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过年前后风俗习惯.docx
- 文档编号:8442532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76.63KB
福建莆田过年前后风俗习惯.docx
《福建莆田过年前后风俗习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莆田过年前后风俗习惯.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莆田过年前后风俗习惯
福建莆田过年前后风俗习惯
福建莆田是个神奇的地方,因为人多地少,近三分之一的莆田人到世界各地谋生意、求发展。
中国工艺品市场、民营医院、建材工业有宏大的莆田人队伍,仅民营业医院莆田人开办的占全国70%。
另外,莆田人自古过年都有独特的形式,这与莆田历史事件密切相关并一直沿袭至今,正如莆田地方方言具备古汉语一样,很值得我们研究和了解。
从农历十二月十六尾牙(也是中国春运第一天)到二月初二头牙,莆田风俗有着奇特的方式。
一、做尾牙
“做牙”,亦称“祭牙”。
这一节俗,原本是莆仙生意人的祭祀方式,后才延伸成莆仙民间普遍的节俗。
相传在明代有个叫陈米牙的,是专门经营米业的商人。
同是生意人,陈米牙的经营方式与众人不同,人家卖米唯利是图,一味赚钱;而他卖米是薄利多销,生意不成仁义在。
陈米牙做生意老少无欺,在江南民间传为美谈。
莆仙生意人为纪念和仿效他,便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出外做生意和十二月十六日赶回家过年时,举行祭祀陈米牙的仪式,后简称为“做牙”或“祭牙”,并把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定为“头牙”,十二月十六定为“尾牙”,后来,一些生意人还把这一节俗延伸为每月初二和十六日都要“做牙”。
旧时,莆仙民间做“尾牙”那天,大、中商家必备酒席邀请同行和本店伙计们。
一是联络商友之间的感情,二是决定所雇伙计的去留。
按俗例,本店伙计吃“尾牙”后,即算结束雇约,至次年二月初二日,店的伙计若再被店主邀请“做头牙”,则是被继续受雇的信约,三是以“做牙”祀神、祀福,求生意兴旺。
受商家影响,莆仙民间即使没有经营生意的家庭在农历每月初二和十六日,也有“做牙”的风俗。
在莆仙山区和沿海一带,民间还有为“婆姐做牙”的风俗。
仙游一带称为“安婆妈”。
“婆姐”即婴儿的保姆之神。
凡家有婴儿的,每月初二、十六日都要为“婆姐做牙”。
黄昏备办干饭一小碗、青菜一小碟,俗称“菜瓯饭”(小花碗盛干饭),在卧房前祭祀“婆姐”,祈求其照顾婴儿睡眠平稳,饮食正常,无病无灾,快快长大。
若婴儿睡眠中脸有微笑,就认为“弄婆姐”,意即“婆姐”在教婴儿微笑。
二、扫巡
莆田话把年前大扫除叫“扫巡”。
“扫巡”的时间,各地都没有统一。
有的地区群众从“
尾牙”(农历12月16日)后开始,一般是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六和二十八。
也有提前,都选个“双日”中的大晴天(“双日”是莆仙群众的吉利数码),俗语说:
“千补万补,洗净见先祖”、“扫巡四面光,洗净见祖公”。
把家里能搬动的东西,都搬到户外,先洗刷干净,再让太阳晒干。
然后室内再用竹竿绑着树枝(带叶),作成一把大大的扫把,把每个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这就叫“扫巡”。
有的地区不受限制,腊月初直至年关前进行。
