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规范.docx
- 文档编号:8315359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1.39KB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规范.docx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规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规范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规范
清远市中医院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2019年优化版本本诊疗方案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并结合我院骨伤科临床实际情况和临床路径管理优化结果制定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1)有外伤史,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2)伤后腕关节周围肿胀,疼痛,前臂下端畸形,压痛明显,腕臂活动功能障碍。
(3)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有跌倒用手掌撑地的病史;或有腕关节掌屈着地而受伤病史。
(2)伤后有腕部肿胀,并出现餐叉畸形;也可由于骨折远端向掌侧及尺侧移位,腕关节畸形不显著。
(3)伸直型X线片上具有三大特征:
①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②桡骨远端关节面改向背侧倾斜,向尺侧倾斜的角度也消失;③桡骨长度短缩,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处于同一平面。
屈曲型桡骨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
(二)骨折分类与分期1.分型
(1)无移位型:
骨折无移位,或可为轻度嵌入骨折,腕关节轻度肿胀,无明显畸形,折端有环行压痛,纵轴挤压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2)伸直型:
远端向背侧移位,前臂下端呈餐叉样畸形,腕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
(3)屈曲型:
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可伴下尺桡关节脱位,腕关节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畸形与伸直型相反。
(4)半脱位型:
桡骨远端背侧或掌侧缘骨折,可合并腕关节半脱位,腕关节肿胀,畸形呈半脱位,腕横径增宽。
2.症候分类血瘀气滞证:
损伤早期,由于经脉受伤,气血受损,气血瘀滞,局部出现肿胀疼痛,胃纳不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营血不调证:
损伤中期,经初期治疗局部瘀血、肿胀基本消退,疼痛基本消失,新血渐生,筋骨虽续而未坚,活动仍受限,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缓。
肝肾不足证:
损伤后期,骨折基本愈合,功能初步恢复,但筋骨尚未坚实强壮,气血不足,舌淡苔白,脉虚细。
3.分期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期。
早期:
伤后2周内,可进行手法整复治疗,但初期常肿胀严重,可伴有张力性水泡,或出现血泡。
中期:
伤后2~4周,肿胀逐步消退,有明显骨痂生长,骨折断端相对稳定,此时手法复位困难,如需要再次复位,应在麻醉下行折骨复位。
晚期:
伤后4周以上。
骨折断端成熟骨痂形成,逐步塑形改造,已相当稳定。
此时无法手法复位、调整,如有影响功能的严重畸形,需手术治疗。
二、治疗方案
(一)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一般首先拔伸牵引,解除短缩畸形,恢复骨端长度。
再行端提按压手法整复成角或侧方移位。
折顶时应根据骨折端移位及成角的大小,适度灵活运用。
(1)伸直型桡骨远端骨图1图2图3图4①整复方法牵抖复位法:
适用于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或骨折断端向掌成角,但骨折非累及关节,不是粉碎者。
患者坐位或卧位,屈肘90前臂中立位,一助手握住上臂,术者两手紧握手腕,双拇指放在骨折远端背侧,触摸准确继续牵引,待重迭基本矫正后,稍旋后猛力牵抖,同时掌屈尺偏,骨折得到复位。
提按复位法:
适用于老年患者,骨折累及关节,粉碎骨折病人。
患者平卧屈肘90,前臂中立位,一助手握住拇指及其他四指,一助手握上臂对抗牵引,待嵌插骨折矫正后,术者先矫正旋转移位及侧方移位,然后双拇指挤按骨折远端背侧,其他手指置近端掌侧向上端提,骨折即可复位。
②固定方法:
固定材料:
双柏膏1贴、绷带2卷、塑性弹力夹板4块、棉垫2块、三角巾或吊带1块。
固定方法:
双柏膏外敷后(有草药过敏史禁用),用四块夹板超腕关节固定。
伸直型骨折先在骨折远端背侧和近端掌侧各放一平垫,然后用四块夹板固定,上端达前臂中、上1/3处,背侧板下达掌指关节处,宽度侧根据患肢形状塑形:
在前臂处为1/3周径宽,在腕部则为自桡骨茎突至尺骨茎突,约为腕周径的1/2,在手掌背处为第一掌骨至第五掌骨,掌侧板下达远侧腕横纹,为前臂及腕部周径的1/3。
