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规则.docx
- 文档编号:842646
- 上传时间:2022-10-13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7.85KB
吟诵规则.docx
《吟诵规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吟诵规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吟诵规则
吟诵的规那么初探
徐健顺
吟诵虽然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但是一直属于口头文化,兼之人人皆能,各各不同,所以很少有人专门论述。
除了日本有吟诵谱〔而且年代并不久远〕之外,也不见有其他曲谱流传。
现有的文献证据,很难把古代的吟诵描述清楚。
我们研究吟诵的主要依据,还是近百年来的影音资料。
建国以后录音资料还是有相当的数量,但是散在各处,我们正在全力搜集。
同时,我们也展开了大规模的采录工作,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专业的采录。
目前已经拥有200余位先生的近200小时的影音资料,另有大量的采访记录和文献资料,涉及汉语七大方言区和日语、朝鲜语等多种语言的汉诗文吟诵。
我们正在制作数据库。
前面说过,吟诵各各不同,但是从现有的影音资料来看,各地的吟诵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这就说明吟诵还是有规那么可循的。
本文即试图对吟诵的规那么做一探讨,只是目前资料尚不充足,研究也刚刚展开,尤其还未对现有资料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以下只能算是未经证实的感性经验。
一、 吟与诵
吟诵的概念一向不统一,有吟、哦、咏、诵、读等多种说法,即使用了同一个字,在不同的人那里也可能表示不同的意思,弄清楚这些概念的演变及其相互关系,是一个大课题,在此不敢涉足。
只是从一般的经验来说,吟诵应是“吟咏〞和“诵读〞的合称。
“吟咏〞这个概念,对象是诗词韵文,甚至可以做诗词韵文的代称。
好似没有看到过“吟咏〞散文的说法。
散文是诵读的。
当然诗词韵文也可以诵读,但是使用“吟咏〞的方法的时候更多一些。
吟咏诗词,诵读文赋,看来是一个普遍的情况。
但是仅此还是不能说明吟诵的实际状况。
我们在采录的过程中,发现了有趣的现象。
对于诗词韵文,先生们说是“吟咏〞的时候,大局部是有音阶有曲调的,但是也有少数没有音阶曲调的情况;对于散文,先生们都说是“读〞或“诵〞,其中大局部是没有音阶曲调的,但是也有少数是有音阶曲调的。
这样看起来,在传统的观念中,“吟咏〞和“诵读〞的区别就是对象不同,而与有无音阶曲调没有关系。
但是又如何区别诗词韵文的“吟咏〞与“诵读〞呢?
这时候先生们的说法就不一样了。
有的先生认为有音阶曲调为“吟咏〞,否那么为“诵读〞;有的先生认为接近口语的为“诵读〞,美化艺术化之后为“吟咏〞。
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都难以与以韵文-散文为别的“吟咏-诵读〞的概念相统一。
因此,为了学理上的清晰,我有一个建议,就是按照音乐性来规定“吟咏〞与“诵读〞:
“吟咏〞有音阶曲调,而“诵读〞没有音阶曲调。
这样比拟容易进行科学分析,研究吟诵的规律。
但是有一点需要记住:
我们所说的“吟咏〞与“诵读〞,与古人所云略有不同。
至于“吟诵〞的外延,我们和古人并无差异,都是指“吟咏〞与“诵读〞的合称。
除了“吟诵〞之外,在古代,诗文的语音表现方式还有念和唱。
唱、吟、诵、念,是古代的四大语音表现方式。
同样的作品,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创作或欣赏,其涵义就有所不同。
在现代,“诵〞这种方式除了古代的“诵读〞以外,还多了个“朗诵〞的方式,这是从西方传入的,通过话剧电影进入中国,在朗诵诗中定型的一种语音形式。
当然“唱〞也多了美声、通俗等等唱法,与此题无关,暂不讨论。
总之,“吟诵〞之“诵读〞与今日之“朗诵〞不同。
