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基于新课程改革的地理教学模式探索.docx
- 文档编号:8323937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36.46KB
教学论文基于新课程改革的地理教学模式探索.docx
《教学论文基于新课程改革的地理教学模式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论文基于新课程改革的地理教学模式探索.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论文基于新课程改革的地理教学模式探索
新课改下地理教学方式探索
摘要:
本文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实际,阐明了中学地理课程改革地理教学方式转变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
新课程地理教学方式探索
随着教学改革步伐的推进,2007年秋季新教材全面推广,新课程在不断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教师的教学生活。
我们遵循地理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中心,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不断地学习探索,尝试在教学过程中用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指导地理教学,在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改革、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不断总结,概括了在课堂教学方式改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创设问题探究情境:
"知识的开端永远必须来自感觉"(夸美纽斯语),用"感官去施教"是教学的金科玉律。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统一过程。
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过程都是在同一时间完成的,“教”引导“学”,又服务于“学”;“学”源于“教”,又受制于“教”。
学生在教师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刺激下,进入学习状态,并因此激发、强化其学习动机,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大脑积极地去寻找,去验证,去发现,去探究学习内容,从而掌握知识和技能,学习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而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褒奖学生的成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创设情境,可直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素材进行情境导入,或是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创设一个情境,或是利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进行情境导入。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有利因素创设情境、营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是使地理课堂妙趣横生的前提。
【案例1】“工业区位选择”教学片断。
(宝钢和鞍钢两大钢铁企业区位因素对比之问题情境)
①两者在资源条件因素上有何不同?
②为何在资源缺少的沿海地区布局大型钢铁企业?
③宝钢布局需要考虑哪些环境要素?
④从资源、环境、水源角度考虑,上海宝钢为何布局在城市的北部,且毗邻长江?
⑤从资源和市场两个区位因素考虑,你认为宝钢今后发展方向是什么?
由于这组问题逐个深入,步步提高,体现出与学生认知规律的一致性,有效地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案例2】“气压带和风带”情景导入片断:
展示图片:
冰箱生产和氟氯烃排放、南极臭氧空洞、
我国卫星云图视频
思考问题:
①氟氯烃的生产与使用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因大量排放氟氯烃而产生的臭氧空洞为什么出现在南极上空?
②我国大陆高空的云为何总是自西向东运动?
通过生活化的情景设置制造兴奋点,激发学生探究欲望,集中学生注意力,迅速进入新课情景。
二、多元组合,以生为本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
改变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教师通过自己教学方式的变革来带动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的改变。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多激励、活氛围;多用图、建联系;多引导、促探究;多设疑、创情境;多归纳、显规律;多训练、辅方法;多演示、化抽象等多种教学方式的选择使用,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同一问题以不同方式体验所学知识时,学习效果最佳。
因此教师还应根据课堂上学生的知识反馈和思维活动情况多元组合教法。
【案例3】“对流层天气现象形成”演示
首先将电热水壶通电烧开水,待水蒸气喷涌而出时,把温度较低的玻璃片放到电热水壶的上方不远处,则立刻有水滴凝结在玻璃底部。
此实验演示证明了随着气流上升,温度降低,水汽凝结成云致雨。
问题是学生追求新知的动力,是思维创新的前提,地理演示法是问题解决的良好方法。
运用演示的方法可将地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感性材料,通过教师可化感性材料为学生的理性认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增强学生对地理事物的想象力。
【案例4】“地球公转”教学片断。
可运用地理图式法,还可结合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来总结各种日照图的解答方法。
同时还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变化等,让学生观察思考并讨论分析:
(1)地球公转方向;
(2)二分二至的日期,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3)总结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并让学生拖动鼠标,将二分二至及相应地理现象送到合适的位置,进行巩固练习。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优化组合,使信息传递方式更加生动活泼,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更充分的意识到教学方式的有机组合必须服务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而课堂教学也必须成为学生主体活动展开与整合的生动过程。
三、创设生活情景,学习有用的地理:
古人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形容一个人的博学与睿智,说明地理在人的生存与发展中具有及其重要的影响。
事实证明,生活需要地理,地理让生活更精彩。
地理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
“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边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
”所以我们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能仅仅是完成地理理论知识的教与学,更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或生活经验,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个性和潜在能力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能主动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结合到课堂的学习中去,真正做到活学活用,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培养“善于生活的公民”。
【案例5】“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教学片断。
情境创设:
孰真孰假
了解事件:
家住岳阳的小兵兄弟放寒假后,哥哥要去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小兵要去海南省海口市。
妈妈给哥哥准备了毛衣、毛裤、羽绒服等许多衣服,给小兵只准备了一些单衣。
小兵有点生气,认为妈妈偏爱哥哥!
调查访谈:
有谁在寒假去过哈尔滨市或海南岛,在那里你穿的是什么衣服?
为什么?
辨别真假:
妈妈真的偏爱哥哥吗?
请说出你的理由!
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把学习哈尔滨或海南岛两地气候类型及特征的知识,巧妙地融于学生倍感亲切的生活情景,使地理内容“生活化”。
同时,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热烈讨论、愉快的交流与合作,学生学会了知识,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思考。
这样的地理课堂,包含着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是深刻的,对知识的感悟是深刻的,对情感的体验是积极的。
是生活让地理课如此精彩!
使学生兴趣盎然!
四、加强归纳,突出能力培养:
教师要对每节课、每个章节、每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及时地在课堂上进行归纳和总结,对一些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纵向梳理和横向联系。
认真解答学生质疑,鼓励和肯定学生的思考,通过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灵活系统地掌握地理知识,加深理解、巩固记忆,促进思维发展。
同时回归到实际中去,拓宽思考,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学习知
识的方法。
课堂归纳总结种类很多,如:
纲要归纳、列表比较、练习检测等。
但最重要的是要体现高度的概括。
【案例6】“南极洲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知识结构图示。
一个“高”字,突出了“南极洲”环境成因的特点,其他特点、活动的派生,都与“高”有密切关系,这样做学生印象很深。
总结规律,找出特点,构建良好的思维模式既要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又不能忽略形成能力的知识体系,如地图能力、地理计算能力、地理概念与原理的运用能力、地理区位因素的综合分析评价能力、对热点问题与地区区域的分析能力、地理变式图像的判读能力、典型环境问题的说明分析评价能力、学科内知识的联系综合能力、审题与解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地理事物和现象涉及范围广,知识点多,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加工”过程。
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规律化、形象化、技能化通过联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知识迁移等思维活动,这实际就是从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
总之,在新课程推进的今天,新课程的推进与开展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去总结摸索。
通过不断摸索、改进地理课堂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多少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养成正确的地理思维习惯。
(注: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论文 基于 新课程 改革 地理 模式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