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汇总.docx
- 文档编号:84792
- 上传时间:2022-10-02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69.40KB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汇总.docx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稿汇总.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心理问题及家庭教育对策
一、高中生基本心理特征:
高中生心理已经和初中生有了很大的不同,高中阶段上与少年后期相接,下与青年中期相连,因此,在身心发育和社会成熟方面与之互有一些交叉。
作为少年期的结束,青年期的开始的高中阶段个体心理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不平衡性。
作为青年初期的高中生。
正处在从幼稚的儿童期向成熟的青年期过渡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高中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他们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还未达到成熟的指标,还处在人格化的过程中。
也就是说,高中生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具有异时性和较大的不平衡性。
(2)动荡性。
高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生理和某些心理发展同道德或其他社会意识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一方面创造了个性发展以及道德和社会意识发展的条件,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高中生心理过程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
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动荡性表现在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
例如,他们思维敏锐,但片面性较大,容易偏激。
他们热情,但容易冲动,有极大的波动性。
他们的意志品质也在发展,但在克服困难中毅力还不够。
往往把坚定与执拗。
勇敢与蛮干、冒险混同起来。
在行为举止上表现出明显的冲动性。
是意外伤亡率最高的年龄阶段。
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上,常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教师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
另外,生理上的剧烈变化,会带来所谓“青春期骚动”,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和剧烈的“性困扰”,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3)自主性。
高中生正处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断乳期。
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的明显加强。
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高中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
他们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热衷于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才能。
不论是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还是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自己的主张。
他们已不满足于父母、老师的讲解,或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对成年人的意见不轻信,不盲从,要求有事实的证明和逻辑的说服力。
对许多事物都敢于发表个人意见,并为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争论不休。
如果说生理上的断乳是个体被动地离开父母,那么心理上的断乳则是个体主动地离开父母。
(4)前瞻性。
青年是连接过去与将来的中介环节,是从过去通向未来的过渡阶段。
处于青年初期的高中生有着最广阔的未来前景和最佳的前景距离,他们对发展与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向往,发展与未来是高中生最向往也是最广阔的领域。
这种面对未来的前瞻性使得高中生特别地富于理想,它引发高中生迫切地追求自我实现,这种对未来的占有优势,使得人们总是把青年同社会的未来相联系,指出"谁赢得青年谁将赢得未来”o
(5)进取性。
由于生理上的迅速发育成熟,以心理上的迅速发展,使高中生精力充沛,血气方刚,反应敏捷,上进心强,不安于现状,富于进取,颇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
如果说成老年人容易满足于已得到的利益,趋于保持现状,不思进取,青年则事事正在有待解决之中,常常是满怀希望,乐于开拓。
(6)闭锁性。
高中生不像儿童时期那样经常向成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他们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又不轻易表露出来,心理的发展呈现出闭锁性的特点。
他们非常希望有单独的住宿房间,有个人的抽屉,并喜欢把抽屉锁起来,好像有什么秘密的东西不愿让别人知道,其实里面并无什么要紧的东西。
他们不大爱对长辈讲话了,在长辈面前显得寡言。
高中生爱写日记,也是这种闭锁性的表现。
记日记既可倾吐心声,又可保守秘密。
心理发展的闭锁住使高中生容易感到孤独,因此又产生了希望被人理解的强烈愿望。
他们热衷于寻求理解自己的人,找知心朋友,对知心朋友,他们能坦率地说出内心隐秘。
(7)社会性。
虽然心理内容的社会性早在儿童时期就已开始出现了,但是更大规模的深刻的社会化,则是在青年期完成的。
小学生进入中学后,就好像在人生的旅途中,豁然开朗地步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如果说小学生心理的发展主要是接受家庭和学校的影响.那么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心理的发展就愈来愈多地接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高中生对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很感兴趣,喜欢探听新鲜事,、很想像大人一样对周围的问题做出褒贬的评论,对社会活动的参与日益活跃。
如模拟角色活动“假如我是校长”、“假如我是班主任”,对自治、自理、自立、自行结社、创办协会、刊物等的要求,充分表明他们思考问题已远远超出学校的范围,做集体、国家主人翁的思想开始萌发并日益强烈。
尤其对未来生活道路的选择,成为他们意识中的重要问题。
他们在考虑未来的志愿及抉择时,比小学生和初中生更具现实性和严肃性。
而这种对未来生活道路的选择,对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社会性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以上是高中生普遍的心理特征,由于年龄问题,高中学生在不同年级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也是不一样的。
笔者曾经对相关学校高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做过观察、交流与调查,下面就这些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和家庭教育对策做一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二、高中生在不同年级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
1、高一年级:
新环境的适应问题、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目标不明、人际交往敏感、与家长的代沟问题、学习的自信心不足、对自我的评价不完整等。
2、高二年级:
学习负担与焦虑问题、“早恋”问题、自我形象设计与校规冲突问题、价值观的形成与文化多元性难以调和问题、亲子关系淡漠问题、心理的可塑性、敏感性与教育要求的理性化之间的矛盾问题等。
3、高三年级:
学习负担“过重”(主、客观)与学习适应不良、理想的期望与现实的能力之间的差距造成的心理困惑、各种心身疾病(焦虑症、疑病症、神经衰弱、考试恐惧症等)。