前者是中国传统的语音表现方式,遵循“吟诵〞的规那么;后者是西方式而汉语化的语音表现方式,不遵循“吟诵〞的规那么。
二、吟诵与唱、念
前文说过,唱、吟、诵、念是四大语音表现形式,对于汉语古诗文来说,吟、诵合称为吟诵,那么就要理清一下唱、念和吟诵的关系了。
“念〞很简单,就是口语的方式。
“念〞和“诵〞的区别,是“诵〞更脱离口语,更艺术化,更有突出强调,也更准确清晰。
“吟诵〞之“诵〞与“朗诵〞之“诵〞都是如此,只是各自使用的方法不同。
“念〞和“诵〞的共同点是都没有音阶曲调。
“吟〞和“诵〞的区别前文已辨,在于有无音阶曲调。
但是“唱〞也有音阶曲调,如何与“吟〞相区别呢?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就是“吟〞的特性的问题。
前人对此多有论述。
从赵元任先生开始,很多先生都对此进行了探讨。
得出的结论,比方说:
“唱〞有曲谱,“吟〞没有曲谱;“唱〞法固定,“吟〞法即兴;“唱〞音乐性强,“吟〞音乐性弱;“唱〞为感人,“吟〞为悦己;等等——都是正确的,只是尚非本质。
北师大王宁先生说:
吟声像是乐声,实那么仍是语声——与心声同步的语声。
吟诵带来的形象像是音乐形象,实那么仍是文学形象。
吟诵重词不重乐,旋律、节奏都是对文学形象的强化和再度美化。
应当说,吟诵与声乐——特别是表演艺术的声乐,本质上不是一回事。
“吟〞和“诵〞一样,都是“重词不重乐〞,“吟诵〞的目的在于使词意更清楚,语言重于音乐,而“唱〞的目的在于音乐的意义表达,词只是一个提示,一个比喻,音乐重于语言。
由此而引发出一系列的差异:
“吟〞比“唱〞更严格地依字行腔,“吟〞遵循诗词格律,“吟〞的即兴特征,“吟〞的个人理解成分很多,等等。
一切“吟〞与“唱〞的差异,皆出于两者目的有别。
又有“吟唱〞一说。
有的先生说的“吟唱〞即是“吟咏〞,在此不管。
有的先生说的“吟唱〞指“吟〞中偏于“唱〞的那种,比方许多人对词的“吟〞。
但也有人说那已经不是“吟〞而是“唱〞了。
还有新创作的许多“吟诵曲〞,到底还是不是“吟诵〞呢?
这个其间的界限,应该怎么把握呢?
某段“吟唱〞到底属于“吟〞还是“唱〞,原那么上要看词重还是曲重。
但这是个很抽象的说法。
我们应该把界限客观化,清晰化。
这个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吟诵的规那么的问题。
下面就是我的一点探索,供大家批评。
三、吟诵的规那么
吟诵是有规那么可循的,我把这些规那么分为三个层次。
〔一〕第一个层次:
这些规那么都是吟诵的根本规那么,可以说符合这些规那么,即使后面两个层次的规那么不符合,也可以认为是属于吟诵了,而不符合这些规那么,就不能说是吟诵。
1、平长仄短。
这是指吟诵格律体诗文的时候,在二、四、六等节奏点上,平声长而仄声短,加上平声的韵脚也长,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变化丰富而又错落有致的长短规律。
比方: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其节奏与现代的朗诵有着明显的差异。
附带说明几点:
〔1〕一、三、五等非节奏点上的字不长,即使是平声也不长。
〔2〕仄声韵脚可以拖长,这是在词曲的吟诵里是这样。
〔3〕仄声的非韵脚的尾字不能拖长。
〔4〕长短是相对而言的,其实近体诗词的吟诵本来就是比拟慢的,只是相对而言,二四六的平声更长而已。
〔5〕平长仄短的规那么不是百分之百地有效的,只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有效。
有时吟诵者会根据文意情绪做一点微调,比方有的该长的字并没有那么长,该短的字却比拟长等,但是这种情况必须是个别的,如果成规模地破坏平长仄短的规那么,就不能再视为是吟诵了。
〔6〕近体诗、词、曲的吟诵是肯定遵循平长仄短原那么的,但是格律体的文,比方骈文、律赋等的吟诵,就不一定遵循这个原那么。
原因是,有些格律体的文赋,尤其是长的文赋,其吟诵之法和古体诗文是一样的。
实际上,大局部文赋的吟诵都是和古体诗文一样,不遵循平长仄短原那么的。
平长仄短的规那么有很多前辈先生都曾论述过。
但是,大多数人所面对的材料比拟单一,得出的结论缺乏普适性。
而当个别先生得到比拟丰富的吟诵资料时,就会发现不遵守平长仄短规那么的情况。
比方华钟彦先生曾经总结其为“两字一顿法〞。
那么,平长仄短是普遍遵守的规那么吗?
