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领域《纲要指南》.docx
- 文档编号:8517574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1.18KB
幼儿园数学领域《纲要指南》.docx
《幼儿园数学领域《纲要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数学领域《纲要指南》.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数学领域《纲要指南》
幼儿
园各
年龄
班数
学教
学内
容
年龄
班
物体的分类和排序
10以内的数
10以内
的加减法
简单的几何形体
量的比较
空间方
位
时间
1、把相同的物体分别归类,
1、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
1、认识大小、长
按物体的颜色、大小、长短、
初步感知理解5个以内
短、薄厚。
1、认识
1、认识早
形状等特征分类。
物体的量。
能按数取物
1、认识圆形、正
2、使用简单的词
上下、前
晨、晚上、
小班
2、把3个以内的物体按大小、
2、区别1和许多及其关
方形、三角形。
汇和语言:
一样
后、里
白天、黑
长短、薄厚排序。
系。
多、少、许多、1
外。
夜。
3、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
个
(每组不超过10个)。
4、体验物体的对应关系(成双成对的物体)
5、用对应的方法体会物体数量的多与少
1、按物体的颜色、大小、长
1、手口一致点数10以内
1、认识长方形、
1、扩大
短、形状、粗细、高矮、厚
物体,并说出总数
1、认识粗细、高
梯形、半圆形、
上下、前
薄、轻重等特征分类。
2、初步理解数的守恒。
矮、厚薄。
椭圆形
后、里
2、学习按简单模式进行循环
(不受大小、排列形式
2、进行非标准
an口昨
2、用合适的图
外、中
1、认识、昨
排序
的影响)
化的自然测量活
天今天
中班
形拼成代表模型
间、旁
天、今天、
3、学习按一个维度进行分类
2、认读阿拉伯数字。
动与尝试。
或更复杂的图画
边、的认
明人。
并进行计数。
3、利用各种机会,为幼
3、使用相关数
3、体会常见几
识范围,
4、对5—10个物体按量的差
儿了解10以内数中相邻
学语言:
一份、
何图形之间的转
如向上、
异进行排序,初步理解排序
数之间的关系创造较多
一些、5条..…
换关系
往下等。
规律。
的条件
1、认识10以内数的相邻
1、用目测和自然
1、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
1、认识球体、圆
数。
测量的方法比较
2、把1到10的圆点卡片或
1、
学习
柱体、正方体、
AI4口口汁
2、认识10以内数的组
物体的长短、粗
1、区别
1、认识时
数字卡片排序,把物体按一
10
以内
长方体。
成。
书写阿拉伯数字
细、高矮、厚薄、
左右(以
钟(整点、
大班
定的规律排序。
的加减运
2、学习二等分、
3、进行记录统计
宽窄、轻重、远
自身为
半点)和日
3、能发现物体简单排列规
算
(应用
四等分几何形
历(星苴日)
4、体会各种量的守恒
近、容积等,初
中心)
历(星期)。
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
题)
。
体,知道整体和
5、对20以内数量学会成
步理解长度、体
律。
部分的关系。
组数数和倒数
积的守恒。
幼儿园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1.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让幼儿通过操作进行分类活动,把集合中相同名称的物体放在一起,逐步排除物体颜
色、
大小、形状的干扰。
2.
按各年龄班不同教学要求,从易到难利用实物、图形等按物体的外部特征(颜色、大小、形状)分类,由一个
分类
特征到两个特征到三个特征(视幼儿能力增加),亦可按物体的数量、量的比较(长短、粗细、厚薄等)、方位的
比较(上下、前后、左右等)、物体的用途等分类。
集
3.
一般让幼儿先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分类,再逐步独立按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4.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进行应用。
1.
合
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用重叠对应或并放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集合中物体的多、少。
并用这两种方法相互验证。
2.
让幼儿先组合(按不同特征将物体分成两组),进行比较活动。
比多少
3.
鼓励幼儿任意选用自己喜欢和习惯的方法进行比较两个集合中物体的多少(如单排对应、连线对应、数量对应
等)
。
1.
按各年龄班不同教学要求,从易到难利用实物、图形等按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厚薄等差异进行排列(差
排序
异从较明显到较不明显),或按物体数量逐一递增、逐一递减规律从多到少或从少到多进行排列。
2.
3.
在大班中可按物体的特定规律排序或先找出物体的排列规律再按这一规律继续排列。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进行应用。
1.
在日常生活、游戏活动中通过观察比较区别“1”和“许多”。
“1”和“许
2.
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在看、听、摸、跳中进行区别。
多”
3.
让幼儿通过寻找活动,加深对“T和“许多”的认识。
4.
让幼儿通过分合的操作活动,初步理解“T和“许多”的关系。
数
1.
从口头数数到点数(说出总数)到目测数群(具体实物)至持由象数字,使幼儿了解数的实际意义。
2.
让幼儿掌握点数法:
按物点数或按数取(找)物。
3.
让幼儿掌握比数法:
会将两个集合中的物体用对应比较(重叠或并放对应)或不对应比较,边数边比较,发展
按群数数能力。
10以内基数
4.
让幼儿在日常生活、游戏和计算活动中充分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计数的操作活动。
5.
数的形成教学要防止模式化地重复教“几添上几是几?
”这句话,可在学习和计数活动中有机结合进行。
6.