群众“扫巡”的日期一般都选择双休日和天气晴朗的日子,以示吉利。
“扫巡”的工具农村用芦苇、甘蔗尾巴和稻草捆成一大把像扫把,并贴上一小块红纸,然后缚在竹竿上,用于打扫清理室内外墙壁、屋梁、楼梁、楼板和天花板上附着的灰尘、蜘蛛网等污物。
室内打扫清理垃圾和废物;铺地板砖的进行洗擦、厨具、桌椅、眠床等家具、被铺、蚊帐全部进行洗涤。
通过清洗、打扫把室内全面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
有的地区群众在“扫巡”之后全家人吃一餐“擦粉”(用线面为主料配些佐料煮成的大杂烩),期望来年阖家平安。
“扫巡”意味着把旧一年里的灰尘秽气打扫出门,以崭新的气象喜迎春节,跨进大吉大利的新一年。
这个有益于人身健康,有保持生活环境卫生的风俗习惯,千百年来莆田人民一直保留下来沿袭至今。
三、除夕辞年祭天地
莆田民间除夕子时要祭天地,方言叫“上供天地”或“辞年”。
天地崇拜在中国汉民族和少数民族中由来已久,原始社会人类面对难以征服的大自然,就认为自然界中有一个主宰者,从而产生了想象中的“天地神灵”,并因而产生了“玉璧以祭天,玉琮以祭地”,衍生出许多祭拜天地的仪式。
而这些仪式,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祈福消灾,永葆安康。
道教造神中天廷的最高统治者是玉皇,民间就一直把玉皇大帝指认为天。
宋代皇帝还封一位“后土皇地祗”的神为“地母”。
这样天地就各有主神。
只是老百姓不懂那么多,一般只认为“天地就是玉皇大帝”。
据说每年除夕子时起,玉皇都要巡安人间,所以老百姓都在这个时候备办祭品上供,感谢他对自己的庇佑,期望来年他再给自己带来好运。
“辞年”的祭品十分丰富,花果茶酒齐备,“六斋”、“十味”、线面、“龟”、“团”、鸡、鸭、鱼鲜,还有“隔年饭”,摆满供桌,烛火高烧,香烟缭绕。
还要摆上“五果”,这是一种小米糕,印成圆形和方形两种,寓意天圆地方。
更重要的是一定要烧“贡银”、“天金”。
传说家家“辞年”,天地吃不下,只收走“贡银”,所以祭毕茶酒要“喷银”(倒在烧“贡银”的灰上)。
神比祖宗大,所以祭完“天地”,把供桌换个位置,这些祭品可以再用来祭祖宗。
祭祖时不用茶酒,但必要增添“菜、饭”,还要烧“纸钱”或“银宝”、“银纸”。
“辞年”习俗延续至今,除夕子时起,家家灯火辉煌,鞭炮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四、除夕
莆田除夕又称为过年、做岁、三十暝(夜)、围炉等,有的年份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过年,亦称三十暝。
莆田人过年之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为使年过得热闹、旺意,莆仙民间,尤其是农村,各家都要备办“红团”“番薯起”、薄糕、油炸豆腐、红柑、茶酒等,并要杀鸡(鸭)、杀猪(羊)、鱼等,称为三牲,以备祭天地、神、祖先等辞年之用。
莆仙人辞年大致在腊月二十到小年夜之间的某个晚上,一般以二十八或二十九日为多。
这天中午,家家都吃“擦粉”,晚上,开始辞年时,要在院前摆一张系着金钱绣花桌裙的供桌,桌上摆着五果、六斋、三牲和贴着福、禄、寿红纸花的干线面,燃放爆竹后,全家人由年长的领头,依次拈香跪拜天地、祖先,祈祝全家平安,来年幸福。
然后在供桌前烧贡银、银纸,并再次燃放爆竹,表示辞年结束。
莆仙人看重亲情,除夕夜围炉时,大家一定要千方百计地赶回家里团聚。
在围炉时,如果有人确实无法赶回家,那也要在餐桌上给他放上一副碗筷。
