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著名家教选介六郑板桥家书.docx
- 文档编号:8420866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9.03KB
历代著名家教选介六郑板桥家书.docx
《历代著名家教选介六郑板桥家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代著名家教选介六郑板桥家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代著名家教选介六郑板桥家书
历代著名家教选介(六):
郑板桥家书
郑板桥(16931765)原名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
江苏兴化人。
康熙年间举秀才,雍正十年(1732)举人,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二甲进士。
故落款是常自称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乾隆六年(1736)初为山东范县县令,时年五十。
在任日事诗酒,疏放不羁。
后调任潍县县令,官潍七年,吏治文名,为时所重,在潍七年,无论是在吏治还是诗文书画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峰。
在潍力劝潍县绅民修文洁行,主持修潍县城隍庙、文昌祠,撰《城隍庙碑记》、《文昌祠记》。
有政声,在潍县百姓间较的影响。
在潍县任上著述亦颇多,其《潍县竹枝词》四十首尤为脍炙人口。
有惠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
回居扬州,以卖字画为生。
平日恣情山水,与墨客骚人、和尚道士作醉乡游。
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
声誉大著。
为人秉性正直但佯狂,怪癖。
平日作画,高兴时马上动笔,不高兴时,不允还要骂人。
扬州一些富裕的盐商,即使许以万金,也不得一字一画。
嗜吃狗肉,誉之人间珍肴并将狗肉分等,所谓一黑、二黄、三花、四白,民间流传许多盐商以此骗画的故事。
为扬州八怪之一
郑燮工诗、词,善书、画。
其诗、书、画世称三绝。
诗文力去陈言,不屑作熟语;多寄兴尤其是题画诗;语言通俗平易,但感慨极深,很有震撼力。
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图》);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诗云》)等。
其书法亦有别致,以乱石铺街、浪里插篙形容其书法的变化与立论的依据。
书体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
间亦以画法行之。
印章笔力古朴,直逼文徵明、何震。
板桥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
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
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
他喜画兰竹石的缘由,正如他所云:
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而为四美也。
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
他的绘画也像诗歌、书法一样,强调独创,不肯从人法。
正如他在一首题画诗中所云:
画竹插天盖地来,翻风覆雨笔头载;我今不肯从人法,写出龙须凤尾来。
他以黄山谷笔致增强作画的气势,他在其代表作《兰竹石图》中云:
要有掀天揭地之文,震电惊雷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固不在寻常蹊径中也足见其艺术抱负。
其代表作有《兰竹石图》、《兰石图》、《墨竹图》、《柱石图》、《鸬鹚图》、《猫戏蝶图》、《兰草图》、《春兰图》、《画竹》、《初夏竹图》、《秋竹图》、《新竹图》、《冬竹图》、《风竹图》、《山竹图》等。
郑板桥
《郑板桥家书》是中国古代齐家文化的代表作之一。
现存家书近六十篇,板桥一生卓尔不凡、薯述亦甚富,惜其放诞不羁,往往随手散佚,以致坊间刊行之《板桥全集》亦仅十之二三耳。
其家书亦类此。
乾隆十四年(1749),郑板桥将他写给最珍爱的堂弟郑墨的封家书编订刊刻。
这大概是最早印行的《郑板桥家书》。
后来有人从镇江某藏书家觅得先生家书一厚册其后的附志中云从先生后裔处借来抄录的,共59篇。
这就是现在市场上流传的《郑板桥家书》全貌。
同样因为板桥的疏懒随意,板桥家书多数未注落款年月,无从推断写作具体时间。
但从写作地点和内容推断,最早为在雍正十三年(1735)在镇江时写给堂弟郑墨的第一封家书《焦山读书寄四弟墨》。
1732年秋,郑板桥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
随后赴镇江焦山别峰庵读书,时年四十岁。
最后则是在潍县署中寄四弟的两封家信,其中提到自己打算辞官还乡和先将妻儿遣返归里诸事。
时间约在乾隆十四年(1749)时年五十七岁。
因为这年作者亲自校订的《重订家书十六通》付梓(前有《板桥自叙》),其中就有这两封封家书。
乾隆十六年(1751)在潍县任上所作诗《思归行》、词《满江红思家》、《唐多令思归》等亦可作为旁证。
板桥家书,多写于范县(今属山东菏泽市)和潍县(今山东潍坊市)任上,又以给郑墨信最多,达41篇,占现存家书三分之二还多。
郑墨为板桥的堂弟,字五桥,小板桥25岁,是板桥的叔父之标先生的独生子。
板桥没有同胞兄弟,只有这个堂弟,他们常一块玩耍,感情很深:
我无亲兄弟,同堂仅二人。
上推父与叔,岂不同一身?
