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创建一流高职学院.docx
- 文档编号:8387576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9.76KB
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创建一流高职学院.docx
《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创建一流高职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创建一流高职学院.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创建一流高职学院
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创建一流高职学院
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创建一流高职学院
在2009年暑期读书研讨会上的讲话
邓洪基
2009年8月23日
同志们:
在新学年即将开始之际,学院党委依照惯例举办中层干部读书班,是非常必要的。
这对于统一思想,增进团结,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今年上半年,全院广大干部和教职员工按照党委和行政的部署,克服困难,付出了辛劳和汗水,保证了学院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特别是新建工程全部竣工交付使用;老校置换进展比较顺利,基本具备了9月
份进行“招、拍、挂”条件;电力、中水、锅炉增容项目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教学楼、宿舍、食堂等10座新建筑的家具配
备、实训设备搬迁安装到位;圆满完成招生工作,录取新生4666人,生源总情况较好。
为此,我代表党委、行政向同志们,尤其是假期时间,以大局为重,任劳任怨,加班加点的指挥部、后勤、各系部和搬家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同志们辛苦了。
做为院长,我来学校已经三个多月了。
在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大家给了我工作上的大力支持、关心和帮助,使我感到了铁职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在此,我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的工作安排仍要按照“十一五”规划和学院年初的工作计划来推进,按照刘书记的要求和读书班的安排,我先做个交流发言,
严格地说,我还是个学生,还在向大家学习,对学院的情况了
解得还不是很清楚,发言难免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增强发展的紧迫感
我们学院拥有58年办学历史,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业和发展历程中,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创造并传承了严谨、务实的优良作风,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为铁路和地方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一)抓住机遇,开创学院发展新局面
独立升格为高职学院,在隶属关系上由铁路管理转为由省
政府管理、教育厅直属。
隶属关系改变给我们的办学定位、办学观念、服务面向等等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
升格和改变隶属关系,虽然给学院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不断加快,学校间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在大多数高校已经完成了新校区建设,国家对高校建设的贷款政策、土地政策全面收紧的严峻形势下,学院党委以对事业、对学院、对广大教职工高度负责的态度,果断决策,克服重重困难,顶着重重压力,创新工作思路,以先购买后置换、同时抓紧二期建设的方法,使我院的新校区建设取得了根本性的突破,目前,新校区在原有12万平米校舍的
基础上,新增建筑近11万平米,新校建筑面积达到23万平方米,基本形成了完善的办学功能,在校生接近12000人,为学
院未来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空间基础。
(二)办学定位明确、办学特色初步形成
根据高职发展要求,立足学院实际,确立了为山东经济社会服务、为铁路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坚持“为学生学习和就业服务”的办学理念,走“校企共建、内涵发展、特色立校”的建设道路。
创新并实施“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管理—制度;推行精品专业“六个一”建设标准;实施了专业带头人选聘、特长生项目导师制,形成了“铁地兼顾、以工为主、工管互补、机电见长”的专业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工作特色,“学用一体化、项目导师制”的教学工作特色。
学院“十一五”规划把注重内涵建设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提出进一步做好专业设置定位、整合教育资源、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建设好实训实习场所、加强职业素质教育等工作,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三)师资队伍不断扩大,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学院专业数量迅速发展,院党委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按照“优化结构、合理补充、内涵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引进师资,解决师资短缺问题,不仅满足了教学需要,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建立了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学业导师选聘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等制度,教师专业能力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近年来,在国家省级技能大赛中,我院学生代表队屡获佳绩,勇夺多项第一。
(今年获省级技能大赛磨具、数控、电子三个一等奖,国家级磨具一等奖、电子三等奖。
)特别是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不仅为我院争得了荣誉,也为我省高职教育争得了荣誉。
(四)实践设施初具规模,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强化校内实验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先后投资3千
余万元,建有国家财政支持的“电工电子及自动化实训基地”、省财政支持的“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基本技能实训中心、自动化综合技术实训中心等53个实验实训室,其中,生产性实训性基地3个,校企共建实训室6个,实验实训设施配套、先进,基本满足学生实践技能训练的需要。
(五)就业率稳步提升,毕业生水平社会认可度高
为最大限度的做好学生就业工作,学院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建立了“以系为主、学院统筹”的就业工作机制,各系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配备就业指导专职人员,就业指导课列入教学计划,对毕业生实施“个案”式就业指导,提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就业服务。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其中首次就业率为89.5%,就业对口率84%,高于山东省高职院校平均就业率;实现了毕业生“双高”(高数量、高质量)的就业目标,毕业生在行业和地区有良好声誉,总体满意率超过80%。
