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年级下册1929备课.docx
- 文档编号:8515333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45
- 大小:54.27KB
鲁教版五年级下册1929备课.docx
《鲁教版五年级下册1929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五年级下册1929备课.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五年级下册1929备课
19灯光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倍加珍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重点难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四、课前准备
(前置性学习)
前置性作业:
查找相关资料以及烈士的故事
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语:
《灯光》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它是谁写的呢?
(王愿坚)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
1945年参加八路军。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的编剧就有他一个。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认识生字词)
(三)、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
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
2、学生自读往事这部分内容,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座互相说一说。
再请几个学生装在全班说说,然后组织学生评议。
(四)、精读往事部分内容
1、学生默读这部分内容,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2、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和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他把头靠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顾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3、学生就这些重点句子自读质疑,互相讨论。
(1)、学生质疑:
为什么看到这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万盏灯”——这么多得灯,大放光明,广场周围还有许多“宏伟的建筑”,说明祖国的建设突飞猛进,所以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
(2)、学生质疑:
郝副营长:
“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郝副营长的话道出了他的美好的心愿,反映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他想的是祖国的下一代,希望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条件。
郝副营长所说的"多好啊!
"是指孩子们在这光亮的灯下学习、生活是多么幸福啊!
憧憬的内容可能是:
等革命胜利后,劳动人民将为建设祖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不再为地主资本家卖命,他们的子女将有可能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学习,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上学的权利------)
4、重点讨论: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思想、生活实际充分发言,通过讨论,体会到这句话含义深刻,表现了革命先烈不惜牺牲自己性命为后代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精神。
体会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无数先烈正是为了后代的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
我们生活在这幸福之中,不能忘记牺牲自己性命的先烈们。
)
(五)、有感情地朗读回忆往事的这一部分内容
五下20为人民服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七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彻底、司马迁、鸿毛、兴旺、目标、炊事员、送葬、哀思。
2、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二、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这类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难点是如何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怎样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课前准备
(前置性学习)
前置性作业:
查找毛泽东、张思德的相关资料
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人物、背景。
1、揭题
2、简介人物
张思德,1932年参加革命,是中央警卫团的战士,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个忠实地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
1944年,因大生产运动的需要,被派去烧炭,因炭窑倒塌而牺牲。
3、简介背景
这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
当时正处于艰苦的抗日战争阶段,困难很多。
毛泽东同志在追悼张思德的同时,讲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团结起来,争取抗战的胜利。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司马迁 鸿毛 李鼎铭
鸿毛——鸿雁的毛。
愈事物微不足道。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所:
处所、地方。
买力——尽量使出自己的力量。
追悼会——开沉痛的怀念死者的会。
2、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检查预习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相机纠错。
2、说说毛主席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文章的观点是什么?
四、再读课文,抓住中心。
1、自读课文,用“~~~~~”画出全文的中心句。
2、学习第一节
3、自读第二节,思考:
(1)这段有几句话?
每句话讲什么?
(2)仔细读读,这几句话中哪句最重要,为什么?
(3)指导理解: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必有的人比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要轻)
(4)归纳段意,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
(5)归纳学法,找中心句,归纳段意
4、想想,还有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江姐、董存瑞、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雷锋等,英雄人物。
说说他们是怎样对待生死,对待困难,对待同志的。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回忆第二节的学法
二、学习第三节
1、运用第二节的学法自学第三节
2、交流
段意:
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3、“因为……所以……”“不管……都……”“只要……就……”“……就……”
找到带有这些关联词语的句子,想想,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每句说的是什么?
齐读这4个句子。
4、举了什么例子来说明?
为什么举这个例子?
理解: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社会背景:
抗日战争中,由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和封锁,抗日根据地面临着物资极端缺乏的困难。
陕北开门人士李鼎铭先生建议缩小机构,精简人员,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我们党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部队,机关变得更加更加精干,更有力量。
5、各自自由朗读课文,试着背诵。
四、学习第五节
1、指名读
2、齐读课文,想想课文是围绕什么来写的,写了几层意思。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反复朗读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1
3、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4、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一共讲了几层意思?
二、联系实际,谈体会
1、联系张思德同志的生平,说说他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
2、谈谈怎样掌握知识,提高思想觉悟,打下为人民服务的基础。
3、作为一个小学生怎样从小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4、作为小学生怎样力所能及地为人民服务?
