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知识清单古代诗歌常识.docx
- 文档编号:8453180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40.22KB
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知识清单古代诗歌常识.docx
《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知识清单古代诗歌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知识清单古代诗歌常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知识清单古代诗歌常识
知识清单 古代诗歌常识
一、常见古代诗歌的10种类型
1.送别赠别诗
这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或表达对朋友的祝愿与祝福。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雨霖铃》(柳永)。
2.咏史怀古诗
其主题不外乎两大类。
①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
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刘禹锡的《石头城》。
②通过赞扬古人的英雄事迹,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怀古伤今)。
如杜甫的《蜀相》、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
③通过昔盛今衰的变化,表现时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伤。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
3.边塞征战诗
大都是以描写战争为主题,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①或者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保家卫国,或者表达一种建功立业的理想。
如杨炯的《从军行》: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②或者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如王翰的《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③往往和战争或贬谪联系在一起,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渴望与妻儿团聚,渴望过安宁生活等内容;抒发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之情。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4.羁旅行役诗
又称记游诗、行旅诗。
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
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这类诗表达的主旨主要有:
①人在旅途或身在异地他乡思亲怀远,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②诗人因贬谪以及其他原因被迫流浪,感怀身世,抒发一种漂泊之感,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
5.托物言志诗(咏物诗)
常与言志连在一起,通过对独特事物的赞扬或寄寓,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和理想。
如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6.写景抒情诗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忧愁哀思或远大抱负。
“一切景语皆情语”,思想感情与景物是高度一致的。
如杜甫的《登高》。
7.爱情诗
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8.山水田园诗
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为题材的诗,体现了一种隐逸的乐趣。
①表现了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诗人的自得其乐和怡然自得。
如陶渊明的《饮酒》、王维的《山居秋暝》等。
②表现了诗人远离红尘俗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9.哲理诗
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10.咏怀述志诗
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现象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
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
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
二、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100种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就古典诗词而言,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而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以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对之进行多维解读,是鉴赏诗歌的钥匙之一。
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
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送别》诗: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
4.蝉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
“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
由于蝉栖于高枝,风餐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骆宾王《在狱咏蝉》:
“无人信高洁。
”李商隐《蝉》:
“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王沂孙《齐天乐》:
“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虞世南《蝉》: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
春光也不胜它)。
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
6.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
屈原《九歌·河伯》:
“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江淹《别赋》: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范成大《横塘》: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 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李白《菩萨蛮》: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8.芳草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楚辞·招隐士》: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李煜《清平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9.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吴文英《唐多令》:
“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葛胜仲《点绛唇》:
“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10.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白居易《长恨歌》: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
李煜《相见欢》: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李清照《声声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11.梅花 “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
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
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张耒:
“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
”张道洽:
“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
”“肌肤姑射白,风骨伯夷清。
”苏轼: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陆游: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12.松柏 《论语·子罕》中说: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刘禹锡:
“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李山浦:
“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
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
”另外,如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
13.杜鹃 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李白诗云:
“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又如李白《蜀道难》:
“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
宋代范仲淹诗云:
“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
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
14.乌鸦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李商隐《隋宫》: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秦观《满庭芳》: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
15.蟋蟀 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那时古人已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
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
“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
”姜夔《齐天乐》:
“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
16.猿啼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郦道元《小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
“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
”他们都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的情绪。
17.关山 关塞山河。
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高适《塞上听吹笛》: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梅花落”为曲子名。
意思是请问笛声飘到哪里去了呢?
风吹着悠扬的笛声一夜间就飘满了边塞大地。
18.羌笛 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范仲淹《渔家傲》: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
19.明月、白云 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
杜甫诗《恨别》: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这两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
刘长卿《谪仙怨》: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写别后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
至于对月思人就更多了,如谢庄《月赋》:
“隔千里兮共明月。
”张九龄: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等等。
20.水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
李煜词云: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
秦观《踏莎行》: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21.琴瑟
(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
《诗·周南·关雎》: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又《小雅·常棣》: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
(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
”
22.螟蛉 《诗·小雅·小宛》:
“螟蛉有子,蜾赢负之。
”蜾赢(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作蜾赢幼虫的食料。
古人错以为蜾赢养螟蛉为子,因把螟蛉作为养子的代称。
23.鸿雁 《汉书·苏武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
单于只好放了苏武。
后来就用“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
如晏殊《清平乐》:
“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李清照词云: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另一首词云: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24.神器 指帝位、政权。
《老子》: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