莆仙民间围炉时餐桌上的菜大多都有吉利的寓意,如鲫鱼(俗名鲫母,谐音积宝)、蟹(要十脚全的,寓十全十美之意)、虾(谐音和,一家和和气气,和气生财)、甜丸子(莆仙方音称软粿,意即日子过得甜甜美美的),上述这四道菜是必不可少的。
有些讲究古例的人家,还把木炭烧红放要烘炉里,置于餐桌下面,表示一家亲热团圆、兴旺发达。
围炉后,上辈人要给16岁以下的未婚男女分压岁钱;也有子女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压岁钱的;还有丈夫给没职业的妻子压岁钱的。
过年分压岁钱的意思对小孩子是已增一岁了,对上辈人是孝敬,对妻子则是夫妻恩爱。
压岁,其谐意是压祟,即禳灾驱邪之意。
五、探亡日与白额春联
新年正月初一吃完饭后亲友登门互相拜望,叫做“拜年”,说些吉利话儿,这种习俗和全中国都一样。
但以正月初二为“探亡日”,这一天互不登门,以表示对倭寇侵害中死难亲人的哀悼。
至今莆田人每年这一天,都不互相串门拜年,或者走亲访友,害怕把霉头带给别人。
(不过我们年轻人偏偏挑这一天进行聚会之类的活动,就因为街上人少,正合适。
)
贴春联也是中国人特有的春节风俗,它是把各种吉祥的祝福语写在大红纸上贴在门的两边。
红色在中国是喜庆的颜色,用红纸来写春联是一般中国人约定俗成的习惯,是家家必须要遵守的,否则会有不吉利的嫌疑。
但在莆田正因为有这段倭寇侵害的历史的缘故,莆田境内却流行着贴白额春联的风俗。
原先,莆田正月初二“探亡日”每家都贴上白联,但在初四“做大岁”,又要按惯例贴上大红春联,在哀思亲人与吉庆佳节的矛盾中,人们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在刚贴过的白联上面,覆盖大红的春联,将白联露出一截(约10厘米),用来表示心有余哀。
从此以后,莆田地区在春节时,便流行贴白额春联的风俗。
六、做大岁
在历史上,莆仙地区是“衣冠南渡,如闽者八族”的聚集地和扩散地之一,“风俗好尚,有东周齐鲁遗风”,至今仍遗存着十分独特的年俗,如大年三十晚上不动刀,担心招来杀气,正月初一早晨不能扫地,担心扫走财神等。
莆仙还有一项特别的风俗,就是“正月初四做大岁”。
关于莆田初四“做大岁”,有一段悲惨的历史记载: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犯福建,占领宁德横屿、福清牛田和莆田林墩等地,兴化府城(今莆田城)在农历十一月二十九被倭寇攻陷,并被占据达两个月之久。
兴化城内被焚毁殆尽,死亡3万余人。
直到次年正月廿五日,抗倭英雄戚继光兵到,兴化城才得以光复,逃亡山区的老百姓于二月初二返回家里。
这时,年节已过,人们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后,于二月初四重新做岁。
为纪念莆田这段悲惨的历史,莆田民间约定正月初四“做岁”,(因农历二月农事正忙,若在二月初四“做岁”,时间也拖得太长),并将年三十晚上改为“做小岁”,正月初四晚上称为“做大岁”。
同时将正月初二日作为探望亲友伤亡的不祥日子,至今莆田人每年这一天,都不互相串门拜年或走亲访友。
正因为有这段历史的缘故,莆田境内也流行着贴白额春联的风俗。
原先,莆田正月初二探亡日每家都贴上白联,但在初四“做大岁”,又要按惯例贴上大红春联,在哀思亲人与吉庆佳节的矛盾中,人们选择了一个折衷的办法,即在刚贴过的白联上面,覆盖大红的春联,将白联露出一截(约10厘米),以示心有余哀。
贴白额联的习俗,在莆田民间又一传说,清顺治五年(1648)3月,明朝东阁大学士莆田人朱继祚率义军收复兴化城。
清兵多次反攻,城内不少百姓伤亡,家家都有丧事,门贴白联。
至年终,清政府强令家家贴红联,城内居民巧妙地贴上红联时,留下原来白联的一截,以示对逝去的亲人和明朝故国的怀念之情。
