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习题专题三 自然.docx
- 文档编号:8490906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07.21KB
学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习题专题三 自然.docx
《学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习题专题三 自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习题专题三 自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习题专题三自然
专题三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是彼此孤立的。
(×)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形成有机的整体;一个要素的改变会引起其他要素随之变化。
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功能就是各要素的功能之和。
(×)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功能大于各要素的功能之和,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
3.同类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一定相同。
(×)
在中纬度地区,大陆的东西两岸可能都是典型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但大陆西岸对应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东岸对应的则是温带季风气候。
4.同一种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一定相同。
(×)
在中纬度大陆的内陆地区,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出现了两种自然带,一为温带草原带,二为温带荒漠带。
一、单项选择题Ⅰ
1.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判断,黄土高原不符合;石灰岩地区受风力侵蚀作用不明显。
故选C。
答案:
C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
下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年降水量的分布。
读下图,回答2~4题。
2.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D.③①②
解析:
根据图中3条曲线随纬度变化的特点,可知气温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对应的是曲线②,赤道上由于降水量大,雪线偏低,即①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③是降水量曲线。
答案:
A
3.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
A.随纬度增高而降低
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
C.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
D.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
解析:
根据上题解析可知,多年平均雪线高度在副热带地区最高,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低。
答案:
B
4.据图示资料可知( )
A.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B.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C.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
D.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
解析:
据图示资料可知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不一致,多年平均雪线与气温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大于南半球。
答案:
A
读某山地(4°N,9°E)自然带的分布图,回答5~6题。
5.该山体主要由岩浆岩构成,推测该山可能是( )
A.火山B.断块山
C.背斜山D.向斜山
解析:
山体主要是岩浆岩构成,说明该山的形成与岩浆活动有关,结合选项可知该山可能是火山。
答案:
A
6.该山麓的人工植被带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
A.棉花、花生B.可可、油棕
C.茶叶、棉花D.亚麻、香蕉
解析:
根据山地(4°N,9°E)的地理坐标判断,该山麓的人工植被带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是热带经济作物,如可可、油棕。
答案:
B
十月,正值金秋,秋的画卷如火如荼次第展开。
结合下图回答7~8题。
7.此季节,以“碧云天,黄叶地”为主要景观的是( )
A.甲 B.乙C.丙 D.丁
解析:
“碧云天,黄叶地”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景观,所以选D。
答案:
D
8.能够观赏到下图中四类景观的寻秋路线是( )
A.① B.②C.③ D.④
解析:
图中的四种景观依次是东北松林、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景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内蒙古草原景观。
答案:
C
9.下列关于陆地环境整体性和地域差异方面的内容,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一定存在两个自然特征完全相同的区域
B.环境整体性就是指自然环境是不变的
C.气候状况会影响植被类型乃至整个生态系统
D.地域差异往往独立于整体性之外
解析: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地球表面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特征完全相同的区域;自然环境各要素是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可能一成不变;气候是自然环境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地域差异不能独立于整体性之外。
答案:
C
10.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属于( )
A.纬度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
解析:
按地带性分布这里应是沙漠,但高山积雪融水改变了盆地边缘的水分状况。
答案:
D
11.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的自然带是( )
A.热带荒漠带B.温带草原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苔原带
解析:
除南极洲,其他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其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答案:
C
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②为( )
A.草原B.荒漠
C.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
解析:
从图中看,③→②→①体现了以水分为基础的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②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贺兰山以东,为内蒙古高原,植被为草原。
答案:
A
13.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
A.纬度B.洋流
C.地形D.季风
解析:
从图中看我国东部为森林,西部为草原、荒漠,导致这种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为降水量的多少。
而东部地区影响降水量的主要因素是夏季风,越往北受夏季风的影响越小,降水量越少,森林植被分布越窄。
答案:
D
14.生物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其他要素,下列关于生物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森林使昼夜温差变大
B.植被加快了海陆间水循环的速度
C.陆地上生物的出现加快了岩石的风化
D.森林加大径流的季节变化
解析:
有植被覆盖的地区,白天温度不会太高,夜晚温度不会太低,昼夜温度小,A错。
