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南通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docx
- 文档编号:8447936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16.46KB
高三地理南通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docx
《高三地理南通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南通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南通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南通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地理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我国某地某日日落景观照片。
读图,完成1~2题。
1.该日最可能是()
A.1月B.4月
C.7月D.10月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地球运动、太阳视运动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该题需要在图中找到解题信息,如日落的方位为西北方向,根据该地日落方位判断时间。
2.该日()
A.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小,且继续变小
B.各地昼夜长短差值较小,且继续变小
C.江苏省夜长昼短,且黑夜将继续变短
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且速度继续变快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该题重点考查公转速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依据第一题的信息进行判断,该日是一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地球公转速度较快,且继续变慢,故D错误;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故A错误;各地昼夜长短差值变化情况不同,故B错误;江苏省位于北半球,昼短夜长,也继续变短,故D正确。
河南郭亮村位于太行山绝壁之巅。
这里海拔1700米,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岩石以砂岩为主。
图2为郭亮村绝壁景观图。
读图,完成3~4题。
3.郭亮村绝壁岩层()
A.具有层理构造B.含有丰富的化石
C.由变质岩构成D.由岩浆冷凝而成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地壳运动、地质构造、沉积岩及其特征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该题材料中有文字信息“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岩石以砂岩为主”,图示绝壁景观图中明显地看到地层的水平层理构造,所以答案选A。
4.郭亮村绝壁景观形成的过程大致为()
A.断裂抬升、外力侵蚀、流水沉积、固结成岩
B.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外力侵蚀、流水沉积
C.外力侵蚀、流水沉积、断裂抬升、固结成岩
D.流水沉积、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外力侵蚀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和外力作用,要求学生通过读图理清地表形态形成的过程,如地壳运动、地质构造、外力作用等发生的过程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该题设计巧妙,考查学生对地表形态形成过程的理解,郭亮村绝壁以砂岩为主,有明显的水平层理结构,说明是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即流水沉积后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沉积岩,绝壁说明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发生过断裂现象,并沿断裂面抬升形成,后受到外力作用的侵蚀形成如图所示的轮廓,所以答案选D。
图3为2015年1月7日水温分布图。
读图,完成5~6题。
5.有关甲海域洋流性质及其流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寒流,流向西北B.暖流,流向东南
C.寒流,流向东南D.暖流,流向西北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等温线的判读、洋流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该题解题题点在图中,根据纬度判断是南半球南美洲的西海岸地区,根据甲处等温线弯曲情况可知,等温线向低纬度海区弯曲,表明该处有从高纬度海区流向低纬度海区的寒流,且流动方向为西北方,所以答案选A。
6.甲海域()
A.较同纬度其他海域水循环更活跃
B.沿岸降水稀少,以荒漠景观为主
C.分布有寒、暖流交汇成的大渔场
D.水温分布主要受沿岸大陆影响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等温线的判读、洋流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该题解题题点在图中,根据纬度判断是南半球南美洲的西海岸地区,根据甲处等温线弯曲情况可知,等温线向低纬度海区弯曲,表明该处有从高纬度海区流向低纬度海区的寒流,名称为秘鲁寒流,它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减温减湿,形成荒漠景观,故B正确;A说法不准确,较同纬度其他海域水循环活跃太过绝对;秘鲁渔场是上升补偿流形成的渔场,而非寒暖流交汇,故C错误;水温分布受纬度、洋流等因素影响,故D错误。
图4为黄河流域各省人均用水量与万元GDP耗水量图。
读图完成7~10题。
7.黄河()
A.径流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含沙量自上游向下游递增
C.部分河段冬春易出现凌汛
D.上中下游各河段水能丰富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黄河的水文特征、地理数据图表的判读、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该题重点考查黄河的水文特征,黄河径流量的变化受到季节降水多少、流域内人类对河水的使用量的多少、补给来源的多少等方面的影响,所以简单说“径流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并不科学,A错误;黄河含沙量在流经黄土高原的中游河段最为严重,在河流上游植被破坏较为严重的地区比较严重,简单说“自上游向下游递增”也并不科学,B错误;冬春季节黄河宁夏河段、山东河段易出现凌汛现象,所以C正确;黄河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黄河的上中游河段,因为这里地势落差较大,水量丰富,黄河下游地势低平,落差较小,水能资源不丰富,所以D错误。
8.下列关于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黄河下游地区的用水量普遍比上游地区少
B.宁夏落后农业灌溉方式造成人均用水量大
C.黄河下游地区的用水效率比上游地区要低
