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图文.docx
- 文档编号:839016
- 上传时间:2022-10-13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40.26KB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图文.docx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图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图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图文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单元教学内容
教材第47~58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系统学习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是掌握含有包括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二是解决简单的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
主要安排如下:
统计运算的运算顺序例1
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例2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例3
解决问题例4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懂得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计算基础,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难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解决问题与混合运算顺序要适当分开,体验运算顺序的规定性。
帮助学生理解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让学生独立计算时进行演绎推理,经历“观察算式——回忆运算顺序——规划计算步骤——按顺序进行计算——反思并体会”的过程,既发展了他们数学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运算顺序的水平。
需要两步计算解决的较简单实际问题,通过直观教学,让学生进行分析,找出中间问题,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一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
2.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并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准确计算、规范书写、仔细验算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
单元教学难点
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的经验,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共计6课时。
两步式题3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1课时两步式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页例1(同级运算)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两级两部混合运算。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两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6+9+8=
32-10-6=
25+20-10=
48-8+17=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1。
1.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
同学们在做什么呢?
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有关的信息啊?
课件呈现问题: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师:
问题要我们求什么?
师:
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
2.反馈交流,总结加减运算的顺序。
(1)两种情况展示:
方法一:
分步算式方法二:
综合算式
53-24=29(人)53-24+38=67(人)
29+38=67(人)
(2)汇报交流:
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
3.明确慨念,揭示课题。
师:
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能说说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吗?
师小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板书课题:
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4.规范脱式计算格式。
课件出示:
53-24+38
师:
这道题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师板书:
53-24+38
↓
=29+38
=67
师:
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
师:
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我们是怎么算的啊?
注意:
等号上下要对齐。
5.巩固脱式计算格式,体会同级运算的顺序。
15÷3×5=
师:
加与减、乘与除分别是同一级运算。
15÷3×5,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师:
你能把这道题写成脱式计算的格式吗?
学生尝试计算并板演。
15÷3×5
↓
=5×5
=25
师小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7页做一做。
(1)学生说一说每道综合算式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2)学生独立计算,强调书写的规范性。
小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完成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3题。
下面的计算对吗?
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
34-17+3 3×8÷418÷3×3
=34-20=24÷4=18÷9
=14=6=2
师;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
(1)学生独立完成,说明错误的理由。
(2)第1题哪错了?
第3题哪错了?
(3)口述:
这些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的。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第2课时两步式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页例2(两级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加、乘减两级运算的结构,能正确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列式解答乘加、乘减应用题。
2.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知道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3.在合作交流与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愉悦,合作的快乐,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知道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
你们爱玩跷跷板吗?
今天我们去跷跷板乐园玩一玩好吗?
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有3组同学在玩跷跷板,每组4人,还有7人没有玩。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1)玩跷跷板的有多少人?
(口答)
(2)跷跷板乐园一共多少人?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解决问题。
师:
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1)应该怎样计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生列式展示。
师: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解决的?
生1:
4×3=12(人),12+7=19(人)。
师:
哦,你是用分步算式解决的,你是怎样想的?
生1:
先算玩跷跷板的3组有多少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师根据学生口述进行板书)。
师:
还有谁能像他这样完整地说一说?
师:
还有谁能说一说?
生2:
先算玩跷跷板的3组有多少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
师:
你们听讲真认真,还有没有不同算式。
生3:
4×3+7=19(人)。
师:
你是用综合算式解决的,怎样想的?
生4:
有3组同学在玩跷跷板,每组4人,先算这3组玩跷跷板的有多少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
师:
你的思路真清晰,还有谁能像他这样说一说?
师:
还有不同的列式吗?
生5:
7+(4×3)=19(人)。
师:
你是怎么想的?
生:
我也是先算玩跷跷板的有多少人,先算4×3,就用了小括号。
小精灵提示还可以这样列式计算:
7+4×3
=7+12
=19(人)
师小结:
这一道应用题时用乘法先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再用加法求出跷跷板乐园里一共有多少人。
3.算法交流,比较分析。
课件出示:
方法一:
4×3=12(人)
12+7=19(人)
方法二:
不含小括号的综合算式。
7+4×3
↓
=7+12
=19(人)
方法三:
综合算式。
7+(4×3)
=7+12
=19(人)
生观察分步算式、综合算式,做出比较评价。
师:
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种不同的算式,你喜欢哪一种?
生:
我喜欢第二种,因为它比较简便。
师:
是啊,综合算式确实比较简便。
再看第二种和第三种的综合算式都是先算的什么?
生: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师:
因为都是先算的4×3,所以()可以去掉吗?
生:
可以。
师小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观察图片,生提出问题。
玩跷跷板的比没玩跷跷板的多几人?
(1)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4×3=12(人)12-7=5(人)
或4×3-7
↓
=12-7
=5(人)
(2)说说你的想法。
2.课件出示:
花丛中2群小蜜蜂,每群4只,还有一群蜜蜂是3只。
一共有多少只小蜜蜂?
列式:
4×2+3
(2)学生汇报问题,并解决问题。
让学生说出所列算式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第3课时两步式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49页例3(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运算的必要性、合理性,并能正确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过程。
3.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热情。
教学重点
知道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含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题目:
58-(14+6)
师:
还记得这道题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吗?
生:
这道题里小括号,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算式。
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师小结;这是我们一年级学过的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小括号的作用可大啦!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接着学习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看看小括号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课件出示:
7×(7-5)(77-42)÷7
师:
这两道题里都有小括号,应该先算什么?
生:
小括号里的。
师:
你能把这两道题在练习本上进行脱式计算吗?
1.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搜集错例。
2.学生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全班展示反馈。
7×(7-5) (77-42)÷7
↓↓
=7×2=35÷7
=14=5
师:
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不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吗?
这里怎么先算了减法呀?
生1:
在没有括号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生2:
这两道算式里都有括号,所以要先算括号里的。
师:
同学们看得真仔细,知识掌握得也很牢固。
看来小括号的作用还真不小,有了它,算式的顺序就改变了。
师小结: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提升练习,加深理解
1.完成第49页做一做第2题。
(1)学生先观察每组算式异同,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然后独立计算。
(2)全班交流展示。
(3)师小结:
因为加了小括号,就改变了算式的运算顺序,所以结果不同。
2.完成第3题。
让生说一说每道题先算的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独立写综合算式,教师巡视,纠正指导。
四、全课总结,内化知识
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小括号的作用,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注意什么。
第4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53页例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借助色条图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使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的作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2.使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 下册 第五 单元 教案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