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放线施工方案.docx
- 文档编号:8387049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06.54KB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docx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放线施工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五星级IKA酒店
测量放线专项施工方案
编号:
版本:
受控号:
修改状态:
编制:
复核:
审核:
批准:
有效状态:
有效
中铁四局集团安哥拉项目经理部
2015年6月20日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业主和监理给定的坐标控制点和水准控制点;
(2)本工程设计施工图;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和其它现行质量验收规范;
(4)工程定位图(总平面、首层建筑平面、基础平面图);
(5)《工程建设监理规范(建设部)》;
(6)《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50228-96)》。
2、工程概况
IKA酒店项目其设计标准为五星级酒店,地处安哥拉万博市(75间标准间楼型)、奎托市(75间标准间楼型)、邵里木市(100间标准间楼型)、敦多市(100间标准间楼型)。
75间楼型为7层(含一层地下室)建筑面积总计13500㎡、100间楼型为8层(含一层地下室)建筑面积总计15370㎡。
地下室设计为技术区;1~2层为大厅、餐厅、健身房、会议室;中间层为标准客房,每层25间;顶层为技术区。
采用欧洲施工标准,主体为框架结构,主要承建内容为该酒店的剩余土建、装饰装修、给排水部分。
3、项目测量工作的重要性
(1)施工测量贯穿于建筑施工阶段的全过程,从场地平整、建筑位置测设、基础施工、建筑物结构安装等,都需要进行轴线定位和高程测量;为了检查基础沉降的位移,在施工过程和一定使用期间内需要进行变形观测。
(2)施工测量是房屋建筑进行施工的先导,也是现场施工准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同时又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成为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技术指导的有效手段。
4、测量程序
施工测量组织工作由项目部工程部,根据建设单位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轴线控制网。
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测量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
4.1本工程施工测设的特点
(1)测量工作量大,其结构形式复杂,外形变化多样,结构高程变化多,测量的工作量很大,测量精度要求高。
为此,项目成立以项目技术负责人为首的专项测量小组,制定专项测量方案,确保工程的顺利施工。
(2)地下室各处高程不一,结构形式复杂,轴线控制难度大。
4.2施工测量的准备
(1)内业准备工作
内业的准备工作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是必须学透图纸,把所有施工图全部看明白,并进行审核。
掌握要施工构筑物中测量放线地形图的重点、关键。
二是准备各种需用的资料、测量器具,资料方面如地形图、方格网及坐标,城市区域有关水准基点的绝对标高;器具方面要准备好需用于工程中的各种仪器、工具、材料,并重点检查仪器的完好性、精确性。
三是研究该工程施工测量放线的程序、应注意的重点、关键部位,与工种之间的配合,安排好测量工作的实施计划,才能保证施工顺利进展。
(2)图纸的学习掌握重点
①对建筑总平面图,主要掌握朝向、水准标高(即定的0.00为绝对标高多少)、构筑物定位点的坐标值、地形、地物、地貌。
做好轴线控制及水准测量的准备工作。
②对结构部分图纸,主要掌握各层平面图的轴线条数、编号,轴线之间的尺寸。
记住和了解这些尺寸,主要为结构定位放线之用。
③对结构部分图纸,首先是掌握基础平面图。
要与建筑图核对轴线、尺寸,确认无矛盾后,放线才不会引起后步施工的差错。
④查看房屋设备方面图纸,主要看管道、沟槽等设置在土建图上是否已经绘出,如已绘出,则要看其位置、尺寸有无矛盾。
如未绘,则要及时提出,在土建施工时能放出线定出位置,方便施工。
⑤有关资料及器具的准备
施工测量放线所需资料是根据所构筑物的地域、环境、位置,以及构筑物的结构构造等因素去准备的。
表1:
测量仪器设备表
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用途
1
全站仪
TKS-302R
台
1
中线、轴线测放,垂直度检查
2
水准仪
DSZ2
台
2
高程测量
3
钢卷尺
50米
把
1
测距、检查
5米
把
4
细部尺寸测设
4
塔尺
5米
把
2
高程测量
5
线坠
0.75kg
个
5
单层柱和墙的垂直度检查
6
墨斗
个
5
细部放样
7
激光垂准仪
仪
台
1
轴线传递
4.3平面控制网测设
(1)依据平面布置与定位原则,用全站仪投放出各轴线。
(2)主控轴线布置时,均布引线,并设置定位桩,用砼保护起来,并用红油漆作为测量标记。
(3)平面控制网点的桩位是定位放线的重要依据。
控制桩点应设在稳固(不易产生下沉和位移)且易保存的地方,在施工过程中由施工员负责保护,并负责定期复核。
(4)平面控制点标桩的埋设方法:
