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文化.docx
- 文档编号:8483340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105.55KB
历史与文化.docx
《历史与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与文化.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与文化
1、文化比较起于何时,出于何故?
·文化比较古已有之,但开始只是搜奇猎异,而非专门研究,比较的原因,也只是“少见多怪”,感觉好奇、好玩,而非讨教现象背后的一个道理:
比较的结果,并不是要“联系实际”,改造现实,而非充做茶余饭后的谈资。
·近现代,随着科技发展,各国、各民族的接触、往来始渐频繁,相互了解,就成为必须、必要,于是比较文化渐渐从自在到自觉,建立一个学科的需要也隐隐出现。
2、把“文化比较研究”,建立为一个学科,道理何在?
·学科的建立似乎有两种:
一种是瓜熟蒂落,经过长期缓慢的积累、发展,作为学科的基本条件基本成熟,古代学科的建立大抵是这种情形;另一种是水到渠通,现有外部的需要,尤其是强烈的需要,刺激某学科的快速生成,特别是在方法论意识的影响下,建立学科是一种明确的研究意识,近现代学科建立很多便是这种情形。
文化比较学属于后一种情形,中华民族的“生存问题”随列强雄赳赳地打上门来,突兀而尖锐地出现在每一个有强烈的民族关怀的人士面前。
“救亡图存”,,曾是而至今仍应该是中华民族向何处去的重大主题。
文化比较学也就是在这一“外部需要”的促使下呼之欲出。
·学课件里的好处,主要是能够使研究从自在到自觉,促使知识有效而快速的增长。
这是专业研究的特长,近现代学科如火如荼地出现、崛起,变同这情形有关:
市场需求,而专业有利满足这种需求。
文化比较学的建立虽不能算是满足市场需求,但他们是满足一个更高更大的需求——民族生存的需求。
3、学科建立需要哪些条件?
·学科建立的情形有两种:
一种是先有知识后有学科;一种是先有学科后有知识。
古代社会的情形基本是前一种,如美学等,早有研究,但“生日”很晚;现代社会是后一种,虽不能说是事先没有一点知识,但在方法论等一些意识的启发、推动下。
先建立学科,好比撒下一张网,然后再把知识迅速有效地捕捞起来。
知识不至于散漫无归,而是很快地集中在学科的旗帜下,有序地、集中地、专门地进行研究。
这是学科建立的“外部条件”。
·学科建立的“内部条件”,是看其是否具备这样一些要素:
一、有一批基本概念;
二、这些概念的界定是明确的,逻辑是一贯的;
三、按逻辑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四、它的理论是普遍有效的。
等等。
·从另外的角度还可以说:
学科确立需要:
一、有专门的研究目的与方向;
二、具有特有的研究原则;
三、具有一套紫深度游的研究方法或策略。
4、学科,作为认识世界的方法,有何不利之处?
·学科虽名为“科学”——所谓科学就是“分科之学”,但这种划分有时就是“分裂”,有很多人为性,人是主观的,学科也不可能完全客观。
人出于各种原因,会有很多来自主观的“问题”,影响及学科,便产生负面因素,主要是此时的学科往往演变成枷锁,不是动力而成了阻力。
自身固步自封,对外也是党同伐异,更有许多“抢夺话语权”的“世俗”问题,经常造成的结果是相当严重的。
但虽然如此,人尚不能摆脱它的束缚,这也始终只是不对称性的表现吧?
5、文化比较学的学科归属是什么?
·文化比较学理所当然属于人文学科,这除了可以从它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得到证明以外,更还有以下几点依据:
一是它的价值关怀——“救亡图存”,因此研究者有强烈的“救世关怀”;二是作为人文科学,它的研究成果是开放性的,不会有一个“一锤定音”;三是研究原则上,我们非但不排除反而强调研究者的主观能动性的介入,虽然这种主观性应有高度的自律行为条件。
不应掩饰这一点,文化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用文化现象来“说事儿”。
6、文化比较学的学科形态是什么?
·一、广泛性,研究者须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雄心抱负。
二、直观性,比较作为方法的好处是快捷,也有效,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三、交叉性,研究者须有广博知识,因文化比较是全方位的,经常需要“多兵种联合作战”,把研究对象聚焦在一点上,庶几能得到更“科学”的认识。
(略)
7、在本教材中我们是如何给文化定义的?
