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分析赵子生.docx
- 文档编号:8392263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3.89KB
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分析赵子生.docx
《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分析赵子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分析赵子生.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分析赵子生
2012年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北辰教育赵子生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星宿/乳臭搭讪/赡养费粗犷/旷日持久
B、着实/斟酌砾石/沥青路鞭挞/纷至沓来
C、呜咽/奖掖瞋目/撑门面诘难/殚精竭虑
D、畜养/体恤锁钥/管弦乐迸发/屏气凝神
【答案】:
B
【解析】:
A、xiù;shan;guǎng/kuàng;B、zhuá;li;tà;C、yè;chēn/chēng;jié;D、xù;yuè;bèng/bǐng
【考点定位】:
识记现代汉语变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A(识记)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镶嵌精萃休闲装轻描淡写
B、瑕疵鄙薄邀请赛赔理道歉
C、怃然琵琶和稀泥玲珑剔透
D、推辞观摩元霄节伶牙俐齿
【答案】:
C
【解析】:
A、精粹;B、赔礼道歉;D、元宵节
【考点定位】: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A(识记)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春天的脚步近了,大草原上的冰雪渐渐成了朵朵白色的“大蘑菇”,煞是壮观。
②人与人之间要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和谐相处,那么加强彼此是非常重要的。
③每天天还没亮,位于城郊的农贸批发市场就起来,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A、溶化沟通喧哗B、溶化勾通喧闹
C、融化勾通喧哗D、融化沟通喧闹
【答案】D
【解析】融化:
指固体(如冰、雪等)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的过程。
溶化:
指固体在液体中溶解的过程,具体地说,是指某固态物质,在另一液态物质中分散成单个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
此过程不需加热,但必须有液体,所以三点水旁“溶”。
题中应选“融化”。
沟通:
本指开沟以使两水相通。
后用以泛指使两方相通连;也指疏通彼此的意见。
勾通:
暗中串通,贬义词。
应用“沟通”。
喧闹:
1喧哗热闹:
—的集市;2喧哗吵闹:
大声—。
喧哗:
1形容词,声音大而杂乱;2动词:
喧嚷。
侧重“热闹、吵闹”,与“起来”搭配,应用“喧闹”。
【考点定位】:
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D(表达应用)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答案】:
D
【解析】:
D项奔走呼号:
奔走,奔跑。
呼号。
叫喊。
一面奔跑,一面呼唤。
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旨在引起人们的注意。
A项巧舌如簧:
舌头灵巧,像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含贬义,感情色彩不当。
B项瓜田李下:
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出自古乐府《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望文生义。
C项久假不归:
假,借;归,归还。
出自《孟子》,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亦指迷途不知返。
望文生义错。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B、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C、为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山东环保产业水平,省政府拟举办“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第五届环保产业博览会。
D、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付责任的。
【答案】:
C
【解析】:
A双重否定错,去掉“切忌”或“不要”,或将“切忌”改为“切记”;B项句式杂糅,去掉“的发生”;D项有歧义,“极不付责任的”指的是在野党还是财务大臣不明确,另外”公开谈及”的主语是在野党还是财务大臣也不明确。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围棋与国家
林建超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想符。
围棋的产生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
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
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介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
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
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他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他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
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动伦理观念。
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别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
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
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
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
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
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
到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
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
(节选自《围棋与国家》,有删改)
6、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B、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C、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D、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
【答案】:
B
【解析】:
B项可以从文中第一、二段找到;A项文中是“极可能源于上古时期”;C项“西汉”应为“东汉中期”,“东汉时已深受”应为“东汉中期后更加”;D项“新的看法”原文为“崭新的认识”,“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错,应为人们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视“六艺”的传统。
7、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里产生深刻影响。
B、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践的对比中确立起来。
C、自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士必备的艺伎。
D、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答案】:
C
【解析】:
原文是“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变并列为顺承。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围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随着人们对其功能和价值认识的深入逐步确定的。
B、围棋因为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东汉中期就凭借着其本质上的优势而盛极一时。
C、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
D、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过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
【答案】A
【解析】B“盛极一时”指的是博累棋;C文中说“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D、“只要……就……”改为“只有……才……”。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C(分析综合)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阴兴,字君陵,光烈皇后同母弟也。
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
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
光武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与同郡张宗、上谷鲜于衰不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
是以世称其忠乎。
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
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
“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士,令天下觖望,诚为盈溢。
臣蒙陛下、贵人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
”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
贵人问其故,兴曰:
“贵人不读书记邪?
