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高二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8325798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146.14KB
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高二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高二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高二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高二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在周代,所有的封君,不仅权力来源于周王,而且他们必须经过大族长周天子的媒介,才能“上达天听”,获得天命的眷顾。
这表明西周
A.有效地规范了当政者的行为
B.通过分封制稳定了统治秩序
C.实现了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
D.将天命观融入了政统和宗统
【答案】D
【解析】“所有的封君,不仅权力来源于周王”说的是统治权力来源,属于政统,“大族长周天子”说的是宗统,“必须经过大族长周天子的媒介,才能‘上达天听’,获得天命的眷顾”体现了天命观,故选D;题干说的是封君与天子、族长和上天之间的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A;B只说到了题干的部分内容,属于以偏概全,故排除B;C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C。
2.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
这表明
A.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
C.血缘政治的影响深远
D.民主思潮的逐渐兴起
【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封建时代”应该指的是分封制时代,而“封建的四次反动”都以失败告终则说明分封制不再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也就意味着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是顺应潮流的,故选B而排除掉C;题干中的封建时代和郡县时代都是从中央集权的角度来说的,故A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A;D属于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
点睛:
概念学习和理解是历史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有些题目就是在偷换概念,考生如果不是很熟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很难做对,在考题选项设计中的偷换概念中导致理解失误而丢分。
还有的题涉及的是几个概念的区分和准确理解,只有把握每个概念的具体含义才可以,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深入理解才能做对。
这一题就涉及到了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专制皇权、官僚政治、血缘政治、民主思潮等概念的区分。
3.中国古代监察机构是由御史和言谏两部分组成。
御史职能主要是打击贪腐,言谏是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为目的。
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
可见言谏制度
A.发展轨迹与专制制度强化呈相反方向
B.受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影响而渐趋消亡
C.是封建王朝制约皇权专制的有效手段
D.符合最高统治者监察百官的政治需要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
终结于明”可知言谏制度渐趋于消亡,主要是因为专制制度不断加强,言谏制度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与强化轨迹相反,故A项正确。
B项不符合言谏制度消亡的史实,故错误。
言谏制度随着皇权加强,而渐趋于消亡,不是制约皇权专制的有效手段,故C项错误。
言谏属于谏议制度,与监察制度不符,故D项错误。
点睛:
本题以言谏制度为切入点,主要理解材料信息“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结合言谏制度与君主专制的关系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4.(题文)唐朝后期,代表庶族官僚的牛党,与代表士族官僚的李党之间政治争斗近四十年,最终以牛党胜利结束。
唐文宗曾说:
“去河北贼(指藩镇割据)非难,去此朋党实难”。
唐代朋党之争
A.是中央与地方斗争的必然产物
B.具有近代政党政治的雏形
C.客观上体现了社会阶层的变动
D.推动科举制度的逐步完善
【答案】C
【解析】代表庶族官僚的牛党与代表士族官僚的李党之间政治争斗不是属于中央和地方斗争,故排除A;牛党和李党不具有近代政党政治雏形,两党是封建社会不同阶层的派别,故排除B而选C;D与题意无关,故排除D。
5.南宋时,合并中书、门下为一省,宰相、执政、枢密院长官合署办公,枢密院实际上只设办事机构。
这种做法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扩大了地方权力
C.加强了君主专制
D.导致了冗官局面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合并中书、门下为一省”“宰相、执政、枢密院长官合署办公”等信息可知,该做法使职权集中,具有较高行政效率,A项正确。
材料涉及中央机构的调整,与扩大地方权力无关,排除B。
材料涉及中央机构的调整,没有体现加强君主专制,排除C。
材料的做法有利于一定程度上缓解冗官局面,排除D。
6.雅典陪审法庭的陪审员由公民抽签选举产生,组成十个审判庭。
