友,看看它是谁?
(板书:
0的认识)0表示什么意思呢?
什么时候用0来表示呢?
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二、互动新授
(一)0表示没有
1.猜硬币,认识0。
教师轻轻摇动装有3枚硬币的盒子,发出声响。
师提问:
请同学们听一听、猜一猜,这个盒子里装了几枚硬币?
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
生自由猜测盒子里的硬币数量。
师:
盒子里到底有几枚硬币,用几来表示呢?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教师倒出盒子里的硬币,学生数一数,共有3枚硬币。
盒子里不放硬币,教师轻轻摇动盒子,听不到任何声音。
师提问:
现在呢?
再猜猜看盒子里装了几枚硬币?
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呢?
生根据声音判断盒子里没有硬币,应该用数字0来表示。
师: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师打开盒子验证),果真一个也没有。
没有,我们就用0表示。
(板书:
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读作“零”,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巩固0的认识。
出示教材第10页例1图。
师指导观察:
小明星期天上街,买了两个气球,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他手松了,气球飞走了。
这时小明手里一个气球也没有,该用几表示呢?
学生数数,用数字表示气球个数。
两个气球用数字2表示,没有气球了,就用0表示。
师启发:
一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吗?
生举例,丰富对“0表示没有”意义的理解。
(二)0表示起点
师:
我们已经认识了0,知道一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
但0该排在数字队伍的什么位置呢?
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排序?
生把0放到1的前面,回忆直尺上有这样的排序,引出直尺。
师:
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直尺上0在什么位置?
生观察发现0在1的前面,在整个数列的最前面。
师讲解:
直尺上的数是从0开始数起的,也就是说在直尺上,0表示起点。
(板书:
0可以表示起点)
师示范数段数:
直尺上的数从0开始,0~1,有一段,用1表示;0~2,有两段,用2表示;……数越大,离0越远,中间的距离越远。
生跟着老师一边说:
0~1,有1段;0~2,有两段;……一边用手比画着数直尺上的段数,感受1~5各数与0之间的距离长短。
师启发思考:
想想日常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0表示起点?
生联系生活举出0表示起点的例子,比如说跑步时,起点可以记作0。
(三)书写0
师:
我们已经认识了0,仔细观察,看看0长什么样子?
学生认真观察0的外形,为书写作准备。
师组织讨论:
要把数字0写漂亮,你觉得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自由表述自己的想法,师梳理小结:
写0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收笔都要相连,要写成椭圆形。
师示范写0,学生观察书写,完成教材第10页例3的书写。
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拓展
1.联系生活,发散思考。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0?
2.完成教材第11页“课堂活动”第1题。
师指导看题:
请识字的学生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师提问:
第二幅图为什么写0?
生交流:
一个桃子也没有就用0表示。
师强调:
没有就用0表示。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拓展练习。
完成教材第11页“课堂活动”第5题:
数方格填数。
(1)读题,指导理解题意。
教师出示放大的方格图,引导学生认识方格,“0”在这里表示什么?
“2”表示什么?
“3”表示什么?
(2)独立思考,填数,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读数字,观察方格,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按从左到右、从上往下两个角度进行思考。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同桌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4)小结:
从左往右看,方格每次多1格。
从上往下看,每次多1个方格。
4.独立完成作业。
完成教材第11页“课堂活动”第2、3题,教材第15页“练习一”第5题。
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0。
当一个也没有时,我们就用0表示。
在直尺上,0排在最前面,表示起点。
五、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板书笔记
0的认识
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
0可以表示起点
教学反思
0这个数字虽然比较抽象,但在生活中学生常有接触,所以并不陌生。
我通过设计“听音猜数”这个趣味游戏,让学生在强烈的对比感受中开始0的认识。
因为有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理解0的第一个含义“没有,就用0表示”比较容易,不仅能在情景中准确运用0来表示,还能自己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加深对0意义的理解。
在理解“0表示起点”含义时,因为学生还没有认识直尺,所以对0在直尺上表示的意义比较陌生,主要靠教师的介绍和讲授。
“课堂活动”第5题引导学生发现图中规律时,许多学生不知道怎样观察。
课堂中我有意识地进行了观察方向的指导,“从上往下、从左往右”,学生逐渐有了思路。
但在交流发现时,他们的语言表述又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学生虽能发现图中方格数量的变化,却不能用简洁的话把自己的发现表述清楚。
在今后的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提升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我还发现个别学生出现了答非所问的情况,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倾听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训练加强,另一方面也促使我要反思自己课堂提问的技巧,在语速、语言组织、重音等方面都应更加注意,提问时要考虑到学生现阶段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水平。
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
第4课时比较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1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词语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认识符号“>”、“<”、“=”,能规范、工整地书写符号,会用符号表示比较的结果。
3.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符号“>”、“<”、“=”,会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难点:
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
(左手拿3根粉笔,右手拿4根粉笔)老师两只手里各有几根粉笔,比一比,哪只手里的粉笔要多一些。
学生数一数,比出左手的粉笔比右手的少,右手的粉笔比左手的多。
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
(板书:
比较)
二、互动新授
(一)分类数数
师创设情境:
在我们校园的花坛里,开放着许多美丽的花,每天都有成群的蜻蜓和蜜蜂在上面飞舞。
我们一起去瞧瞧(出示例1情境图)。
数一数,蜜蜂、蜻蜓、花的数量各是多少?
