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docx
- 文档编号:8375281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19.82KB
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docx
《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摘要:
人要全面发展,社会要文明进步,前提是人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培养出高尚的道德情操。
人的思维、价值观、行为方式等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紧密联系的。
通过对杨丽娟心理个案的分析让受教育者学习和借鉴心理学知识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
追星;心理问题;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
CA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812-2485(2008)12-0096-029
我们知道,人生的意义既不能模仿也不能引进,它只能由我们每个人在各自不同的存在环境中去寻找和发现。
人生的目标不是寻求心理或灵魂的安宁,而是在从现实到理想的奋斗中体验人生的意义,感悟人生价值,
我们这些信仰辩证唯物主义者们的人生目标更是早已明确了,在伴随着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越的过程中,人们将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人要全面发展,社会要不断进步,首要的是人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培养出高尚的道德情操。
人的思维、价值观、行为方式等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紧密联系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塑造人。
在这个过程中,要想达到目标就势必得注重教育方法。
出于实践的需要,让受教育者学习和借鉴心理学知识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那么探求人的心理做到有的放矢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杨丽娟追星的悲剧解读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而人类社会精神层面却逐渐与之相悖,很多人无法适应这种转瞬即来的大变革,开始在物欲横流中放纵、沉溺,社会上浮出“价值真空”、“信仰危机”等负面现象。
过去的一年,痴迷刘德华13年的女追星族杨丽娟成了全国的焦点:
杨父跳河自尽。
遗书上要求刘德华与其女儿见面,而杨丽娟在父亲自尽后依然表现失常。
让我们回顾一下。
1994年的一个晚上。
16岁的兰州姑娘杨丽娟突然梦到刘德华。
此后三年,杨丽娟天天做同一个梦。
她相信自己与刘德华有一种特别的缘分,于是开始放弃初中学业,把自己关在家里“专职”迷恋华仔,对华仔的照片、海报、录音带从不放过收藏。
甚至期望刘德华会来看她,就在家里等待。
而后,其父为满足女儿追星的愿望。
不惜卖肾凑齐路费。
让她踏上去香港接触刘德华的旅程。
鉴于舆论界的炒作。
刘德华与其见面后,杨丽娟又压制不了内心的冲动,提出更为苛刻的要求,其父尽然以死为代价乞求刘德华满足他女儿的心愿。
一石激起千层浪,杨丽娟及其家人令人震惊的经历,让大众的目光再度聚焦在追星族身上。
几年前。
一位17岁辽宁追星族自杀身亡的事件曾轰动一时,而今一位追星族的父亲以自尽的方式再度引起公众的反思。
杨丽娟事件让人揪心,凄惨结局的可以归于教育问题。
从大量的报道可以看出,杨丽娟的父亲是很怕杨丽娟母子的,这种怕其实就是一种深深的爱,甚至可以做出一切牺牲,从现在的情况可以推测杨丽娟从小就受到父母的极度溺爱,父母亲几乎从不违逆她的任何要求,这种爱却反而使杨丽娟陷入极度欲望的自我膨胀和对父母的极度依赖。
从心理角度来说,父母为她做任何事情都是理所应当的、她想得到什么也是理所应当的,她对刘德华的迷恋已经不仅仅是粉丝对偶像的迷恋,正如她自己所说:
刘德华不能把她当作一般粉丝,刘德华应当把她当作自己的亲人,从这句话可以推断,杨丽娟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明显的妄想症,完全没有了理性。
其实杨丽娟的父亲早就无数次劝过杨丽娟,不过得到的是女儿的怒骂。
杨父的自杀也是有预谋的,杨母承认遗书是提前写的,说明杨丽娟及其母亲知道杨父要自杀,种种迹象表明作为亲人根本没有劝阻过杨父,整件事仿佛就是母女二人策划。
为了满足女儿的无理要求,父亲甘愿以生命为代价,当然他们家庭所面临的困境也足可以让杨父绝望,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杨丽娟是不能推卸责任的,是她的心理障碍和无理要求葬送了她的父亲!
在这里,整个事件尚未终了。
以致于网络和新闻媒体仍有后续报道。
曾有人提出,刘德华应像父亲一样去治疗杨丽娟。
杨丽娟已经是一个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人,她始终不知道自己的错,坚持认为刘德华负了她。
假如真的给他们一个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后果谁能预想?
一个逼着父亲自杀的人,就算满足了病态愿望,恐怕会招致更多的人效仿!
