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笔记.docx
- 文档编号:8510468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9.45KB
必修一笔记.docx
《必修一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笔记.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一笔记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夏商制度和西周封建
一、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1.夏朝的政治制度:
(1)凌驾社会之上公共权力(公共权力是指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利。
)
(2)王位世袭制度(公天下—家天下)
2.商朝的政治制度:
(1)内外服制度(形成以商王为中心的统治区域,对附属国控制有限)
(2)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3.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概念:
封建,周王把土地和人口等分给亲族、功臣、姻亲和先代贵族,
广建封国,拱卫王室。
影响:
势力范围不断扩大,疆域扩大;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确立天下共
主地位;层层分封,形成等级序列。
也为以后割据混战埋下隐患。
(2)宗法制:
概念:
为解决贵族继承问题,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严格大小宗体系
③影响:
保障贵族的“世卿世禄”制特权;凝聚宗族,巩固分封制,强化王权。
但难以长久维系。
(3)礼乐制度:
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以防止僭越行为,
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
(4)三者关系:
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和依据;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
二、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1)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2)家族血缘关系和国家政治权力相结合;(3)中央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概念:
专制主义:
:
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专断独裁,皇权至高无上。
中央集权:
:
指中央的管理方式,全国军、政、财大权归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
二、背景:
1.政治:
宗法分封制崩溃,秦统一六国;
2.经济:
小农经济的需要;
3.思想:
法家思想的形成和传播;
4.实践:
商鞅变法成功;
二、确立
1.中央:
(1)皇帝制度:
皇权至高无,皇位世袭;权力高度集中。
(2)三公九卿制:
丞相(位高权重)御史大夫(监察)太尉(军事)九卿(国家、皇家事务),既配合又牵制,权力操纵在皇帝手中。
2.地方:
郡县制
在中央之下设立郡、县并设置相应的行政机构,官员由中央任命。
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3.其他:
选拔和考察官员制度、法律制度
三、影响:
1.积极:
(1)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2.消极:
专制色彩浓厚,易决策失误,易形成暴政,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后世阻碍民主制的发展。
第34课专制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加强
一、中枢权力机构演变(皇权VS相权)
1.西汉:
中外朝制度(內朝决策机构,丞相成为外朝执行机构的长官)
2.隋唐:
三省六部制(中书——起草诏令;门下——封驳审议;尚书——执行)
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提高了办事效率;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成熟;对后世影响深远。
3.宋朝:
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行政;枢密院——军事;三司——财政)
4.元朝:
一省制(中书省,相权反弹)
5.明朝:
废丞相,设内阁(侍从顾问——票拟权)——专制皇权发展新高度
6.清朝:
军机处(秘书——跪奏笔录,上传下达)——专制皇权发展巅峰
趋势: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甚至被废除。
二、地方行政演变(中央集权VS地方分权)
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1)背景:
汉初大封王国,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七国之乱”
(2)措施:
推恩令——允许王国自行分封,削弱王国势力;
设刺史——各州设刺史,负责监察地方。
(3)影响: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
(1)背景:
吸取唐朝藩镇割据导致五代十国割据混战的教训
(2)措施:
收精兵——地方兵力收归中央,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削实权——削弱武将地方长官权力,文臣到地方担任长官,设通判监督地方;
制钱谷——设转运使,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消除地方割据经济基础。
(3)影响:
①利:
改变长期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基本解决。
②弊:
造成“三冗(官、兵、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3.元朝行省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趋势: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分权不断削弱。
三、选官制度
1.西周:
世卿世禄制度(血缘)
2.战国——汉初:
军功爵制(才能)
3.汉武帝:
察举制(品德),征辟制(才能)
4.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门第)
5.隋唐:
科举制(才能)
(1)原因:
①士族制度极端腐朽,士人衰落;②统治者需要新的制度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
(2)演变:
隋朝开创——唐朝完善——明清八股
(3)特点:
开放性、公平性、客观性
(4)评价:
①积极:
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民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中央集权;为历朝沿用,利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
②消极:
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的发展;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三、监察与谏议
1.内容
项目
朝代
官职或部门
监察
制度
秦朝
御史大夫
汉朝
御史府,刺史
明清
都察院、六科给事中(中央)、按察使司(地方)
谏议
制度
隋唐
门下省
宋朝
谏院
明清
取消
2.评价:
(1)消极:
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2)积极:
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一、爱琴文明
1.概念:
是指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形成于爱琴海地区的青铜文化,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表现
爱琴文明
出现
特点
不同
克里特文明
前2000—前1700
君主制国家;王宫建筑群;线形文字A