学院被山东省人事厅评为“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
我从上述五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但由于本人的水平和能力所限,这个总结肯定不全面,还有很多重要方面没有总结到,很可能挂一漏万,希望同志们一起来总结。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铁院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共同发扬光大。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不足,特别是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看不到形势发展对我们的要求,看不到激烈竞争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挑战,就会盲目乐观,迷失发展方向,丧失发展机遇。
因此,我们不仅要自己和自己比,更重要的是跳出学校看学校,多做横向比较,尤其是要同先进学校比,从横向比较中找出我们的差距,找出我们的不足,以增强我们的危机感、紧迫感。
1、我们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
为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教育部等部委在全国开展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建设单位创建,三批共遴选出100所高职学
院,我省有六所高职学院入围。
虽然我们做了很多工作,进行了精心准备,但是由于受各方条件的制约,我们没能入围。
国家和地方加大了对示范校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力度,示范校的发展优势愈来愈突出,特别是其办学声誉、办学投入、办学规范程度的提高,为其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综合实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比如,由中央、地方和学院三方汇聚的建设资金到位后,形成雄厚的财力,一个重点专业的实训室建设就有上百万,甚至数百万资金。
再比如,今年暑期,所有示范校,院校长参加教育部的专门培训,骨干教师都参加教育部统一组织的专业师资培训,或直接到国外院校培训和交流,培训规模可谓空前。
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我们与示范校的差距不断被拉大,实质上,我们已从第一团队中出局,掉入第二团队,给我们今后的发展形成了极大的压力。
同时,各地市高职院校后发优势明显,发展迅猛。
他们在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后,办学条件大为改善,教学的设备设施配备到位,甚至,有些地市政府在招生和就业问题上,对本地市的高职学院实行了特别优惠政策。
地市级高职学院的迅速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极大地竞争压力。
目前,我们正处在前有示范,后有追者的夹击中,形势十分严峻,容不得丝毫疏忽和麻痹,只有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加倍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确保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2、我院办学基本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与大多数办学条件基本完善的兄弟学院相比,我们的办学条
件还处在建设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校区的建设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时间,我们现在只是初具规模,要达到初步完善至少还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
我们的学术交流中心、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以及校内道路、绿化、设施配套等还需要进一步投入。
另外,由于近几年,我们集中财力抓新校区建设,对教学投入不够,一些必须的教学设施,实训设施,与教学要求,与人才培养要求还不相适应,还有大量工作需要我们共同来做。
3、教育理念还不能完全与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升格为高职只代表我们的办学层次和培养层次有了提升,但
是升格后我们的思想观念与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是否一致?
我们的办学理念是否与高职教育要求相适应?
我们的精神状态与建一流高职的要求是否相适应?
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否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相适应?
另外,我们是否还存在以铁老大自居,以教育厅唯一一所直属学校自居的心态和心理?
这些问题,我们是否存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希望同志们认真思考。
在座的各位都是铁职院的中坚力量,铁职院的工作要靠大家,铁职院的发展要靠大家。
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制约着学校今后的发展。
4、教育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加强
专业建设需要整合调整,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还达不到办一流高职院校的要求,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们未能成为国家级示范性高职学院建设单位,很多同志感到遗憾,感到心里不平衡,过多的强调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客观原因。
但我们反思一下,升高职后,在软件建设上,是不是还存在一些差距。
从有关渠道得到的信息:
以祝瑞花同志为主上报的国家精品课程已经通过了评审,实现了我院国家级精品课程零的突破,意义尤为重大,但是在其他方面,我们的差距是很大的,我们没有省级教学名师,没有国家级重点试验室,没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没有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同志们,这些差距都是指标性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整体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办学水平。
这些问题是长期形成的,解决起来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这些问题不解决,办一流高职的基础就不牢固,我们的一流目标就难以实现。
5、管理水平急待提高
中专办学时,全校三五个专业,千把学生。
目前,我们已经是万人大学了,但我们的管理模式和水平,还留有明显的中专时期的管理方式,管理粗放,随意性强,越级指挥,越级汇报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院的发展。
实施院系两级管理的呼声很高,也做了一些工作,然而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与学院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管理队伍的思想观念、
管理水平、工作能力与学院的发展要求有差距。
如何提高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提高管理队伍的执行力,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还有很多具体工作要做
同志们,我讲这些,并不是想否定大家的成绩,否定大家的能力。
实事求是地讲,在很多工作上我们都是走在全省前列的。