整个社会就堪虞了。
截止2008年2月底,网络平台上发布的关于杨丽娟的留言108858篇,应该说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反响,人们各抒己见,看法不一,但最主要的还是涉及杨丽娟的心理问题。
杨丽娟事件尚未平息,社会上又陆续传闻“杨丽娟第二、第三……”。
二、杨丽娟心理问题的成因
杨丽娟及其家庭的追星历程引起媒体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背后有其深刻的心理成因。
心理专家李子勋,对这一事件曾有过独到而深入的分析。
他认为,是带有偏执色彩的“家庭共病”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而只有启动危机干预、紧急救助,让当事人尽快重建自我,才能从困境中走出。
倘若16岁的杨丽娟虽然有一个梦,但依然可以正常生活,把梦想当成生活的一部分,这本来没什么不妥。
可一旦她为此放弃自己的生活、学习、朋友,梦上升到生活的全部,那么她整个人生的意义就变了。
试想当一个人阻断所有信息来源,整天闭门不出,只听刘德华的歌,一醒来就是刘德华的声音,而且多数是关于爱情的,对这个女孩来说,可能就会有一个“移入”,把自己移入到唱歌的对象一一似乎刘德华的每句话都是对她说的,每首歌都是为她而唱的。
13年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不知道真实的环境在发生什么,耳濡目染全是刘德华,任何人处在杨丽娟的位置。
都可能失去理性,这就是“自我催眠效应”。
到最后,她真的坚信自己与刘德华有特别的缘分。
所以。
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完全封闭的生活,通过不断强化自我催眠把念头变得牢不可破。
从杨丽娟追星的表现来看,可以推测她有偏执型的人格。
当然这并不是一种病。
仅仅是一种性格上的倾向。
与普通人相比,偏执的人较真、认死理、敏感、多疑。
不过这种个性可能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比如这个女孩16岁的时候虽然偏执,但假设她住校,生活在另一个群体里,这个群体里没有一个人偏执,她的性格可能会受到浸染,变得开放很多。
也许进入另一番生活领域,可以释然,但是自我封锁就断绝了这种可能性。
因此,脱离社会大环境可能是造成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青少年“追星”的心理表现
“追星”行为是指青少年过分崇拜迷恋影星和歌星的行为。
有这些追星行为的青少年,往往被称之为“追星族”。
据心理学家的分析。
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时期重要的心特征之一,是青春期心理需要的反映。
而青少年“追星”的心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追求成功心理
青少年时代是一个充满幻想、渴望成功的时代。
青少年对未来有太多向往和追求,追求个性的发展,向往事业的成功,期望赢得别人的好感和赞扬,希望得到异性的垂青,渴望自己有出众的风度和优雅的举止等等。
但是,仅靠自己的摸索。
很难获得成功,于是,那些不能实现自己向往的青少年。
就把那些已经取得一定成功的明星作为仿效的榜样。
明星们所取得的辉煌成功、优越的生活条件、前呼后拥的气派和如潮水般的掌声、鲜花等。
使青少年们羡慕不已,他们的家庭所给予的声讨、指责及教育,都难以改变他们急切想要提升自己的价值,追求成功的心理。
(二)炫耀心理
一些青少年刻意模仿明星们的作风,收集其信息,把这些作为交往中炫耀自己的能力、消息灵通的资本。
在一起交往时,滔滔不绝、洋洋得意地谈论自己知道的情况,体验一种自豪感、满足感甚至“成功感”,以此提高自己在同龄人中的地位。
(三)从众心理
青少年时代是一个追求时尚的时代。
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模仿力都很强烈,他们喜欢标新立异,追赶潮流。
只要浮现一种新的时尚,就极力去模仿,希望自己一直立于时尚前沿。
(四)共鸣心理
青少年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失意、挫折的时代。
他们在追求独立地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往往遇到很多困绕。
自己无法解决。
但是又不愿把心中的困惑与苦恼向父母或其他成年人倾诉。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歌星们演唱的表现青年人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情感历程的歌词的内容,在影视中表演的反映青少年生活苦恼和奋斗成功的角色,恰好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引起心理共鸣,使青少年把这些歌词当作生活的指南解决自己的情感问题,把演唱这些歌曲当作排解烦恼、忧愁的措施;把明星们塑造的青少年形象当作自己的楷模去崇拜。
(五)替代满足心理
随着生理性成熟的到来,青少年性意识日益增强,对异性的情感也日益丰富,开始幻想和追寻自己的恋人,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不成熟,使得他们往往把握不住自己。
他们把对异性的幻想转移到明星身上,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四、正视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任何极端个案背后都有深刻的社会原因。
除了痛惜、遗憾与谴责之外,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关心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关注早期人格的培养,应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课题。
“经过多年研究发现,‘追星’是当代社会中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很难避免的现象。
”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中心袁茵副主任如是说。
杨丽娟疯狂追星13年,造成一系列家庭惨剧。
社会对其及其家庭一片声讨、指责及教育,但是这些都无法改变事实,也不可能对其有太大的帮助。
我们能做的是引导青少年正视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杨丽娟事件首先是一个心理问题。
对于心理健康出了问题的人。
旁人往往无法理解。
也不是单纯的孝与不孝能够说清楚的,更不是帮助其实现所谓“心愿”或者说教能够解决的。
我们必须了解这件事的本质是什么,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当杨丽娟16岁时,她梦见了刘德华。
我们都知道16岁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这时把压抑的能量转移到追星上,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
充其量我们称之为心理学上的一般心理问题,此时采取心理咨询等干预手段,是完全可以快速治愈的。
而之后出现的辍学现象则比较严重了,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在这个关键时刻,她周围的人没有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加以补救,反而对其不健康心理现象采取了绥靖和纵容。
这对杨丽娟之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心理问题的严重性也一步步地推进。
不过到目前为止,她或许还没有到达我们俗称的精神病的范畴,而是心理正常人群中的不健康现象,这样的认识只是通过媒体的报道分析得来的,由于并未见到杨丽娟本人,最后的判断是不能确定的。
不过无论如何,她还是可以有办法及早走出沉迷。
回到心理健康的状态中来。
对于我们自己,也要了解心理出问题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
我们坚信认识始终是不断前进的,能够认识到心理问题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正确看待它并勇于面对,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才能有力地保障我们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也正是我们社会文明进步的一大标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培育 良好 心理素质 构建 和谐 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