七、元宵
莆田元宵节与全国各地不太相同,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
在莆仙地区,人们过元宵节总离不开灯,正月十五晚,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许多村镇还举行彩灯游行,俗称“大游灯”。
游灯中各类彩灯琳琅满目,争奇斗艳,有龙灯、凤灯、荷花灯、麒麟灯、月兔灯等,灯上绘有人物、故事、花草虫鱼、飞禽走兽、山水楼阁等图案。
元宵节期间,莆田有“行傩吃元宵”的风俗。
行傩吃元宵是民间以敬神为名,实为互相请吃,增进相互友谊的一种民俗。
“行傩”意即神在民间的巡游,“行傩仔”是元宵夜接待亲朋好友作点心的食品,有用糯米粉搓实心和用糖作馅的两种,这些丸仔,象征着全家团团圆圆,日子过得甜甜蜜蜜,幸福美满。
莆田元宵节期间,不论山区或是沿海各村落,大多举行跳棕轿表演活动。
跳棕轿即棕轿舞,是莆仙地区的一种民俗舞蹈。
每队舞蹈者各抬一架高不到一米,宽不到三十多厘米,顶部饰以棕片的竹制或木制四方小轿,在广场,沿街或庭院大坪上进行表演,表演时街道、场院燃起篝火,年轻力壮的男性表演者身着各色统一服装,腰扎布带,个个英姿焕发,抬着棕轿、踏着节奏,绕着篝火游舞,人们一个接一个窜过火堆形成“8”字形穿梭跳跃,周而复始,直到火焰熄灭为止。
莆仙地区元宵节宗教色彩较为浓厚。
从正月初六至二十九日,各村社分别按时间举行元宵(每社一天),有的宫庙还举行总元宵,如涵江鲤江庙、江口东岳观、拱辰外头亭瑞云祖庙等。
总元宵实际上是“出游”,有马队、妆阁、彩旗队、车鼓、十音八乐、弄龙戏狮等,热闹非凡。
莆仙沿海,特别是湄洲岛上,有举行妈祖元宵节的风俗。
妈祖元宵的正日是正月初十,元宵期间,妈祖宫庙内有点“烛山”的俗例,妈祖元宵要一直延续到正月二十九日才结束。
元宵中的“福首”人家。
元宵,莆田农村一年中最热闹的活动,它有别于其它地方。
从正月初六开始,各个自然村不同姓氏人家依照传统习惯,在祖祠祭拜祖宗和神灵。
这种祭祀仪式从一直闹到正月二十九,由莆田东岩山、文峰宫举行“妈祖尾夜灯”才结束。
在元宵活动中的,各个自然村不同姓氏人家每年根据年龄辈份流轮选出“福首”。
在人们的传统习俗中,能当上“福首”就是族姓中最有福气的人,“福首”一定是男性,一生只能做一次“福首”。
据说,做“福首”会给主人带来好运,每个轮到“福首”人家都会十分重视,村上几个“福首”人家也会相互攀比,都想把排场搞得大一些。
有的要花费几万元来筹备各种活动,还要筹办几十桌酒席招待亲朋好友。
元宵前几天“僮身”就开始忙里忙外,一些亲朋好友也会场主动前来帮忙:
有的忙于搭彩门、挂红灯、装彩车、摆宴桌,有的忙于杀猪屠羊、准备各种祭祀用的物品,大家都想把“福首”人家的祭祀活动搞得热闹一些。
元宵这一天,同族的亲戚都会挑来装有肉、面、蛋等贺品的“十盘担”前来贺喜,族人在“福首”的带领下来到祖祠的大厅中按照传统仪式举行祭祀活动。
“福首”除了在家举行祭祖招待亲朋好友,更重要的是在村里庙会活动中充当主祭,亦称“捧手炉”。
元宵期间,宫庙中的菩萨抬出来遨游本村境内,游行路线按各村习俗约定,称为“行道”游行。
村里几位“福首”捧着香炉,随着妈祖神像或其它“社公”在旗花、凉伞的护送下,不分昼夜挨家挨户绕境赐福。
所到之处家家户户设宴桌迎神祭拜,给菩萨压岁钱。
法师诵经做道,唢呐车鼓轮番助兴,棕轿绕大埕不停摆动,大家俯首叩拜,求神保佑,在浓浓的鞭炮声中把庆赏元宵推向高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 莆田 过年 前后 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