相邻数教学可在小、中班时先让幼儿理解两个数间的相邻关系,再在大班时认识三个数间的相邻关系(可米用
三组实物作比较,以第二组为中心),教学中可用类推法让幼儿发现规律,举一反三,并在游戏活动和操作活动中
练习
。
数
7.倒着数的教学可结合数实物进行,用连续先顺数再倒数的方法练习并在连线游戏中巩固,注意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
8.注意和训练发展幼儿的数的守恒观念。
10以内序数
1.一般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先认识1〜5的序数,再认识6〜10的序数。
可用边演示、边讲解的方法,明确从哪里数起,按什么方向数。
2.注意和分类、排序活动结合教学,注意区分序数和基数的不同。
3.可在游戏活动、各科教学中结合进行学习并在日常生活中熟练运用。
认读、书写
数字
1.认读数字1〜10,可在中班认识10以内基数教学时结合进行,可用形象化的比喻帮助幼儿记住字形。
认读时,数字要放正。
2.书写数字0、1〜10可在大班数的组成教学时结合进行。
指导书写时应注意养成幼儿正确书写的姿势,并要注意幼儿书写时笔顺正确、格式规范、书写工整。
教师可先在“日子格”本上书写。
3.可与基数、序数、比多少等教学结合,在做多种操作练习(寻找、画图、连线、举数字卡片、填数字)中巩固。
10以内数的
组成
1.一般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先学习1〜5的组成,再6〜10的组成。
可在幼儿动手进行分合操作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演示、讲解。
2.通过观察归类让幼儿在学习中发现规律。
一般在教4的组成时可引导幼儿发现得出互换规律,在教7或8的组
成时可以引导幼儿发现得出增减规律;教9或10的组成时可以运用这两个规律用类推法找出所有的分法。
3.注意运用记忆表象在数学游戏活动中(如举卡片、猜数、合数等)学习,防止停留在死记硬背分合种数的教学中。
10以内数的
加、减法
1.一般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先学习15的加减法,再学习610的加减法。
通过各种实物教具演示和讲解并米用集合图法使幼儿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认识各种符号。
2.加减运算可米用编题列式、看图列式、按式题讲题意等方法进行。
在教6〜10的加减法时可要求幼儿按自己的操作过程或图片内容列出加减算式。
3.注意运用数的组成知识作为学习加减运算的基础。
注意指导在按物体不同特征分类列式过程中提高计算能力,发展幼儿智力。
4.注意充分调动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认识数字0,一般在教5的减法以后进行。
结合实物教具、口头减法让幼儿知道0的实际意义和两个相同数减等于0的运算。
6.口头应用题(求两数和、剩余、两数差)的教学中,可由教师编题列式到幼儿编题列式到幼儿创造性编题列式。
量的比较
1.按各年龄班教学要求让幼儿运用目测法或触摸法进行比较,同时学会用相应的词汇(大些、小些;比较长、比较短等)表达。
量
2.先在两样差别较明显的物体间让幼儿作比较(用重叠或并放法),再在三样物体间让幼儿作比较,找出最大的、最小的。
3.
注意让幼儿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对感知的各类物体不同属性方面作量的比较。
4.
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幼儿动手操作实验的方法,让幼儿初步判断长短守恒、面积守恒和体积守恒。
1.
一般由教师边操作边说明作示范,引导幼儿会用自然物进行测量的方法(可让幼儿先作自然测量,教师再进行
讲解)。
自然测量
2.
一般用小棒或拇指与食指伸开的距离(虎口)测量实物的长短和宽窄;用小绳测量实物的粗细;用绳子或脚步
测量两个物体距离间的远近;用小盒或小瓶测量水、沙等实物的多少;用观察盒感觉测量实物的轻重等。
3.
量的测量中注意结合复习有关数的内容。
如测量黑板长度时,小棒的一端对准黑板左边的七点,每移动一次小
棒画一个记号,最后数出量过的段数,用数来表示量的结果。
形
几何形体
(平面图
形、立体图
形)
1.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比较实物,逐步认识各种几何图形的不同外形特征,再在周围环境或记忆中联想寻找相应实物、画片。
2.让幼儿在观察比较中认识和区分相似的另一种几何形体,如长方形与止方形、圆形与椭圆形、止方体与长方体、正方形与正方体、长方形与长方体等。
3.充分运用操作活动,让幼儿学习把几何图形分类;拼搭、拆叠、剪贴、拼合、印、画几何图形;自制简单的立
体图形等。
4.
运用智力游戏法,让幼儿把几何图形变形、分划、数出重叠图案或立体图形中不同形状的数量。
5.
注意利用几何图形作为学算材料,进行数形有机结合教学,注意在幼儿日常的拼搭游戏中结合教学,
激发幼儿
学习兴趣,发展幼儿创造思维。
1.
运用讲解演示法,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如二等分线段(两端对齐,剪开),二等方正方形(边对边,
角对角,
等分(二等
剪开)。
分、四等分)
2.
让幼儿运用操作法在拆叠、分割。
拼合中进行学习,并可在角色游戏中应用。
3.
让幼儿在直接感知基础上或运用记忆表象进行判断、推理、区分,找出二等分、四等分图形。
4.
可与物体量的比较、自然测量、空间方位、识别几何图形等内容结合进行。
1.
一般先认识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前后、左右各部位,再认识以他人为中心的上下、前后各部位。
空间
2.
可在有意识、有组织的观察活动、寻找活动和各科教学、日常生活、游戏活动等多方面进行学习。
3.
教学中注意改变自身或客体的位置,以使幼儿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相对性。
1.
联系幼儿日常生活实际中的时序或根据有时序内容情节的图片认识时间。
时间
2.
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认识时钟表(认识12个钟点的排列位置、分针、时针、整点、半点)。
认识整点:
先认识12点,再讲时针按顺时针方向拨一圈,认识1点。
同样方法认识2点、3点……
认识半点:
先认识12点,再把分针拨动半圈,指着6,时针在12和1的中间,认识12点半。
同样方法认识1点半、
2点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纲要指南 幼儿园 数学 领域 纲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