5、说说你周围的人为人民服务的例子。
6、说说你自己为人民服务的例子。
三、反复谈第三、四节,直至成诵。
1、回忆第三节,按“说理——举例——说理”把它分为三层;
2、回忆第四节有哪三层,每层各讲了些什么。
3、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背。
四、作业
1、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 )我是为人民服务的,( ),如果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2)( )你说的对,我们( )改正。
(3)( )他是做过一些有意的工作,我们( )要给他们送葬开追悼会。
2、修改病句。
(1)他出席了学校举行的秋季运动会短跑竞赛。
(2)六年级的同学都尊重小学生守则。
(3)这本书我整整用了半天的时间才看完。
21一夜的工作
主备人:
董雪梅2012-201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备课时间:
2013-5-1上课时间:
2013、5、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能区分“浏览”与“审阅”、“询问”与“咨询”、“简单”与“简朴”。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体会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二、重点难点:
了解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体会周总理的工作辛苦、生活简朴。
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周总理的人格魅力。
四、课前准备
(前置性学习)
前置性作业:
了解周总理的事迹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
1、师有感情地诵读《有的人》第一节
2、导入新课:
这两句诗有些深奥,不过,学了《一夜的工作》(板题),同学们一定会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的。
3、介绍作者何其芳,介绍周总理的身份及有关课文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学习字词。
2、分段,概括段意。
3、再读课文,画出点明中心的句子
二、重点深究第二段
1、默读课文,分别画出表现周总理劳苦和简朴的重点语句。
相机出示有关的语句。
2、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
这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理解“陈设”、“极其”、“如此而已”,体会“一个”、“不大”,“两张”、“小”、“一盏”。
强调了陈设极其简单。
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与极其简单的摆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总理的生活极其简朴)
3、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
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象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工作的繁重与食物的简单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不仅表现了周总理生活极其简朴,也进一步突出了总理的劳苦,读起来令人感到周总理形象高大,品德感人)
4、指导学生朗读这两部分,体会总理的高尚品质。
三、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周总理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作者是怎样记叙周总理生活简朴的,你有什么感受。
二、继续学习第二段
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相机出示
1、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
“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
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
“一叠”,数量词,一堆的意思。
“一尺来高”,表明文件之多。
短短的一个夜晚,要批阅一尺来高的文件,说明周总理工作十分繁忙、紧张,工作量很大。
2、“他一句一句的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
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这是写周总理审稿的情形。
“浏览”是大略的看。
周总理不是”浏览”,而是一句一句的审阅。
说明周总理对每句话都认真思考,充分反映了周总理审阅文件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联系前面可以想象的那“一尺来高的文件”,也是这样审阅完的。
说明总理一夜工作多么辛劳!
一夜的时间批阅完了“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也说明总理工作效率很高
3、喝了一会茶,就听见公鸡喔喔的叫明了。
总理站起来对我说:
“我要去休息了。
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
你也回去睡觉吧。
”
“喝了一会茶”,表明休息时间非常短。
“公鸡喔喔的叫明了”,表示天亮了。
再联系课文前面的内容,周总理让作者去睡觉,自己一直在批阅文件,叫醒作者后又用了“相当长的时间才审阅完”这最后一篇稿子,现在刚喝了一会茶,天就亮了。
说明周总理工作了整整一夜,工作时间多么长啊!
工作到天亮才休息,下午又要“参加活动”,可见周总理是日以继夜的工作,工作劳苦。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并体会周总理的品质。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自由朗读,谈谈读后的感想。
2、“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是由“一夜的工作”而联想到的。
总理这一夜的工作是他一生工作的缩影。
四、总结全文
1、默读全文,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中心思想是什么?
2、教师总结:
写好作文的基本要求是写出真情实感。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注意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事来写,对于《一夜的工作》来讲,能亲眼见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这是作者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一件事,令他刻骨铭心,不能忘怀。
在写事的时候,要带着感情写,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边叙事边抒情,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会真切感人
五、练习
选合适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词:
简便、简单、简朴、简陋、简练
课文(简单) 设备(简陋) 生活(简朴)
穿戴(简朴) 方法(简单) 摆设(简单)
房屋(简陋) 操作(简单) 语句(简练)
陈设(简陋) 内容(简练) 问题(简单)
六、教后反思:
何其芳的文章也如周总理的为人一样,质朴、简约,孩子们十分喜欢,也从字里行间中体会到了周总理的工作辛劳、生活简朴,从中受益!