(《怀舍弟墨》)郑墨是一位憨厚勤谨的读书人,板桥对他寄以兴家的厚望:
老兄似有才,苦不受绳尺;贤弟才似短,循循受谦益起家望贤弟,老兄太浮夸。
板桥看出小弟同自己不是一类之才,便不以仕途经济文学艺术相劝进,而是以治家的重任相托。
后来的事态发展也证明了板桥的明智。
日后板桥赴任山东,郑墨只手撑家,举凡卜宅、买地、侍嫂、教侄,事无巨细,勉力操持,既表现出郑墨的治家长才,同时也表现出全力支持乃兄事业的自我牺牲精神。
这本《郑板桥家书》就是板桥在外客居或仕宦时,郑墨在兴化主持家计,弟兄常常互通音问,纵淡人生,讨论学问,商量家事的记录。
从中可看出板桥的胸怀抱负、情操气节:
为政时关心民生、勤勉从政;治学上心无旁骛,面壁而居;不喜结交官府、不愿与俗士为伍,而喜与骚人、野衲手持狗肉作醉乡游。
特别厌恶为富不仁的盐商,从不为之题字作画。
家信的另一个主要内容是教子。
板桥五十二岁时,继室饶氏才为他生一子,可谓老年得子,自然十分珍爱。
正如他在家信中所说: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
然爱之必以其道,他嘱咐郑墨要严加管束,教他忠厚待人,不可凌辱婢仆,不可锦衣玉食。
并直接晓喻儿子:
要善待邻里、勤读好书,教他如何读书:
读书须精、叙事须明,告诫他千万不要怨天尤人。
乾隆十四年,他在刊印十六封家书时曾有篇自序。
序中说几篇家信,原算不得文章,有些好处,大家看看;如无好处,糊窗糊壁,覆瓿覆盎而已,何以叙为!
郑燮自题,乾隆己巳。
板桥本是狂放之人,在此却把自己编印的家书说得如此不堪。
但通过《板桥家书》被被一代一代辗转抄录、刊刻、传颂,看来是自谦了。
一、焦山读书复墨弟
【原文】
来书促兄返里,并询及寺中独学无友,何竞流连而忘返。
噫,兄固未尝忘情于家室,盖为有迫使然耳。
忆自名列胶庠[1],交友日广,其间意气相投,道义相合,堪资以切磋琢磨者,几如凤毛麟角。
而标榜声华[2],营私结党,几为一般俗士之通病。
于其滥交招损,宁使孤陋寡闻。
焦山读书,即为避友计。
兼之家道寒素,愚兄既不能执御执射[3],又不能务农务商。
则救贫之策,只有读书。
但须简练揣摩方有成效,不观夫苏季子[4],初次谒秦王不用,懊丧归里,发箧[5]得太公《阴符》之书,日夜攻苦,功成复出,取得六国相印,于以知大丈夫之取功名,享富贵,只凭一己之学问与才干。
若欲攀龙附凤,托赖朋辈之提拔者,乃属幸进小人[6]。
愚兄秀才耳,比较六国封相之苏秦,固然拟不与伦,而比较敝裘返里之苏秦,尚觉稍胜一筹。
且焉学问之道,于其求助于今友,不如私淑[7]于古人。
凡经、史、子、集中,王侯将相治国平天下之要道,才人名士之文章经济,包罗万象,无体不备,只须破功夫悉心研究,则登贤书,入词苑,亦易易事耳。
愚兄计赴秋闱三次,前两届均未出房,因此赴焦山发愤读书。
客岁恩科[8],竟获荐卷,旋因额满见遗[9]。
具见山寺谜书,较有稗益。
再化一二年面壁之功[10],以待下届入场鏖战[11],倘侥幸夺得锦标,乃祖宗之积德;仍不幸而名落孙山,乃愚兄之薄福,当舍弃文艺,专工绘事,亦可名利兼收也。
焦山之行止,亦于那时告结束。
哥哥字。
【注释】
[1]胶庠(jiāoxing):
周代学校名。
周时胶为大学,庠为小学。
后世通称学校为胶庠。
此处指自己在康熙年间举秀才之事。
,明清时期称州县学为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叫茂才。
[2]标榜声华:
标榜自己的名声影响力,自吹自擂之意。
[3]执御执射:
执御,驾车;执射,射箭。
这里指从事武功或体力活。
[4]苏季子:
即战国时代的苏秦,字季子,洛阳人。
家庭贫苦,向秦国推销统一中国的策略,没有成功,盘缠花完了,衣服也破了,回家后,妻子坐在织布机上不理他,嫂子要也不烧饭给他吃。
于是他立志要做一番大事业,于是闭室不出,苦读太公《阴符》之时,每逢困乏欲睡,便用锥自刺其股。
最后写成两部书,一部为《揣》,一部为《摩》。
改变策略,游说六国合纵抗秦,身任六国宰相。
衣锦还乡时,他的嫂子为他打扫道路,跪在地上都不敢抬头看他。
[5]箧(qi):
