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4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docx
- 文档编号:8401733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8.44KB
部编版语文4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docx
《部编版语文4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4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4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9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认“暮、瑟、缘”等7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降”,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2.了解古诗大意。
学会根据诗意展开想象,并用自己的话把时所写的画面描绘出来。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文,默写《题西林壁》。
随诗句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对关键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积累背诵。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悟“铺”的妙处。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暮江吟》
一、导入
同学们,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已经学过许多写景诗歌,你们能背几首听听吗?
同学们背的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景诗《暮江吟》。
(板书《暮江吟》)
二、破诗体,解诗题
1.请同学们快速地看诗句,把生字圈出来,并想想这是一首什么诗体的诗?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杂律诗,这种诗的特点是通过对一事一物的吟诵来表达内心的情思。
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在去上任杭州刺史的时候的途中写的。
)
2.齐读课题,并思考:
你从课题知道了什么?
“暮”是什么意思?
“暮”和“江”在这各交代了什么?
“吟”是什么意思?
3.指导学生“吟”的读音和书写。
(“吟”是本课的生字大家读时注意是前鼻音,书写时左边是“今”不是“令”。
)
过渡:
通过对课题的理解,我们知道诗人傍晚在江边吟诵,前面老师已经说过,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在去上任杭州刺史的时候的途中写的,那么此刻夕阳快要落山,天快黑了,难道诗人不着急赶路吗?
到底是什么样的美景吸引了诗人?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诗歌的学习。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听录音朗读古诗,边听边想想:
听了录音你整体感觉如何?
诗歌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过渡:
多美的诗啊,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己读诗文。
2.自读诗句,把字读准,把句读顺。
大家在读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读流利,读得字正腔圆,第三遍划出节奏,读得有板有眼。
3.检查自读效果。
大家刚才听了录音范读,老师也给你们时间自己读,也让你们自己划了诗的节奏,相信大家读得很好了,谁来说说这首诗该用什么读法?
(指名几个学生按照自己的画的节奏来读)
4.课件出示画了节奏的诗,采用各种方式读。
如个人读、齐读、分男女生读。
四、品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注重启发,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请同学们默读诗文,把不理解的词画出来,并借助注解自己理解诗句意思。
过渡:
同学们学习真认真,在理解诗句中有什么困难的吗?
先来看看诗的前两句。
2.品读关键词,创设情境,初步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二句。
①课件出示诗的前两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请大家齐读这两句诗。
这两句有哪些词你不理解的?
“残”是什么意思?
“残阳”的形状和颜色是怎样的?
“一道残阳”是指什么时候太阳?
“铺”是什么意思?
什么时候的太阳斜照在什么地方上?
(学生自然说出第一句诗的意思)
②夕阳斜照的江面会是怎样的呢?
“瑟瑟”是什么意思?
谁来说说这句诗是的意思是什么?
③这两句主要写那些景物?
(板书:
残阳、江水)
④请学生默读第一句诗,并想想哪个词用得好?
(学生自然找到“铺”字)那么“铺”好在哪里?
我们能否把“铺”换成“照”“射”“洒”等字,为什么?
(小结:
大家说的很好,老师也以为“铺”用的好,它不仅形象地表达太阳接近地平线时斜照在江面的状态,而且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显得和平缓,给人一种亲切,安闲的感觉。
由“铺”与“照”“射”“洒”几个字的对比,我们快要知道古人用字的上面是非常讲究的,而不是信手拈来的,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向古人学习。
)
(2)学习第三四句。
①课件出示诗的后两句: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请齐读这两句诗。
把不理解的词画出来。
②这两句诗有哪些词你们不理解的?
“可怜”“似”在诗文中是什么意思?
③请默读第三四句,然后找出能表达诗人心情的词,(学生自然找到“可怜”,“可怜”在诗中表示可爱的意思。
)
④创设情境,初步体会情感创设情景:
根据“可怜”所表达的意思和诗句的意象展开想象:
假如此时此刻你就站在江边,面对这样美丽祥和的景色,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假如你是小画家,你会画些什么?