D.万元GDP耗水量与区域经济水平呈正相关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地理数据图表的判读、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本题的解题思路和关键是数据图表中的信息,人均用水量青海、甘肃、宁夏较多,尤其是宁夏地区由于落后的农业灌溉方式导致人均用水量最大,所以B正确;黄河下游地区各省用水量比上游的四川省要多,所以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下游地区用水效率不一定比上游地区低,故C错误;而万元GDP耗水量与人均用水量基本成正比,但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成正相关,故D错误。
9.有专家建议以市场配置提高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
你认为,该建议将有利于黄河下游地区()
A.退耕还林还草B.获得经济补偿C.扩大水田面积D.增强节水意识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河流的综合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读题干可知黄河下游地区以平原地形为主,农业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较大,所以应该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所以答案选D。
10.为及时了解流域内农田灌溉面积变化情况,可以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B.GPSC.RSD.数字地球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GIS、GPS、RS的应用)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题目考查对农田灌溉面积变化情况的监测,可以用遥感技术完成,故选C。
图5为华北地区某城市规划图。
读图,完成11~13题。
11.图示①、②、③所对应的功能区分别是()
A.①-商业金融区,②-工业区,③-居住区B.①-工业区,②-商业金融区,③-居住区
C.①-居住区,②-商业金融区,③-工业区D.①-商业金融区,②-居住区,③-工业区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城市的土地利用、城市的功能分区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城市各种土地利用状况比较清晰,①在图中分布范围最广,主要分布在工业区周围、商业区周围,所以应该是居住区,②分布较为分散,工业区周边、商贸用地、医疗卫生用地等周边都有分布,应该是人流量、物流量比较大的地方,所以应该是商业金融区,③位置离市区较远,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靠近仓储物流、铁路、公路,交通便利,方便物资运输,所以应该是工业区,所以答案选C。
12.仓储物流区有利的区位条件是接近()
A.商业区,消费者多B.工业区,运费少
C.居住区,便于送达D.城郊区,地价低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本题旨在考查城市的土地利用、城市的功能分区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仓储物流区需要占用土地建仓库,所以应该选择在地价低廉的郊区,所以答案选D。
13.下列有关该城市规划的评价与建议,合理的是()
A.商业金融区过于分散,宜集中式分布
B.工业区比较分散,宜布局在铁路沿线
C.公共绿地偏多,宜缩减保留在工业区
D.医疗卫生用地偏少,宜增加社区医院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城市的功能分区、城市的规划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城市用地分布示意图的判读,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医疗卫生用地仅仅分布在城市东南部,面积狭小,相对于该城市分散且面积广大的居民区而言明显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并且增加了该区域交通拥堵状况,所以答案选D。
图6为某地区某时刻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14~16题。
14.四地风向正确的是()
A.甲-西北风B.乙-东南风C.丙-偏东风D.丁-偏西风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常见天气系统(气压系统)、等压线分布图的判读、风向的画法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该题通过澳大利亚大陆及其周边海域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考查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理解,由图中信息可以画出甲地的风向是西南风,乙地是东南风,丙地位于低压槽线附近,是偏北风,丁地是偏南风,所以答案选B。
15.此时,四地天气状况是()
A.甲-狂风暴雨B.乙-寒风凛冽C.丙-阴雨连绵D.丁-阴冷潮湿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常见天气系统(气压系统)、等压线分布图的判读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该题通过澳大利亚大陆及其周边海域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考查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理解,由图中信息可知,甲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是热带气旋,且等压线较密集,可以带来狂风暴雨,故A正确;根据乙地所处纬度位置,该地风的性质不会是寒风凛冽,B错误;丙地位于低压槽线附近,有可能形成锋面,因为该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西侧,水汽受到影响,不一定会带来连绵不断的降水,故C错误;丁地位于高压脊附近,天气晴朗干燥,故D错误,所以答案选A。
16.此时节,丁地气候特征是()
A.温和湿润B.高温多雨C.寒冷干燥D.炎热干燥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常见天气系统(气压系统)、等压线分布图的判读、气候特征成因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该题通过澳大利亚大陆及其周边海域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考查学生对天气系统的理解,由图中信息可知,此时节丁地位于高压脊附近,天气晴朗干燥,所以答案选D。
“黑灯工厂”就是工厂可以关着灯,照样在生产。
从原材料进去,中间的制造过程,检测、包装,最后成品,完全是无人化。
据此完成17~18题。
17.“黑灯工厂”最适宜用于()
A.原料指向型工业B.技术指向型工业C.劳力指向型工业D.市场指向型工业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不同导向型工业、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该题解题关键在文字材料里,“黑灯工厂就是工厂可以关着灯,照样在生产。
从原材料进去,中间的制造过程,检测、包装,最后成品,完全是无人化”中包含这样的信息点:
该类工业正常情况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夜以继日地完成制作、检测、包装等环节,现在由于技术的推广,可以关灯实现无人化生产,所以该类工业可能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答案选C。