25.月老 传说唐朝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
韦固前往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管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
(见《续幽怪录·定婚店》)后来因此称媒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26.陶朱 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
相传他帮助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后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来称富商。
27.祝融 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高辛氏帝喾的火正(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称为祝融,后世祀为火神;由此,火灾称为祝融之灾。
28.秋水 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
“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春山,指眉。
29.连理枝、比翼鸟 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
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总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
相传旧中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
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她衣服,结果还是跌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
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
白居易的《长恨歌》: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有了这些句子,难怪人们把结婚称为“喜结连理”。
30.孔方兄 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为孔方兄(含诙谐兼含鄙视意)。
31.青梅竹马 出自李白的《长干行》: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32.问鼎 《左传·宣公三年》: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
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觊觎周室之意。
后遂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33.见背 背,离开。
谓父母去世。
李密《陈情表》: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
34.逐鹿 《汉书·蒯通传》:
“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颜师古注引张晏曰:
“以鹿喻帝位。
”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魏征《述怀》: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
35.三尺 三尺,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词。
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称“三尺法”。
36.杜康 《说文解字·巾部》:
“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
少康,杜康也。
”后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
曹操《短歌行》: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37.鸿鹄 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向高远的人。
《史记·陈涉世家》:
“陈涉太息曰: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38.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
“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
39.彭祖 彭祖,传说中的故事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
40.谢家 唐宋诗词不达意处常用“谢家”之典,这些典故所指意义上主要有二:
(1)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
《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曾问子侄:
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
侄子谢玄回答说:
“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
”这是说,谢安子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
故用其事指有风度的人。
辛弃疾《沁园春·叠嶂西驰》: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
(2)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
《宋书·谢灵运传》载:
灵运于会稽山“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
后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
41.鸡肋 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
(见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42.婵娟 婵娟,姿态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月亮为婵娟。
43.献芹 《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
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
也说“芹献”。
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
“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
44.作壁上观 壁:
营垒、壁垒。
观:
观望。
在壁垒上观望。
比喻观别人成败,不卷入其中。
语出《史记·项羽本纪》。
45.红豆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
《南州记》称为海红豆,史载:
“出南海人家园圃中。
”《本草》称其为“相思子”。
王维《相思》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清人朱彝尊《怀汪进士煜》:
“安床红豆底,日日坐相思。
”即睡在相思树下,日日思念汪进士。
现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46.豆蔻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杜牧《赠别二首(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47.精卫 古代神话传说,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
(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48.击楫中流 也作“中流击楫”,楫,船桨。
出自《晋书·祖逖传》:
“(逖)仍将本留徙部曲面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即东晋大将祖逖率部渡江,当船行到江中时,他敲着船桨发誓说,不收复中原,决不生还。
后借指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
文天祥《贺赵侍郎月山启》:
“慨然有神州陆沉之叹,发而为中流击楫之歌。
”宋人赵善括《满江红·辛卯生日》:
“颖脱难藏冲斗剑,誓清行击中流楫。
”又称“中流誓”,如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
49.岁寒三友 指松竹梅。
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有“岁寒三友”之称。
50.花中四君子 梅竹兰菊花称为“花中四君子”。
51.泰斗 “泰山北斗”的简称。
典出《新唐书·韩愈传》,比喻杰出的可为榜样的人物。
52.人杰 典出《史记·高祖本纪》,指才智突出的人物。
53.仁人 典出《论语·卫灵公》,喻指有博爱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54.传人 典出《荀子·非相》,原指道德学问能传于后世的人。
今指能得到祖先或师长精神或技艺的人。
55.玉成 典出《西铬》(西晋张载),比喻为人成全好事。
56.口碑 典出《五灯会元》,比喻众人的口头称颂。
57.璧还 敬辞,典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指恭敬地退还别人的赠品,或指毫无损伤地归还借用别人的物品。
58.方家 典出《庄子·秋水篇》,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特指精通某种学问、某项技术的专家。
59.西席 典出《称谓录》,代指老师。
60.心许 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心中暗自答应的意思。
61.三味 典出《邯郸书目》,比喻深含的意思(多含褒义)。
62.洗耳 典出《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汉蔡邕),原指厌听世事,今比喻聆听、恭听。
63.斧正 典出《庄子·徐无鬼》,指请人修改自己的作品。
64.抱璞 典出《韩非子·和氏》,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
65.染指 典出《左传·宣公四年》,比喻沾取不应得的利益。
66.射影 典出《苦热行》(南朝宋鲍照诗),比喻说此喻彼,别有用心。
67.青鸟 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
南唐中主李璟有诗: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商隐诗云: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68.涂鸦 典出《尧山堂外纪》(明蒋一葵撰),比喻书画或文章不像样子。
69.城府 典出《宋史·傅尧俞传》,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
70.借光 典出《战国策·秦策》,向别人询问或请人给自己方便时的套话。
71.物色 典出《后汉书·严光传》,本指形貌,后指按照一定标准去访求人才。
72.不才 典出《庄子·山木篇》,自谦没有才能。
73.方寸 典出《三国志·蜀志》,指人的心。
74.捉刀 典出《世说新语·容止》,比喻代人写文章。
75.下榻 典出《后汉书·徐稚传》,原指礼遇贤者,现一般指接待贵客,也借指住宿。
76.润色 典出《论语·宪问》,比喻对文稿细加修饰。
77.春秋 典出《诗经·鲁颂》,比喻年岁、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
78.抱柱 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
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
后以喻坚守信约。
李白《长干行》:
“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
79.班马 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
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叫,推测道:
“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
”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
李白《送友人》: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80.辞第 汉时,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境。
一次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辞谢道: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后比喻为国忘家。
杜甫《奉和严中臣西城晚眺十韵》:
“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
”
81.请缨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
终军说:
“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
”后比喻杀敌报国。
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
“叹江山如故,千村落寥。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
82.钓鳌 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随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鳌顶住,山才固定不动。
友伯国有一巨人抬起脚来跨出没几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钓去六只鳌,因此,有两座山就沉入海底了。
后以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
李白《赠薛校书》:
“未夸观海作,空郁钓鳌心。
”
83.还珠 古时合浦地方盛产珍珠,但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去了。
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
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
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
“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
”
84.金鸡 古代流传天鸡星动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竖起长竿,在竿上立一金鸡,把该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们宣布大赦令。
后来便以“金鸡”借指大赦令。
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
“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
85.烂柯 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知识清单古代诗歌常识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知识 清单 古代 诗歌 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