为什么?
·文化的定义满坑满谷,在本教材中我们将文化定义为“活法”。
做出如此定义的原因是,我们不求实际上也不可能得到“完满”的文化定义,而只求通过如此定义,能够有助我们进行我们的文化研究。
“活法儿”,把我们研究目的清楚地彰显出来:
我们研究的文化的中心问题,就是一个(不同)民族的活法儿问题。
文化的内容包括出自然生成的事物之外的一切事物,而活法儿,在我们看来却是文化的核心问题:
8、我们的活法儿是怎样的活法儿,它的集中的特色是什么?
·我们的活法。
从类型上说,就是一种讲求道德的活法儿,把道德的标准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上。
这是同他人的活法比较后得出的结论。
然而,西方的活法却是一种为——经济、科学而生的活法。
这两种活法遭遇到一起便不免碰撞。
为道德的活法虽好,却“碰撞”不过别人;经济—科学的活法虽“不道德”,却是“强盛的文化”。
因此,注定了我们的文化将被迫转型,这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会是相当艰苦甚至痛苦的过程。
9、“文化比较”在文化研究中的意义是什么?
(略)
·“文化比较”可算得上是文化比较学的本体论和方法论。
一、从历史看,从文化学产生的那天起,比较就是文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手段,虽不是唯一手段,但却是最为“得心应手”的手段。
二、从方法论角度看,比较能最快速度地做出反应,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三、从本体论角度讲,“比较”最富于现代性。
归纳和演绎都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反映;世界是可知的,因此通过科学方法,最终可以“破译”世界。
而“比较”则不然,不认为自己具有包打天下的本事,没有“舍我其谁”的狂妄。
承认自己的有限性。
故只把现象和盘托出,交给研究者。
当然也不免有自己的看法掺杂在内,但最主要的是提供事实、现象,做明眼人自己做出结论。
10、文化比较的文化原因何在?
·中国本来是世界的老师,历史上许多东西方学者皆赞誉中国的极高的道德、物质文化水平,但出于各种历史原因,中国在近现代落伍了,远远落在学生的后面,甚至师生易位了。
为了“迎头而上”,更确切说是“生存下来”,我们开始了文化研究——要给文化看看病,文化比较就是文化研究,早期文化学者们莫不从此开始研究的第一步。
至今,“救亡图存”的问题仍不能说完全过去,而新的问题又已产生,这就是因市场经济的到来而走出国门的问题、以前是军事斗争,现在是经济等。
依旧需要**的文化学知识。
11、西方也有文化比较吗?
·西方也有中西文化比较,确切说应是“西中文化比较”。
早起有马可波罗、利玛窦等西人来中国,“一见惊为天人”,把他们的所见所闻及物质文化等带到西方后又引起一波又一波的中国热,此时的中国,在极大程度上是西方的老师,莱布尼兹、伏尔泰、歌德等都盛赞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道德境界。
只是到了鸦片战争以后,情况逐渐有了极大的改变。
12、严格意义的中西文化比较起于何时?
·大规模的中西文化比较基本是被鸦片战争揭开了序幕。
当时的学术研究基本以文化问题为核心,学者们有意无意皆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其学术思考,在那个时代,可以说,没有文化意识——文化救亡的意识,就算不上真正的学者。
13、文化比较研究需具备哪些个人的主观条件?
·一是广泛的求知欲。
只有浓厚的求知欲望,才能占有足够大量的资料,从而拥有良好的研究基础;
二是联想力,文化比较研究需要一种特殊的能力,需要有对丰富资料的内部关系的良好的感觉能力,也就是借助联想力把一些表面看来并无联系的东西,通过察觉其内在的有机关系而是指逻辑性地联系在一起,既能看出貌合神离,也能举出似非而是。
三是使命感,只有怀有高度的使命感,才能具有锲而不舍,愚公移山的钻研精神;才能具有普罗米修斯般的追求真理的勇敢精神;才能具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承担精神。
14.“现在化问题”是仅属于中国的文化转型问题吗?