哪个人到哪个庭,由抽签决定;审理哪个案件,也由临时抽签决定。
在审判时,先让原告、被告和证人发言,然后陪审员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秘密投票,得票多者胜诉,得票少者败诉。
这反映了雅典
A.法律兼顾不同群体利益
B.案件判决结果公平公正
C.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D.法律体系达到完备程度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雅典陪审法庭的陪审员由公民抽签选举产生,组成十个审判庭”、“在审判时,先让原告、被告和证人发言,然后陪审员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秘密投票,得票多者胜诉,得票少者败诉”等可知C正确;A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题干的做法并不能确保结构公平公正,故排除B;材料并没有涉及法律体系,涉及的审判的相关信息,故排除D。
点睛: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特点.关键信息是:
审判员均均由“公民抽签选举产生”、“在审判时,先让原告、被告和证人发言,然后陪审员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秘密投票,得票多者胜诉,得票少者败诉”。
7.罗马法律规定,如果出卖人知道物品有瑕疵,而买受人不知情,或者出卖人知道被卖物与买受人所想象的物品之间存在重大差别,这足以使买卖中的买受人获得一项诉因,可以提起有关诉讼。
该规定
A.表明法律以诚信规范经济行为
B.旨在保护罗马公民的私有财产
C.反映了罗马法重形式的特点
D.适应了罗马对外扩张的需要
【答案】A
【解析】题干说到“如果出卖人知道物品有瑕疵”、“出卖人知道被卖物与买受人所想象的物品之间存在重大差别”而买受人不知情或者双方信息不对等,这样对买受人是不公平的情况下,买受人是可以提取诉讼的,这说明罗马法讲究诚信和信息的公开对等,这项规定非常具体而实用,所以有利于规范经济行为,故选A而排除C;这一规定不是为了保护罗马公民的私有财产,而是为了保证买卖双方之家公平交易,故排除B。
点睛:
这一题属于新情境式材料选择题,这类题在教材中一般没有知识依托,所以认真研读材料,尊重材料原意是做好这类题目的主要诀窍。
考生需要将材料阅读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中有关内容和技巧来对所有选项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够准确作答,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又是高考特别注重考查的题型,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这类习题的训练和积累。
这一题是就罗马法一个具体的规定来设置情境,需要考生认真研读其规定,并从中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8.(题文)英国责任制内阁确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胜选党派组阁,政府官职就由该党成员担任。
1850年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
这种变化说明
A.议会被政党操控阻碍民主政治发展
B.文官制度是英国民主制改革的根本
C.改革目的是保证施政措施的连续性
D.责任制内阁不具备分权制衡的特征
【答案】C
【解析】“1850年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说明改革主要目的是保证施政措施的连绒性,C正确;A、B和D错误。
9.民国初期,史学界对近代史开端的说法,有“明清之际”与“鸦片战争”两种观点。
到了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则大多以鸦片战争为起点,鸦片战争开端说成为史学界主流观点。
这一变化说明
A.史学研究以近代史为主
B.民族危机影响史学研究
C.政府重视发展学术研究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变化是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出现的,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中国开始面临日本法西斯的疯狂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而这影响到了我国史学界对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和界定,故选B;A的说法不符合史实也与题意不符,因为题干仅仅说到了对近代史开端的研究问题,没有说到其他史学界研究的问题,所以不能得出A,故排除A;CD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10.从1937年底至1941年2月,仅在武汉、重庆接待的西方记者就有168人,其中美国媒体记者占到了77人。
此后,更多的国际新闻机构及工作人员进驻重庆,至1942年初重庆大约有西方媒体机构23家。
这说明
A.西方记者秉持中国利益至上全程报导
B.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引起西方重视
C.国际时局变化影响西方媒体关注程度
D.国民政府进行的抗日动员受西方肯定
【答案】C
【解析】“从1937年底至1941年2月,仅在武汉、重庆接待的西方记者就有168人,其中美国媒体记者占到了77人。
此后,更多的国际新闻机构及工作人员进驻重庆”主要是国民政府迁都重庆,C正确;A、B和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1.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两个“临时”的提法反映了
A.革命党人为袁世凯夺权留余地
B.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
C.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
D.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质
【答案】B
