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精练测试题.docx
- 文档编号:8469305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39.99KB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精练测试题.docx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精练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精练测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精练测试题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
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一、选择题
1.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面年代尺的空白处应填写()
A.三国鼎立B.西晋灭亡C.东晋建立D.前秦统一北方
1.C
解析:
三国鼎立是一个时间区间,时间跨度从220年魏国建立,到280年西晋灭吴。
西晋于316年被内迁的匈奴贵族灭亡。
前秦统一北方是4世纪下半叶。
只有东晋建立是在317年。
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
类似这样的考查时间顺序的题目,要求平时学习时多制作时序图,理解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与因果关系最为重要,不一定要死记时间。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A.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B.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
C.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D.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
2.D
解析:
本题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学习时要注意及时总结,特别是老师课堂上讲解各个时代的发展特征时,要注意作好笔记,并理解发展特征与重要历史史实的关系。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除西晋短暂统一外,都处于分裂状态,政局动荡,战火连绵。
因为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江南经济发展。
民族在冲突和和平交往中逐步走向交融,为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这个时期,文学、艺术、科技等仍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正确答案为D项。
3.关于隋朝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617年)一事,文献中有下列不同记载。
《旧唐书·高祖本纪》
617年,李世民与晋阳令刘文静首谋,劝(李渊)举义兵
《旧唐书·宇文士及传》
613年,李渊与人“夜中密论时事”
《旧唐书·夏侯端传》
616年,夏侯端以天象异常劝李渊“早为计”时,李渊听后“深然其言”
《大唐创业起居注》
(李渊秘书温大雅著)
616年,李渊被任命为“太原道安抚大使”后,他“私喜此行,以为天授”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唐太宗劝李渊起兵反隋,这个说法最为可信
B.李渊早有起兵反隋之意,这个说法最为可信
C.《旧唐书》所记载的内容相互矛盾,都不可信
D.温大雅与李渊是同时代人,所记内容绝对可信
3.B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概括与鉴别能力,要求较高。
需要准确提取古文材料的信息,并对比信息、结合教材内容,提炼出共同记载的历史史实,并作出判断。
材料是围绕李渊起兵反隋这件事组织在一起的。
劝李渊起兵的有好几位,他的秘书并没有记载劝李渊起兵的相关人和事,只记录了李渊得到任命后的反应。
对材料进行可信度判断,要找到材料记载的共同之处,既包括亲历事件的人,也包括后世历史学家对事件研究的结论。
每个人记录历史都受到所处时间、空间和主观因素的影响,都可能存在遗漏与失误甚至隐瞒。
学习历史,培养自己的证据意识,就是在面对不同信息时,要提升自己的鉴别能力,不可轻信更不可盲从。
这是信息时代不可缺少的基本素养。
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4.唐太宗曾说:
“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朕)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以下唐太宗实践这一言论的措施是()
A.轻徭薄赋B.虚怀纳谏C.劝课农桑D.戒奢从简
4.B
解析:
四个选项都是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从而采取的统治政策。
概括材料信息,内容主要是唐太宗听取臣下的直谏,了解天下的统治情况。
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
本题要求学生能准确概括古文材料的信息,并与所学的教材知识进行关联。
5.宋人尹源说:
“弱□者,诸侯也,既弱而久之不亡者,诸侯维之也。
”依据所学知识,“□”所指的朝代是()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
5.C
解析:
宋朝人尹源对历史的评论中,涉及到“诸侯”,而古代明确存在诸侯的朝代包括西周、东周。
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目的是加强对新拓展疆域的控制,天子的地位是天下共主。
随着诸侯国实力增强,到东周时王室式微,形成了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损害了周天子的地位,诸侯并不是“维”而是通过扩充实力进行兼并战争。
秦朝和宋朝不存在诸侯威胁中央政权统治的情况。
汉朝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通过景帝和武帝不断削弱诸侯势力,解除了诸侯对政府的威胁,因此也不符合材料意思。
唐朝安史之乱后,藩镇实力不断扩大,不受中央节制,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削弱了唐朝的统治,这种局面维持了100多年。
因此,材料中的“诸侯”其实是指唐朝的“藩镇”。
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
6.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6.B
解析:
秦汉时期,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汉武帝时设立中朝,加强皇权。
隋朝建立三省六部制度,唐朝继承这一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度,元朝建立中书省,总领行政。
明朝设立内阁,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加强皇权。
清朝沿用内阁制度,还增设军机处,加强皇权专制。
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
7.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大转变是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这一转变发生在()
A.西周时期B.北魏时期C.唐朝初期D.唐朝中期
7.D
解析: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变化较大。
解答本题需要对这个主题的知识进行梳理。
西周时期井田制度下,诸侯向周天子上交贡赋,以各地特产作为缴纳的主要物品。
北魏时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食和绢帛。
唐初,除租调外,成年男子可以用绢或布代役,称庸。
安史之乱后,唐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实行两税法,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杂税杂役,一年分夏秋两季纳税。
正确答案为D项。
8.唐诗《田家》中写道:
“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
”这反映了()
A.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B.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8.D