小箱子。
[6]幸进:
以侥幸而进升。
[7]私淑:
未能亲自受业拜其为师,但敬仰其学术并尊之为师。
[8]恩科:
宋以后的科举制度,每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省级考试,考中为举人)、会试(国家考试。
考中为进士),此称正科。
清代逢朝廷庆典,也在正科之外,特别开科考试,称恩科。
另一种情况是遇皇帝亲试时,可别立名册呈奏,特许附试,称为特奏名,一般皆能得中,也称恩科。
[9]竟获荐卷,旋因额满见遗:
竟然获得州府允准,推荐入京参加恩科会试。
但又因推进名额已满,没有能够参加会试。
[10]面壁:
专心修持。
语出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之典故。
据说他从金陵渡江北上,来到嵩山少林寺。
在寺内曾面壁而坐,终日默然静修九年。
[11]入场鏖战:
指参加会试考试。
【翻译】
你来信催我回家,并问我在寺庙内独自读书并无友人相伴,为何居然流连忘返?
哎呀,为兄并没有忘记家室,只是情势迫使我这样做:
回忆当年考中秀才后,交朋结友一天比一天多。
但其中能有共同志向,又能在一起钻研学问的,真是太少了。
况且自吹自擂,结党营私,又是一些庸俗文士的通病。
因此,与其滥交朋友是自己志向、学识受到伤害,宁可独自一人哪怕是孤陋寡闻。
我到镇江的焦山来读书,就是要避开这些庸俗的朋友。
况且,我们是贫寒人家。
我这个做哥哥的,既不能干重活又不会习武功。
能够改变家族贫困面貌的唯有读书做官。
但读书需要反复揣摩其中要义才会有成效。
当年的苏秦初次说秦王连横,没有被采纳,垂头丧气回到家中。
从小箱子中拿出太公写的《阴符》,日夜苦读,简练揣摩成功后再次出山游说六国,兼任六国的宰相。
由此可知大丈夫要想取功名、享富贵,要凭自己的学问和才干。
如果是靠巴结权贵,托亲靠友提携,那是以侥幸而图进升的小人。
我只是个秀才,固然与佩六国相印的苏秦无法相比,但比起那个垂头丧气回到家乡遭受冷遇当年的苏秦,还是稍胜一筹的。
况且要想做学问,与其求助于那些狐朋狗友,还不如私自拜古代那些圣贤为师。
大凡那些王侯将相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才人名士的文章经济学问,古人的经、史、子、集中,无所不有,无体不备,只需要自己专心去揣摩研究就可以了。
这要做到这些,登上贤人的名册,成为文章高手,是很容易的。
当年朝廷恩科,我已获得推荐,最后因名额已满而终未能成行。
现在在上将寺庙内读书,对我很有帮助。
再用一、两年专心努力,如果能考中进士,那就是祖宗积德的结果;如果考不上,那就是我这个做哥哥的福分太薄。
那我就不再为学,专门去画画,那也可以名利兼收。
无论出现那种情况,焦山读书也就就此结束。
哥哥字。
【简评】
这封信是写给堂弟郑墨的。
板桥与郑墨的关系,前面已有介绍。
此时郑墨正在兴化家中代板桥主持家务。
他很奇怪哥哥为何要离家,一个人住在没有朋友相伴、孤独的山中寺庙内,并催他回家。
板桥复信,解释为何要独处山中苦读的原因。
其中谈到对当时士大夫的看法,也谈到自己要读书做官、振兴家门、耀祖光宗的人生志向。
作者写此信时四十一岁,但这种看法和志向却伴其一生: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
他的怪就在于他不从俗流、不为俗物的个性。
他在扬州以卖字画为生。
不与官府、士大夫往来,而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
扬州一些富裕的盐商,即使许以万金,也不得一字一画,民间流传许多盐商以此骗画的故事。
但却时画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
为人秉性正直但又狂放、怪癖。
平日作画,高兴时马上动笔,不高兴时,不允还要骂人。
他在一幅赠友的画跋中对此也作坦率的自供:
终日作字作画,不得休息,便要骂人。
三日不动笔,又想一幅纸来,以舒其沉闷之气,此亦吾曹之贱相也。