【解析】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当然就要用法律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巩固下来,所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以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都是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制的目标,“临时”也能反映其初步建立民主共和制,而这一体制是需要不断完善的,故选B;而A、C都不符合题意,这个政府和《临时约法》不单单反映的是孙中山的品质,应该代表的是整个革命党人的精神,故排除ACD。
12.1919年10月,沈仲九在《五四运动的回顾》中指出:
“前清时候的学生也有做革命事业的,但他们都是离了学生的地位,而且是个人行动的,若用学生的资格,大家联合起来,去做关系国家社会的事业,是没有的。
”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A.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
B.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C.学生社会地位的提高
D.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增强
【答案】A
【解析】前清时期的学生是以个人名义进行革命事业的,而五四运动时期学生则是作为一个群体来关注革命事业的,这主要是由于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和科学,促成了知识界一定范围内的思想解放,导致了大批学生参与国家社会事业,故选A;辛亥革命是由大批留学生为先锋力量以革命派为主体推翻了清朝统治,但其影响还没有真正影响到国内的学生群体,真正影响到国内学生思想的是新文化运动,故排除B;学生的社会地位提高是通过学生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来体现的,属于这一变化的结果,故排除C;D离不开思想解放这一前提,故排除D。
点睛:
“原因”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其它事情发生的条件,在哲学上与“结果”相对,组成辩证法的一对范畴。
关于原因的分析,有很多种不同的设问方式。
从现象和本质分,原因有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从矛盾方面分,原因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从主、客观方面分,原因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作答时需要看清问的是哪一种,这是关键。
这一题属于考查某一变化的主要原因,需要综合考虑变化前后的因素。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著名外交家乔治·凯南说:
“我们坚持采取欧洲联合的方式,是希望促使欧洲人以欧洲大家庭一员而非民族主义者的方式思考欧洲面临的经济问题。
”乔治·凯南的这一观点
A.加剧了西欧社会的分裂与对抗
B.对欧共体的作用估计过高
C.出于美国对苏冷战需要的考虑
D.侵犯了欧洲民族国家的主权
【答案】C
【解析】题干说到的是二战之后,当时美国的外交政策出发点是服务于其对苏冷战的需要,而要对抗苏联,欧洲国家是其主要争取的对象,故选C;题干说到的是“欧洲联合”而不是西欧,故A不符合材料原意,故排除A;题干所述时间欧共体还没有建立,故B不符合题干的时间,故排除B;题干仅仅是一个观点,它不可能达到“侵犯了”的结果,故排除D。
点睛:
排除法是做选择题的一个重要技巧。
有些题目不是很容易直接得出正确选项,就比较适合用排除法,一般是排除:
不符合史实的选项(比如时间、空间等);不符合逻辑的选项(比如,让选择“原因”,那就需要排除掉属于结果的选项);明显和题目所给的信息不一致或者相反的选项;说法过于绝对的选项需要慎重对待,很多时候也是该排除掉的选项。
14.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就职演说时说:
“我们寻求一个开放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国家无论大小,它们的人民都不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之中。
”尼克松发表这番言论的背景是
A.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两国共同受到苏联的威胁
C.美国对华孤立封锁政策已经破产
D.中国社会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答案】B
【解析】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的演说提到了“开放的世界”,暗含着美国想要扩大对外交往的范围,“国家无论大小,它们的人民都不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之中”是想说开放的范围包含了曾经处于“孤立”且与其他国家处于激烈矛盾状态之中的国家,结合所学可知,1969年美国和中国都与苏联激烈对抗之中,尼克松想要中美合作对付苏联,故其背景应该是B;AC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中国当时处于“文革”时期,故D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ACD。
点睛:
学生充分把握时间线索,深刻认识空间差异,是学习历史过程中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问题,尤其是时间观念的把握,对高中学生来说,依然是个需要很重视的关键问题。
由于现行历史教科书是按照模块加专题的模式编写的,这就使得历史知识的时序性被打破,导致有些同学因为初中历史没有学好,直接影响到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时序性的把握很多时候是我们解决历史问题必须要考虑的,所以提醒同学们注意准确记忆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时间。
