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F抗黄变剂在涤纶针织物上的应用资料.docx
- 文档编号:8389498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93.78KB
BASF抗黄变剂在涤纶针织物上的应用资料.docx
《BASF抗黄变剂在涤纶针织物上的应用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ASF抗黄变剂在涤纶针织物上的应用资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ASF抗黄变剂在涤纶针织物上的应用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BASF抗黄变剂在涤纶针织物上的应用
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
轻化工程
学生姓名:
刘浩学号:
201106020225
指导老师:
张帆
2015年3月20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此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0篇(不包括辞典、手册),其中至少应包括1篇外文资料;对于重要的参考文献应附原件复印件,作为附件装订在开题报告的最后。
4.统一用A4纸,并装订单独成册,随《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等资料装入文件袋中。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文献综述:
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5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文后应列出所查阅的文献资料。
1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低质量纺织品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对纺织品的质量有了更多潜在的要求,拥有高质量的纺织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因而纺织行业工作者正为提高各种纺织品的质量而不懈努力着。
但纺织品出现的质量问题有的存在于生产加工过程中,有的存在于包装、贮存、运输过程中,还有的存在于日常生活的使用过程中,不管存在于哪个过程中,都会对纺织品的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其中涤纶针织物的酚黄变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涤纶针织物自开发后就因其新颖别致、平整美观、光泽鲜艳的风格和易洗快干、弹性好、不易霉蛀的性能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涤纶为代表的化纤产量已超过以棉纤维为代表的天然纤维产量,而近年来开发出来的改性涤纶和新型涤纶并在涤纶针织物上得到广泛应用,使得涤纶针织物的产量和新产品不断增加。
但因涤纶针织物产生的酚黄变使得其质量大打折扣,同时也给涤纶针织物生产商和销售商产生了大量的经济损失。
因此近年来,纺织品酚黄变色评估所受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国外较大的面料采购商如Marks&Spencer、Adidas等纷纷将纺织品酚黄变评估这一指标纳入验货合同,解决如涤纶针织物这一类纺织品出现的酚黄变问题已成为国内纺织行业工作者的研究热点。
1.1涤纶针织物产生酚黄变的原因
研究表明,涤纶针织物产生的酚黄变的主要原因是其包装材料中存在酚类抗氧化剂BHT(2,6-二叔丁基羟基甲苯),BHT会与氮氧化物(NOX)在合适的条件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DTNP(2,6-二叔丁基对硝基苯酚),当DTNP处于酸性状态下呈无色,室温条件下极易升华而转移,当遇到碱性物质时,则立即变黄。
BHT(无色)DTNP(无色)
DTNP(无色)DTNP(黄色)
1.2酚黄变的条件
1.2.1抗氧化酚BHT
酚类抗氧化剂BHT化学名称是2,6-二叔丁基羟基甲苯,是人类已知的最重要酚类抗氧化剂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塑料、油脂、合成橡胶以及医药等不同行业,由于BHT性能优越、价格便宜、用途广泛在全球抗氧化剂市场上占有半壁江山。
其中,在涤纶针织物的包装材料聚乙烯(或聚丙烯)薄膜生产时也加入了抗氧化酚BHT,用以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变黄、变脆,延长其使用寿命。
而成品聚乙烯(或聚丙烯)包装材料中加入的BHT会不断的发生反应以保证其品质,因此聚乙烯(或聚丙烯)包装材料中会残留有抗氧化剂反应产生的裂解物质以及抗氧化剂分子单体,这些残留物质在聚乙烯(或聚丙烯)包装材料中的溶解度很小,且易挥发,容易从聚乙烯(或聚丙烯)薄膜包装材料内扩散到包装材料表面,在贮存期间就会转移到涤纶针织物上面,并与氮氧化物发生反应,使涤纶针织物发生黄变。
另一方面,在涤纶针织物中常常会使用氨纶与涤纶进行混纺,以获得好的弹性。