索我画,偏不画;不索我画,偏要画,极是不可解处。
然解人于此,但笑而听之。
这与他在《焦山读书复墨弟》中批评当时的士大夫标榜声华⑵,营私结党,其间意气相投,道义相合,堪资以切磋琢磨者,几如凤毛麟角,以及自己不同于攀龙附凤,托赖朋辈之提拔者的幸进小人的志向是一脉相承的。
另外,他一反文人避谈钱财的虚伪,作画公然挂出牌价:
大幅六两,中幅四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
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
并在题画诗这种风雅之事中也公开论价:
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春风过耳边。
公开标价,直索现金,赊欠免谈,简直是今日绘画大师们商品意识的启蒙先师。
在这封家信公然宣称专工绘事,亦可名利兼收也,也可看出其端倪。
雍正十年(1732)秋,郑板桥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为求深造,遂于第二年春离家赴镇江焦山读书,时年四十一岁。
三年后,乾隆元年(1736)赴京参加礼部会试,中贡士;五月,于太和殿前丹墀参加殿试,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赐进士出身。
作者为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画了幅《秋葵石笋图》,以葵寓奎,以石笋寓破土而出。
并题诗曰:
我亦终葵称进士,相随丹桂状元郎。
终于实现了他对郑墨的允诺:
再化一二年面壁之功,以待下届入场鏖战,倘侥幸夺得锦标,乃祖宗之积德,焦山之行止,亦于那时告结束。
二、范县署中寄舒弟墨
【原文】
刹院寺祖坟,是东门一枝[1],大家公共的。
我因葬父母无地,遂葬其傍,得风水力,成进士,作宦数年无恙[2],是众人之富贵福泽,我一人夺之也[3]。
于心安乎?
不安乎?
可怜我东门人取鱼捞虾,撑船结网,破屋中吃秕糠啜麦粥,搴取荇叶蕴头蒋角煮之[4],旁贴荞麦锅饼,便是美食,幼儿女争吵,每一念及,真食泪欲落也。
汝持俸钱南归,可挨家比户,逐一散给,南门六家,竹横港十八家,下佃一家,派虽远,亦是一脉,皆当有所分惠。
骐驎小叔祖今安在?
无父无母孤儿,村中人最能欺负,宜访求而慰问之。
自曾祖父至我,兄弟四代,亲戚有久而不相识而者,各赠二金以相连续,此后便好来往。
徐宗于、陆自义辈,是旧时同学,日夕相征逐者也,犹忆谈文古庙中,破廊败叶飕飕,至二三鼓不去;或又骑石狮子脊背上,论兵起舞,纵言天下事。
今皆落落未遇[5],亦当分俸以敦夙好[6]。
凡人于文章学问,辄自谓己长,科名唾手而得,不知俱是侥幸。
设我至今不第,又何处叫屈来?
岂得以此骄倨朋友?
敦宗族,睦亲姻,念故交!
大数既得[7],其馀邻里乡党,相賙相恤[8],汝自为之,务在金尽而止,愚兄更不必琐琐矣。
【注释】
[1]东门一枝:
指郑氏家族的一个支脉。
郑氏先祖于明洪武年间由苏州阊门迁居兴化城内至汪头,至郑板桥已是第十四代。
[2]恙(yng):
病痛,这里泛指忧患。
[3]是众人句:
是把众人的福泽,让我一人独享了。
[4]啜麦粥,搴取荇叶蕴头蒋角煮之:
啜(chu):
吸食;搴(qiān),摘取;荇(xng),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其叶可食;蕴头,芋头,山芋;蒋角,菱角。
[5]落落未遇:
落魄,未发迹得到赏识和重用。
[6]以敦夙好:
来巩固往日的友情。
敦,加厚;夙(s),素来、昔日。
[7]大数既得句:
国家给的薪酬,我得了大头。
剩下的拿去救助乡邻乡亲们吧。
[8]賙(zhōu),接济;恤(x),抚恤、救济。
【翻译】
刹院寺的祖坟,是东门郑氏一族共有的坟茔。
我当年因为父母无地安葬,就葬在东门一枝祖茔的旁边。
得到这块祖茔风水的荫庇,进士及第,这么多年为官作宦,也没有出什么意外。
这都是把郑氏一门的福泽,让我一人独占了,这让我于心不安!