解析:
《田家》是唐朝诗人王绩(约590—644年)的田园诗,表现了田家生活的真淳简朴,描写了诗人隐居时的日常生活。
这句诗关键字眼是“织”“锄”,描绘的是典型的小农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
准确提取诗句所反映的经济生活的信息,解答这道题并不难。
正确答案为D项。
ABC三个选项的关键信息商品经济、政策、手工业与诗句所反映的信息不一致,应排除。
9.中国科学技术重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实用性的特点。
下列有助于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著作是()
①《黄帝内经》②《九章算术》③《齐民要术》④《千金方》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9.B
解析:
中国是世界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创造了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老文明。
对世界文明最为突出的贡献首推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中国古代科技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实用性;还具有构成独特的思维模式,体现为辩证整体性;科技来源于实践,具有直观经验性,科学理论与技术发明脱节,科学理论轻实践,技术发明重实用。
《九章算术》中的题目与解决实际农业生产相关,《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农业生产的经验。
《黄帝内经》《千金方》是医药学著作,能帮助百姓解决身体疾病,但并不能用于直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故正确答案为B项。
10.据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记述,唐代科举考试主要科目及内容如下:
科目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以上材料说明唐代科举制()
①实行分科考试选拔官员②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③检测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④明经科考试难度大于进士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A
解析:
试题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科举考试两个主要科目三次考试的内容与形式。
通过初试所列目录可以看出注重考查儒家经典,通过考时务策可以看出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进士科考五道时务策,明经科只考三道,进士科明显难于明经科。
因此答案选A项。
11.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
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11.D
解析:
本题以古代选官制度变的化为情境考查对科举制度的理解。
科举考试的科目及内容,以儒学经义为主,考试成绩不能真正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选拔的人才也并不都是最优秀的人才,排除AB两项。
科举制虽然打击了世家大族垄断选官的现象,但并不排除世家子弟参加考试,通过科举考试录取的世家子弟一样可以入仕为官,排除C项。
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结合起来,促成了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故正确答案选D项。
12.读下表: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表中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12.A
解析:
解答此题,需要对提供的数据信息进行简单的数学处理。
涉及经济史的考查,经常会碰到处理数据图表的题目。
由表中数据可知:
拥有20—130亩土地的自耕农户数比例达到74.1%,说明当时该地自耕农经济盛行,故正确答案选A项。
拥有300亩以上土地的地主仅有2家,而拥有20—130亩土地的自耕农有103家,说明当时该地土地集中现象并不严重,排除B项。
安史之乱以后,土地买卖和兼并导致政府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均田制无法推行,为解决财政困难政府推行两税法。
表中数据只反映了户均占有土地的规模与比例,没有涉及到土地是否来源于政府的均田,无法判断当地是否实行均田制,也没有说明这样的土地占有情况下农业生产的情况,排除CD两项。
13.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
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13.C
解析:
本题以北方居民生活习俗的变化为情境,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及运用能力。
阅读材料概括信息可知:
北朝时,北方人嗜好喝奶,嘲笑南方人喝茶。
而到唐中期,北方城市中有很多茶铺,居民都经常饮用茶水,并且南方茶叶大量运销北方。
材料中并没有明确说明茶叶运销北方的时间,且只说明了茶叶北销的情况,而没有说明南方人是否喜欢喝奶,因此应排除AB两项。
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是宋朝时的事情。
随着江南的开发,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南方的生活习俗对北方产生了影响,包括北方人普遍饮茶这一生活现象。
故正确答案选C项。
14.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14.C
解析:
皇帝的好恶会影响到社会对艺术的判断,但皇帝不可能决定社会对艺术的判断与选择。
一个时代的艺术风格并不是某个人能决定的,而是当时人们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旨趣决定的,排除A项。
王羲之的行书和楷书艺术成就很高且具有开创性,但并不是到达顶点,他的艺术成就得到包括唐太宗在内的许多人的认可。
朝代更替可能影响艺术的风格与形式,但艺术的标准与艺术的本质相关,受朝代影响较小,排除BD两项,正确答案选C项。
15.唐朝人孟郊在两首诗中描写了自己从失落与悲观到欣喜与得意的心绪变化。
与他心绪变化紧密相关的制度是()
《再下第》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
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A.郡县制B.三省六部制C.行省制D.科举制
15.D
解析:
这两首诗学生会比较熟悉,回到当时的时代政策背景下理解,更能加深对诗作及作者心情的理解。
“下第”“登科”与科举考试录取相关。
孟郊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四十多岁才考中进士。
正确答案为D项。
二、材料解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交融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交融进程的迅速发展。
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交融。
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交融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时间
突厥首领与唐政府的关系
武德初年
处罗可汗进扰太原三天,“城中美妇人多为所掠”。
622年、
623年
颉利可汗率十五万大军自雁门攻并州,扰汾、潞诸州,“虏去男女五千口”。
624年
(武德七年)
颉利可汗、突利可汗进攻原州(甘肃固原),进扰朔州(山西朔县)、忻州(山西忻县),进逼幽州,李世民率兵御之,离间法解除威胁。
625年
颉利可汗率骑兵十万掠朔州,进攻太原,唐将张瑾全军覆没。
626年
颉利可汗率兵十万进扰武功(陕西武功县),长安戒严。
629年
(贞观三年)
唐太宗加强府兵训练,大举反击突厥。
突厥内部分裂,内外多叛之。
630年
李靖率军大破突厥,突利可汗来降、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灭亡。
657年
(显庆二年)
击败西突厥于伊犁河、碎叶河。
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突厥地区。
——摘编自韩国磐著《隋唐五代史》修订本
(2)简要叙述唐朝与突厥关系的变化。
16.