另外一些问题在高中生中也存在,大致有:
人际关系紧张、厌学、性抑郁、暴力倾向、师生关系淡漠、脆弱、敏感、辨析力差、自私、自我中心、缺乏同情心等。
造成以上心理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年级、问题不同,原因也是不一样的。
大致有以下成因:
1、社会心理因素:
目前高中学生中,95%的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共和国历史上如同其父母是比较特殊的一代。
如,生活、教育条件好,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值很高,面临的竞争与压力较大,社会生活的变化节奏很快,接受到的信息又是空前的。
与此同时,他们缺少困难与挫折的磨练,缺乏兄弟姊妹的亲情体验,人际关系单一。
这些因素在客观上就容易造成其心理素质比较脆弱、敏感、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遇到环境变化就缺少足够的心理应付能力,造成心理失衡,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也在所难免,这也可能是近年来社会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2、家庭教育的滞后与缺乏。
中国俗语讲:
“子不教,父之过。
”但是在孩子进入高中以后,有60%左右的家长就已经放松了家庭教育,20%的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只是停留在学习成绩上,有45%的家长对进入高中阶段的孩子如何教育心中没有底,更多的家长则认为孩子已经长大,他们说的再多也没有用,只要学校教育好就可以了。
事实上家长的这些态度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
据调查,在80%的问题行为学生中,其形成原因主要和家庭教育不力有关。
(如离异、寄养、放任、溺爱等。
)另外,就孩子在校和在家的时间比例来看,在家时间要多于在校时间。
若家长不注重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没有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思想,孩子在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他在校的成长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如调查发现,现在高三学生和父母周平均交流时间不到2小时,有80%的父母孩子现在除了学习还在想什么、关心什么他们无从知晓。
60%左右的家长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对策和措施,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严重匮乏。
如果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只是一种“教育真空”,那么这期间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就有了极高的概率。
3、媒体传播的影响。
若将21世纪比作是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而进入的再恰当不过了。
电视、电话、电脑、互联网等时空网络的普及和影响,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繁小”的信息村,人已经被各种眼花缭乱的视听信息所包围,要生存在“真空”已是天方夜谭。
信息的挑战早已来临,但我们的孩子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辨析力,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只是出自一种原始的本能和冲动在欣赏、接受着这些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和诠释的信息,迷恋、好奇、模仿力量是无法抗拒的,他们在与“流行”结伴而行,价值观的异化已不在是没有可能。
在笔者的一次偶像崇拜的调查中,有35%的高中学生崇拜各类“明星”,崇拜父母和科学家列在末位,只占1%。
“现在的孩子不愿读书”这是目前家长普遍的困惑,答案或许在这里可以找到一些。
4、同伴的影响。
如果说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在经济、知识和人格上的话,那么同伴则对个体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等各方面产生影响。
同学、朋友之间有共同语言、爱好,学习、生活的内容和规律相似,容易达成理解,马斯洛的“尊重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同伴中间最容易得到满足。
所以同伴间人际关系的优劣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5、学校因素。
事实上目前学校教育手段和方法的相对滞后对个体心理影响较大。
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再次成为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教师中存在体罚、变相体罚、心罚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素质教育的艰难探索也正说明了学生对真正教育的渴求。
素质教育的成功之一就是要塑造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三、家庭教育的对策。
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除了学校和社会的努力外,家庭的关怀和支持也显得十分重要。
1、通过家长学校的举办端正家长的教育观念,掌握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2、家长以身作则,提高素质,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平等、民主、团结、和睦、融洽),争取创建学习型家庭。
3、亲子对话。
通过写信、谈心、打电话等形式抽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树立“孩子,让我们坐下来谈谈”的观念和模式。
4、全面了解孩子,关心孩子。
心灵的沟通与关心最能打动人。
通过访校和观察了解孩子的苦恼、困难和想法,体贴入微,才能缩短与孩子的心理距离,解决他们的问题。
5、尊重孩子。
家长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和标准来要求和衡量孩子的成绩和决定,只要不违背原则,他们尽力发展了即可。
6、正确的引导。
,对孩子的缺点错误不是批评指责,而是分析、引导和帮助改正。
对问题不是包庇,在于解决和治疗。
今天,我就大家的心理健康谈了一些看法,有不妥的地方我们可以通过写信或上网聊天的形式交流。
谢谢大家!
心理健康教育讲稿
时间:
07年1月20日地点:
学校文体馆
参加人员:
高二学生:
主讲:
黄江红
内容:
现代社会,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直面人生,善待成功、和失败,
在鲜花和掌声中恬淡自然,在坎坷和挫折中坦荡泰然,驾驭自己的聪明才智,付出自己的汗水和努力,学会为自己喝彩,高三学生面临着高考的激烈竞争,面临着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同学和自身等方面的压力,不堪重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和消除,会影响着自身能力水平的发挥。
学校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同学们自己要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1.正确对待竞争,学会合作
人的一生会经历难以计数的竞争,无论是在学校或是工作中,竞争都是不可避免的,竞争是激烈的,一个人要培养自己良好的竞争意识,敢于竞争,一个人不可能在人生的每一阶段都走在别人的前面,人在落后的时候,往往可以通过总结经验,改进方法,调整身心状态以蓄势待发,惧怕竞争,逃避竞争就等于放弃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人与人之间不光有竞争,合作与交流也是必须的,独木难成林,同学之间学会合作,在讨论和思辩中学会交流,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共同进步,高三学生要善于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及合作精神,克服畏惧心理和嫉妒心理。
2.端正对高考的认识
考试对我们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 心理健康 教育 讲座 讲稿 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