五下语文园地五
一、教学目标:
1、以“我的理想”为题,进行习作。
2、学习列简单提纲。
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
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3、让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认识到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4、回顾本组课文所记录的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
交流时,学生可以着重回忆感动自己、震撼自己的一个片段、一个细节。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尝试用简要的语言比较全面地介绍革命先辈的事迹,以考验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5、回顾本组课文写法上的特点。
例如,采用倒叙的写法,以第一人称来叙述,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十六年前的回忆》首尾呼应,结构紧凑;《灯光》线索清晰,细节描写突出;《一夜的工作》以小见大,叙议结合。
还有一篇课文《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引导学生再次回顾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6、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囚歌》,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囚歌》中所蕴涵的叶挺将军“峻烈的正义感和挺进的人生观”。
二、重点难点:
写清为什么有这个理想及怎样实现
写具体,写详实
引导学生阅读革命题材的小说,如《红岩》、《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赤色小子》等
四、课前准备
(前置性学习)
前置性作业:
搜集关于理想的名言
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一、名言导入
1、教师大屏幕出示理想的名言:
学生齐读
2、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名言
3、教师由名言揭示本课的学习任务。
二、明确要求
1.师出示习作要求。
2.指读习作要求?
3.这是篇命题作文,内容就是写——《我的理想》,板书我的理想。
4.本次习作要求我们写清楚哪些方面?
(1)理想是什么2)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理想3)怎样去实现理想)
5.这样看来,我们本次的习作层次很清楚,可以大致分为这样三个部分,课前老师也让同学们查阅了很多优美范文,作文的第一段,我们可以怎样开头呢?
(名言、举例子、回忆等),同学们在习作的过程中就可以借鉴其中的一种形式,简明扼要地表达文章的主旨。
6.一个人的理想不是凭空产生的,也许是源于一个感人的故事,也许是受一个人的影响,也许是因为看了一本书,也许是因为好友的一句话而受的启发……回顾课文《灯光》一课中的郝副营长,他是因为什么而树立要让将来的孩子们都用上电灯这样的理想的?
(书中的一幅插图)课下,我们也查阅了很多名人因为某些原因而树立自己理想的故事,谁来说一说?
你是因为什么而树立自己的理想?
(指名说、同桌交流)
7、同学们的理想美丽而且远大,可是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挫折。
我们需要怎样做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学生交流)
三、独立写作
1.学生按照黑板的写作提纲,自主地练习口述。
2.动笔开始写作
3.教师巡视指导
四、全班交流
指名读习作,其余学生听习作,并给予评价。
五、本课小结
理想要靠自己去实现。
老师衷心地希望同学们能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地努力,将来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三四课时
一、复习听写,检查改错
1.听写“词语盘点”中的词语,注意把字写好,注意听写速度。
2.对照“词语盘点”检查改错。
3.全班交流:
提醒容易写错的字词。
二、学习“交流平台”
1.自由交流学习收获。
(1)浏览本组教材,在小组里交流学习收获。
(2)在全班交流学习收获,可以从内容、思想感情、写法、议论文特点等方面自由谈论。
2.了解课本“交流平台”中小林和小东交流了一些什么?
3.着重交流“首尾呼应”的写法。
回顾学过的哪些课文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比如,《十六年前的回忆》《匆匆》《顶碗少年》。
)
教师小结:
在我们自己的习作中,也可以运用首尾照应的写法来表达我们的情感。
“交流平台”也启示我们:
读书不仅要读懂内容,要体会思想感情,了解人物形象,还要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三、学习“日积月累”
1.朗读《囚歌》,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2.了解叶挺生平及《囚歌》写作背景。
叶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军事家,曾任新四军军长。
后来被国民党长期囚禁,坚决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
这首诗就是他在重庆被囚禁时写的。
3.引导学生谈读了《囚歌》的感受,体会叶挺的坚定信念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囚歌》。
(2)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回忆,还知道哪些革命诗抄?
