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安装施工方案.docx
- 文档编号:8342433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8.64KB
污水处理厂安装施工方案.docx
《污水处理厂安装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厂安装施工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污水处理厂安装施工方案
山东污水处理厂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1编制依据
1.1某市某污水处理厂安装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1.2某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设计的青岛市某污水处理厂安装工程施工图纸及技术规定;
1.3某污水处理厂安装工程招标答疑;
1.4现场踏勘所掌握的情况和资料;
1.5现有的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及以往所从事污水处理厂的施工经验;
1.6本工程施工所遵循的相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图集;
1.7本企业质量保证手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环境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及有关管理制度;
1.8相关的劳动、材料、机械定额。
2编制原则
2.1充分考虑其科学性、合理性,与业主招标文件的符合性,体现企业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
2.2确保工程质量一次性验收合格:
优化施工组织方案,采用机械化、专业化施工,严格质量控制。
贯彻企业质量方针和目标,精心组织、科学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2.3确保安全:
实行严密的管理和施工措施,针对工程中可能出现安全隐患的部位和施工过程,实行重点监控,确保万无一失。
2.4确保工期:
鉴于本项工程的特殊性,我们一定从各种资源配置着手,按照总体工期要求,优化施工网络,实行目标控制。
根据拟定的工期,经网络优化,充分考虑施工干扰、冬雨季季节影响、各种突发事件影响等等不利因素,配齐各种资源,确保总体工期目标实现。
2.5文明施工、爱护环境: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尽量少占线外用地;采取各种措施尽量减小工地噪声、减少粉尘污染,做到文明施工、保护环境。
二、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某市某污水处理厂安装工程,地点位于山东省某娄山河下游入胶州湾口处,环胶州湾高速公路的西侧。
服务面积为66.0km2,占地面积约115000平方米,近期处理规模为4万m3/d,该工程由某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设计。
主要生产设施有粗格栅及进水泵房、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初沉池配水井及污泥泵房、初沉池、A/A/0生化反应池、二沉池配水井及污泥泵房、二沉池、加氯接触池、加氯间、电动鼓风机房、配泥井、污泥浓缩池、二沉污泥贮泥池、污泥浓缩机房、贮泥池、污泥脱水机房及料仓、加药间、再生水泵房等,工程承包范围包括总图和单体构筑物内管道的供货和安装;各单体的采暖、给排水管道设备的安装;部分设备(起吊设备、存水泵等)的供货及安装;机械设备的安装;部分电气、仪表、自控设备和配件、管件材料等的供货和安装,以及单机调试、全厂联动调试、污水厂试运行、验收。
工程计划于2008年1月7日开工,2008年6月5日竣工。
2处理工艺流程及工艺简介
污水处理工艺采用分点进水倒置A/A/O工艺,处理后尾水采用复合二氧化氯消毒后排入胶州湾。
污泥处理采用厌氧消化、脱水外运处置,现阶段污泥处理采用污泥浓缩脱水+外运卫生填埋的方案。
2.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进水→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初沉池配水井→初沉池→生物池→二沉池→紫外线消毒槽→出水
