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县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人教版物理必修一期末综合测试题一.docx
- 文档编号:8466640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183.55KB
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县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人教版物理必修一期末综合测试题一.docx
《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县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人教版物理必修一期末综合测试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县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人教版物理必修一期末综合测试题一.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县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人教版物理必修一期末综合测试题一
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县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人教版物理必修一期末综合测试题
(一)
姓名:
___________阶段:
___________(A或B或C)
一、单选题
1.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比
大
B.加速度越大,速度也越大
C.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可能不断减小
D.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可能保持不变
2.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
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
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
现用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则在力F作用后()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N
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N
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
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3.如图所示为我国用“长征二号”火箭运载着“神舟”飞船点火发射的情景,设在点火后,火箭由静止开始上升的一段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已知点火后的第2s内,火箭上升的高度为60m,则火箭上升的加速度以及第2s末,火箭的瞬时速度大小分别为()
A.30m/s2,60m/s
B.40m/s2,80m/s
C.60m/s2,120m/s
D.15m/s2,30m/s
4.如图所示为某物体的x-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第1 s内物体的加速度是
B.从第2s至第3s内物体的位移是3m
C.4s内通过的路程是4m,位移是
D.4s内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
5.如图所示,当车厢向右加速行驶时,一质量为m的物块紧贴在车厢壁上,相对于车厢壁静止,随车一起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竖直方向上,车厢壁对物块的摩擦力与物块的重力平衡
B.在水平方向上,车厢壁对物块的弹力与物块对车厢壁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若车厢的加速度变小,车厢壁对物块的弹力不变
D.若车厢的加速度变大,车厢壁对物块的摩擦力也变大
6.“五米三向折返跑”的成绩反映了人体的灵敏素质,测定时,受试者听到口令后起跑,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受试者从起点A全力跑向5m处的B点用手触摸折返线处后折返返回A点,然后依次到C点、D点最终返回A点,所用时间即为“五米三向折返跑”的成绩,现测得某受试者成绩为7.50s,该受试者在测试全过程中的路程和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A.0,0
B.15m,4m/s
C.30m,0
D.30m,4m/s
7.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面上,木块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8N.从某时刻开始,一个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在木块上,F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直到木块向右运动.设木块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此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
A.始终等于8N
B.始终等于F
C.木块静止时随F的增大而增大,木块运动时大小不变
D.木块静止时大小不变,木块运动时随F的增大而增大
8.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等。
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以及在力的合成过程中用一个力代替几个力,这里都采用了微元法
B.根据速度定义式
,当
非常小时,就可以用
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这是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C.玻璃瓶内装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泥封口。
手捏玻璃瓶,细管内液面高度变化,说明玻璃瓶发生形变,该实验采用转换思想
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9.如图所示,三个质点A、B、C同时从N点出发,分别沿图示路径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N到M的过程中,B的位移最小
B.质点A到达M点时的瞬时速率最大
C.从N到M的过程中,A的平均速度最大
D.从N到M的过程中,三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10.物体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物体某1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B.若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5m/s,则物体在第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C.若物体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其中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D.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2.5m/s
二、多选题
11.两个力F1和F2间的夹角为θ,两力的合力为F,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F1和F2大小不变,θ角越小,合力F就越大
B.合力F总比分力F1和F2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大
C.如果夹角θ不变,F1大小不变,只要F2增大,合力F就必然增大
D.合力F可能比分力F1和F2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小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
B.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实验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C.速度、路程和加速度都是矢量
三、实验题
13.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匀加速运动的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
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
(1)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每个0.10s测一次速度,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_________。
(3)根据v-t图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_______。
(保留2位有效数字)
14.下列关于选取计数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计数点进行测量计算,既方便又可减小误差
B.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应是相等的
C.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应当是相等的
D.计数点是从计时器打出的实际点中选出来的,相邻计数点间点痕的个数相等
四、解答题
15.如图甲所示,质量为2kg的木板B静止在水平面上.某时刻物块A(可视为质点)从木板的左侧沿木板上表面滑上木板,初速度v0=4m/s.此后A和B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A与B上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2)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3)A的质量.
16.一辆汽车从原点O由静止出发沿x轴做直线运动,为研究汽车的运动而记下它在各时刻的位置和速度,见下表:
(1)汽车在第2秒末的瞬时速度为多大?
(2)汽车在前3秒内的加速度为多大?
(3)汽车在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大?