我讲这些的根本目的是请同志们认清形势,正视不足,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加快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加快学校发展。
二、加强内涵建设,建设一流高职
加强建设新校区,加强内涵建设,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的两项基本任务。
这两项基本任务是相辅相成的,新校区建设是内涵建设的重要前提,内涵发展是学校永恒的主题。
在新校建设基本完成后,我们要及时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建设一流高职。
什么是一流高职,我认为就我国的情况,国家示范校就是一流高职。
我们决不能因为未能进入100所示范校而丧失信心,必须坚定这样的信念:
创建一流高职的目标绝不动摇,特色立校的治校方略绝不动摇,质量强校的观念绝不动摇。
(一)调整专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
我们学校现有专业54个,招生规模今年达到了4000人
今年6月份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我院新上专业进行评估,在听取了情况介绍后,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宋伯宁同志提出我院专业设置有点过多,请我们适当进行调整。
昨天张厅长也对学校专业设置调整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根据张厅长和宋处长的意见,有关部门要对我们已开设的专业进行评估,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社会发展需要,在保持总体稳定的情况下,对专业做出适当调整
总的要求是: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以重点专业和重点专业群带动提升一般专业,整合优化弱势专业,使我们的专业设置更加合理,更加优化,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紧紧依靠行业背景,打造鲜明的办学特色
几十年的铁路办学,给我们奠定了坚实的行业背景,这也是我们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的根基。
在办学过程中,我们与铁路行业建立了血浓于水的合作关系,无论在人力资源还是设备资源等方面都打下了坚实的合作基础。
学院划归山东省教育厅直属管理以后,铁路行业背景不能丢,只能强化不能削弱。
同志们,在全省七十多所高职院校中,有铁路背景的只有我们一家,这是我们的最大优势。
从某种意义上讲,丢掉了行业特色,就丢掉了我们的根基。
近年来,中国铁路的发展非常迅速,地铁、城轨交通也蓬勃发展,带来了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旺盛的需求。
据有关人力资源部门统计和预测:
在“十一五”
期间,全国铁路建设系统人才需求量约为50万人,其中高等技
术应用性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约为36万人。
顺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党委决定在巩固提高“机电见长、工管互补”专业特色和培养水平的基础上,抓住轨道交通蓬勃发展的大好机遇,集中人力物力,整合已有铁路专业成立轨道交通系,把轨道交通的相关专业建设成为优势特色专业。
新成立的轨道交通系要按照党委的要求,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构建、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组织等方面,突出轨道交通行业特点,加强与铁路行业合作,确立我院在山东省轨道交通领域人才培养的领先地位。
(三)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加强教材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并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
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深刻理解并贯彻“三通三融三证书”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要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取得实际性的突破。
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充分发挥各部门、各系部的积极性、主动性,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
把握好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和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研究与实践。
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
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整合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培育和提升优秀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一批教学改革力度大、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高水平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
建设一流高职,必须要有与建设一流高职要求相匹配的教师队伍。
近年来,学院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总体上看,我们目前的师资状况与建设一流高职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6月16日学
院党政联席会已经有了统一的意见:
一是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引进一批高层次、高学历、掌握学科前沿知识动态和发展方向的人才;二是在现有的人事代理人员中,根据学科建设需要,且经过工作实践证明,适应学校工作需要的,有较丰富现场经验、较高技术职称的教师进编。
另外,进一步加强学校与社会、企业的联系,加强校企合作,聘请一定数量的兼职教授、兼课教师,请他们兼职授课,定期到学校指导工作或举办相关方面的专业讲座。
这项工作请组织人事处抓紧进行,积极向有关部门请示、汇报、沟通。
(省里劳动保障和人事正忙于整合,事业单位改革近期不会有大的动作,这是个机会)。
这里,我想单独强调一下人事代理教师的问题。
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代理教师占了半壁江山,已成为教学的重要力量,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对这些教师,我们要继续关心,一视同仁,我想,一方面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加强考核,对不适应教学工作要求的,坚决解聘;对那些经较长时间检验,符合教学工作需要的同志,还要保持总体的稳定,这是符合国家事业单位改革大趋势的。
(五)逐步加大教学经费投入,促进学院可持续发展前面我讲过,近年来,我们正处在新校区建设的关键时期,学院集中财力建设新校区。
二期工程结束后,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将告一段落,我们将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逐步加大对教学的投入。
目前,学校的财政预算不到一个亿,除去人头费和保障经费,所剩不多。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集中有限财力进行重点支持,支持重点学科、重点专业优先发展,使之保持在全省的领先地位。
这一点务必请同志们理解。
三、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事关学校的声誉、生存和发展,是学校安身立命的根本。