不然,现代化问题,是一个波及全球的问题,根据各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可以从发生学的角度,把各国现代化道路分成两种。
一种可以叫做“原发内生型”,指的是那些起步最早或较早的国家或民族,其发生原因是由于这些国家或民族的自身内部的政治经济等文化因素的自然代谢与变异,其动力主要来自市民社会与资产阶级。
只有意大利、荷兰、英国、法国与美国等国家属于此一类型。
另一类称为“后发外生型”,指那些起步较迟的民族、国家、外部原因起了决定性作用,由于那些一阵现代化的国家的不断的示范、刺激、打压甚至侵略,促使这些国家、民族走上这一道路,其促动力量主要是觉醒了的知识分子与国家政府。
15.围绕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应如何行进的问题有怎样的争论?
发生过许多有关的争论,但总的来说,是两方面问题:
一是现代化的程度问题,究竟应该“化”到哪一层次,程度——科技制度还是文化层次上?
另一方面还有干脆是对于“现代化”的“合法性”产生了怀疑——福兮祸兮?
16现代化的特征及内涵是什么
(1)关于现代化的特征有许多描述,阐释。
如教材所列举的司马云杰,殷海光,韦政通等人的看法。
他们一般是从政治,科学,社会心理等多角度对现代化进行记录和描述。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海外汉学家艾恺的看法。
据我看艾恺的看法不是从现象层面进行描述,而是从性质的角度进行分析,所以交友深度。
等于是他提出了某种概括性的结论,我们通过这一结论,可以“执一而权万”他认识何为“现代化”。
(2)一切文化都围绕生活而发生,发展:
一切文化都致力于生存的更加美好,一切重大的文化问题同活法有关,民族文化的不同首先和最终表现为活法的不同,文化的比较最为实质性的比较就是活法的比较。
文化的改造就是活法的改造,文化的转型就是活法的转型,故“活法”—这一文化定义,把我们的研究直接带到我们最为关切的问题面前。
17.艾恺关于现代的知识是怎样的?
有何特异之处?
(1)艾恺关于现代化的认识是这样的:
一是他指出“现代化”在西方通常作为一个好字眼,而我们对现代化的理解不必太繁琐,但应抓住基本观念
(2)他给出了一个简洁明快的现代化定义:
“我的定义”建立在两个关键的概念上:
“擅理智”和“投自然”(即对环境的控制)。
艾恺对“擅理智”的说明是“最接近科学的及合理可用”;对“役自然”的说明是:
“指对自然地征服和控制”。
艾恺还提出“效率”一词,这也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破纪录的心态,是诸多灾难产生的意识形态原因。
(3)艾恺强调对现代化的定义还应包括对他的批判“更多的人愈加强调现代化之在科技上的积极变化,却忽略了他引起的消极反应,后者更应被注意和探讨”。
(4)他虽对现代化颇怀警惕和批判之心,但也看到了现代化之不可避免,他看到这不可避免所凭借的却未必是正义的力量。
(5)艾恺可谓目光如炬,不仅看到他人节能的大事件,而且看到了发人深省的细节,譬如看到了现代化未必是出于什么合理性,对我们这些后发型国家来说,实在是为了“生存或自保”又譬如,现代化在经济上无疑是“进步”的,但衡之以精神的损害,“得”能不能偿“失”呢?
在比如,一旦我们在物质享受上上“瘾”,世界能否承受?
(6)较之他人对现代的认识,艾恺不仅有了解,更还有批判。
18.中国现代史上对现代化问题的认识有哪些成果及特色?
1.经历多次的激励的论战,第一次是东西方文化谁更合理的论战,参加这次论战的有梁启超,梁淑溟、胡适、陈独秀、张君劢mai等;这一轮战有意思之处是,拥护传统文化一方,多是“反水”,“掉转枪口”指向西方文化。
2.第二、三次,是关于中国现代化应走什么样的道路,出路何在等论战,也是关于“全盘西化”的论战。
参加这位胡适、陈序等。
3.第四次是关于以什么立国的问题,这的确也是关于“体用”问题的论战,而且同全世界有关。
参加者大多不再是文史方面的专家,而是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学者。
出现一个可喜的势头:
对现代化的认识以及研究进入一个学术的角度,而非以往全然从道德或传统出发、考虑的唯度。
19.张之洞的“洋务运动”的特点是怎么样的?