这一题就涉及到了与1969年前后相关的时间和事件,考生必须准确记忆才可以准确作答。
15.1955年万隆会议与会国在《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明确反对“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以避免“利用集体自卫的名义组织侵略性的军事集团并以此作为大国控制小国的工具”。
与会国的这一立场推动了
A.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B.美苏之间矛盾的加剧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
【答案】D
【解析】明确反对“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说明亚非国家反对为美苏的冷战和霸权服务,避免“利用集体自卫的名义组织侵略性的军事集团并以此作为大国控制小国的工具”,说明反对北约和华约这样的形式来控制别国,据此可以得出亚非国家在冷战背景下加强联合以实现自强,故选D;亚非国家不属于同一区域,故A不符合史实;万隆会议的这一立场与美苏矛盾的发展关系不大,故排除B;C表达符合史实,但是与题意无关,故排除C。
16.下图图表所示内容对二战后世界形势产生的影响是
A.导致西欧国家的普遍衰落
B.促进“万隆精神”的形成
C.冲击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
D.形成了新的世界经济秩序
【答案】C
【解析】上述两个图示涉及到的都是亚非拉地区的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增多说明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而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已经开始谋求联合反霸,所以上述图示都显示了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和地位提高,当然会冲击两极格局,故选C;题干与A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故排除A;“万隆精神”的形成是在1955年,而题干的图示都涉及到了20世纪60年代,故B属于因果关系倒置,所以排除B;D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
点睛:
这一题涉及到了一些数据图表,读数据图表需要注意:
(1)注意数据图表和具体事项的名称;
(2)准确把握数据图表中数据的变化(表格:
注意横纵栏间的数据大小变化;饼状图:
注意各项数据的比例关系;柱状图:
注意相互间数据的高低变化;曲线图:
注意与时间联系反映的高低起伏。
)(3)关注表格或图形的题头或说明以及出处与注释,还要注意分类栏内容之间的关系以及与题头之间的关系。
另外这一题还涉及到了历史地图,读历史地图需要注意:
根据地图名称、地图图示和地图隐含信息判断地图是什么时期或者朝代的、什么国家或者地区,寻找地图关键地点,强调地图上地点的分布特点;熟悉各种图例符号,利于读懂地图语言所表示空间状态的确切含义,获取文字表达难以实现的效果。
17.西汉陆贾说:
“秦始皇设刑罚、为车裂之诛以诛奸邪,筑长城于戎境,以备胡、越,征大吞小,威震天下……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
”吸取这一教训,西汉的做法是
A.奉行儒学,以德治民
B.清静无为,与民休息
C.设中朝官,强化君权
D.封诸侯王,因俗而治
【答案】B
【解析】西汉陆贾提出秦朝的教训是“举措太众、刑罚太极”,也就是统治者做了太多的事情,而且刑罚过重,为吸取教训应该无为而治,而且要宽刑薄税,故选B;西汉是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奉行儒学的,其儒学思想是外儒内法兼采道家,所以不是完全的以德治民,故A与题意不符;CD与题意不一致,不是题干要表达的主张,故排除CD。
点睛:
这一题属于新情境式材料选择题,这类题在教材中有知识依托,但是题干中的材料是考生所不熟悉或者没有见过的,考生需要将材料阅读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有选项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够准确作答,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又是高考特别注重考查的题型,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这类习题的训练和积累。
这一题实际上是在考查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18.元中叶以后,程朱理学上升为官学;元代编修的《宋史》以程朱一系为“道学”,不列陆九渊一派;元末张九韶所撰《理学类编》仍将陆九渊心学排斥在外;明代王阳明折衷二家之说,使用“理学”的概念。
据此可知
A.程朱和陆九渊的思想不可调和
B.陆九渊的“心学”缺乏理论基础
C.王阳明混淆了“理学”和“心学”概念
D.“理学”成为宋明儒学的主流
【答案】D
【解析】由题干中的“程朱理学上升为官学”、“以程朱一系为‘道学’”、“使用‘理学’的概念”等可以看出宋明时期儒学的主流是理学,故选D;由“明代王阳明折衷二家之说,使用‘理学’的概念”可以得出AC不符合题干材料原意,故排除AC;结合所学可知,陆九渊的“心学”是有其理论基础的,故B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B。
19.宋代有知识分子主张重建上古时代的宗法组织,形成了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为特征的新的宗族制度。
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互扶助,设立了“义庄”等。
这些做法有利于
A.抑制土地兼并
B.国家权力在乡村的渗透
C.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进一步完善选官制度
【答案】B