填在课本上。
学生看图,分类数数,完成课本上的填空。
师启发思考:
我们把花、蜜蜂、蜻蜓的数量来比一比,看看谁多谁少。
先选哪两种来比呢?
学生自由选择比较的对象,教师根据学生的选择灵活开展“同样多”和“比多少”环节的教学。
(二)认识同样多
1.学习“一一对应法”。
师:
把花和蜜蜂来比一比,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直接观察,发现它们的数量是相同的。
师:
谁能把它们摆一摆,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它们的数量同样多。
学生拿出花和蜜蜂的图片,自己摆一摆,教师巡视指导。
师:
谁愿意到黑板上来摆一摆。
一生在黑板上一一对应地摆出蜜蜂和花的图片。
师:
这位同学是这样摆的,大家看看他摆得好吗?
好在哪里?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一一对应摆法的特点:
一个对一个,对得整齐,看得清楚。
师小结方法:
像这样一个对一个(一边说一边在蜜蜂和花之间画虚线连接),对得整整齐齐,让我们看得清清楚楚,这种摆法叫做“一一对应”法。
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一对应”的摆法吧。
学生学习用“一一对应法”摆花和蜜蜂的图片。
2.认识同样多。
师讲解:
蜜蜂的只数是3,花的朵数也是3,一个对一个,刚好对应完,不多也不少,这时我们就可以说蜜蜂和花同样多(板书:
蜜蜂和花同样多),也就是3和3同样多。
生读一读:
蜜蜂和花同样多,3和3同样多。
3.认识等号。
师:
数学中为了简明,常用一个符号来表示某些意思。
“同样多”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
教师在两个3中间写下“=”,介绍“=”是等号,“=”用两根一样长的短横线对齐,表示“同样多”,也就是相等的意思。
“3=3,读作:
3等于3。
”
全体学生书空,边读边写。
师引导比较:
“蜜蜂和花同样多”这句话写出来要这么多个字(手指文字板书),用图片表示要摆这么大一块地方(手指比较图),但在我们用数字和符号来表示只需写作“3=3”。
比一比,哪一种形式更简单。
学生观察发现用数字和符号来表示最简洁。
师小结:
这就是神奇的数学,几个简单的数字和符号就能表示出比较的结果。
4.巩固练习。
教师摆4个圆,请学生摆同样多的三角形,说谁和谁同样多,是几等于几?
(三)认识多与少
师:
请同学们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比较蜻蜓和蜜蜂。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摆蜻蜓和蜜蜂图片,发现蜻蜓比蜜蜂多1只。
师讲解:
一对一比较发现,蜻蜓的只数是4,蜜蜂的只数是3,蜻蜓的只数比蜜蜂多,4比3多,我们就说4大于3,写作4>3,中间的符号“>”是大于符号。
我们可以用口诀来记忆大于号:
大口子朝前是大于。
学生说口诀练习写大于号,记忆大于号。
师:
蜻蜓比蜜蜂多,反过来怎么说?
生:
蜜蜂比蜻蜓少。
师讲解:
蜜蜂比蜻蜓少,3比4少,我们就说3小于4。
写作“3<4”,中间的符号“<”是小于符号。
我们可以用口诀“小尖尖在前面”来记忆小于号。
学生说口诀练习写小于号,记忆小于号。
师:
观察“4>3、3<4”,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大于号和小于号的方向刚好相反,数字的位置也刚好相反。
师强调:
不管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开口一直都是朝着大数的方向。
(四)教学例2
师:
在田字格描红练习写“<”、“>”和“=”,比比谁写得又快又好。
生写,教师巡视指导,规范写法。
(五)教学例3
师:
先摆出3个圆形,在圆形的下面摆出和圆形同样多的三角形。
想一想三角形该摆几个,怎样摆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它们同样多。
学生用“一一对应法”摆出3个圆形和3个三角形,教师巡视指导。
师:
采用“一一对应法”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来它们同样多。
填一填:
()(),读一读。
学生根据图填出3=3,读等式。
师:
要求三角形的个数比圆形多2个,又该怎样摆?
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用一一对应法摆出5个三角形,交流想法。
师:
看图填空:
()()。
学生说出3<5、5>3两种式子,读一读,完成书上填空。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13页“课堂活动”第2题。
出示题目,指导读题,生独立完成。
师组织集体交流:
你是怎样想的?
生交流,第
(1)小题,正方形和圆形一个对一个,不多也不少,就是同样多,填等号。
第
(2)小题……
2.完成教材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SD西师版 一年级数学 上册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教案与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XSD 西师版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8520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