如是永久性的标桩则用直径25mm以上的钢筋,将上端磨平,在上面刻十字线作为标点,下端弯成弯钩,将其浇灌于混凝土之中,埋置深度不得低于0.5m;如果是临时性的控制标桩则用木桩,木桩直径应在100mm以上,打入土中的深度根据现场的土质而定,一般不小于80cm。
木桩打入土中后,应将桩顶锯平,为保证其在使用期限间不下沉和移位,可将桩四周浮土挖去,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围护,如下图所示。
(5)当控制网与主轴线测定后应立即对桩位采取保护措施。
一般采取在桩上方立三角标或围栅栏等保护措施,并对各班组施工人员进行保护测量标志的教育。
(6)当控制网测定并经自检合格后提请有关主管领导和工程部,申请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现场代表进行验线。
在收到验线合格通知后,方可正式使用。
(7)本工程的控制网分为基础及主楼轴线控制网。
4.4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内建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的首要条件。
(2)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点建立高程控制网。
用水准仪测设到场区做半永久性水准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5、基础测量
5.1基础平面轴线投测方法
(1)根据平面主轴线控制网,将全站仪架设主轴线控制点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得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线各不得少于二条,以此作为角度、距离的校核。
一经校正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他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
(2)在进行基础顶位放线前,以建筑平面控制线为准,校测,轴线控制桩无误后,在基坑的护壁面上用墨线弹出各轴线十字线,并用红油漆做标记。
(3)轴线允许偏差如下:
轴线长度
允许偏差
L<30m
士5mm
30<L≤60m
士10mm
60<L≤90m
士15mm
90<L
士20mm
5.2基础部分标高控制
(1)基础标高传递:
施工时用钢尺配合水准仪将标高传递到结构柱上,便于施工中使用。
(2)标高校测与精度要求:
每次引测标高需要作自身闭合外,对于同一层分几次引测的标高,应该联测校核,测量偏差不应超于±3mm。
(3)基础放样程序:
6、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6.1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1)轴线测量采用内控的方法(以外控法校核)。
①相应位置用200×200mm钢板埋于首层地面,上刻十字标志作为垂直投递定位点的依据,用激光垂准仪沿控制点向上引测,各楼层相对应位置留设200×200mm预留孔,作光线的穿过孔。
因轴线上往往有柱梁等影响,所以控制测点(预留洞)不宜选在轴线上,一般选在距离轴线1000mm处的混凝土板上,这样便于留孔和进行激光传递。
②预留洞不能偏位,且不能被掩盖,保证上下通视(一般预留洞为四个,方便相互校核)。
预留洞位置见图6.1.1
图6.1.1预留洞位置示意图
③每次投测时,应将激光垂准仪仔细对中,严格整平,然后开启激光电源,使激光器起辉,发射出铅直的激光束,使目标上能得到明亮的光斑。
与此同时,在所测设层的楼板预留洞上,放置绘有坐标格网的接受靶标,激光垂准仪发出的激光束在靶标上形成一个小圆形光斑。
接收激光束的靶标可用非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作。
(2)楼面的轴网须认真校核,经复核验收方可向上投测。
(3)楼面的标记基点上不得堆放材料等东西,顶板排架避开放线点。
(4)平面控制网根据结构平面确定,尽量保证通视。
(5)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限定主控轴,再进行轴网加密。
(6)轴线点投测到楼层后,用全站仪进行放线。
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细部放线。
室内应把建筑物轮廓轴线和电梯井轴线的投测作为关键部位。
为了有效控制各层轴线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并达到在装修阶段仍能以结构控制线为依据测定,要求在施工层的放线中弹出所有细部轴线。
6.2标高控制
(1)楼层标高控制由设在建筑物首层墙角处楼面以上的1.0m标志处,用经过校准的50m钢尺向上逐层传递。
并在同一垂线每层作倒三角标志,作为每层标高测量的依据。
各楼层间标高用DSZ2光学水准仪传递,并闭合复核。
为减少误差积累,上部各楼层的标高均以首层+1.0m处的红三角为基点,以此用整尺向上传递,不得由相邻下层向上层传递。
为保证钢尺的垂直,应用全站仪在外墙上打出垂直轴线标记点,标高以此轴线为垂直依据向上传递。
(2)传递误差:
按三级水准测量为准,并且每两层作一次全高的校核工作。
(3)标高允许误差:
层高:
±2mm,全高:
3H/10000,且不应大于±10mm。
6.3标高传递注意事项
(1)标高基准点的确定非常重要,标高传递前,必须进行复核。
(2)标高基准点需要妥善保护。
7、工程重要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
7.1墙、柱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