2.2污泥处理工艺流程
2.2.1初沉池污泥→初沉池污泥泵房→配泥井→污泥浓缩池→贮泥池
2.2.2二沉池污泥→二沉池回流及剩余污泥泵房
2.2.3二沉池回流及剩余污泥泵房回流污泥→A/A/O反应池
2.2.4二沉池回流及剩余污泥泵房污泥回流剩余污泥→二沉污泥贮泥池→污泥浓缩机房→贮泥池
2.2.5贮泥池→污泥脱水机房→污泥料仓→污泥外运
3工程难点分析
3.1工程设备的供货厂家较多,与设备连接的法兰或螺纹接头需待设备到货后,根据设备进、出口尺寸进行加工,施工准备困难。
3.2该项目为综合工程,工程量较大,施工高峰期时逢冬季,气温低,人员密度较大,各单位工程及各工艺车间安装交叉较多,对厂区敷设管道、电缆施工过程增加难度;施工组织较为繁琐。
这给劳力、机具的组织及调度增加了难度。
3.3电气设备、仪表及自控设备技术先进,安装要求高。
3.4本工程自控系统为PLC控制,工程调试比较复杂。
4核心工艺A/A/O法工艺简介
4.1核心工艺A/A/O法是厌氧/缺氧/好氧工艺的简称,本工艺不仅能够去除有机物,同时还具有脱氮和除磷的功能。
4.1.1厌氧段的首要功能是释放磷,同时部分有机物进行氧化;
4.1.2缺氧段的首要功能是脱氮,硝态氮是通过内循环由好氧反应器送来的,循环的混合液较大,一般为2倍的原污水流量;
4.1.3好氧段是多功能的,去除有机物,硝化和吸收磷等项反应都在本段进行。
4.2本工艺具有以下各项特点:
4.2.1运行中无需投药,两个A段只用轻缓搅拌,以不增加溶解氧为度,运行费用低;
4.2.2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不能大量增,避免了污泥膨胀的问题;
4.2.3工艺简单,总停留时间短,建设投资少。
三、施工组织方案及施工前技术准备
1施工组织
1.1项目管理机构:
在仔细研究招标文件、图纸及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工程的工期、质量要求和工程特点,以及企业施工过的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经研究决定采用项目法施工,施工现场成立项目经理部,对工程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进行科学地管理,以确保本工程顺利完工。
项目组织机构见附图一。
1.2项目经理部职能与责任
1.2.1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组成项目管理班子,合理地组织本工程项目的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使施工方法先进,组织合理,参与项目的各部门配合密切,贯彻和执行业主现场代表、供货商、监理公司有关工程建设中的要求,根据总工期要求及土建与其它影响安装施工的实际情况精心组织施工。
1.2.2编制月、旬、周生产计划,落实工期目标、质量目标及成本目标,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1.2.3工程安全、质量、工期、成本及文明施工等责任到人,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定期召开生产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1.2.4本工程实行建设监理制,因此,施工期间各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及验收与监理部门都有着密切地联系。
工程施工中要考虑监理部门对施工单位提出的要求,以使该项目速度快、质量好,及早发挥投资效益。
1.2.5项目经理对安全、质量全面负责,坚持项目经理领导下的项目安全生产正常工作,为切实抓好项目的安全与质量。
1.3项目主要管理人员:
项目班子由项目经理一人,项目副经理一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一人、各专业分别设置专业技术负责人一人、质量员一人、安全员一人,以及材料员、设备员、计量员、资料员等主要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组成。
具体负责本工程的施工生产,质量安全、技术、财务成本及文明施工的管理和对内、外的协调事务。
1.4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为保证本工程施工质量,建立由项目经理领导,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控制,专业技术负责人跟班监督,专职质检员检验评定的四级管理系统,形成一个横向贯通到各施工项目,纵向由项目经理到班组的质量管理网络。