1.张之洞是著名的“中体西用”说的著名代表。
此轮虽然非他提出,但他却是最有力的阐扬者。
至于在实际操作方面,张之洞可谓居功至伟的第一人:
由他发起、开展的、“洋务运动”涉及到中国现代化方方面面:
开矿山、修铁路、派留学生、兴新字、培养翻译人才、演练新军、建兵工厂、几乎件件同他有份。
但有趣儿发人深省的是,张之洞在“西用”上是雷厉风行的开拓者;但在“中体”上确墨守陈规,绝对不越雷池一步,写出<<书目答问>>,中列“考古”、“修身”、“经世”三项,列书目两千余种,但其中采用的西籍却只有一种。
由此可见张之洞是坚定的“中体”的捍卫者。
20.张之洞的“中体西用”的特色是怎样的?
张在他的众多改革中有一点却是绝不涉及的,也就是对社会制度和统治思想是绝不接碰的。
虽然它可以求中西、新旧的调和折衷,但其中一定要有主次、本末之分。
作为主体,根本的自然是中国固有的文化思想和社会制度: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外学应世事”,由此可见,西学不过补偏救弊之物,中学才是砥柱中流的根本。
张之洞的“体用”思想及其发张历程,典型不过地体现了中国社会在走向现代化过程时的尴尬样态。
一方面他是不是深谋远虑的高瞻远瞩,一方面又是不识时务的自欺欺人;一方面它在允许的范围内作了最大程度上的讨价还价,一方面又正是这种抵抗拖延的智慧,使得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的上空有了一块难于摆脱的阴霾;一方面它对本身不失美好的事物作了最为悲壮的坚持,一方面他看不到这些美好正是达到另一种美好——民族富强的最大拖累。
在中国,无论改革者还是保守者,都绕不过“体用之争”问题,这便是这一思路的力量。
21.中体西用背后的文化的心态是什么?
“体用之说”的方案可以“排列组合”出四种,但“中体西用”最有市场和生命力。
这可能是中国的实际力量应对世界压力最为均衡的结果,即我们“让步”到这一步就可以坚持住了。
“中体西用”,站不住脚,不堪一击;“西体西用”,没有必要,“中体西用”,就足以可以抵挡一气。
只把技术的层面换一换,就可以了;不管用什么方法,把科技搞上去就行了,不必非得去更换体制。
这就是“中体西用”背后的心态。
但现实确实支持了这一点,我们也过来了。
虽然因为不配套很有点事倍功半,但还不是寸步难行,所以也就停在这一点是了。
如果,现实更加严峻,“中体西用”的速度仍然远远赶不上,就要想更彻底的办法,就会像变“体”的办法,西体中用、西体西用......日本似乎就是“西体西用”或至少也是“西体日用”的路子。
文化心态完全是文化潜力、文化实力的反映。
罗荣渠说过:
“近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过程,是被动适应世界现代化挑战
22.全盘西化是不是最愚不可及的方案?
为什么?
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是,如果全盘西化真的是不可能做到的,如同一个人不可能抓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起来的话,那么对于这个方案又有什么好怕的?
有什么可吵的?
对一个根本实现不了的东西,何必大动肝火?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
全盘西化,如果真的实现,最害怕的难道是我们自己吗?
那些把我们逼上现代化道路的列强们,他们会希望我们在四个方案里面选择哪一个?
被敌人反对不是坏事而是好事,敌人不想让我们做到的,应该就是我们最应做到的。
23.用“羊”和“狼”的关系作比方,来说说我们的文化选择应该怎样?
我们的活法,是“羊”的活法,有道德,但不善打架;狼的活法同我们相反:
能打架,但不道德。
那么与狼共舞,应该如何是好呢?
以往的教育都是怎样的呢?
有这样几种“教义”:
或者,足智多谋的羊,让狼无奈我何;或者,做身强力壮的羊,让狼闻风丧胆;或者,做善良透顶的羊,把狼感动的痛哭流涕,觉得太对不起我们,发誓以后再不与我们为敌。
我们怀疑以上童话都是羊自己编出来的。
而就算是以“羊体狼用”来对付“狼体狼用”就足够摆脱危险吗?