17.为了测量一高楼的高度,某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一根长为L=10m的绳子两端各拴一重球,一人站在楼顶上,手执绳上端使上端小球与楼顶平齐并无初速释放,使其自由落下,另一个人在楼下测量两球落地的时间差Δt=0.4s,取g=10m/s2,试计算楼的高度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加速度是矢量,正负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则
比
小,故A错误;
B.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大,没有必然联系,如火箭点火瞬间,加速度很大,速度为零,故B错误;
C.加速度不断增大,如果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速度不断减小,故C正确;
D.加速度逐渐减小,但只要加速度不为0,速度就一定发生变化,故D错误。
2.C
【解析】
【详解】
用力拉F之前,以A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有
施加水平拉力之后,假设物体B依然静止,以B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有,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
故物体B依然静止,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
故C正确,D错误;
弹簧保持原状态,即物体A所受摩擦力不变,大小依然是8N,故AB错误。
3.B
【解析】
【详解】
第2s内的位移为:
,代入数据解得:
a=40m/s2,第2s末火箭的瞬时速度为:
,故B正确,ACD错误。
4.C
【解析】
【详解】
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0-1s内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0,故A错误;1-3s内物体的速度为0,物体静止,则从第2s至第3s内物体的位移是0,故B错误;物体在4s内的路程为S=(3m-2m)+(3m-0m)=4m,位移为x=0m-2m=-2m,故C正确;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则物体在0-1s内的速度方向与3-4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故D错误。
5.A
【解析】
【详解】
物块与车厢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的合力为零,则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和重力平衡。
故A正确。
在水平方向上,车厢壁对物块的弹力与物块对车厢壁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故B错误。
物块与车厢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N=ma,加速度减小,车厢壁对物块的弹力减小。
故C错误。
车厢的加速度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N=ma,弹力增大,但是摩擦力和重力平衡,摩擦力保持不变。
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运用,注意车厢的加速度增大时,弹力增大,此时最大静摩擦力增大,而静摩擦力仍然与重力平衡,故可以保持不变.
6.C
【解析】
【分析】
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根据运动轨迹的长度求出路程,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结合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
【详解】
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所以受试者的路程
x=(5+5)×3m=30m,
位移x=0m,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则平均速度为零.
故选:
C.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7.C
【解析】
当外力F小于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木块水平方向受到外力F和静摩擦力,二力平衡,静摩擦力随F的增大而增大;当外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木块开始运动,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由摩擦力公式Ff=μmg可知,此时滑动摩擦力不变,故C正确,ABD错误。
8.B
【解析】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理想模型法。
在力的合成过程中用一个力代替几个力,是等效替代法。
故A项错误。
B:
根据速度定义式
,当
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
用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这是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故B项正确。
C:
玻璃瓶内装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泥封口。
手捏玻璃瓶,细管内液面高度变化,说明玻璃瓶发生形变,该实验采用放大的思想。
故C项错误。
D:
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故D项错误。
点睛:
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要明确各种科学方法在物理中的应用,如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理想化模型、极限思想等.
9.D
【解析】
试题分析:
从N到M的过程中,三个物体的位移相同,因为所用的时间也相同,根据
可知,平均速度也相同,选项AC错误,D正确;瞬时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表示某个时刻的快慢,条件不足,无法判断到达M点时A的瞬时速率的大小,故B错误;故选D.
考点:
平均速度;瞬时速率;位移.
10.A
【解析】
【详解】
A、物体某1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m/s,根据
知,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5m/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5m/s,则在这1s内的位移不一定是5m,故B错误;
C、物体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在其中1s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5m/s,则位移不一定等于5m,故C错误;
D、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不一定是2.5m/s,故D错误;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
根据
去求物体的位移,某段时间内的位移除以这段时间就是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
11.AD
【解析】
【详解】
两个力的合力随着夹角的增大而增大,可能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力。
AD正确B错误
两个力方向相反,如一个时5N一个时2N,则合力大小为3N,2N的力增加到3N,合力变为2N,大小变小,C错误
12.AC
【解析】
试题分析:
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伽利略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外推到斜面倾角90°的情形,从而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
选项AC正确。
考点:
此题考查了物理学史及胡克定律、矢量和标量的知识。
13.
(1)0.1200.1600.2000.250
(2)略(3)0.40
【解析】
试题分析:
(1)因为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
,
.
(2)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3)根据v-t图象求出图形的斜率k,所以小车加速度
考点: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点评:
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有效数字的保留.能够知道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14.C
【解析】
【详解】
A、每相同的点选一个记数点进行测量计算,由于记数点之间的距离较大,因此有助于减小偶然误差,便于测量,故A正确。
B、在选择计数点时,要每隔相同的点选择一个计数点,因此时间间隔是相同的,故B正确。
C、在选取计数点时,时间间隔是相同的,由于物体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其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不一定是相同,故C错误。
D、由于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相同的,因此相邻计数点间点痕的个数相等,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需要掌握:
如何在实验中减小实验误差,对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能够熟练的进行正确处理,通过纸带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15.
(1)0.2
(2)0.1(3)6kg
【解析】
【详解】
A滑上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图线得出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A、B速度相同后,一起做匀减速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图线求出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隔离对M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图线得出B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A的质量。
(1)由图象可知,A在0~1s内的加速度
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g=ma1
解得:
μ1=0.2
(2)由图象知,A、B在1~3s内的加速度
对A、B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m)gμ2=(M+m)a3
解得:
μ2=0.1
(3)由图象可知B在0~1s内的加速度
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g-μ2(M+m)g=Ma2
代入数据解得:
m=6kg
16.
(1)
(2)
(3)
【解析】
【详解】
(1)从表中得知,第2s末的瞬时速度为
.
(2)汽车在前3秒内的加速度为:
(3)汽车在第4秒内的位移为
时间为1s,
则平均速度为
故本题答案是:
(1)
(2)
(3)
【点睛】
直接利用加速度的概念及平均速度的概念求解本题中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即可。
17.H=36.45m
【解析】
【详解】
设楼高为H,上端小球从楼顶自由下落到地的时间为t,则下端小球落地时间为t-△t,
由自由落体规律可得:
解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白山 市长 实验 中学 上学 期人教版 物理 必修 一期 综合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