认真执行质量体系文件,落实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者,由质量员牵头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的每道工序都在质保体系的监控之下。
1.5项目安全保证体系:
为保证本工程施工安全,建立由项目经理领导,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控制,专业技术负责人跟班监督,专职安全员检验评定的四级管理系统,形成一个横向贯通到各施工项目,纵向由项目经理到班组的安全管理网络。
认真执行安全体系文件,落实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工程安全的第一责任者,由安全员牵头的安全保证体系;确保工程的每道工序都在安全保证体系的监控之下。
具体设置详见附图四。
2施工准备
2.1组织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制订和建立各项管理、工作制度。
同时作好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的组织配备工作,为工程施工做好充分的准备。
2.2技术准备
2.2.1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搞好各专业施
图纸的会审。
认真听取设计人员的技术交底,领会设计意图,了解相关专业工种之间的配合要求。
进一步理顺各专业的施工程序,有条不紊地组织施工。
2.2.2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开工前要认真研究熟悉施工图、合同文件以及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等有关技术资料,进一步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切实做好施工布署。
2.2.3开工前要详细了解工程项目所在地区的气象和自然条件情况,建设场地和水文地质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施工平面布置,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2.4开工前,各专业技术人员应对施工队和施工班组做好全面的书面技术交底,项目技术负责人要组织有关人员,按照企业质量保证手册要求,作好本项目的质量策划,并编制好项目质量保证计划。
同时,各专业技术人员要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编制好具体的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
并根据工期要求和施工部署,做好详尽的材料供应计划,施工机具计划和劳动力需用量计划,制订好土建与安装及各专业工种之间的组织配合施工措施。
2.2.5做好施工中所用的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验评标准等技术资料的准备工作,对所搜集的有关技术资料,必须带入现场,以便指导施工。
2.2.6首先按照设计要求制定设备的采购计划,做好设备采购工作。
2.2.7进行各单位工程及总用电负荷计算,按照厂区总图各单位工程的相对位置绘制施工临时用电平面图,编制临时施工用电组织设计。
2.2.8进行各单位工程及总用水量计算,按照厂区总图各单位工程的相对位置绘制临时用水平面图,做好临时用水、供水及试验用水排放方式及路径的设计规划。
2.2.9编制各单位工程进度计划,根据总工期要求及土建与其它影响安装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穿叉施工安排,做好工序衔接,绘制总工期形象进度图表。
2.2.10编制各单位工程施工预算,设备、材料采购计划,劳动力使用计划,设备、机具使用计划,预制加工及外协加工计划。
2.3资准备
2.3.1工程开工前,项目部材料部门应全面了解和熟悉承包合同等有关文件,按照质量保证计划,施工组织设计的工作计划,施工机械设备计划,材料供应计划的要求,落实好材料的货源,做好订货采购,催交和验货工作,并根据施工进度的所需,组织好材料进场及施工机具的进场工作,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3.2对于所购置的各种材料,严格把关,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材料检验和验收标准进行验收,材质、规格型号、质量和数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坚决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入现场,以便确保工程质量。