一所学校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才,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要在教风、学风上做文章,下功夫,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切实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教风
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
加强骨干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育和建设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加强教风建设,要牢固树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的坚定信念,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严谨治学,精心施教。
加强师德修养、爱岗敬业、为人师表;钻研业务,精益求精;优化教学过程,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形成“敬业奉献、修德育人、治学严谨”的良好教学风气,使广大教师努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才观,具有为高等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真正做到自觉、自励、自尊和爱校、爱岗、爱生。
(二)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环节
修订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保证教学工作的各层次、各环节互相配合有序运行,避免教学工作的盲目性、主观性和随意性。
建立切实可行的教学质量评价考核体系,要把教师承担教学工作的业绩和成果作为聘任(晋升)教师职务、确定津贴的必要条件,对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反映强烈的教师,不应继续聘任其从事教学工作。
强化教学督导工作,落实领导听课、教师相互听课制度,紧紧抓住教学、教研、实训和考试等环节,加强监督,严格课堂纪律,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加强学生管理,培养良好学风
学风是一个学院的灵魂和气质,是立院之本,体现着学院传统、管理水平和办学理念,是学院创品牌、树形象、谋发展的重要基础。
要树立全员育人理念,形成党、政、学、团齐抓,干部、教师、员工共管的良好局面,营造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校园氛围,培养勤奋、进取、严谨、扎实的良好学风。
要认真抓好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任课教师应尽职尽责,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与学互动、学生与教师互动,学生之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有机结合。
要教育引导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做到上课不迟到、不早退、杜绝无辜旷课现象。
加强对学生的考风考纪教育,严格考试纪律,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四)以新校建设为契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结合新校建设实际,处理好历史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以环境
建设为载体,制定校园建设规划方案,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有特色、统一规划,着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美化校园环境,搭建平台、创新载体、以文育人,以良好的校园文化陶冶师生的情操,提升师生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
四、加强管理,规范行政运行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咼效管理是学院运行和发展的基础保障。
能否不断提咼学院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学院改革发展的进程。
(一)健全制度,按章办事,减少工作的随意性
尽量减少和避免因体制机制不健全、不通畅给工作带来的影
响。
各部门要在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学校、单位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对已有的规章制度进行认真梳理清理,不适合的要及时废止,不完善的要抓紧完善和健全,缺失的要抓紧制定,特别是对学院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制度、办法进行修订和完善。
点修订绩效工资分配办法、人事代理管理办法(这两个办法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符合学院实际,但运行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努力建立起符合全院实际、科学合理、具体实在、切实可行的制度体系;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尽量减少职责交叉。
制度是用来规范我们行为的规则、条文,它带有规范性、强制性。
规章制度一旦制定全院上下都要严格执行、遵守,不允许有由不受规章约束的特殊公民。
要不断增强制度意识,按章办事,严格按制度规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办理,减少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杜绝有章不循,有规不遵现象。
(二)明确责任,规范行政运行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规范管理的关键是按组织程序和工作流程落实,在工作过程
中,树立程序意识,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职责。
按照规定,学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党委和行政
是一个领导集体。
对上,要对省委、省政府和主管机关负责;对下,要对学院的整体工作负责。
党委书记、院长主持学院的全面工作;副书记、副院长按照分工做好分管领域的工作,对党委和行政负责。
对事关学院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必须经过党委集体研究决策后才能组织实施。
各处室是学校的职能部门,具体承担一个方面的工作,要按照学院党委、行政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部署要求和本处室的职责任务搞好统筹规划、组织实施、检查指导,处长或部门主要负责人负责。
各系部是学院基本的教学组织实施单位,按照党委、行政及职能部门的要求,具体做好本系部的教育教学工作、教职工和学生的教育管理及其他相关的行政工作,系主任、总支书记共同负责。
各处室、各单位在学院整体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处室、系部的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岗位职责,认真贯彻上级和学院的工作部署,增强主动性、创造性,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规范工作程序。
坚持工作层级管理,上报一级下管一级,不能越级汇报工作。
业务工作首先向职能处室汇报,对系部汇报的问题,各职能处室要认真对待,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认真研究解决。
凡属重大问题或涉及多个部门的要及时向上一级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面 加强 内涵 建设 创建 一流 高职 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