假如你是诗人你又会吟什么?
根据学生的描述自己的画面,老师出示与学生描述相符的“新月初升“图,最后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把诗的前两句有感情的读出来。
五、引导整体,体会情感
同学们,在上课开始时老师介绍说《暮江吟》是作者被迫离开朝廷后在去上任杭州刺史的途中写的,既然是被迫,那么他离开前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而在途中遇到这样的景物他停下来并为之赋诗,你们觉得此刻诗人的心情又是如何的?
诗人所写的这些景物都是大自然中我们常见的事物,他有什么用意呢?
(小结:
是的,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对江边“残阳“月”“露珠”等景物吟诵,表达了自已内心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
六、作业
展开想象,用你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景物写成描写景物的一段话或一篇文章。
第二课时:
《题西林壁》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
今天老师要考一考大家的观察能力。
(出示六色方柱体,用魔方即可)请同学们各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过来,然后大声告诉老师,你所看到的方柱体是什么颜色的?
生:
红!
蓝!
绿!
白…
师:
老师听到同学们说了很多种颜色,那谁能告诉我,到底是哪一些同学说对了呢?
师:
好,同学们说得真好!
其实同学们都说对了!
因为每个同学坐的位置不一样,那他所看到的老师手中的方柱体的颜色也不一样。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小道理,谁能给大家说说?
(指名学生说)
师:
非常好!
它告诉我们的小道理就是:
同一样事物,如果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结果就不一样。
其实啊,这个小道理在北宋时候就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通过他的一首古诗告诉过人们。
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呢?
(想!
)
师: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会会他,《题西林壁》(板书课题、作者:
苏轼)
二、读题、解题
齐读课题。
《题西林壁》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在1084年游览庐山时题写在庐山上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请同学们看古诗下的注释,这里的“题”是“题写、书写”的意思;“西林”就是指“庐山上的西林寺”;“壁”就是“墙壁”的意思。
连起来题目的意思就是“题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好,咱们一起来读两遍题目。
三、初读课文,感知美
1.请大家自由读一读古诗,圈画出不会读的字。
2.指名一学生朗读!
教师明确难字读音。
3.听录音范读,学生感知朗读语调、停顿、重轻音、快慢等。
4.请学生范读。
5.全班同学跟录音齐读,并默记古诗。
6.全班尝试背诵古诗。
四、分组自学,理解美
根据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经验,大家说说我们该怎样学习这首诗呢?
(学生说出学习方法,课件出示:
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入诗境)
探究诗意(指名学生回答后明确):
橫看成岭側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l.从这两句诗看,作者都站在哪些角度看庐山呢?
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
(板书)横看是怎么看呢?
(引导是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的意思)庐山是南北走向,所以横看就是从东西侧看:
侧面看,从山的南端或北端看。
2.作者从这些角度看庐山的景色是一样的吗?
诗中哪一个字告诉我们这些景色的不一样?
(不一样)
3.好,咱们一起大声把这两句诗读一读,把他们不一样的感觉给读出来!
(齐读)
4.好!
同学们,如果有一天我们也去看庐山,除了可以像作者这样按照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的方位顺序来看庐山外,我们还可以按照什么顺序去看庐山呢?
(讨论,举手回答)(引导学生从时间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等方面展开联想)
5.同学们真的很善于思考!
是啊,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怀着不同的心情,站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庐山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诗中所说生接:
横看成岭側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作者运用了“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在平时写景作文中可以试着这种写作方法。
我们理解了前面两句的意思,再来看下面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6.谁能用“之所以。
…是因为”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生:
我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这庐山之中。
师:
谁能反过来说一说。
用“因为………所以……”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学生练说,指名。
因为自己身在在这座山中,所以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7.大家想想,为什么诗人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吗?
(有我们下象棋,自己下的时候,走错了也不知道,在旁边的人却一目了然,这叫做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8.那同学们,如果我们想看清地球的真面目,我们应站哪看?
是在地球上看吗?