‘亢龙有悔’。
夫外戚家苦不知谦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妇眄睨公主,愚心实不安也。
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
”贵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
十九年,拜卫尉,亦辅导皇太子。
二十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
会疾廖,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
兴叩头流涕,固让曰:
“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
”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二十三年,卒,时年三十九。
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
兴疾病,帝亲临,问以政事以群臣能不。
兴顿首曰:
“臣愚不足以知之。
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
”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
嵩监羽林十余年,以谨敕见幸。
明帝即位,拜长乐卫尉,迁执金吾。
明帝永平元年诏曰:
“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以军功显受封爵,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
辅导朕躬,有周昌之直,在家仁孝,有曾、闵之行,不幸早卒,朕甚伤之。
贤者子孙,宜加优异。
封兴子庆为鲷阳侯,庆弟博为氵隐强侯。
”庆卒,子琴嗣。
琴卒,子万全嗣。
万全卒,子桂嗣。
[注]贵人:
即光武皇后,明帝生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履涂泥,率先期门躬:
弯腰
B、犹称所长而达之称:
称赞
C、兴叩头流涕,固让曰固:
坚决
D、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能和睦
【答案】:
A
【解析】:
躬,亲自。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为华而少实我腾跃而上
B、卒不为宗亲求位为击破沛公军
C、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但以刘日薄西山
D、兴皆固让,安乎里巷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答案】:
B
【解析】:
B、为:
替;A、表转折/表修饰;C、用/因为;D、相当于“于”,在,表地点/相当于“于”,比,表比较。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阴兴美德的一项是()
①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②是以世称其忠平
③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④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
⑤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⑥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
【答案】A
【解析】注意题干中“直接”二字,②是世人称赞,⑥是明帝说的。
【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C(分析综合)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兴跟随光武帝平定天下,随从护驾恪尽职守,举荐人才不以个人好恶,得到了光武帝的认可和世人的称赞。
B、阴兴认为自己蒙受皇上、贵人的恩宠已经非常多了,身为皇亲国戚应该知足、谦让、因此谢绝了皇帝的封赏。
C、光武帝答应了阴兴的请求,在阴兴去世后,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
阴嵩监管羽林军十多年。
D、明帝认为阴兴军功显著,为人正直,仁义孝顺,于是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侯。
阴兴后代相继为侯数世。
【答案】:
C
【解析】:
“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不是阴兴的请求,阴兴只是说他们二人“经行明深,逾于公卿”。
第二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4分)
光武帝到的地方,阴兴总是先进去清理宫殿,非常被亲近信任。
(2)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
(3分)
皇帝(汉光武帝)赞赏(嘉奖)阴兴谦让,不改变他(不愿加封关内侯)的志节(要求)。
(3)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3分)
阴兴最大的诚心从内心发出,使皇帝身边的人都感动了,皇帝于是就听从了他的要求。
【解析】:
注意:
辄、清宫、被动句、句意
注意:
嘉、夺、句意
注意:
中、使动句、听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
吴松
道中二首(其二)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注:
吴松:
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3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5分)
【答案】:
(1)诗歌开关两句写了诗人秋日早上乘舟在雨中赶路的情形。
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树叶。
营造了冷清萧条的氛围,后文抒发羁旅思乡做了铺垫。
(2)孤舟,即写舟,又代指人;即写景,又写情。
照应题目上文,表达情感。
【解析】
景色先总答,再分答。
回答关注事件地点人物,再解释诗歌。
思路:
解释:
解释该字在句子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修辞效果:
点出该字的修辞及其作用。
表现效果:
点出该字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结构作用:
点出该字对题目、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
意境情感主题: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探讨词语的深层含义。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E(鉴赏评价);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E(鉴赏评价)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6分)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李密《陈情表》)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苏轼《赤壁赋》)
(3)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击鼓》)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王勃《滕王阁序》)
(4)子曰: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答案】
(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3)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4)子曰: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A(识记)
五、(12分)
16、根据语境,仿照下面的句子中本体(画线部分)的句式,补写出两个恰当的喻体。
(4分)
作诗填词,本来是为了传情达意。
如果写出的诗词不能传情达意,这就有如,又如,还有什么用呢?
