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运作研究论文docx.docx
- 文档编号:8498104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0.66KB
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运作研究论文docx.docx
《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运作研究论文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运作研究论文docx.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运作研究论文docx
[论文关键词]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运作体系[论文摘要]物流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大的决定和制约作用,第三方物流成为电子商务物流的主要形式,文章在分析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其对物流要求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电子商务条件下第三方物流运作体系的构建。
一、前言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的重组。
作为21世纪主要商业模式的电子商务给各国和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并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推动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电子商务的发展给物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快捷的物流速度、广阔的配送范围、较强的反应能力、更高的服务水平。
第三方物流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电子商务物流运作的主要形式。
为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客观上要求尽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快捷准时、经济合理、客户满意的第三方物流运作体系。
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近两年,电子商务发展很快,据赛迪顾问发布的《2006-2007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年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共实现交易额11万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增长了486。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对发展电子商务的需求更加强劲。
十一五时期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10年,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支撑体系、技术服务和推广应用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电子商务服务业成为重要的新兴产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大幅提高并取得明显成效国家发改委,2007。
一方面,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异常强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助推器;另一方面,物流的滞后制约着电子商务的发展。
和电子商务发展相比,即便是发达国家的物流,其发展速度也难以和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并驾齐驱。
电子商务可依靠互联网解决商流及相关问题,但无法解决物流的主要问题,流通时间与流通成本绝大部分被物流所占有。
因此,物流对未来的电子商务及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决定和制约作用。
二、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第三方物流1.电子商务对物流的要求。
在整个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物流实际上是以商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的姿态出现的,没有现代化的物流,任何轻松的商流活动都将会退化为一纸空文。
电子商务发展给物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1物流信息化。
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物流的必然要求,通过信息实现对物流的实时把握,有效控制物流系统按照预定的目标运行。
2物流标准化。
其基本原理是统一、简化、协调和最优化。
通过物流标准化加快物流速度、保证物流质量、减少物流环节、降低物流成本。
3物流效率化。
在物流活动中,要求广泛使用先进的物流技术,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物流设备,高效率地开展物流作业。
4物流规范化。
即明确物流主体的权利义务,规范物流主体的行为,实现物流主体之间的有序竞争,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5物流柔性化。
柔性化是以顾客为中心,对顾客需求做出快速反应,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物流需求。
6物流国际化。
电子商务打破了时空限制,面对全球大市场,企业通过电子商务从全球市场获取原材料,在世界各地组织生产,并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物流服务日趋国际化沈吉仁、王洪波,2006。
2.第三方物流是电子商务物流运作的主要形式。
电子商务物流系统的组建通常有自建和外包两种。
自建物流不仅投资大,而且要求高,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没有能力自己组建物流系统,即使有能力,也要面临巨大风险。
电子商务下的物流运作一般依靠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来完成。
对于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而言,采用第三方物流模式解决物流问题具有明显的战略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
1拥有物流网络。
第三方物流可在全国各大城市甚至全球必要的地区建立物流网络,电子商务交易到哪里,商品就配送到那里,从而扩大商机,赢得市场,能适宜电子商务柔性化的物流需求及国际化商务运作。
2可实现物流规模效益。
第三方物流可以整合资源,统筹多个用户和供应者的物流,很容易汇集成较大的流通规模,实现低成本的物流运作。
3具有技术优势。
第三物流拥有一定的信息技术与专业技术基础,拥有较丰富的物流运作与管理经验,有利于为电子商务提供专业化的、高效率的物流服务。
4可减少电子商务企业对物流的投入,使其能更好地将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核心业务,培育核心竞争力杜文、任民,2004。
第三方物流是电子商务物流的主要形式,同时电子商务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外在的动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相对落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物流技术薄弱,物流的效率低、成本高,物流市场秩序混乱,难以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
3.电子商务条件下第三方物流运作体系结构。
第三方物流为了能为全球电子商务客户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达到快捷准时、经济合理、客户满意的目的,需要不断开发、应用物流技术,建立完善的物流网络,形成反应灵敏、步调一致、信息沟通快捷的第三方物流运作体系。
第三方物流运作体系具体应包括以信息化运作为核心的物流信息系统,以标准化运作为核心的物流标准化系统,以规范化运作为核心的物流法律法规系统,以效率化运作为核心的物流技术系统,以柔性化、国际化运作为核心的物流网络等内容。
三、电子商务条件下第三方物流运作体系构建的主要措施1.建立以信息化运作为核心的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被誉为物流的中枢神经。
它是通过对与物流相关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储存和传递来达到对物流活动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并为企业提供信息分析和决策支持的人机系统彭扬,2005。
在物流活动中,物流各环节的紧密衔接和协作配合,需要通过信息予以沟通,物流信息的任何延误或阻塞,都将造成物流的混乱局面。
物流的信息化运作是各项物流功能得以实现的核心和关键。
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有以下要求。
1根据电子商务物流的要求,合理规划和设计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充分发挥物流信息在制订有关物流活动计划及组织实施物流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支持物流分析决策及战略规划。