在这个狼烟遍地的世界上,在这个与狼共舞的时代,明智的选择是明摆着的。
罗荣渠说:
“中国全民族对现代化思想的觉醒及其认识的成熟程度,取决于对现代世界及其发展趋势的认识程度。
”善哉此言。
该成熟了。
我们以往犯尽了对世界估计得过于天真的错误,总是以羊的心肠去幻想;让我们犯一次以“狼心”看世界的错误,犯一次“以狼之心度羊之腹”的错误。
人家世界上那些“虎狼之国”从来都是这样看待世界的。
24.现代化进程与中国近现代技术发展有何关系?
(1)现代化问题,由于属于“后发外生型”,是列强突然强加给我们的,中国文化因此进入一个巨大的而紧迫的转型期,这一历史事件,成了牵动当时历史发展的核心事件,这一时间,救亡图存问题,成了举国上下,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咸感关切的问题,它赋予了那个时代的一切生活与意义,也就是在此之前,生活就是生活,而在此之后,一切生活都是为了它而生活。
比如说,哪怕是做工种地,在此之后,一个工人或农夫,在劳作时想到的也是,他们是为国家的富强而种地或工作。
(2)而中国近现代的学术研究也是如此,中国文化人本来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此时当然更是如此。
他们虽肩不能抗,手不能提,但他们深信他们的学术就是报效家国最好的工具,武器。
有这样的愿望和信念,每每在他们本来是客观的学术里,也尤为注意那些与国家文化发展有关的部分,或者哪怕是同国家救亡八竿子打不着的学问,他们也相信,只要学术有成,就会在客观上有利于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3)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这一点完全可能是学者著书立说,研讨学问的入口处,我们也只有在这个入口处,才能把有关学问看明白,哪怕是自然科学背后也有着人文性的关怀,这是我们哪怕从方法论角度,也需明白的。
25.五四前后,出现种种救国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当时救国成为每一个有血性、有爱国激情的人的刻骨铭心的事情,所以无论身在哪一领域,想的都是用自己的学术为国家民族的生存做贡献,因此从许多领域听到了“五花八门”的救国理论,虽有的无不外行,但盛情可感。
而且,也的确,有一些救国理论考虑的是相当深远的,只是我们为时代眼光所囿,而未能看到这一点。
26.文化人类学的学科成因是什么?
一、是当时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弱小名族崛起,现在文化上找回名族自信,文化人类学成为“寻根”的理论和方法;
二、是殖民主义的需要,随地理大发现,欧洲任何西方文化之外的民族接触,产生亟待了解异族文化的需要,人类文化学应运而生;
三、是科学发展,也给文化研究、人类学研究提供了科学仪器和手段。
27.何谓人类学?
也是一种“人的研究”,但侧重在人种学的研究方面,希望找出人类起源、人种的发育、播迁、变异等问题的答案,基本属于自然科学,但从中渐渐分离出两个学科:
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前者属于原人类学研究范围;后者是探讨文化与人种,人种与文化的双向生成关系。
28.文化相对论
(1)其实是文化宽容论。
主张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学习、认同。
批判“欧洲中心论”和“我族中心主义”。
(2)文化宽容论的来由。
经过不同民族的相互接触,首先是一些有识之士产生的共识。
29.体用说
(1)围绕中国如何走“现代化道路”的看法,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说”。
(2)有“中体中用”、“中体西用”、“西体中用”、“西体西用”。
内涵为。
。
。
。
。
具体介绍一些各种看法。
30.人类学
(1)人的研究,主要是人种学的研究。
具体内容如起源,迁徙,血缘关系等
(2)包括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可以从体质角度研究文化,也可以从文化角度来看体质
31.民族性
(1)文化特征中最为显著的特征,也是文化学研究的焦点,改造国民性的提出。
(3)
(2)“民族集团性格”,“基本人格类型”等。
如中国、日本、欧美等民族的国民性研究。
(2)
32.简述文化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1)文化特征就是能够反映文化特点的现象。
(2)
(2)文化是生活方式的总和(衣食住行)。
(2)
(3)文化是历史传承下来的生活设计(学习教育)。
(2)
(4)文化是象征符号系统(譬如文艺)。
(2)
(5)文化是行为模式(生活方式)。
(2)
(注:
不只于此,答上五点即可。
)
33.简述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1)基本为“地理环境决定论”或“地理环境重要论”;(3)
(2)文化受地理环境影响产生的某些特点,尤其在文化形成初始之时;(3)
(3)“文化基因”:
对后来的“决定”作用;
(2)
(4)今天依旧有地理环境问题。
(冷战后的“文明的冲突)
34,简述文化进化论的主张
1 泰勒,摩尔根等的三阶段论(3)
2 主张历史是单线的发展
(2)
3 文化的先进与否只是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3)
4 进步意义
(2)
35,简述并评价中国文化的道德价值观特征?