【答案】:
做出的饭菜不能色香俱全,买来的衣服不能称心如意
【解析】:
句式“A的B不能C”,运用比喻,体现出缺少最主要的内容之意。
17、以“京剧”开头,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信息。
不超过45字。
(4分)
京剧是徽剧在吸收了京腔、昆剧等地方戏曲精华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
京剧的角色,也叫“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类,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
生活中有男女之别,京剧就有生行和旦行;男女都有文、武、老、幼之别,京剧的生行就有小生,老生和武生,旦行就有闺门旦、花旦、老旦、武旦等;有的人粗犷豪放,有的人机巧滑稽,京剧中的男性就又划分出了净行和丑行。
在京剧舞台上,唱腔和动作都有一定的程式,一出完整的戏,其实就是表演者根据这些程式把剧情巧妙地连缀起来。
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京剧那五光十色、形态生动的脸谱,那精致华美、色彩艳丽的服饰,令人目眩神迷。
【答案】:
京剧是源于徽剧,分生旦净丑四类角色,唱腔和动作有一定程式,以脸谱、服饰为主要艺术表现形式的剧种。
【解析】:
文段分为四层,第一句为第一层,核心词“徽剧”;第二、三句为一层,核心词“角色”;第四句为一层,核心词“程式”;第五句为一层,核心词“艺术表现形式、脸谱、服饰”。
总结为一个以“京剧”开头的句子即可,单句、复句没有要求。
18、以下是小张在收到郑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其中有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四处并修改。
(4分)
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
过目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些许帮助,定当惠存。
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光临贵府,当面致谢。
【答案】:
“寄奉”改为“寄来”;“过目”改为“奉读”;“些许”改为“极大”;“惠存”改为“珍存”;“光临”改为“定到”
【解析】:
适用对象不当,应对郑先生表示尊重,自己出语谦卑。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
(一)
(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张锐锋
①我来到一个古老的村庄,帝舜耕作过的地方。
从早上开始,我亲眼目睹了村民们一天的生活。
②鸡叫声是一天生活的起点。
不到早上六点钟,鸡鸣响起,几千年来,这样的永不毁坏的大自然的钟表,精确无比。
它将人的生活总是正点代入一个不朽的方程式,只是得出的答案日日常新。
林一家开始起床,林的老父亲年过古稀,照常起来做第一件事情:
劈柴。
锋利的斧头,在暗淡的天光里发出黑蓝的光,一个还未来得及被完全照亮的人的轮廓,用有点笨拙的姿势,预备一天的炊火之薪。
斧头上下挥动,从高过头顶的地方,借取了这一高度上的自然能量,猛烈地越过空间。
这一动作,这一被压缩了的短暂时间,以及啪的一声闷响,劈木开裂,舜的以前或舜的以后,从未改变。
③林的妻子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鸡栅,一群鸡涌到院子里。
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漱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
然后她开始拿起扫帚打扫庭院,就像每天洗脸一样,对生活的敬畏含于其中。
村庄的独特声息渐渐大了起来,那种类似于琴瑟的音乐之声,优雅,古老,节奏鲜明。
这与城市庞大、庞杂的噪音能量不同,它代表着清淡、恬淡、恬静的基本秩序。
林和大儿子一起,到院外的柿树上采摘柿子。
邻居们做各自的事情,狭窄街道旁边的一块空地上,古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咸面粉。
一切劳动几乎没有语言的参与,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交谈。
然而,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仿佛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经过了预先的排练。
④秋天就要过去,天气仍很暖和。
地里的活儿已经做完,再有一场雨,就可以把冬小麦种好,那时的庄稼人就可以享受一年中最安逸的季节了。
林这些天的习惯性动作,就是仰望天空,蓝,蓝,白云停留一会儿,就又很快散尽,仍然剩下的蓝。
趁着这样的间隙,邻居开始盖房,林一家人都前去帮工。
他的老父亲则挑着柿子到河边的石头上晾晒,顺手用小刀将柿予皮削掉,以利于它的水分很快蒸发,以便在冬天贮存。
河边的大石头献出了自己的平面,供老人坐下,他眯起眼睛发呆地望着远方。
他在想什么?