2将信息技术切入第三方物流的业务流程,以实现对物流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组合与高效利用。
例如,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全球移动通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高新技术,有效支持电子商务物流作业和配套管理工作,使参与电子商务的交易各方能够通过信息系统及时、准确地获取、查询、处理相关的物流信息,合理组织业务流程,确保货物安全、准时运达目的地,实现物流运作的可视化、快速化和系统化。
3加快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通过对交通流背景资料、物流枢纽、政府部门间等共用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及处理,为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完成车辆调度、货物跟踪及运输计划制定等各类功能提供支持,以确保用最低的物流总成本实现系统对用户的服务承诺。
2.建立以标准化运作为核心的物流标准系统。
物流标准系统是实现第三物流标准化运作的基本保证。
它包括物流各类设施设备及专用工具的技术标准,也包括如包装、仓储、装卸、运输等物流作业标准以及物流信息标准。
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第三方物流需要对运输、仓储等各环节的资源进行高度整合,实现作业的有效衔接,因此,对物流标准化程度要求很高。
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些物流标识标准,如《物流术语》、《商品条码》、《储运单元条码》、《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等,但这些标准仍不完善,且应用推广存在严重问题,特别是标准化管理分属于不同的行业和部门,增加了标准协调的工作量和管理难度,阻碍了物流标准化的推进,难以实现物流的标准化运作,如海运和铁路运输各有其自身的集装箱标准,使得海铁联运必须经过再次拆箱、装箱后才能实现,不仅造成包装成本以及储存费用增加,而且降低了物流系统的效率刘春梅,2007。
物流标准系统的建立有以下要求。
1首先要做好物流大系统的基础统一标准工作,例如计量标准、物流模数尺寸标准、集装模数尺寸标准、物流用语及核算统计标准等,这是实现物流标准化运作的前提。
2对国家已颁布的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全面梳理、修订及完善,以使各种相关标准协调一致。
。
3加强物流标准的协调和组织推广工作,实现标准的统一归口管理。
4我国在推动和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过程中,应力求使本国物流标准与国际物流标准相一致,从而降低因标准化系统不统一所造成的损失,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与我国物流标准化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一整套既适合中国物流发展需要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物流标准化体系。
3.建立以效率化运作为核心的物流技术系统。
物流技术系统涵盖了整个物流领域的各种基本活动的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从技术的科学原理来看,包括物流机械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电子技术、物流自控技术、物流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等;从功能活动来看,包括运输技术、仓储技术、装卸技术、包装技术、流通加工技术及物流信息技术等;从技术形态来看,包括物流活动所需要的设施、设备、工具等硬技术和信息网络、物流规划、物流系统等软技术黄华峰,2007。
物流技术的改进和创新是推动物流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第三方物流开展高效率的物流运作,快速准确地完成物流配送任务,离不开先进物流技术系统的支撑。
我国现阶段物流技术相对落后,物流技术系统的建立需在以下几方面予以加强。
1促进外源技术内源化。
即物流企业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装备的同时,应予以消化吸收再创新。
2切实增强企业的技术开发与自主创新能力,物流企业是技术开发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体和推广运用的主体。
3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使之成为物流产业关键和共性技术研发的重要载体,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4政府在政策和财力上予以扶持。
例如,制定物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加大物流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监管力度,优化创新环境等。
4.建立以规范化运作为核心的物流法律法规系统。
完善的物流法律法规系统既为国家的宏观管理提供了依据,也为企业的微观活动提供了准则。
目前我国的物流法律法规大体包括三类法律、行政法规及部颁规章,对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这些法律法规从内容和行业管理上分散于海陆空运输、消费者保护、企业管理、合同管理以及各部委分别制定的有关规程和管理办法。
许多是在不同时期由不同部门针对不同问题制定的,形成多头而分散的局面,缺乏统一性、操作性不强、法律效力低,难以整合物流各环节和各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物流市场混乱,形成无序竞争魏方,2007。
现阶段我国物流法律法规系统的建设需遵循国际惯例,结合我国经济体制的特征以及物流发展的客观实际,借鉴国外的相关立法经验。
例如日本制定的物流法、美国对物流业者的审批制度等。
需要用系统化思想和现代物流理念制定系统、完善的物流法律,明确物流主体的权利义务,规范物流主体从事物流活动的行为,调整物流主体之间的市场关系及物流主体与劳动者、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等,促进第三方物流以最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的功能和效率。
5.建立以柔性化、国际化运作为核心的物流网络。
物流网络是由多个物流节点和联系节点的连接共同构成的网状配置系统。
从服务功能看,包括运输网络、仓储网络、配送网络等;从服务范围看,有企业内部物流网络、企业外部物流网络和综合物流网络;从运作形态看,有物流组织网络、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和物流信息网络鞠颂东、徐杰,2007。
建立以柔性化运作为核心的物流网络可从三方面入手。
1完善物流组织网络。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虽然数量多,但规模小,覆盖范围有限。
因此,可考虑打破行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的限制,实现物流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整合各地分散的物流资源,盘活存量物流资产,在全国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物流组织网点,满足电子商务的全球服务与运作。
2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一是加强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
合理规划运输网,对不同的运输方式进行战略分工,优化运输资源配置,形成一个布局合理、竞争有序、四通八达、通畅快捷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
二是加快物流结点建设。
通过调查生产力布局和物流现状,考虑其空间布局、用地规模和未来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合理规划物流中心、物流基地或物流园区,并通过这些结点将各种物流网络连接起来,形成全国统一、开放和先进的物流网络。
3健全物流信息网络。
通过信息的网络传输实现货物在物流网络内的实时跟踪,实现物流信息资源充分共享。
[参考文献][1]国家发改委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115020070926397439711702,2007-9-27[2]沈吉仁,王洪波电子商务条件下我国企业物流模式研究[]中国流通经济,2006,1123-26[3]杜文,任民第三方物流[]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35-165[4]彭扬物流信息系统[]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83-90[5]刘春梅完善现代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建议[]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7,476-77[6]黄华峰试探现代物流技术创新的方向[]物流科技,2007,632-34[7]魏方科学完善我国物流法律法规体系[]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770-71[8]鞠颂东,徐杰物流网络理论及其研究意义和方法[]中国流通经济,2007,810-1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商务 第三 物流 运作 研究 论文 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