可怜我东门郑氏族人靠捞鱼捕虾,撑船捕鱼为生。
住在破屋中吃秕糠、啜麦粥,摘取荇叶做菜,以山芋、菱角当饭。
锅的四周能贴一点荞麦饼,就算是美食了。
小儿女为争这点荞麦饼,争来吵去。
吃饭时每想到族人这种境况,就会落泪。
你这次带着我的俸禄回扬州。
可以挨家挨户,送一点钱给他们。
南门六家,竹横港十八家,下佃一家,虽然是我们的远支,毕竟是郑氏一脉,都应当分到一些钱财。
小叔祖骐驎公不知今在何处?
那些无父无母孤儿,最受村中人欺负,最好能找到他们送上慰问金。
从曾祖父至我,兄弟四代,对那些久不来往以至都不相识的亲戚,也送点钱给他们,以便今后好联系往来。
徐宗于、陆自义这些人,是我旧时同学。
当年大伙儿在一起同去同来。
还记得当年在论文,破旧的廊沿下叶叶在寒风中飕飕飘落,到深夜都没有离去;或者骑在石狮子脊背上,高谈阔论天下大事。
他们落魄至今,未能发迹得到赏识和重用。
应当将我的俸禄分一点给他们,来巩固往日的友情。
大凡人们对于文章学问,都认为自己学得好,举人进士可以唾手而得,岂不知这都属于侥幸。
假如我至今没有考中进士,我又向那里去叫屈?
我岂能以今日之侥幸对朋友倨傲?
一个人应该加厚与宗族的关系,和睦亲戚,珍惜与旧友的交情。
国家给的薪酬,我得了大头。
剩下的拿去救助乡邻乡亲们吧。
这些都由你去分配发给,一定要把带去的钱发完。
不必我这个当哥哥的啰啰嗦嗦叮嘱你了。
【简评】
这封信写在范县任上。
乾隆元年(1736)郑板桥赴京参加礼部会试,中贡士,五月参加殿试,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为赐进士出身,时年四十三。
郑板桥在北京滞留一年左右,想谋个一官半职,由于不善钻营,为人又倨傲不肯屈己求人,只得扫兴而归。
直到乾隆元年(1741),才有吏部通知入京候补。
直到第二年春天,才任命为山东范县令兼署小县朝城令,这时作者年已五十。
可见这一官职对郑板桥来说,何等不易。
但郑板桥的优秀之处在于,他拿到俸禄后,便想起贫穷的族人和落魄的朋友。
吩咐堂弟郑墨将自己的一部分俸禄带回家乡挨家比户,逐一散给,而且务在金尽而止。
对于那些落落未遇的当年友人,亦当分俸以敦夙好。
由此可见郑板桥的怜悯心、同情心。
恻隐之心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也是最伟大的情感,它是一切仁义道德的基础,正如孟子所言: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只不过随着人们物欲的增长和政治功利心的增强,逐渐被泯灭罢了。
当然,这也是人们最应唤醒的一种情感!
这封家信不仅表现了郑板桥的怜悯之心,还体现了他的感恩之心:
他当年因葬父母无地,便葬在东门一枝祖茔的旁边。
他认为是得到这块祖茔风水的荫庇,才进士及第的,并且作宦数年无恙,他认为这都是把郑氏一门的福泽,让我一人独占了,让我于心不安!
所以要竭力回报。
这种知恩图报的感恩之心,与那些认为能出人头地,是自己本事,甚至恩将仇报,落石下井者,其思想差距,何以道里计。
第三就是朋友情谊。
郑板桥不但不忘昔日的友谊,在家信中满怀深情回忆与旧时同学,日夕相征逐的情形,更在于他不认为自己比那些仍在落魄的旧友高明。
自己中进士为官作宦,只是侥幸而已。
板桥书信中有封《与同学徐宗于》,谈到在家乡创办民团事。
认为吾乡不办民团则已,若办民团,教练一席,非公莫属也。
幸抒抱负,捍卫梓乡。
让这位落魄的旧友一抒抱负。
信中在此回忆说:
犹忆少时同学古庙中,足下论兵起舞,纵言孙武兵法,虎虎有生气并且认为:
会逢盛世,四海又安,以致埋没英雄,殊可惜也。
人们都说郑板桥狂傲,都说郑板桥怪癖。
但从这封家信来看,他对穷亲戚,对落魄的旧友,丝毫也不狂,丝毫也不怪!