植被有涵养水源的功能,使地表径流量减小,季节变化减小,D错。
植被能拦蓄洪水,使水流速度减慢,减慢了海陆间水循环的速度,B错。
生物的出现、生长,根部伸入岩石缝隙,使岩石风化、破碎的速度加快,C对。
答案:
C
15.下图反映了地理要素间的哪一功能( )
A.生产功能B.平衡功能
C.消费功能D.选择功能
解析:
由图可知,藏羚羊的存活率、数量与环境有关。
环境影响藏羚羊的数量,藏羚羊的数量也影响环境,它们之间会达到某种平衡状态。
答案:
B
二、单项选择题Ⅱ
16.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的是( )
A.②③①B.②①③
C.①②③D.③②①
解析:
水土流失的结果是土壤退化和地表侵蚀,所以①是地表侵蚀。
土壤退化导致肥力下降,植被条件差,所以③是植被条件差。
地表侵蚀导致地表起伏更大,所以②是地表起伏大。
答案:
A
读下列三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已知甲山位于南半球,乙、丙两山地均位于我国。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7~18题。
17.图中山地所处的纬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 )
A.甲、乙、丙B.甲、丙、乙
C.乙、丙、甲D.丙、乙、甲
18.丙山地可能位于( )
A.天山B.南岭
C.大兴安岭D.秦岭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第17题,由山地的基带可以确定其纬度,甲位于热带雨林带,乙位于温带荒漠带,丙位于常绿阔叶林带,故选C。
第18题,丙的山地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应该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选B。
答案:
17.C 18.B
19.诗云:
“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从诗中可以看出塞北与江南( )
A.气候的冷暖差异B.河流的落差大小
C.土壤的肥沃程度D.植被的疏密变化
解析:
诗句体现了塞北和江南两地不同的景观,反映了两地气候冷暖差异。
答案:
A
20.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形图,图中甲处所属的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解析:
由经纬度可知,甲处位于温带季风区,所属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答案:
D
读模拟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完成21~22题。
21.自然带从①→②→③→④→⑤→⑥和自然带从⑦→⑧→⑨→⑩的分布规律分别符合( )
A.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规律
B.经度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规律
C.沿海到内陆和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布规律
D.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
22.A山地自然带谱与下列图示自然带吻合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
第21题,①→②→③→④→⑤→⑥体现出南北方向上随着热量变化自然带的变化,属于纬度地带性;⑦→⑧→⑨→⑩体现出东西方向上随着水分条件变化自然带的变化,属于经度地带性。
第22题,A山地位于副热带地区,其基带是荒漠带;荒漠带以上应是草原及阔叶林。
答案:
21.A 22.B
一位游客由辽宁大连出发向西去新疆旅游,沿途依次看到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观。
据此完成23题。
23.该游客沿途依次看到的景观可能有( )
A.“塞外江南”→“千沟万壑的黄土高素”→“层层梯田层层绿”
B.“碧海蓝天”→“风吹草低见牛羊”→“黄沙滚滚”
C.“林海雪原”→“滚滚麦浪”→“椰风海韵”
D.“三江并流”→“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东方不夜城”
解析:
大连到新疆自然景观的东西向变化,体现了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规律的成因主要是水分的差异,在大连看到的景观是“碧海蓝天”,途经内蒙古能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到了新疆看到的是“黄沙滚滚”,所以B项正确。
答案:
B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
读图完成24~25题。
24.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①B.②
C.③D.④
25.不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A.⑤B.⑥
C.⑦D.⑧
解析:
第2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水文特征的因素有气候、地貌。
松花江与珠江水文特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流量大小、水量变化、有无结冰期或结冰期长短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差异由两地气候决定。
第25题,图示影响地貌的因素有水文—⑥、气候—⑤、土壤—⑧和生物。
⑦表示地貌对水文的影响。
答案:
24.A 25.C
三、双项选择题
26.读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下图),从甲处到乙处、从乙处到丙处植被的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
A.非地带性B.垂直地带性规律
C.经度地带性规律D.纬度地带性规律
解析:
从甲处到乙处,从山顶到山麓,反映了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带性规律,从乙处到丙处,从西向东,反映了地理环境的经度地带性规律。
答案:
BC
27.下面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中,最有可能位于北半球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
北半球的南坡为阳坡,相比较北坡,同一自然带上界海拔较高。
答案:
AC
28.下图中,图a为某大陆局部地区自然带现状,图b是该地区未来可能的自然带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局部地区可能在亚欧大陆
B.该局部地区可能在南美大陆
C.与图a到图b的变化相吻合的是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
D.与图a到图b的变化相吻合的是阿尔卑斯山雪线将降低
解析:
南美大陆水平方向上没有针叶林分布,而亚欧大陆有,所以B项不正确;从图a到图b,自然带往北移,冰原带消失,这反映了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其带来的影响是海平面上升,雪线海拔上升,所以D项不正确。
答案:
AC
读部分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中字母a~g分别代表不同的自然带类型),完成29~30题。
29.图中字母与自然带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a—热带荒漠带
B.d—温带荒漠带
C.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f—热带雨林带
30.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f—e—d反映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a—f—g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自然带c、d的分布反映了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D.自然带a和g的南北延伸与沿岸洋流影响有关
解析:
第29题,字母a对应的是热带荒漠带,A正确;字母d对应的是温带荒漠带,B正确;字母b和f分别对应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和常绿阔叶林带,C、D错误。
第30题,c、d自然带由于山地的影响,c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形成温带荒漠带,反映了非地带性分异规律;a自然带由于秘鲁寒流的影响向北延伸,g自然带由于巴西暖流的影响向南延伸。
答案:
29.AB 30.C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习题专题三 自然 学年 高中地理 学业 水平 测试 习题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