1 重义轻利(3)
2 亲亲与孝
(2)
3 爱有等差(3)
4 超然独处
(2)
36.简述并评价中国文化的经济价值观的特征?
1.德本财末
(2)
2.重积累轻生产(3)
3.重农抑商
(2)
4.重分配轻生产(3)
37.谈谈你对艾恺的现代化定义的理解?
1.定义:
擅理性,役自然(3)
2批判科学理性主义(3)
3.清醒现实地看到了物质追求的不可逆性(3)
4.发达与发展的一对悖论(3)
5堪称触摸到本质的见解(3)
40.活法
1.主要指生活方式。
但为什么不用此而用彼种说法,觉得它更传神,能表达得更准确。
(1)
2.文化问题,说到底是活法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本文采取这一界定,就是为了在研究上可以“一语破的”。
(2)
3.文化的不同主要是活法的不同;比较文化,其实是比较活法,谁活得更有道理更合理;不扰人,也不愿为所扰。
(2)
41.现代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1.是指现代化道路上依次出现的三个历史阶段:
器物—制度—文化。
(3)
2.早在严复,晚至庞朴注意皆到了这一历史现象。
(1)
3.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历经过两次三阶段:
“五四”和“文化”后。
(1)
42、“原发内生型”与“后发外生型”
两种不同的现代化路径
(1)
原发内生型,指欧美国家,现代化是在其文化中自然生成的
(2)
后发外生型,尤其指东方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是从外部被强加的,不得不进行的,而非自然形成的,因此会困难得多。
(2)
43、何为“教育救国论”?
1、五四之后提出的种种救国论中的一种。
2、教育救国论主张:
教育是兴国之本。
3、国家富强争在科技,科技强大争在教育。
4、教育救国,固有偏颇,但也有深刻,有相当的道理
44.何谓"白话文运动"
1)五四运动的导火索之一。
(2)
2)就是主张废文言而立白话,蔚然成风,号为运动。
(2)
3)文言非不美,但白话有利经济发展,故而置审美于不顾。
(6)
45.什么是“文化人类学”
1)文化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
(3)
2)人类学的两大分支包括体质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
(2)
3)文化人类学是从三个方面来研究文化:
语言、考古、民俗······(3)
4)文化人类学与体质人类学的关系。
(2)
46.简述文化模式的含义?
1)文化运行在一个约定俗成习以为常的框架之内,此框架称之为文化模式;
(2)
2)文化学家往往将世界按不同的文化区域划分成各个文化模式。
一个文化模式包含着多种国家或民族。
(3)
3)同一文化模式之内的国家民族,在文化行为上会体现出多方面的共同性特征。
(5)
47.简述中国道家的人生观特征?
1)道家的根本精神是对人性的失望,因而缺乏对他人的关爱,明哲保身;
(2)
2)道家精神境界的核心是自由,是不讲社会责任的自由,而且他对统治者的批判也缺少力度,懂得适可而止;
(2)
3)它获得自由的基本策略是躲闪逃避,所谓“逍遥”,有些自欺欺人。
(2)
4)道家首肯的人生价值就是不顾一切地得到自由,但既放弃了高官厚禄,也放弃了忧国忧民。
(2)
综上,道家的自由,是放弃责任和批判的自由,一种在人生道德价值上所残缺的自由。
48、试评述几种体用观(可略)
1)何为“体”、“用”?
体,立国之根本,如政体及意识形态;用,在各个领域具体的操作方法,如文学创作、科学研究、农业生产等方面,不妨西化(3)
2)基本为四种体用观:
中体中用;中体西用;西体中用;西体西用。
每种体用观的具体主张……
(2)
3)西体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