三、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
【原文】
十月二十六日得家书,知新置田获秋稼五百斛,甚喜。
而今而后,堪为农夫以没世矣!
要须制碓制磨,制筛罗簸箕[1],制大小扫帚,制升斗斛。
家中妇女,率诸婢妾,皆令习舂揄蹂簸之事[2],便是一种靠田园长子孙气象。
天寒冰冻时,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
暇日咽碎米饼,煮糊涂粥,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
嗟乎!
嗟乎!
吾其长为农夫以没世乎!
我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3]。
农夫上者种地百亩,其次七八十亩,其次五六十亩,皆苦其身,勤其力,耕种收获,以养天下之人。
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
我辈读书人,入则孝,出则弟[4],守先待后,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5],所以又高于农夫一等。
今则不然,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作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产田。
起手便走错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
其不能发达者,乡里作恶,小头锐面[6],更不可当。
夫束修自好者[7],岂无其人;经济自期[8],抗怀千古者,亦所在多有。
而好人为坏人所累,遂令我辈开不得口;一开口,人便笑曰:
汝辈书生,总是会说,他日居官,便不如此说了。
所以忍气吞声,只得捱人笑骂。
工人制器利用,贾人搬有运无,皆有便民之处。
而士独于民大不便,无怪乎居四民之末也!
且求居四民之末,而亦不可得也。
愚兄平生最重农夫,新招佃地人,必须待之以礼。
彼称我为主人,我称彼为客户,主客原是对待之义,我何贵而彼何贱乎?
要体貌他[9],要怜悯他;有所借贷,要周全他;不能偿还,要宽让他。
尝笑唐人《七夕》诗,咏牛郎织女,皆作会别可怜之语,殊失命名本旨[10]。
织女,衣之源也,牵牛,食之本也,在天星为最贵;天顾重之,而人反不重乎?
其务本勤民,呈象昭昭可鉴矣[11]。
吾邑妇人,不能织绸织布,然而主中馈[12],习针线,犹不失为勤谨。
近日颇有听鼓儿词,以斗叶为戏者[13],风俗荡轶[14],亟宜戒之。
吾家业地虽有三百亩,总是典产[15],不可久恃。
将来须买田二百亩,予兄弟二人,各得百亩足矣,亦古者一夫受田百亩之义也[16]。
若再求多,便是占人产业,莫大罪过。
天下无田无业者多矣,我独何人,贪求无厌,穷民将何所措足乎[17]!
或曰:
世上连阡越陌[18],数百顷有余者,子将奈何?
应之曰:
他自做他家事,我自做我家事,世道盛则一德遵王,风俗偷则不同为恶[19],亦板桥之家法也。
哥哥字。
【注释】
[1]碓(du):
舂米器具;磨:
碾米工具;筛罗:
除去稻米中秕糠的工具;簸箕:
用来簸扬,除去稻米中杂物的工具。
[2]舂揄(yu)舂是用舂碓除去稻壳;揄是簸扬,除去稻米中杂物。
《诗经生民》或舂或揄,或蹂或簸。
[3]四民:
指士、农、工、商。
《汉书食货志上》士农工商,四民有业。
[4]入则孝,出则弟:
《论语学而》:
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弟,同悌,敬重兄长。
[5]得志二句:
语见《孟子尽心上》: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见,同现,显露。
[6]小头锐面:
谓尖头小面,形容善于经营。
《春秋后语》:
平原君对赵王曰:
渑池之会,臣察武安君之为人也,小头而锐,断敢行也。
[7]束修:
约束整饬。
[8]经济:
经世济民。
[9]体貌:
谓以礼待人。
[10]唐人《七夕》句:
如李商隐《七夕》诗: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11]呈象:
指天所呈现的现象。
[12]主中馈:
指主持家中事务。
[13]斗叶:
玩纸牌。
明清时称纸牌为叶子。
[14]荡轶:
放荡纵逸。
[15]典产:
通过典当得来的田产。
原主可以赎回。
[16]一夫受田百亩:
《孟子万章下》:
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
[17]措足:
立足。
[18]连阡越陌:
形容田地众多。
阡陌,田间小路,东西曰阡,南北曰陌。
[19]偷:
浇薄。
【翻译】
十月二十六日收到家信,知道新置的田地收获了秋粮五百斛,很是高兴。
从今往后我们可以做个农夫过完一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代 著名 家教 选介六郑 板桥 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