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四.docx
- 文档编号:8392597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198.18KB
九年级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四.docx
《九年级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四.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四
2020年九年级中考化学模拟考试题
含参考答案(四)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3分)下列各实验中都用到了水,其中主要体现水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燃烧的条件B.
铁丝燃烧
C.
稀释浓硫酸D.
二氧化碳的性质
2.(3分)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量固体氢氧化钠B.
测溶液pH
C.
过滤D.
稀释浓硫酸
3.(3分)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
臭氧属于( )
①混合物②纯净物③化合物④氧化物⑤单质。
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④D.②⑤
4.(3分)“端午佳节,粽叶飘香”,我们过节有吃咸蛋、粽子、糖包、肉包的习俗,从均衡营养的角度分析,还需要补充的主要营养素是( )
A.蛋白质B.糖类C.维生素D.油脂
5.(3分)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中的红磷可以用铁丝来代替
B.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再观察现象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实验测定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
6.(3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棉花、塑料、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
B.铝合金、不锈钢都是合金材料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7.(3分)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
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8.(3分)鉴别下列各组物质,不能达到目的是( )
A.黄铜片和纯铜片:
相互刻划比较硬度
B.棉线和羊毛线:
灼烧后闻气味
C.硫酸铵固体和氯化铵固体:
加熟石灰混合研磨后闻气味
D.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加水溶解后测温度
9.(3分)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B.XZYC.YZXD.ZYX
10.(3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
物质(包括内为杂质)
实验方案
A
氮气(氧气)
通过足量灼热铜网
B
氯化钙溶液(盐酸)
加入足量碳酸钙粉末,过滤
C
铁粉(铜粉)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氧化铜(木炭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A.AB.BC.CD.D
11.(3分)在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a2+Na+CO32﹣Cl﹣B.Na+K+OH﹣Cl﹣
C.Cu2+K+Cl﹣NO3﹣D.H+Na+OH﹣SO42﹣
12.(3分)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C.
用等质量、等溶液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D.
一定质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二、解答题(共12小题,满分54分)
13.(5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1)2个硫原子 ;
(2)3个氮气分子 ;
(3)氢氧根离子 ;
(4)五氧化二磷 ;
(5)+3价的铁元素 。
14.(4分)根据图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图中X的值是 。
(2)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3)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 。
(4)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
15.(4分)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用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 作用;
(2)邵阳地区的生活用水多是硬水,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 而减小;
(4)医生给胃酸过多的病人所开处方中,常包括含Al(OH)3的药物,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治疗原理 .
16.(4分)如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 .(答一点即可)
(2)B实验反应的实质是 .
(3)C实验中澄清的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4)D实验中两支蜡烛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17.(3分)2017年6月2日,国土资源部在北京宣布:
我国正在南海神狐海域进行的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试开采已经连续产气22天,取得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标志着我国称为全球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连续产气时间最长的国家.
①请写出可燃冰主要成分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在点燃甲烷气体之前需要对其进行 ;
②可燃冰称为未来新能源,请再写出一例新能源 .
18.(3分)利用如图装置我们认识了水的组成:
①试管“2”中的气体是 ;
②在实验室中用自来水制取净化程度较高的水的方法是 ;
③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水资源总量虽位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很少.请你写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方法:
.
19.(4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将25g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2)t2℃时,溶解度甲的溶解度 (填“>”、“<”或“=”)乙的溶解度.
(3)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欲提纯甲应采用的方法是 .
(4)将100g10%的甲溶液稀释到4%需加入 g水.
20.(5分)现有A~G七种物质,已知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G的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F溶液为蓝色,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 D E ;
(2)在反应①②③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填序号);
(3)工业上常利用反应①的原理来炼铁,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4)固态二氧化碳又叫做 ,其用途是 (任写一条).