但氨纶的生产原料为TDI(甲苯二异氰酸酯),为防止TDI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光老化,会在TDI中加入BHT,BHT最后会随生产成氨纶出现在涤纶针织物中,并与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并在合适的条件下使涤纶针织物黄变。
另外,BHT还存在于纺织助剂中,如纺纱油剂、润滑剂、抗静电剂、浆料、染整助剂。
1.2.2氮氧化物
涤纶针织物发生酚黄变遇到的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空气中和生产中,在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来源有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燃煤排放。
而在生产中遇到的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定型机的烟气、助剂。
1.2.3碱性物质
有研究表明,BHT与NOX结合生成的黄色物质对pH敏感,在多数情况下,pH﹤5时,反应产物呈无色,当pH﹥6时,反应产物呈黄色。
因此当涤纶针织物处于酸性条件下能大大降低发生酚黄变的几率,涤纶针织物在染色后会经过酸处理。
过酸使用的多为醋酸或柠檬酸,这些酸在进行高温定型和长期贮存时容易发生挥发和分解,使得布面上的酸性会逐渐减弱或消失,而当涤纶针织物遇到碱性物质时,如包装纸箱的生产时会使用大量碱剂,这些碱剂会通过直接接触或经扩散至空气转移到布面上,中和布面上的酸后,使布面pH值上升,从而布面发生黄变的几率上升。
1.3抗酚黄变整理
目前,抗酚黄变整理有两类处理方法,一种是传统的避免碱性条件,使用柠檬酸或醋酸在织物染色后进行过酸处理,是布面呈酸性以达到防黄的目的;另一种是使用抗酚黄变剂处理织物,通过与纤维上的阳离子基团结合,封住阳离子基团,防止生成的黄色物质沉寂,并通过优先与NOX反应生成无色物质到达抗酚黄变的目的。
1.4抗酚黄变剂的发展与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外较大的面料采购商如Marks&Spencer、Adidas等纷纷将纺织品酚黄变评估这一指标纳入验货合同,人们对纺织品的酚黄变问题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实际生产中,人们发现在锦纶织物上发生的酚黄变问题较为严重,而在其他纺织品上同样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酚黄变。
为了防止酚黄变的发生,最开始人们使用柠檬酸或醋酸处理织物,经柠檬酸或醋酸处理后,织物酚黄变几率能够得到降低,但在涤纶针织物进行高温后定型时,柠檬酸和醋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分解和挥发,使布面失去避免碱性的能力,从而在后续运输和贮存时同样容易发生黄变,而且这些酸性物质水洗稳定性差,还有可能使人的皮肤产生刺激。
因此柠檬酸处理已不能达到日益严格的市场和消费者要求。
为了进一步改善涤纶针织物出现的酚黄变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合格率,减少面料生产商的经济损失,抗酚黄变剂的开发和应用顺应了这一要求,国内外部分助剂生产商也相继开发了多种抗酚黄变剂,相信在市场的作用下,未来将有更多的面料采购商将纺织品酚黄变这一评估纳入验货合同,抗酚黄变剂将会得到更多的应用。
1.5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涤纶针织物以其平整美观、挺括大方、光泽鲜艳的风格和易洗快干、不皱不缩、弹性好、不易霉蛀的性能在市场上得到快速发展,产量不断增加,产品种类也越来越多。
但每年因浅色或白色涤纶针织物产生的酚黄变使产品质量大打折扣,而抗酚黄变剂在涤纶针织物上的应用能减轻或阻止酚黄变的发生,明显提高产品的色泽稳定性和产品质量,从而减少生产商和销售商的经济损失。
也能在激烈的纺织品市场竞争中,满足国内外客户的潜在要求和市场准入条件。
参考文献
[1]虞学锋.纺织品黄变色牢度的标准与测试[J].中国纤检,2010,6(下):
34-35.
[2]杨闯.纺织品黄变产生的原因及其判断、防黄变方法措施的探讨[J].中国纤检,2014,1(下):
81
-85.
[3]周爱晖,张华春.纺织品黄变的测试与分析[J].针织工业,2010(7):
62-64.
[4]李璐.纺织品黄变的原因及防止黄变措施的研究[J].轻工科技,2012,167(10):
83-83.
[5]贺良震,季莉,邵改芹.涤纶及其混纺织物染整加工[M].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1-17.
[6]周光勇,张晓春,刘金华.DM系列抗黄变剂在锦纶织物上的应用[J].印染,2009(14):
41-43.
[7]董晶泊,梁海保,杨志敏,王云发,李业赞.ISO105X18:
2007纺织品酚黄变色牢度试验方法解析
[J].印染助剂,2011,28(11):
52-54.
[8]谢南平,陆必泰.锦纶弹力织物抗储存黄变整理[J].印染,2013(9):
32-33.
[9]陈怡珊.贮存黄变剂在锦纶花边面料中的应用[J].印染,2013(6):
18-21.
[10]陈建儒.锦纶抗黄变剂GC-616A[J].印染,2014(8):
40-41.
[11]罗灯洪.锦氨纶织物抗黄变整理[J].印染,2014(11):
25-28.
[12]李峥嵘,许松华,邹杰,余洪波.多功能整理剂IntertexNY-C[J].印染,2009(17):
37-39.
[13]郭凤之,丛琳.涤纶针织面料服用性能测试及发展前景研究[J].针织工业,2006(11):
46-51.