2.4施工现场准备
2.4.1项目部派出先遣组进驻施工现场,进行施工准备工作。
并对施工现场进行踏勘,与甲方指定的主管部门联系,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布设施工用水、用电管线。
2.4.2现场搭设办公室、材料、设备库房、工具劳保库房、布设非标制作加工场,筹建施工人员住房和生活设施。
并按照工程需要量计划和要求,组织施工机械设备进场,按照规定的地点存放和布置,为顺利进场施工做好充分的准备。
根据本工程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施工现场生产、生活临时设施初步设想安排如下:
2.4.2.1占用部分场地作为制作加工、材料设备堆放场地及小型材料储存仓库。
2.4.2.2搭设管理人员办公及职工住宿生活设施。
2.4.3施工机具的准备:
根据企业的资源条件,按照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和施工要求组织施工机具进场。
2.4.4施工力量安排:
由于工程施工任务比较重,工期又短,为了加强管理和提高工程质量,作业层拟定配备:
设备安装作业队二个,管道安装作业队三个,电气仪表安装作业队三个,通风空调安装作业队一个,土建作业队二个。
由项目部统一领导,确保工程顺利施工。
根据本工程项目工程量大、工期紧、交叉作业频繁,施工难度大的特点,为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项目部将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对劳动力予以动态调整。
3施工部署
根据本工程设备、管线多、电气自控安装工程量大、工期紧、任务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为到安装与土建科学合理安排和密切协作的原则。
总体布署如下:
3.1充分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按照计划及时组织人员、机具进场,布设好施工用水、用电和安排好施工人员的生活设施。
及时组织工程材料进场,为正式开工做准备。
3.2从工程开工之日起,首先抓好预制加工和各种管道支吊架及电缆桥架支架的制作安装,以及有关设备基础的验收工作。
3.3由于该工程设备多,待设备基础验收合格后,应立即进行设备的就位安装,为管道、电气及自控等工程施工创造条件。
3.4随着工程的设备安装,工艺管道、电缆敷设,电气等安装工作全面铺开。
此阶段,已进入正式施工高峰,项目部各级、各专业管理人员,务必加强工程的施工管理、组织指挥、施工现场调度和技术、质量安全管理。
安装各专业之间,与土建之间必须加强交叉施工配合协调工作,确保顺利正常施工。
3.5为确保工期,根据土建施工所具备的工作面合理的划分施工段。
同时,根据土建与安装各专业同时施工交叉作业多的特点,人员、机具采取动态管理,随时做好人员机具的调配。
要做到人员、机具、工作面三不闲置,以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
四、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
总的施工原则:
先地下后地上;先主(干)线后支线;先预制、后安装;先吹除后试压;先防腐后绝热;先检查后隐蔽。
1设备安装
设备安装工程是整个污水处理厂安装工程项目实施的开始点和关键环节,设备的安装质量及进度将直接影响后续管道、电气及自控安装工程施工,并影响设备投入正常生产运行时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
因此要组织施工人员严格按施工图和技术文件要求进行组装和安装,保证安装精度。
使施工人员熟悉设备安装特点、技术质量要求、施工工艺方法,并认真做好记录。
1.1施工中采用的规范、标准及其它技术文件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
《连续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0-98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4-2002
设备产品随机安装使用说明书
1.2设备安装通用技术要求
1.2.1安装程序:
开箱检查→基础验收→设置设备安装基准线和基准点→地脚螺栓安装→垫铁安装→设备吊装就位→设备安装调整→设备灌浆→设备二次找平→设备清洗→设备装配→单机试运行