在我们搜集和采录的资料中,也有个别的近体诗词的吟诵不遵循平长仄短原那么的情况。
在我们所采录的200余位先生中,不遵守平长仄短规那么的缺乏十分之一。
其中一些吟诵的先生已经过世,无法取证了。
在可取证的先生中,我们根本做了采访,其中又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先生自己说应该平长仄短的,只是他在吟诵的时候不太注意而已,说明这个规那么在先生的心中是存在的。
一种是不知道有这么个规那么的。
这个规那么一般都是老师教学生吟诵的时候传授的,不知道这个规那么的情况,在我们的采录经验中,根本上都是属于吟诵的学习时间不长或者没有正式学习过吟诵的情况。
除了这点个别的情况,从南方到北方,汉语的七大方言区的吟诵都遵守着平长仄短的原那么,甚至华钟彦先生说,日本的汉诗吟诵也遵守这个规那么。
日本的吟诵流派众多,这件事尚待证明。
但是在汉语吟诵中,平长仄短是一条共同的规那么,这一点看来是不会错的。
下面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么一条规那么呢?
在现代汉语中,如果按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来看,口语中是不存在平长仄短的现象的。
那么在中古汉语的口语中,存在平长仄短的情况吗?
对于这一点,前人的研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入声是短的,这一点大家都公认。
平声是长的,这一点大家也公认。
问题在于上声和去声是不是比平声短,这一点存在争议。
再加上,没有录音资料,只靠文献资料考证,和现代方言佐证,而在不同的方言中情况又不一样,所以,这个问题恐怕会是永远的公案了。
就算口语中真是平长仄短的,吟诵的时候又为什么要把这个差异放大?
除非是口语中这个音长的差异有表意的作用,那么为了吟诵的目的——更深刻地表达涵义,而放大平仄的音长差异。
从语音学的角度来看,平声字和仄声字已经存在音高的差异,没有必要再形成一个音长的差异来区分。
平仄的音长差异对于语义没有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原先平声真的长于仄声,也会在后世的语言使用中,丧失掉这种差异。
所以,吟诵的平长仄短规那么应该与口语中是否平长仄短没有关系。
事情也许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
中古汉语的平声,无论是阴平还是阳平,调型都是平的,而上、去、入都是不平的,有变化的。
吟,即拉长声音的意思。
平声可以拉的无限长,仄声就拉不长。
入声本身就是短音,喉塞音结尾,不能拖长。
上声和去声,一个升,一个降,人的声域有限,不能无限升降,又不能升降的太慢,像平声了,又不能升降完后再拖长,那样听起来还是像平声,所以总之不能拉长。
这就自然形成了平长仄短的规那么。
关于这一点,也有不少前人曾经论述过。
中古汉语为什么要分平仄,为什么是一三开而不是二二开,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吟诵。
四声被分为可以拖长和不可以拖长的两种。
一句诗,在吟诵的时候,每个字都拖长,不好听,每个字都不拖长,也不好听,必得两者交错,方为美听。
每个字的声调都平平的,不好听,每个字的声调都变化,也不好听,必得两者相间,方为美读。
诗词格律平仄相间的根本原那么,就是为了追求动与静的对称美,长与短的对称美,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旋律的起伏有致。
这些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美感的规律。
近体诗的根本特征就是对称美。
为什么平长仄短的吟诵法在今天听起来很奇怪呢?
主要是因为阳平调的问题。
近古以后,中原音韵体系的阳平改为升调,现在留在了普通话中。
如此一来,平仄相间的动静对称之美、长短对称之美就破坏殆尽,现代人很难体会了。
比方: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四句诗,只有第一句尚保存了平仄之美,因为“山〞是阴平字。
其余三句的二、四平声字与韵字“河〞、“流〞、“穷〞、“层〞、“楼〞均为阳平,动静相间之美就没有了。
在古代,它的读音〔仅指声调〕应该把所有的阳平都读如阴平:
白日依山尽,huānghē入海līu。
yūqiōng千里目,更上一cēnglōu。
此时,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拉长之后吟诵会成为这样:
bòrìyīshān——jìn,huānghē——rùhǎilīu——。
yùqiōng——qiānlǐmù,gèngshàngyìcēng——lōu——。
比方我在山东淄博桓台县采录的田家铸先生的吟诵:
53 53 2321 1—1∣31 65 5—3 1 65 5∣
白日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吟诵 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