[14]ISO105-X18:
2007,Textiles-Testsforcolourfastness-assessmentofthepotentialtopHenolic
yellowingofmaterials[S].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目的与意义;二、课题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三、课题主要内容和要求;四、研究方法、步骤和措施
BASF抗酚黄变剂在涤纶针织物上的应用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涤纶针织物以其平整美观、挺括大方、光泽鲜艳的风格和易洗快干、不皱不缩、弹性好、不易霉蛀的性能在市场上得到快速发展,产量不断增加,产品种类也越来越多。
但每年因浅色或白色涤纶针织物产生的酚黄变使产品质量大打折扣,而抗酚黄变剂在涤纶针织物上的应用能减轻或阻止酚黄变的发生,明显提高产品的色泽稳定性和产品质量,从而减少生产商和销售商的经济损失。
也能在激烈的纺织品市场竞争中,满足国内外客户的潜在要求和市场准入条件。
1、课题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
近年来随着国外较大的面料采购商如Marks&Spencer、Adidas等纷纷将纺织品酚黄变评估这一指标纳入验货合同,人们对纺织品的酚黄变问题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实际生产中,人们发现在锦纶织物上发生的酚黄变问题较为严重,而在其他纺织品上同样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酚黄变现象。
为了防止酚黄变的发生,最开始人们使用柠檬酸处理织物,经柠檬酸处理后,酚黄变几率得到降低,但如今面对着日益严格的市场和消费者要求,柠檬酸处理已不能达到要求。
因此,为了改善涤纶针织物出现的酚黄变问题,满足日益严格的要求,人们开始在涤纶针织物上应用抗酚黄变剂。
而作为每年化纤产量最大的涤纶,提高了其针织物的抗酚黄变性能,将大大降低每年因酚黄变问题而产生的经济损失。
三、课题主要内容和要求
1、主要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了BASF抗黄变剂在涤纶针织物上的多种应用工艺,并探讨其与几种不同起毛剂进行柔软同浴整理时的效果,得到最佳的应用工艺,测验其整理后织物黄变等级、白度、柔软等性能。
2、课题要求
课题的主要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a、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纺织品黄变产生的原因和防止纺织品黄变的措施。
b、了解抗黄变剂的性能、抗黄变原理。
c、查阅涤纶针织物抗黄变整理工艺的相关资料,找出适合涤纶针织物抗黄变整理的试验方法;
d、熟悉各种相关仪器的正确操作方法,根据课题要求与目的,完成各项实验和参数的测试;
e、进行数据整理,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研究方法、步骤和措施
1、主要仪器及试剂
仪器:
立式轧车、焙烘箱、小型定形烘干机、电子天平、烧杯、强力测定仪、耐汗渍色牢度仪等。
试剂:
色克能(BASF)保护剂NYX、匀染剂、去油剂、柠檬酸、醋酸等。
2、实验方法及步骤
(1)前处理:
涤纶针织物在整经和织造过程中的油剂必须去除,防止影响布面染色和抗黄变整理效果。
(2)预定型:
消除织造过程中产生的张力和内应力。
(3)纯白色抗黄变方法:
a、制定处方并按处方配料;
b、制定工艺;
c、将经过处理和预定过的白色涤纶针织物浸入抗黄变剂整理液中,并进行轧液、成定,轧液率为60%左右;
(4)染浅色抗黄变方法:
a、制定处方并按处方配料;
b、制定工艺;
c、在染浅色涤纶针织物时与抗酚黄变剂同浴处理,处理后烘干、定型。
d、在染好浅色的涤纶针织物后进行抗黄变剂的浸轧、烘干、定型;
(5)对整理的涤纶针织物进行黄变测试。
(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3、测试与分析
(1)织物的抗黄变性能测试
参照ISO105X18:
2007纺织品酚黄变色牢度试验标准进行测试。
(2)织物白度测试
利用Datacolor600计算机测色配色仪来测定加兹-格里色(Ganz-Griesser)白度。
(3)织物吸湿性测试
参照JISL1907:
2010纺织制品吸水性试验方法。
(4)织物柔软性测试
感官评定通过人的手触摸织物所引起的感觉,并结合对织物的外观视觉印象来作
出评价。
4、措施
(1)、按时到实验室做实验,保证实验计划量按时完成;
(2)、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
(3)、碰到问题多查阅资料或向老师请教,以求尽快解决问题;
(4)、处理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完成实验。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意见:
1.对“文献综述”的评语:
2.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论文)结果的预测: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所在专业审查意见:
负责人:
年月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BASF 抗黄变剂 涤纶 针织物 应用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