1.2.2开箱检查与保管
1.2.2.1设备开箱应由业主、监理、供货商及施工方共同参加。
1.2.2.2开箱前核实箱号、箱数及检查包装情况。
1.2.2.3核实设备的名称、型号及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1.2.2.4检查清点装箱清单、设备技术文件、随机资料及专用工具,其资料应齐全,满足施工要求。
1.2.2.5设表面不应有损坏和锈蚀等缺陷,部件不得缺损。
1.2.2.6对以上检查情况填写开箱记录。
1.2.2.7开箱后的设备及零、部件和专用工具应妥善保管,不应使其变形、损坏、锈蚀、丢失。
1.2.3基础验收
设备安装前,设备基础应中间交接和验收,基础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基础的坐标位置及标高,预埋地脚螺栓或预留孔的坐标位置及标高应进行复测。
1.2.3.1基础验收应该在土建基础合格交付后进行,验收应由业主、监理及施工单位共同参加。
1.2.3.2设备基础的位置,几何尺寸及质量要求应符合设计及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并满足待安装设备的要求,复测结果应符合下表。
设备基础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mm)
坐标位置(纵、横轴线)
±20
不同平面的标高
-20
平面外形尺寸
±20
平面的水平度(包括地坪上需安装设备的部分)
每米
5
全长
10
1.2.3.3设备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的预留孔中的油污、碎石、泥土、积水等均应清除干净,预埋地脚螺栓的螺纹和螺母应保护完好,放置垫铁部位的表面应凿平。
1.2.4设置设备安装基准线和基准点
设备就位前,依据设计施工图和测量控制网以及现场条件确定基准线中心标板和基准点的位置,绘制布置图,并根据布置图预先埋设好中心标板和基准点。
中心标板和基准点应埋设牢固,妥善保护。
1.2.4.1安装基准线一般都是直线,根据两点决定一条直线的原则,可以决定一条安装基准线。
因此,要找正一条安装基准线,要确定两个基准中心点。
1.2.4.2安装时的基准中心点,根据设备基础为基准定出安装用的基准中心点,选用的两基准点中心点间的距离要足够大,以减少偏差。
1.2.4.3基准线的形式:
确定了基准中心点后,根据基准中心点进行放线。
放线的形式一般有下列几种:
划墨线、以点带线、光线,拉线。
1.2.4地脚螺栓安装
1.2.4.1地脚螺栓的不铅垂度不应超过1/100。
1.2.4.2地脚螺栓离孔壁的距离应大于15mm。
1.2.4.3地脚螺栓底端不应碰孔底。
1.2.4.4地脚螺栓上的油脂和垢应清除干净,但螺纹部分应涂油脂。
1.2.4.5螺母与垫圈间和垫圈与设备底座间的接触均应良好;拧紧螺母后,螺栓露出长度宜为螺栓直径的1/3-2/3。
1.2.4.6拧紧地脚螺栓应在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的75%后进行。
1.2.4.7对紧固力无严格要求的地脚螺栓,选用普通扳手紧固,风动或电动扳手紧固。
对紧固力有测量要求的地脚螺栓用定扭矩法或液压拉伸紧固法。
1.2.5垫铁安装
机械设备一般采用平垫铁和斜垫铁安装,垫铁放置在设备底座与基础之间,将设备的重量和工作载荷均匀地传给基础,并使设备的标高和水平度达到规定要求。
1.2.5.1不受主要负荷的垫铁组,可使用单块斜铁,斜铁下面应有平垫铁。
1.2.5.2受主要负荷的垫铁组,应使用成对斜垫铁找平后用电弧焊焊牢。
1.2.5.3受主要负荷的较强连续振动的垫铁组,宜使用平垫铁。
1.2.5.4垫铁组应尽量减少垫铁的块数,一般不超过三块,并少用薄垫铁。
放置平垫铁时,最厚的放在下面,最薄的放在中间,并应将各垫铁相互焊牢。
1.2.5.5每一垫铁组放置整齐平稳,接触良好,设备找平后每一垫铁组应被压紧,并可用0.25Kg手锤逐组轻击听声音检查。
1.2.5.6设备找平后,垫铁应露出设备底座底面外缘,平垫铁应露出10至30mm,斜垫铁应露出10至50mm。
垫铁组伸入设备底座底面的长度应超过设备地脚螺栓孔。
1.2.5.7安装在金属结构上的设备找平后,其垫铁均应与金属结构焊牢,但用带孔垫铁可不焊。
1.2.5.8每个地脚螺栓近旁应有一组垫铁,相邻两垫铁组间的距离一般应为500-1000毫米。
1.2.6设备就位
1.2.6.1在地脚螺栓和垫铁准备好后,设备就位。
设备就位前,应将基础清扫干净,将设备底座与基础间灌浆层部位凿成麻面,以保证灌浆层与基础的结合质量,将设备底座底面的油漆、油污及其他脏污清除干净,以保证灌浆层与底座的结合质量。
1.2.6.2设备吊装就位。