【解析】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为特征的新的宗族制度在宋代形成,而且还说到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这反映了高级官僚在乡村宗族关系中的作用起到了稳定地方统治秩序的作用,故选B;上述做法与抑制土地兼并不符,故排除A;宗族文化与世俗文化不是一回事,C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故排除C;宗族制度不是选官制度,故D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
20.从明代中期开始,民间的图书编纂出版事业出现了一个高潮,包括历史在内的各个学术领域名著不断。
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可能是
A.杂剧散曲等市民文学兴盛
B.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
C.官府放松了思想控制
D.明清之际思想启蒙的影响
【答案】B
【解析】民间图书编纂出版事业属于文化发展的范畴,其出现高潮的主要背景应该是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繁荣,故选B;杂剧散曲等市民文学兴盛是元朝的现象,故与题干所述时间不符,所以排除A;官府在明朝中期并没有放松思想控制,所以C与史实不符,故排除C;明清之际的思想启蒙位于明朝中期之后,所以D属于因果关系倒置,故排除D。
点睛:
新课程的课标要求中,关于历史史实是最需要学生通过记忆来掌握的,其他的诸如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意义、影响和经验教训、启示之类的东西都离不开史实,而这些东西都是史实推论或者概括总结得出的,所以在新课标的要求之下,识记的任务只有史实,结论性的东西都不用死记硬背了,等于减轻了考生的记忆负担,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历史学科其他能力的要求在新课标下等于提高了,需要考生提高到一定程度才可以从容应对高考。
同时,即使是识记的知识,也不会考查直接的死记硬背,而是考查在新情境下能否灵活运用。
这一题就综合考查了好几个史实,考生只有熟练记忆才能灵活迁移和运用。
21.古希腊的雕塑《掷铁饼者》、《持枪的战土》、《刮汗污的运动家》等,他们都高大雄健,英姿勃发,充满了自信和热情。
据此可知,古希腊
A.注重艺术教育提升公民素养
B.开创人类体育竞技运动先河
C.雕塑水平成就突出领先世界
D.追求完美的体格和人格精神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雅典的雕塑赞美了人具有高大雄健,英姿勃发,充满了自信和热情的特点,这是追求完美的体格和人格精神的体现,故D项正确。
材料强调古希腊雕塑追求完美的体格和人格精神,而不是注重艺术教育提升公民素养,排除A。
材料没有体现开创人类体育竞技运动先河,而是借雕塑的形象强调追求完美的体格和人格精神,排除B。
材料没有涉及古希腊雕塑水平与世界的比较,无法推断出雕塑水平成就突出领先世界,排除C。
点睛:
本题以人文主义为切入点,解决本题的首先正确理解“《掷铁饼者》、《持枪的战土》、《刮汗污的运动家》等雕塑作品”,然后抓住关键信息“他们都高大雄健,英姿勃发,充满了自信和热情”等,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22.文艺复兴时期,马洛笔下的浮士德是在魔鬼的引导下,享受了24年纵情声色的世俗生活,最后把灵魂交给了魔鬼。
启蒙运动时期,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把灵魂抵押给魔鬼,利用魔鬼的力量体验人生的欢乐与悲伤,被上帝拯救,灵魂归于上帝。
可见
A.文艺复兴凸显了个人理性
B.启蒙运动时期宗教性更强
C.启蒙运动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D.两个浮士德都处于中世纪蒙昧中
【答案】C
【解析】文艺复兴时期,浮士德把灵魂交给了魔鬼,强调了魔鬼,说明当时的文艺复兴是借助于宗教的外衣,启蒙运动时期浮士德把灵魂抵押给魔鬼,而利用魔鬼来体验人生,这是强调了浮士德作为人的力量,所以等于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精神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发展,故选C;AB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AB;题干不是说两个浮士德,而是借助浮士德来对比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两个时期人的力量和精神,故排除D。
23.卢梭认为:
“主权既然不外是共同意志的作用,所以就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不过是一个集合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其自己来代表自己。
”据此可知,卢梭意在强调
A.人民主权应该是相对的
B.代议制有其合理性
C.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D.公共意志高于法律
【答案】C
【解析】题干说的是卢梭认为主权者的权力是永远不可转让的,而这一主权一直属于人民这一群体,故选C;AD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AD;题干中说到卢梭认为,主权者的权力只能由其自己来代表,说明他主张直接民主,故B与其原意不符,故排除B。
24.在运用口述史方法调查“老舍之死”的过程中,学者发现有三位自称是老舍尸体的打捞者,他们的叙述并不相同,其中,“只有一个可能真实,或者三个都不真实,绝对不可能三个都真实,因为那样就会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捞起三个老舍”。
这对口述史学自身发展的重要启示是
A.应侧重探究口述者构建历史的过程
B.口述者提供的材料距离真相较远
C.只有调查多位当事人才能得知真相
D.口述史仅是研究历史的工具之一
【答案】A
【解析】三位自称是老舍尸体的打捞者,他们的叙述并不相同,而要探究的是“老舍之死”的过程,所以要侧重于分析三个口述者是如何构建老舍尸体的打捞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鉴别,故选A;B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辽宁省 沈阳市 铁路 实验 中学 二月 历史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