18.“黑灯工厂”的推广普及将()
A.推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进程B.减少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量
C.促进世界经济体之间的联系D.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异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影响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该题解题关键在文字材料里,“黑灯工厂”的推广普及可以有效缓解发达国家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工业面临的工资水平高的问题,发达国家采用该种生产方式可以使得本国劳动密集型工业不用再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进行产业转移,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所以答案选A。
其它选项的说法与题干相关性不强,所以不选。
(二)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选两项且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图7为我国西南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图8为我国西南某河谷地带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
读图,完成19~21题。
19.图7①〜④地中()
A.①地为山脉B.②地地势低C.③地为河谷D.④地地势髙
【答案】A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气候特征的成因、区域定位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该题材料中“我国西南地区”、“某河谷”等关键词很重要,图7中①地等温线向纬度低(温度高)的地方弯曲,说明该处温度较低,有可能是山脉,②地等温线发生闭合,依据等温线判读规律可知该地温度在16℃-20℃,温度比周边低,说明地势较高,③地等温线向纬度高(温度低)的地方弯曲,说明该处温度较高,有可能是河谷,④地等温线发生闭合,依据等温线判读规律可知该地温度在28℃-32℃,温度比周边高,说明地势较低,综上所述,答案选AC。
20.甲地气温较高的原因是()
A.地势较低B.暖湿气流影响C.太阳辐射强烈D.温室效应显著
【答案】A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气候特征的成因、区域定位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该题材料中“我国西南地区”、“某河谷”等关键词很重要,图7中甲地等温线向温度低的地方弯曲,说明该处温度较高,地势相对较低,又因为其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该处有来自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所以答案选AB。
21.西南河谷地区降水日变化的成因主要有()
A.夜晚降温迅速,易形成降水B.白天有逆温层,不易形成降水
C.夜晚多上升气流,易形成降水D.白天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
【答案】CD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气候特征的成因、降水日平均变化图的判读、山谷地区热力环流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该题图8中有重要信息,西南河谷地区在21时-次日4时降水量较大,在白天10时-18时降水量最小,说明该河谷降水量白天和夜晚有较大差异。
河谷地带白天温度较山坡低,气压较高,空气下沉,不易形成降水,夜晚温度较山坡高,多上升气流,易形成降水,所以答案选CD。
落户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江北工业园的中国-东盟北斗科技城(图9),计划建成面向全球、特别是以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为主的东盟地区,集北斗应用和服务产业体系、北斗产业孵化体系、科技体验和休闲观光体系、国际高端学术交流和技术外包服务体系等为一体的科技城(图10)。
据此完成22~24题。
22.建设该科技城应具备的区位条件有()
A.交通便捷B.环境质量好C.劳动力丰富D.接近市场
【答案】A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城市土地利用、工业区位选择、工业集聚及其意义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该题以较新颖的时事材料为载体,考查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区位选择,应选择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技术力量雄厚的地方。
所以科技城选址也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考虑,所以答案选AB。
23.测量船研发基地和无人机研发基地进入该科技城有利于()
A.共同利用公共服务B.及时把握研发动态
C.综合处理废弃物质D.开拓产品销售市场
【答案】A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工业集聚及其意义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题目材料中“中国-东盟北斗科技城”说明其有雄厚科技力量的支撑,将“测量船研发基地和无人机研发基地”建在该科技城可以有效地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技术支撑等,及时获得该科技城研发新成果,提高研发效率,所以答案选AB。
24.中国-东盟北斗科技城的建设,有利于湖北省()
A.提高城市化水平B.开发能源矿产资源
C.缩小城乡间差异D.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答案】AD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工业集聚及其意义、区域经济发展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由图9可以看出,黄石市“中国-东盟北斗科技城的建设”对湖北省的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尤其利于带动湖北黄石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力发展科技力量雄厚的技术型工业,利于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所以答案选AD。
“春运”是中国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的现象。
图11为我国部分省区2012年从广东回原籍度春节的民工人数(单位万)分布图。
据此完成25~26题。
25.流入广东民工超过500万的省(区)有()
A.桂、湘B.蜀、龄C.豫、鄂D.闽、琼
【答案】A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人口迁移、人口流动、影响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的因素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图11中“2012年从广东回原籍度春节的民工人数”超过500万省区有河南、湖北、湖南、广西,也就是说“流入广东的民工超过500万”的也是这四个省区,所以答案选AC。