21.(8分)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图中可用于加热KClO3制取O2的装置为 (填序号),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若用铁片与稀盐酸在A装置中制取H2,铁片应放在 ;用F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H2时导入气体的导管端为 (填“b”或“c”);检验装置D气密性的方法是:
关闭活塞后, ,则气密性良好。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备O2,最好选用装置 (填序号),把F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O2并测定气体体积,应在 端(填“b“或“c”)连接上一个量筒。
22.(5分)某同学配制50g6%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2)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 (填序号)。
A、10mLB、25mLC、50mLD、100mL
(3)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号)
A、氯化钠固体不纯B、用生锈砝码称量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23.(4分)某实验小组同学用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
如图,反应一段时间发现未滴加酸碱指示剂,此时停止加入稀盐酸,立即向烧杯内滴加酚酞试液,振荡后溶液呈无色。
实验结束后,他们对烧杯内的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示:
BaCl2溶液呈中性)
【提出问题】该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
BaCl2猜想二:
BaCl2:
Ba(OH)2
猜想三:
【分析讨论】该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溶液不显碱性,猜想二不成立。
【进行试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该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Na2SO4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三成立
另取该溶液少量于试管中,
【反思评价】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
24.(5分)向60g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g;
(2)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考点】E3: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中水的作用是隔绝空气和提供热量,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铁丝燃烧实验过程中水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浓硫酸稀释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考点】4U:
溶液的酸碱度测定;43:
称量器﹣托盘天平;4D: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4G: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分析】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考点】A7: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A3:
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A5: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
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臭氧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
【解答】解:
A、臭氧不属于混合物,也不是化合物和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B、臭氧不属于混合物,也不是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C、臭氧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臭氧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
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4.【考点】J4:
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和合理膳食的原则,结合题中所给的食谱判断所含的营养素以及缺少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
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咸蛋、粽子、糖包、肉包中富含蛋白质、油脂、无机盐、淀粉,淀粉属于糖类;可知食物中缺少维生素。
故选:
C。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因此要学好化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
5.【考点】62:
空气组成的测定.
【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实验原理是在密闭容器内消耗氧气,测量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确定氧气的含量。
因此在选择消耗氧气的药品时,应考虑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生成物不能为气体;还应注意装置不漏气,药品的量要足,读数时温度要回到原来的温度等。
【解答】解:
A.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所以不能用铁丝来代替红磷,故错误;
B.红磷熄灭后,要等到装置冷却大室温再打开弹簧夹,读数,否则造成测定结果偏小,故正确;
C.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体,所以观察到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错误;
D.通过此实验可知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考点考查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由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之一,要好好把握。
6.【考点】I7:
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83: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9J: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H4: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根据已有的材料的类别、灭火的方法以及化学肥料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A、棉花属于天然材料,错误;
B、铝合金、不锈钢都是合金材料,正确;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方法,正确;
D、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正确;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7.【考点】B9: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因为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故选项解释错误。
C、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故选项解释正确。
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是因为分子是不断的运动的,且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考点】9U:
酸、碱、盐的鉴别;83: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IB:
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分析】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解答】解:
A、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的硬度可以采用互相刻划的方法,故方法正确;
B、取样品,灼烧,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没有此气味的是棉线,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方法正确;
C、硫酸铵固体和氯化铵固体加熟石灰混合研磨后都能产生刺激性的气味,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方法错误;
D、取样品,加水溶解,溶液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方法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9.【考点】86: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解答】解:
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最强。
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说明Z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Y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即Z>Ag>Y;
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X>Z>Y。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考点】2H: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4Q: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85:
金属的化学性质;93:
酸的化学性质;C7:
碳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
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铁粉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木炭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
C。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1.【考点】9R: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本题还要注意溶液呈无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Ca2+、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C、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Cu2+的水溶液显蓝色,故选项错误。
D、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
12.【考点】95:
碱的化学性质;6J: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85:
金属的化学性质;97: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分析】A、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B、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C、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D、稀盐酸显酸性,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稀盐酸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溶液显中性,pH=7。
【解答】解:
A、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B、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Zn+H2SO4═ZnSO4+H2↑,Fe+H2SO4═FeSO4+H2↑,
652562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加入的锌和铁的质量相等时,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在有催化剂时分解速率快一些,但是最终得到的氧气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稀盐酸显酸性,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稀盐酸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溶液显中性,pH=7,一定质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的pH逐渐增大至7,再到大于7,但曲线不可能一直增大,故错误。
故选:
B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解答题(共12小题,满分54分)
13.【考点】DF: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
(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所以2个硫原子,就可表示为:
2S;
(2)分子的表示方法:
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氮气分子可表示为:
3N2;
(3)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
OH﹣;
(4)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P2O5;
(5)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3价的铁元素,故可表示为:
;
故答案为:
(1)2S;
(2)3N2;(3)OH﹣;(4)P2O5;(5)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4.【考点】B8: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2+7=9;
(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AC;
(3)最外层为电子数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B;
(4)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CD的质子数均为12,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故答案为:
(1)9;
(2)AC;(3)B;(4)C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5.【考点】97: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77:
硬水与软水;7H:
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7O: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G5:
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硬水软化的方法、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1)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中考 化学 模拟 考试题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