(不是,应该在太空非常好,我们的航天英雄杨利伟就曾经看到了地球的真面目,而我们不识地球真面目,—只缘身在地球中(众笑)。
六、汇报交流,感悟美
(一)交流第一、二行诗句。
1.学生汇报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感悟庐山的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两句诗,读出庐山的不同姿态。
4.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句中三组反义词(横——侧,远一一近,高一低)的运用,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二)交流第三、四行诗句。
1.学生自由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针对学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难,结合辞海中的义项,帮助学生选择“只”“缘”在诗中的正确意思。
3.结合“真面目”字面的意思,讨论:
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从而帮助学生体味诗所蕴含的道理。
4.引发创造。
引导学生像诗人那样用诗句说明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5.议一议:
从这首诗你能感到作者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6.说一说:
联系实际并结合诗中所表达的哲理,说说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人、看事、看问题呢?
7.朗读第三、四行诗句。
七、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根据诗意绘画,并向大家展示。
第三课时:
《雪梅》
一、看图片、赏雪梅
1.谈话引入。
师:
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静静地欣赏。
(放图片)
师:
美吗?
师:
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那你知道这种花在什么时节开吗?
生回答。
师:
说得对!
这是梅花,在冬天开放,很美丽。
特别是雪中的梅花更惹人喜欢。
自古以来,人们把雪和梅作为报春的使者。
可是,雪和梅却争执起来了,怎么回事呢?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雪梅》这首诗中去探个究竟。
2.板书课题。
“雪梅”就是雪中的梅花。
二、读古诗、诵雪梅
1.借助拼音,把这首诗诗读正确。
评:
看到你们读书的认真样,真为你们高兴。
2.认读标拼音的字。
3.同桌互读,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告诉他。
4.指名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注意读得怎么样。
5.去掉拼音指名读。
6.当小老师领读。
7.听老师读,注意节奏。
8.自己读,读出节奏。
评:
节奏感出来了,诗的韵味也就出来了。
9.男女生接读。
10.男女生合作读。
男生读,女生做回音壁。
11.齐读。
12.背读。
13.领背。
14.同桌互背。
15.齐背。
三、品诗句,悟道理
师:
诗会背了,诗的意思知道吗?
1.借助注释,自己说一说诗的意思。
2.一起说诗意。
(1)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前两句写梅雪争春,要诗人评判。
首句采用拟人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这就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
次句写诗人在两者之间难以评判高下。
诗人原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
“评章”即评价。
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
就洁白而言,梅比雪要差一些,但是雪却没有梅花的香味。
“三分”形容差的不多,“一段”将香气物质化,使人觉得香气可以测量。
前人已经注意到梅与雪的这些特点,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王安石的《梅花》诗: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但是此诗将梅与雪的不同特点用两句诗概括了出来,写得妙趣横生,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师: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
这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3.悟道理。
指名说。
师:
从后两句中,我们可以知道雪和梅的特点是:
雪白梅香(板书)。
这首诗借雪梅的争春,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板书)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正如《千字文》中所读到的;“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
4.带着理解再读本诗。
四、谈雪梅,拓诗词
1.谈雪梅的关系。
师:
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往往把雪和梅放在一起写。
这是因为雪中有了梅花,就透露出春的信息;梅花因在雪中开放更显示出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
如我们所学过的《梅花》一诗。
2.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十分喜欢雪中的梅花,他曾写下这一首词《卜算子·咏梅》,我们一起来欣赏。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这首词的词意是:
风雨把冬天送走了,漫天飞雪又把春天迎来。
悬崖已结百丈尖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
梅花她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
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却在花丛中笑。
(2)赏析:
此词通过对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形象的塑造,寄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无畏,谦虚磊落,藐视各种困难的情怀,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同修正主义和一切反动势力作不屈不挠的斗争,坚定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必然会实现的信心。
3.总结。
师:
孩子们,梅花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别的花都是春天开,它却不一样,越是寒冷,越是风欺雪压,它就开得越精神,越秀气。
所以,它象征着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
它被称为“岁寒三友”之一,还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之首。
希望我们向梅花一样也能不畏严寒,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强不屈。
五、板书设计
雪 梅
雪白梅香
各有所长