为了保证剪力墙、隔墙和柱子的位置正确以及后续装饰施工的及时插入,放线时并和轴线一样标记红三角,每个房间内每条轴线红三角的个数不少于两个。
该层墙、柱施工完后要及时将控制线投测到墙、柱面上,以便用于检查上层钢筋和墙体偏差情况,以及满足装饰施工测量的需要。
7.2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1)电梯井壁的垂直度是测量控制的重点之一,井壁的垂直度误差<15mm,井壁全高的垂直度误差<15mm,井壁的尺寸误差小于规定值。
(2)第一次井壁脱模以后,测出井壁的中线,用红油漆作为中线标记,以后施工中,把中线向上投测,并每两层作红油漆标记一次。
在楼层放线时,弹出电梯井的边框线,并延伸到楼面上500mm,以便井壁的中线相互校核。
8、竣工测量与变形观测
应设计要求,本建筑物做沉降观测,要求在整个施工期间至沉降基本稳定止进行观测。
8.1、沉降观测的目的
(1)检查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安全的影响;
(2)检查工程设计、施工是否符合预期要求;
(3)为有关地基基础及结构设计是否安全、合理、经济等反馈信息。
8.2、沉降观测的基本内容
(1)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观测;
(2)建筑物本身的沉降观测。
8.3沉降观测点设置
在主楼平面四角及每边中点各一个,平面中心设一个,地下室平面四角各设一个;用于沉降观测的水准点必须设在便于保护的地方。
如图8.3.1、8.3.2所示:
图8.3.1-地面层主楼沉降观测点布设图
图8.3.2-地下室沉降观测点布设图
(1)当浇筑基础垫层混凝土时,在垫层平面位置埋设临时观测点,待稳固后及时进行观测。
(2)待基础结构施工完工后将原临时观测点移至该底板上埋设,并及时进行观测。
(3)直到±0.000时按平面布置位置埋设永久性观测点,每施工一层,附测一次,直至竣工。
(4)沉降观测操作要点、工程竣工后观测次数沉降观测的操作要求,是“三固定”:
a.仪器固定,包括三脚架、水准尺;b.人员固定,尤其是主要观测人员;c.观测的线路固定,包括镜位、观测次序。
工程竣工后观测次数:
第一年4次,第二年2次,第三年以后每年1次,直至下沉稳定(由沉降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判定)为止,一般为五年。
(5)观测资料及时整理,并与土建专业技术人员一同分析成果。
9、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理
(1)控制测量的复核措施按以上有关的叙述中进行。
(2)细部放样采用不同人员、不同仪器或钢尺进行,条件不允许的可独立施测两次。
(3)外业记录采用统一格式,装订成册,回到内业及时整理并填写有关表格,并由不同人员将原始记录及有关表格进行复核,对于特殊测量要有技术总结和相关说明。
(4)有高差作业或重大项目的要报请相关部门或上级单位复核并认可。
(5)对各层放样轴线间距离等采用红外测距仪校核,达到准确无误。
(6)施工测量记录按《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要求编制、编号,根据资料内容和数量多少组成一册或若干册装订。
10、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0.1主要仪器的配备情况
表2:
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全站仪
TKS-302R
台
1
工程开工即
组织进场
2
水准仪
DSZ2
台
2
3
钢尺
50米
把
1
4
卷尺
5米
把
4
6
塔尺
5米
把
2
7
线坠
0.75kg
个
5
8
墨斗
个
5
9
激光垂准仪
台
1
10.2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1)仪器实行专人负责制,建立测量仪器管理台账,由专人保管、填写。
(2)所有测量仪器必须每年校准检定一次,在仪器上粘贴校准状态标识,具备合格的计量检定证书,并由项目部测量负责人每半月一次进行自检。
(3)仪器必须置于专业仪器柜内,仪器柜必须干燥、无尘土。
(4)仪器使用完毕后,必须进行擦拭,并填写使用情况表格。
(5)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手提、抱等,禁止置于有振动的车上。
(6)仪器现场使用时,测量员不得离开仪器。
(7)水准尺不得躺放,三角架水准尺不得做工具使用。
10.3测量管理制度
(1)所有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上岗前必须学习并掌握《城市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及公司技术部制定的《计量器具管理实施细则》。
(3)到现场放样前,必须先熟悉图纸,对图纸技术交底中的有关尺寸进行计算、复核,制定具体的方案后方可进场。
(4)所有测量人员必须熟悉控制点的位置,并随时巡视控制点的保存情况,如有破坏应及时汇报。
(5)测量人员应了解工程进度情况,经常同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进行业务交流。
(6)爱护仪器,经常进行擦拭,检查时仪器保持清洁、灵敏,并定期维修保证完好状态。
(7)有关外业资料要及时收集整理。
(8)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测量人员素质。
(9)必须全心全意为施工单位服务,必须将所测的点或线向施工单位交待清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量 放线 施工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