和谐
迈锡尼文明
前1400—前1100
新的君主国兴起
王宫、卫城、王室陵墓
线形文字B
尚武好战
二、黑暗时代(前12C—前9C):
封闭沉寂、文化没落、铁器出现
三、城邦时代(前8C—6C)
1.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
山地、多岛屿、多港湾;
2.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影响:
(1)经济:
发展海外贸易和对外殖民扩张。
为民主政治
(2)思想文化:
吸收外来文明,形成独特的海洋文明。
产生提供条
(3)政治:
有利于实行城邦制度,公民政治盛行。
件
概念:
指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的一种国家形态。
②主体:
公民(成年男性、祖籍本邦、拥有一定财产服兵役)
③特征:
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④政体:
贵族制、民主制、君主制、寡头制、僭越制——公民政治
⑤实质:
是公民集体联合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与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第6课雅典的民主政治
一、民主产生的条件
1.地理:
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主要)
2.政治:
小国寡民的城邦政体和公民政治盛行;
3.经济:
工商业和航海贸易的发展;(根本)
4.文化:
崇尚自由、公平、平等思想意识;
5.推动力:
仁人志士及平民的推动。
二、民主制度确立过程梭伦改革(基础)
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
伯利克里(顶峰)
三、民主政治特点
1.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2.表现:
公民大会:
最高权力机关,决定一切国家大事,选取公职人员,就议案展开辩论;
②五百人议事会:
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准备提案和主持公民大会落实大会决议;
③民众法庭:
日常司法机关,审判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最大限度地保持公正,避免行贿。
四、评价
1.积极性:
(1)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了民主运作的新方式;
(2)民主有利于正确决策,更为周全;
(3)有利于修正错误;
(4)民主有利于监督政府为公民服务;
(5)民主有利于促进文化广泛深入发展。
2.局限性:
①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②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第7课古罗马的政治和法律
一、罗马政治制度的沿革
执政官
元老院元首制:
共和外衣君主专制
君主制——贵族共和国公民大会——帝制
平民执政官公开帝制:
帝国扩张的结果
二、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1.概念:
罗马法是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制度。
2.发展:
罗马法
地位
时间
原因
内容
评价
《十二铜表法》
开端
共和国时期
平民与贵族斗争
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私有财产、贵族利益
第一部成文法,始终是古罗马的基本法
一系列法律
发展
共和国及帝国
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保证对外战争的胜利。
公民法——万民法:
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奴隶除外)
查士丁
尼法典
完善
东罗马帝国
巩固帝国统治;法律太杂使用不便
《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敇》
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保留了古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性成果,对人的行为作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
三、罗马法评价
积极:
⑴维系帝国:
维护了社会稳定,缓和了阶级矛盾,巩固了帝国统治,促进了全面繁荣。
⑵影响后世:
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
消极:
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
一、确立:
《权利法案》颁布
1.背景:
(1)历史传统:
限制王权和议会的传统;
(2)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思想基础:
早起启蒙思想的传播;
(4)政治保障: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2.标志: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1)内容:
以法律限制王权,保证议会主权。
(2)影响:
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推动英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世界其他国家的民主化树立榜样。
二、发展:
责任内阁制形成
1.标志:
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第一任首相。
2.原则:
(1)对内阁:
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2)对国王:
形式上任命,不对国王负责;
(3)对议会:
对议会负责,当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得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3.发展——两党制
(1)演变:
托利党VS辉格党(贵族国教僧侣VS新贵族城市商人金融家)
保守党VS自由党(贵族其他阶层VS工商业资产阶级)
(2)意义:
民主政治发展的表现,推动内阁制发展
三、完善:
1832年议会改革
1.原因:
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兴起;
2.内容: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政治权利,在议会中的席位超过贵族;
3.影响:
促进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
四、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①英国君主立宪制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②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国王:
是国家元首,但实际上“统而不治”,是国家的象征;
③国家的权利中心在议会,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④英国政治制度演进的特点:
渐进性、连续性、创新性。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1、确立:
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
1.背景:
(1)前提:
1776年美国独立。
(2)必要性:
松散的邦联制无法稳定统治;
(3)思想来源:
启蒙思想的影响。
2.制定:
1787,费城(分权制衡原则)
3.内容:
(1)联邦制原则(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结合)
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联邦政府只拥有宪法中列举的权力,其他权利归各州。
(2)分权制衡原则(三权分立,制约平衡)
国家权力分为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分别归属总统、国会、最高法院,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平衡。
(3)人民主权原则(总统、议员:
民选产生)
4.评价:
(1)积极:
国内:
①政治:
确立了联邦制、总统共和制,使美国走上政治民主化道路。