吊装设备应根据设备重量、吊装高度和现场环境选择适合的吊装机械和吊点,吊装机械、吊具、吊索使用前应进行检查,要安全可靠。
设备配有专用吊装工具时,必须采用专用吊装工具。
1.2.7设备安装调整
设备的坐标位置调整、水平度的调整、高度的调整以及紧固地脚螺栓是一个综合调整的过程,当对其中一个项目进行调整时,对其他项目可能产生影响,全部项目调整合格,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1.2.7.1设备上定位基准的面、线或点对安装基础准线的平面位置和标高的允许偏差。
一般应符合下表规定:
设备上定位基准的面、线或点对安装基准线的允许偏差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mm)
平面位置
标高
1
与其它设备无机械上联系
±10
+20;-10
2
与其它设备有机械上联系
±2
±1
1.2.7.2固定在地坪上的整体或刚性连接的设备,不应跨越地坪伸缩缝、沉降缝。
1.2.7.3设备找正采用拉钢线吊线坠或用经纬仪测量检查。
1.2.7.4设备的水平度用水平仪测量,检测选择在设备的精加工面上,为消除水平仪本身误差的影响,每次测量在同一位置正反方向(水平仪调整180度)各测一次,计算出设备水平度偏差,并加以调整。
1.2.7.5对安装中水平度以垂直度保证的设备,检测时使用框式水平仪。
1.2.7.6设备安装标高采用水准仪和标尺检测。
1.2.8设备灌浆
1.2.8.1灌浆前,灌浆处应清洗干净。
灌浆一般宜用细碎石混凝土,其标号应比基础或地坪的混凝土标号高一档。
灌浆时,应捣固密实,并不应使地脚螺栓歪斜和影响设备的安装精度。
1.2.8.2灌浆层与设备底座底面接触要求较平时,应尽量采用膨胀水泥拌制的混凝土。
1.2.8.3灌浆层厚不应小于25mm,只起固定垫铁或防止油、水进入等作用且灌浆无困难时,可小于25mm。
1.2.8.4灌浆前应安设外模板,外模板至设备底座底面外缘的距离不应小于60mm。
1.2.8.5设备带底座下不全部灌浆且灌浆层需承受设备负荷,应安放内模板。
1.2.8.6为使垫铁与设备底座底面、灌浆层的接触良好,宜采用压浆法施工。
1.2.9设备清洗
1.2.9.1设备上需要装配的零、部件应根据装配顺序清洗干净,并涂以适当的润滑油脂。
设备上原已装好的零、部件,应全面检查其清洁程度,如不合要求,应进行清洗。
1.2.9.2设备上各种管路应清洗干净并畅通。
1.2.9.3设备加工面如有锈蚀,应进行除锈处理。
1.2.9.4需在忌油条件下工作的设备、管路及其附件,应进行脱脂。
脱脂后,应将脱脂件上残留的脱脂剂清除干净。
1.2.10设备的装配
1.2.10.1设备拆卸时,应测量被拆卸零、部件装配间隙和与有关零、部件的相对位置,并作出标记和记录。
1.2.10.2设备装配时,应首先检查零、部件与装配有关的尺寸精度,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得装配。
1.2.10.3设备基础尺寸和位置的质量要求按《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1.2.10.4各设备安装完毕同时应完成安装记录。
1.2.10.5过盈配合零件装配:
装配前应测量孔和轴配合部分两端和中间直径。
每处在同一径向平面上互成90°位置上各测一次,得平均实测过盈值。
压紧前,在配合表面均加合适的润滑剂。
压紧时,必须与相关限位轴肩等靠紧,不准有窜动现象发生。
实心轴与不通孔压装时,允许在配合轴颈表面上磨制深度不大于0.5mm的弧形排气槽。
1.2.10.6螺纹与销连接装配:
螺纹连接件装配时,螺栓头、螺母与连接件接触紧密后,螺栓应露出螺母2-4个螺距。
不锈钢螺纹连接的螺纹部分应加涂润滑剂。
使用双螺母且不使用粘结剂防松时,应将薄螺母装在厚螺母下。
设备上装配的定位销,销与销孔间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65%,销装入孔的深度应符合规定,并能顺利取出。
销装入后,不应使销受剪切力。
1.2.10.7滑动轴承装配:
同一传动中心上所有轴承中心应在一直线上即具同轴性。
轴承座必须牢靠地固定在机体上,当机械运转时,轴承座不得与机体发生相对位移。
轴瓦合缝处放置的垫片不应与轴接触,离轴瓦内径边缘一般不宜超过1mm。
1.2.10.8滚动轴承装配:
滚动轴承安装在对开式轴承座内时,轴承盖和轴承座的结合面间应无空隙,但轴承外圈二侧的瓦口处应留有一定的间隙。
凡稀油润滑的轴承、不准加润滑脂;采用润滑脂润滑的轴承,装配完成后在轴承空腔内应注入相当于空腔容积65%-80%的清洁润滑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污水处理 安装 施工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