并引导了解教材最后“综合复习”中《狱中联欢》的对联。
四、学习“课外书屋”
1.引入“课外书屋”:
从《囚歌》和《狱中联欢》引出小说《红岩》,进而引导读“课外书屋”的提示,了解像《红岩》一样的革命题材的小说有很多。
2.自由交流:
说说自己了解哪本小说,或者小说中的某个情节,某个人物形象,借以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3.鼓励课外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生的好习惯。
六、教后反思:
叶挺囚歌的视频观赏和配乐朗读着实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孩子们俨如一个个小朗诵家,像模像样,是个也在这样的氛围中被孩子们背过记住,存于脑海当中!
五下22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二、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四、课前准备
(前置性学习)
前置性作业:
搜集安徒生的资料以及写写相对小女孩的话语
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你们都听说过吗?
这是一篇非常著名的童话,你们知道这篇童话是谁写的?
(世界著名的丹麦儿童文学作家安徒生)
介绍安徒生。
(资料附后)
这篇童话非常感人,你们自己先读读,看能不能读懂。
二、自学课文
1.我们读一篇文章,先要注意一下什么?
(注意题目;提出“卖”的写法)看了题目你怎么想?
2.接着我们要读全文了,在读全文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先写的什么,再写的什么)
3.弄清了文章先写的什么,接着写的什么,最后写什么,分段就方便了,现在你们试着先分段。
4.分段、编写段意:
第一段:
大年三十夜小女孩因为没有卖掉火柴,不敢回家。
第二段:
小女孩坐在墙角里,擦燃火柴取暖,展开了美好的幻想。
第三段:
小女孩在大年三十夜冻死路旁。
一、范读课文。
现在你们再听老师读读。
二、讲读第一段。
1.这是一个童话故事,一开始我们要弄清故事发生的什么?
(时间―――大年夜,一个下着雪的又黑又冷的晚上。
地点―――街上。
人物―――赤着脚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
2.你们自己读读想想,这一段中哪一句最能概括全段的意思?
(可怜的小女孩!
)
3.出示图画(或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赤着脚在寒风中行走。
描述:
这幅图把我们带到遥远而古老的丹麦,安徒生的故乡,你们看,远处的高楼灯光通明,人们都在自己温暖的,欢度圣诞节,然而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她却怎样呢?
“可怜的小女孩”,后面是一个感叹号,这里寄托了作者对小女孩的无限同情。
现在我们看图,读读课文,说说小女孩怎么可怜,也可以用这一句话,来结束你的这一段话。
思考、准备。
描述
提示:
为了突出小女孩的可怜,还应该描述背景,根据课文描写的内容,天冷,大年夜,又黑又冷,你们想,怎样用背景来衬托小女孩孤苦?
继续描述。
结合学生描述指点:
“天冷极了“与”“天冷“天很冷”“天非常冷”比较。
突出“大年三十夜”“这是一年最后一天―――大年夜”,
“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课文一开始点明这个特定的时间。
第一个破折号表示什么?
(表示注释说明)后面又强调,这第二个破折号呢?
(表示进一步说明)这里两次写“大年夜”,因为这是人们一年一度团聚的时刻。
同学们你们大年夜是怎么度过的,你们喜欢过吗:
“卖火柴扔小女孩”她是人,而且是孩子,她当然也并不例外地希望在这三十大年夜和家里的人团聚在一起:
所以“她忘不了这个,她可忘不了这个”。
加上“可”更加强调忘不了。
4.结合朗读一、二两句和第三节。
5.同学们,从课文的描写中,我们不难看出,小女孩家里一定怎样,一个字?
(穷)而且是很穷,穷到什么程度呢,谁能根据课文内容说说。
提示句式:
“连......也”说一句话。
朗读全段。
小结:
大年三十夜,小女孩因为没有卖掉火柴,不能回家。
第二课时
一、描述导入。
上一课我们学了课文的第一段,大年三十夜,天冷极了,小女孩又冷又饿又累,她孤零零地在雪地里走着,最后就坐在了墙角里,这样冷的天在雪地里,那该多冷啊!
于是,她擦着火柴来取暖,借着微弱的火柴的光亮,她展开发美妙的幻想。
二、自学课文。
1.现在我们看,前后一共几次擦着了火柴。
看第二段又可以分成几个层次。
指点:
这是一篇童话。
童话总是充满了幻想,没有幻想就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鲁教版五 年级 下册 1929 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