10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标
1.会认“均、柄、蜗”等5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曲”,会写“虎、操、占”等14个字,掌握“爬山虎、操场、嫩叶”等16个词语。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通过生动的多媒体课再现与课文有关的情景,激发学生情感。
问:
你们知道在这一大片绿油油的叶子里面藏着什么吗?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扫清生字词障碍
三、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画一画
让学生拿起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找一找,演一演,议一议,了解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标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动词(触、巴、拉、贴)。
然后小组合作怎样演好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推荐代表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评价,好在哪里,不好的地方应该怎样改。
最后引导学生欣赏课件,议论把“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
通过看课件、讨论,学生不但理解了“一脚一脚”的意思,而且还让学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观察的细致。
3.用“如果……就”的句式说说你的发现。
三、总结全文,指导学法
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浅层目标。
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创新型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
因此,本节课采用问题来总结课文:
学习这篇课文,作者在观察方面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四、作业布置
以《我发现……的秘密》写片段。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进入课文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谁能说说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
(叶子,脚的样子,怎么爬的和脚的变化。
)
二、自主研读,交流收获
1.你对爬山虎哪一个方面最感兴趣,就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自然段仔细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看看你有那些感悟和收获?
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学习。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习惯,打破传统“串讲”形式,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
2.汇报交流。
交流话题一:
在写爬山虎的叶子的这一段你什么收获?
(1)在第二自然段,你觉得叶子美在什么地方?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
(2)你能读出风轻轻拂过叶子,叶子像波浪轻轻漾起的感觉吗?
这是一种动态的美。
还有哪句写出了叶子的静态美?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空隙。
”)
(3)为什么觉得这样的叶子给人以美的享受?
(绿得新鲜,铺得均匀,排列整齐不重叠。
)
(4)那谁能读出叶子这种绿的美,密又匀称的美来呢?
观察叶子中,叶圣陶爷爷还观察到了叶子颜色的变化,叶子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
(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没过几天是嫩绿的,长大的叶子绿得很新鲜。
)
(5)叶子的颜色变化也很美啊,谁能读出这种美来?
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和爬山虎的各种图片,能读得更美吗?
(处处注重了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学生获得了美的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
)
交流话题二:
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是怎样的呢?
爬山虎的叶子这样的繁茂、美丽,充满勃勃生机,跟它的脚有着很大的关系。
出示图片:
谁能说说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
脚的样像什么?
颜色是怎样的?
课文是怎么写的?
再读一读。
把脚的样子比作什么?
把脚比作蜗牛的触角,使人一看就知道很细。
这么细的脚,作者都仔细看过是枝状的,并数了有六七根,说明叶圣陶爷爷观察得很仔细多具体啊!
作者写爬山虎的脚更能看出他观察十分细致了。
交流话题三:
怎么爬的?
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贴切的动词写出了爬山虎爬的过程?
(触、巴、拉、贴)“一脚一脚”换成“有步一步”有什么不同?
看课件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
交流话题四:
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变化呢?
(1)谁能汇报你读这段的收获?
(没有触着墙的,枯萎了,触着墙的,脚巴在墙上的相当牢固。
)
(2)“……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
可见爬山虎的脚巴住墙是多么牢固啊。
(3)风能掀下它,不让它继续往上爬吗?
雨能阻挡它向上攀登吗?
可见爬山虎的脚具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啊!
(4)现在你对爬山虎的脚产生了什么新的感受?
请带着这种感受再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拓展文本,课堂延伸
1.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2.课外查询资料:
(1)本文作者叶圣陶的生平。
(2)爬山虎的有关知识。
四、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叶子美:
嫩红 嫩绿 绿得新鲜 匀称整齐
脚的位置、形状、颜色
脚怎么爬:
触→巴→拉→贴
脚的变化:
牢固 萎了
11蟋蟀的住宅
教学目标
1.会认“宅、隐、毫”等12个生字,会写“宅、临、选”等15个字,掌握“住宅、临时、功夫”等17个词语。
2.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住宅的经过,同时体会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住宅的经过。
2.让学生感悟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吃苦耐劳的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蟋蟀录音,导入新课
1.出示蟋蟀录音。
2.同学们请听——(放录像蟋蟀叫的录音)猜猜是谁在唱歌呀?