26.春节期间,形成民工大规模流动的因素主要有()
A.环境质量B.经济水平C.社会文化D.交通建设
【答案】B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人口迁移、人口流动、影响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的因素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春节期间,民工大规模流动是因为要回老家过年,这是受到过节团圆的社会文化影响,民工之所以到外地打工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收入,所以综合来说民工大规模流动主要受经济水平、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答案选BC。
二、综合题:
本大题分必做题(第27题~29题)和选做题(第30题),共计60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分)
材料一:
据农业部消息,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为稻米、小麦、玉米外的又一主粮。
预计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
材料二:
马铃薯性喜冷凉,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
马铃薯能适应多种土壤,但以疏松而富含有机质的pH5.5~6.0的土壤最为理想。
材料三:
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图12)。
(1)我国马铃薯种植优势区域分布的特点有▲。
(2分)
(2)甲区域发展马铃薯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有▲。
乙区域扩大马铃薯生产,可能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5分)
(3)我国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3分)
(4)为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可采取的措施有▲。
(5分)
27.【答案】
(1)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分布在二三阶梯过渡地带(中、东部地区)(2分)
(2)气候温凉;昼夜温差大,夏季光照强;土壤肥沃(3分)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2分)
(3)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我国人多地少矛盾;促进食品加工业发展;增加
就业(3分)
(4)增加科技投人;改良马铃薯品种;因地制宜地扩大马铃薯生产规模;提髙马铃薯专业化、机械化生产水平;提高马铃薯加工水平;加强马铃薯主粮化宣传引导(5分)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原理的能力。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和文字材料可以得出答案的要点,学生应学会从图文材料中获取信息。
第
(1)题,读图12得出马铃薯主要分布在二三级阶梯过渡的地方,以中部和东部地区分布最多。
第
(2)题,甲区域位于中国东北平原,结合题干材料中马铃薯生长习性文字的表述,可以得出发展马铃薯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应包括气候状况、土壤情况的表述,若扩大马铃薯生产可能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如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等。
第(3)题,根据材料一文字材料的表述,如关键词“主粮化”,可以得出该问的答题要点,可以从粮食安全、人多地少矛盾的缓解、农产品的深加工、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增加就业等角度条理化书写答案。
第(4)题,为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可以从加大科技投入、改良品种、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深加工水平、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马铃薯深加工产品的认可等角度条理化书写答案。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3分)
材料一: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图13)的核心是构建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等高新领域合作为引领的发展战略。
材料二:
云南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支点区域之一(图14)。
材料三: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江苏代表团畅谈连云港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工作的四个重点:
一是提升出海口服务功能;二是打造中哈物流基地合作产业园;三是加大东西双向合作,联系中亚,服务东亚;四是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成类似于自贸区的管理平台。
云南
连云港
位置
▲
东部沿海
资源
▲
海洋资源丰富
交通
便于联系东南亚、南亚;进人印度洋的交通枢纽;公路运输为主;受地形条件制约较大
▲
市场
▲
东亚、中亚中转进出口贸易潜力大
经济
产业基础较薄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
(1)填写右表,回答“一带一路”两个战略支点—云南、连云港的区位条件。
(5分)
(2)请以连云港或云南为例,就其对接“一带一路”提出相应的发展措施。
▲(4分)
(3)“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对我国的发展具有哪些积极意义?
▲(4分)
【答案】
(1)(5分)
云南
连云港
位置
西南内陆(1分)
资源
有色金属、生物资源、水能丰富(1分)
交通
亚欧大陆东桥头堡;陆海联运便利;我国中西部地区向东的出海口(1分)
市场
东南亚、南亚中转进出口贸易潜力大(1分)
经济
经济发展水平较髙;对外开放早;产业基础较好(1分)
(2)连云港:
加强产业合作,发展仓储、加工、贸易于一体的物流中心;建设基础设施;提高港
口服务效能;发挥政策优势;加快自贸区建设。
(云南:
建设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网络;承接产业转移;加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重点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沿边贸易;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4分)
(3)保障资源、能源供应安全;消化过剩产能;实现区际优势互补;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南通市 届高三 第二次 调研 测试 地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