我们谁也不可能猜到。
也许他所想的仅仅是眼前的一片蓝,天边的蓝。
⑤天很快就黑了下来。
一天的光阴就像几千年的光阴,简单而虚无。
林的一家人陆续回到家中,林对着墙壁上挂着的日历,沉思了好久,好像想起了什么,又好像忘掉了什么,总之,犹豫了一会儿,然后用老茧坚硬的大手,粗暴地撕下了一页。
用大大的黑体字标着阿拉伯数字的日历,和造币厂刚刚印制的崭新纸币一样,挺括,坚韧,在黑夜到来前的最后时刻闪着光,它用每一个唯一的日子作为自己的防伪标志,一个日子根本不会与另一个日子混淆,只是在撕下它的一瞬,发出哧的一声,尖锐,迅疾,刺激,不容置疑。
一天的终结,多少年的终结,哧的一声嘶裂。
⑥晚饭后才开了灯,一盏15瓦的灯泡,将并不明亮的光射向每一个角落,人们的脸庞现出明暗的分界,夸张的塑像都坐在小板凳上,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屏幕,在一片雪花斑点里推出了清晰度很差的人影,繁忙喧嚣的城市场景,豪华汽车和别墅,高架公路和人行天桥……奢华的生活只露出冰山一角,已经足够让人震惊。
对于林一家人来说,电视剧中讲述的不过是一个传说,一个神话,和远去的舜的故事几无区别,甚至他们更相信后者。
⑦这个古老村落里的人们,几千年来恪守自己的寂静生活,按部就班,连步履也是那样从容、谨慎、不慌不忙,完全符合自然地悠悠节奏。
但是其中仍然藏着神奇,平凡比非平凡可能更有价值,或者说,平凡乃是非平凡的极限。
(节选自《被时间决定的讲述》,有删改)
19、本文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
有何好处?
(4分)
【答案】
(1)思路:
顺叙。
(2)好处:
内容:
①按时间依次写了古村人们一天的生活,②强调了古村人们按部就班,不慌不忙,完全符合自然地悠悠节奏,③表达了平凡比非平凡可能更有价值,上帝或者说,平凡乃是非平凡的极限的主题。
结构:
④点题。
【解析】:
叙述方式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和平叙。
好处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
【考点定位】: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C(分析综合)。
20、如何理解文中画线部分的含意?
(4分)
【答案】与【解析】:
理解句子需要理解形象和抽象的句子。
本句兼有形象和抽象,需要抽象词语“这一动作”在语境中具体含义“斧头上下挥动,从高过头顶的地方,借取了这一高度上的自然能量,猛烈地越过空间”,理解“这一被压缩了的短暂时间”这一比喻,理解“舜的以前或舜的以后”这一借代、对比,“从未改变”在语境中具体含义。
【考点定位】: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能力层级D(鉴赏评价)
21、以③④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特点。
(4分)
【答案】提示:
①口语化;②多用短句;③整散结合;④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
【解析】语言特点从字、词、句、篇考虑,考虑语言艺术特色和风格。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D(鉴赏评价)
22、你认为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提示:
对按部就班又日日常新的生活的赞颂向往;对清淡、恬淡、恬静的基本秩序的赞颂,对城市生活的批判;完全符合自然的悠悠节奏的赞颂,对平凡比非平凡可能更有价值的领悟。
【解析】:
归结文章每部分包含的情感,注意最后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赵子生 山东 高考 语文试题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