3.同学们真聪明,可见平时都喜欢聆听。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蟋蟀。
4.同学们知道的真多啊。
(出示蟋蟀的介绍资料)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蟋蟀的住宅。
(板书:
蟋蟀的住宅)
二、理解课题,质疑课题
1.请大家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齐读)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蟋蟀怎么会有住宅呢?
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
)
2.师故作疑问:
是啊,我们人住的地方才叫住宅,蟋蟀怎么会有住宅呢?
这住宅是指什么呢?
(蟋蟀的小洞穴,蟋蟀生活的地方)
3.谁还有什么问题?
(蟋蟀的住宅在什么地方?
蟋蟀是怎么建住宅的?
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
)
4.好,同学们真会动脑筋,老师根据你们所问的问题进行了总结(ppt出示有价值的两个问题:
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
蟋蟀是怎样修建住宅的?
)
三、研读课文
(一)整体读课文
(过渡)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找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好,开始。
学生开始自由大声读书。
(二)根据文章层次,学习1—6自然段。
1.同学们都读完了了吗?
好,现在就让我们跟作者一起去参观参观蟋蟀的住宅。
2.我们把文章分为三个部分,我们首先来学习文章的第一部分。
(出示第一段内容)
3.问如果把第二句话改成“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住宅,还由于它的唱歌。
”行不行?
为什么?
(不行,因为作者想要强调蟋蟀主要的出名原因是因为住宅,而不是唱歌)
4.同学们真聪明,现在请同学们齐读第2-6自然段,想一想这个部分从几个方面来讲蟋蟀住宅的特点?
每个方面写了住宅的什么特点?
5.现在请同学告诉我这个部分从几个方面来讲蟋蟀住宅的特点?
(从选址,工具,洞内外三个方面)
6.非常棒,那每个方面写了住宅的什么特点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1)了解住宅特点(课件出示“蟋蟀和他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并解释随遇而安的意思。
)
(2)你怎么理解蟋蟀的不肯“随遇而安”?
请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然后举手告诉我。
(对于一般昆虫来说,只要能够找到一个临时隐蔽的藏身之地就满足了。
而蟋蟀却不同,它不愿利用现成的洞穴,而是慎重选址,自己一点一点地挖掘。
这是法布尔蟋蟀与别的昆虫的不同之处。
这句话也照应了课文的题目,让读者知晓,为什么把蟋蟀的藏身洞穴称为“住宅”。
)
(板书:
不肯随遇而安,慎重选址。
)
(3)我们继续。
(课件出示“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
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
没有。
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
(4)你们从这段文字中都读出了什么?
(提示蟋蟀的工具?
)
对呀,蟋蟀这么小一只,它的修建工具肯定很柔弱。
(5)现在同学们分为两个小组第一小组找出蟋蟀住宅内部有什么特征,第二小组找出蟋蟀住宅外部有什么特征。
请每个同学再默读这几段,然后开始讨论。
讨论完了派一个代表来发言。
(外部:
朝阳 隐蔽 宽敞 干燥、有门、有平台。
内部:
简朴、清洁、卫生。
)
(6)你们每个小组的同学都配合地非常棒,现在看到这句话。
(出示“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并提问:
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怎样理解这句话?
(拟人。
说明住宅的设计很有讲究,不仅很安全,而且还能在这儿休闲娱乐。
也说明作者对蟋蟀的喜爱。
)
7.现在全班带感情齐读第六段的最后一句话。
(课件出示“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
8.好,同学们读的非常好,“伟大的工程”,为什么说是伟大的工程呢?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和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①蟋蟀的整个身躯是那么的柔弱,用来施工的工具仅仅是细弱的前足和后退,于要完成的挖土、搬土块、踏土、推地、铺土、休整等工程相比,这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上册 教案 第三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