(1)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隋唐统一和繁盛奠定基础。
北方少数民族也为中华文化发展流入了新鲜血液。
(2)唐初,东突厥首领经常带兵南下,对中原地区进行掠夺,唐朝在军事上处于劣势;到唐太宗时,国力增强,大举反击,东突厥内部分裂。
唐朝打败西突厥后,在西域地区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进行管理。
解析:
(1)本小题考查材料阅读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影响的能力。
要求学生能准确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并结合教材对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等分析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学生需要把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分析,能回答出改革是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潮流、民族交融为中华文化发展注入了活力等关键要点。
回答这个题目,需要准确记忆并理解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需要结合历史的阶段特征在特定条件下分析。
平时学习时要注意梳理具体历史史实与历史阶段特征的关联。
(2)本小题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唐朝政府与东西突厥的关系的具体史实,这些具体史实是教材上没有,需要对它们进行概括,并与教材内容和结论建立联系。
题目要求是“叙述”,需要按时间顺序叙述或分东突厥和西突厥分别进行叙述。
材料内容中包含了“侵扰”“反击”“管理”等关键信息,又有唐从弱到强的变化。
因此组织答案时,要构建好表述的思路,不可仅仅摘抄材料、罗列信息作为答案。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秦律》规定偷窃别人桑叶,价值不到一钱,要罚三十天劳役。
刑罚主要分三类:
一是死刑,通常有弃市、枭首、腰斩、车裂、磔。
二是肉刑,有黥、劓、刖、宫和笞。
三是徒刑,一年至五年。
另外,有野蛮的连坐法和族刑。
《汉书》记载,汉文帝时废除部分残损肢体的肉刑。
《唐律》有造意(主谋)从重、随从减轻、犯罪者自首可酌情减免、区分故意和过失,以及累犯加重等规定。
死刑分绞、斩两等。
允许除十恶以外的其他罪以钱赎罪。
还对老、幼、废疾和妇女在一定条件下减免刑罚。
——摘编自陈光中《我国古代刑法的演变》
归纳秦朝、汉朝和唐朝刑法的特点,简要分析其影响。
17.秦朝法律严酷,刑罚严苛,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汉初,废除残损肢体的肉刑,缓和了阶级矛盾,形成了文景之治的清明局面。
唐朝法律区分主犯和从犯、故意和过失等犯罪情形,还有一些免刑规定,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统治的稳定。
解析:
中国古代有优秀的法律传统。
了解中国古代法律、法治的相关历史,发扬优秀法律文化对现代社会建设的意义,是时代的需要。
自夏朝开始,统治者利用天命实行统治。
夏、商两朝,“天命”“天罚”思想盛行。
周初统治者创造了一套新理论,实现了政治思想及法律思想的转变,这就是在天命、神权的前提下提出了“敬天保民”“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思想。
从战国到秦朝都是以法家思想为指导,建立起以李悝的《法经》和《秦律》为基础的成文法体系。
汉初颁布《九章律》,体现的也是法家的思想。
自汉武帝时起,儒家思想取得独尊的地位,成为汉统治者治国的基本指导思想。
汉朝统治者推进并实现法律儒家化。
《汉书·刑法志》载,汉文帝时“淳于缇萦上书”,汉朝统治者废除残损肢体的肉刑,刑罚制度从野蛮走向文明,也保护了劳动力。
唐朝继承隋朝法律制度,颁布了一系列法律。
唐高宗时编修的《唐律疏议》是唐朝刑律及其注疏的汇编,也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刑事法典,唐玄宗时官修的《唐会典》(又称《唐六典》)是唐朝行政法典,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单元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民族 交融 隋唐 统一 封建 国家 发展 精练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