②经济:
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国际:
①近代世界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②创立的新体制为其它国家效仿,如中华民国;
(2)消极:
①没有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
②保留黑人奴隶制,留下种族歧视的烙印。
(3)二、巩固:
南北战争——维护联邦制
1.背景:
(1)州权主义根深蒂固;
(2)1861年南部11州发动叛乱;
2.斗争及结果:
(1)军事:
南北战争(1861-1865)——北方胜利,维护国家统一
(2)法律:
通过13、14条宪法修正案——废除奴隶制,肯定联邦法律至上性
3.意义:
(1)政治,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2)经济,促进美国经济迅速发展;
三、完善:
两党制
1.两党演变:
共和党VS民主党
19C中期:
北方工业集团西部农场主VS南方种植园主
现在:
男人、白人、高收入阶层、年轻人VS妇女、少数民族低收入阶层、老年人
2.本质:
资产阶级操纵政治选举,轮流执政
3.评价:
(1)积极:
①有利于限制权力滥用,政治斗争和平、有序化;②有利于实现人民部分利益;
(2)消极:
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出现贿赂、金钱政治;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1、法兰西共和制度的确立
1.背景:
(1)经济基础:
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思想基础:
启蒙思想的影响;
(3)国际因素:
受到美国独立战争的鼓舞;
(4)政治前提:
法国大革命胜利。
2.确立: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内容:
议会共和制
议会拥有立法权,参议院由间选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总统和内阁共享行政权,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总统命令须各部长副署。
(2)修正条文:
堵绝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3.意义:
历史进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2、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
(1)经济:
封建割据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思想:
法国大革命精神和启蒙思想的影响;
(3)政治:
普鲁士王国的强大和俾斯麦的努力。
2.方式:
三场王朝战争
3.确立: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君主立宪制
(1)皇帝有权任命首相和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签署和公布法律并监督实施;军队统帅。
(2)首相主持政府,对皇帝负责,跟皇帝共享行政权;
(3)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行使立法权,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国会由普选产生。
4、评价:
(1)历史进步,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2)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军国主义传统。
单元小结:
各国政体比较
比较点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政体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国家元首及其产生
国王、世袭
皇帝、世袭
总统、选举
总统、选举
政府首脑及其产生
首相
议会产生
首相
皇帝任命
总统
选民选举
总统
议会选举
行政权归属于
首相、内阁
皇帝、首相
总统
总统、内阁
立法权归属于
议会
(上下两院
联邦议会
帝国国会
国会
(参众两院)
国民议会
(参众两院)
特点
君主虚位
议会至上
专制、军国
皇帝权重
三权分立互相制衡
总统制与议会制的混合
相同点
1.政体:
都有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实行代议制
2.背景:
旧政体都是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内容:
不同程度上实行分权,都是政党政治
4.影响:
历史进步,都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结论:
由于每个国家的历史和国情不同,其民主政体也各有特色,但最终是通过法律形式确定,无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制,都体现了代议制民主。
民主化、法制化已逐渐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原则,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流。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2课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1840——1842)
1.原因:
(1)根本原因:
工业革命下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必然性
(2)直接原因:
中国的禁烟运动。
2.经过:
1840—1842,广州——天津——南京
3.结果:
(1)失败原因:
中国
英国
政治
封建专制,日益腐败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经济
落后的自然经济
财政入不敷出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军事
装备陈旧,营务废弛
船坚炮利
思想
文字狱八股取士(压制)
文艺复兴启蒙思想(解放)
交
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殖民扩张
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2)条约: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内容
危害
赔款
加重中国人民负担
割香港
破坏领土主权
五口通商
破坏贸易主权,国门大开
协定关税
丧失关税主权,便利外国倾销商品
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
破坏司法权、贸易权、领土权权
4.评价:
(1)危害:
①政治:
中国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中国失去独立发展的机会;
②经济: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
③社会性质: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化。
(2)积极:
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自然经济开始逐步瓦解。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原因:
(1)根本原因:
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
(2)直接原因:
清政府的拒约
2.经过:
1856——1860
3.结果:
失败,《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项目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割地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
赔款
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英法各增至800万
开埠
增开十口通商,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其他
允许外国公使进京、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经商
承认《天津条约》
有效
4.评价:
(1)危害:
①政治:
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②经济:
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
③社会性质:
中国开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积极:
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洋务运动兴起;近代化起步。
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原因:
1.清政府的压迫和剥削--阶级矛盾激化(根因)
2.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外因)
3.自然灾害的影响(直因)
4.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推动(主观原因)
二、过程:
1.兴盛(1851---1856年)
(1)过程:
金田首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
(2)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
①目的:
建立一个“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②主要内容: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平均分配土地(土地分配)
产品平均分配,实行圣库制度(产品分配)
③评价:
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革命性:
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空想性:
绝对平均主义,违背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落后性:
追求小农经济,落后于时代潮流。
2.衰败(1856---1864年)
(1)过程:
天京变乱——重建领导核心——天京陷落
(2)纲领:
《资政新编》
①目的:
振兴太平天国
②内容:
经济:
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外交:
主张与外国平等交流,但不准干涉中国内政。
③评价:
A.进步性:
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顺应世界潮流。
B.局限性:
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超越当时中国国情,未能真正实施。
(3)失败原因:
客观: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主观: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项目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内容
平分土地、平分产品、建立理想天国
经济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外交独立平等
评价
革命性:
反封结晶;
空想性:
违背社会规律
落后性:
小农理想
革命性:
否定封建制度
先进性:
第一份资本主义方案
空想性:
超越具体历史条件
结果
未能真正落实
未能真正落实
联系
两者在反封方面具体一致性,但出发点不同
区别
两种主张和实质相反;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质是消灭
私有制;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质
是建立资本主义私有制;符合历史发展方向
3、评价
1、性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2、功绩:
(1)是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2)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3)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最早探索。
(4)揭开了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3.启示:
农民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无法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但他们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1、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原因:
(1)国际:
第二次工业革命,列强竞相资本输出;
(2)日本:
经济危机,积极对外扩张,侵华蓄谋已久;
(3)中国:
清政府腐朽不堪;
(4)导火线:
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2.经过:
(1)过程:
封岛——平壤——黄海——辽东——威海
(2)结果:
失败原因:
主观——中国制度落后,政治腐败,避战求和
客观——日本制度先进,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条约:
《马关条约》
内容
危害
割三地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赔二亿
加剧财政负担,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开四口
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内地
设工厂
掠夺原料和劳动力,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义的发展
3.影响
(1)对中国:
刺激列强,使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
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
刺激了中国人,使中华民族开始觉醒。
(2)对日本:
增强了日本的实力,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
(3)对西方:
使列强在远东的矛盾日益尖锐,加紧对华争夺,拉开了瓜分中国的序幕。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原因:
(1)根本:
瓜分中国、资本输出的需要;
(2)直接:
义和团运动兴起。
①原因:
民族危机加剧,中外矛盾尖锐。
②经过:
1889—1900
扶清:
放松对清政府的警觉;得到部分官员的支持
口号:
扶清灭洋灭洋:
反帝爱国,盲目排外
性质:
农民自发反帝爱国运动
③意义:
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国家灭亡中国的野心。
2.经过:
1900——1901,天津——北京
3.结果:
失败,签订《辛丑条约》
内容
危害
赔款4.5亿
加剧财政负担,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划使馆界
清政府处于列强监控下
拆炮驻兵
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控制,失去军事自主权
惩办大臣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
4.影响: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第15课辛亥革命
一、革命原因:
1.社会根源:
(1)列强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清政府新政骗局加剧统治危机。
2.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
3.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4.思想基础:
三民主义和资产阶级革命学说的传播。
5.军事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发动多次武装起义。
三、革命过程:
1.武昌起义:
1911。
10。
10。
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号中华民国
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修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