(2)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屈曲型骨折牵引方法相似,复位方向相反。
固定时则在远端掌侧和近端背侧各放一平垫,桡、掌侧夹板下端应超过腕关节,限制桡偏和掌屈。
(3)半脱位型桡骨远端骨折①整复方法背侧半脱位:
助手握住肘部,术者握住腕部拔伸充分牵引后,术者一手维持牵引,一手用掌部环握患者腕部近端,用拇指将远端骨折块及脱位部向掌侧推挤复位,牵引下徐徐将腕关节掌屈,使伸肌腱紧张,防止复位的骨折片移位。
掌侧半脱位:
手法与背侧脱位型相反。
②固定方法背侧半脱位同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掌侧半脱位同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
固定时间均为4~6周。
(4)无移位型桡骨远端骨折无需手法复位,只需将前臂夹板固定,患肢屈肘90前臂旋后位固定。
夹板固定同伸直型骨折,固定时间3~4周。
(二)手术治疗1.适应证: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关节面塌陷大于2mm,或伴有关节面压缩塌陷无法通过手法复位者;手法整复失败或复位后稳定性极差,桡骨长度、尺倾角、掌倾角等持续丢失者;陈旧性骨折伴有严重畸形,影响功能者;桡骨下端开放性骨折、伴有血管、神经损伤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2.操作方法:
臂丛麻醉,手术切口视骨折的类型,可采取掌侧或背侧入路及联合入路。
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结合克氏针撬拨复位固定,取1~2根直径为2~2.5mm克氏针从桡骨远端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或拇长伸肌腱与第2指伸肌腱之间经皮进针,进针时与桡骨长轴成约40角,通过骨折线,进入近折端骨髓腔或骨皮质。
经C型臂X线机正侧位透视复位固定满意,折弯针尾,埋入皮下,敷料加压包扎。
采用有限切开、有限内固定方法治疗,术后采用夹板或石膏辅助外固定。
严重的粉碎骨折也可采用手法整复结合外固定支架、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治疗。
有适应症者,亦可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如骨缺损严重时可植骨(自体骨、可吸收人工骨等)治疗。
(三)药物治疗1.外治:
双柏膏外敷,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也可使用五松肿痛酊、万花油、活络油等油砂外敷。
有严重张力性水泡和使用伤膏后过敏者应避免使用。
2.内服:
根据骨折三期辨证施治。
(1)骨折初期:
治法: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推荐方药及参考剂量:
本院自制协定方骨科1号方加减:
桃仁10g,当归10g,赤芍10g,玄胡10g,乳香10g,没药10g,王不留行10g,络石藤10g制大黄10g,枳壳10g,白芍10g,田七10g或选择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车前草20g,大黄6g(后下),甘草6g。
中成药:
田七胶囊、接骨片、血府逐瘀口服液、复方伤痛灵等。
(2)骨折中期治法:
和营生新,接骨续筋推荐方药及参考剂量:
本院自制协定方骨科2号方加减当归10g,鸡血藤10g,赤芍10g,川断10g自然铜10g,木瓜10g,骨碎补10g,白芍10g陈皮10g,生地10g,川芎10g,甘草6g中成药:
田七胶囊、接骨片、血府逐瘀口服液、复方伤痛灵等。
(3)骨折晚期:
治法:
补益肝肾、强壮筋骨推荐方药及参考剂量:
本院自制协定方骨科3号方加减黄芪15g当归15g熟地10g川断10g枸杞子10g紫河车10g补骨脂10g丹参10g广香10g白术10g云苓10g杜仲10g中成药:
田七胶囊、接骨片、血府逐瘀口服液、复方伤痛灵等。
(4)骨折晚期仍有关节疼痛,僵硬粘连,活动不利者治法:
舒筋活血,通络止痛。
推荐熏洗方药及参考剂量:
本院自制协定方上肢洗方。
禁忌症:
外伤皮肤破损者忌用;对本药物过敏者忌用;有各类皮肤病者忌用或慎用;感染和溃疡者忌用。
伸筋草15g透骨草15g宽筋藤15g荆芥15g防风15g苏木15g红花15g丹皮15g桑枝15g海风藤15g威灵仙15g干姜15g(四)康复治疗1.功能锻炼
(1)早期治疗方法:
在复位固定后当天或手术处理后次日,开始做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张收缩练习,防止肌腱粘连和肌萎缩。
进行患肢未固定关节的活动,包括肩部悬挂位摆动练习和肘关节主动屈伸练习。
2~3天后做手部关节主动运动,手指屈伸,并逐渐增加运动幅度及用力程度。
做肘关节屈伸活动,角度由小到大,逐步加大活动范围。
(2)中期治疗方法:
①手指抓握锻炼及手指的灵活性锻炼。
②适度进行前臂旋转功能练习,旋前40度,旋后30度左右,逐渐加大,同时行肘关节伸屈活动。
(3)晚期治疗拆除外固定后,以关节松动术为主,每日1~2次。
①桡腕关节松动(a)牵拉与挤压,患者坐位,肢体放松,屈肘前臂旋前置于桌面,术者面对患者,一手固定其前臂远端,另一手握住腕关节的近排腕骨处,作纵向牵拉、挤压桡腕关节。
(b)前后位滑动,患者前臂中立位,术者一手固定前臂远端,另手握住近排腕骨部位,轻牵引下,分别向掌背侧滑动近排腕骨。
(c)桡尺侧方向滑动,患者前臂旋前位,术者一手固定桡骨远端另一手握住近排腕骨处,轻牵引下,分别向桡尺侧滑动桡腕关节。
(d)旋前,旋后位滑动,术者一手固定前臂远端,另一手握近排腕骨处,分别将腕关节做旋前、旋后运动。
②桡尺关节松动(a)患者前臂旋后位,术者双手握住患者尺骨远端,拇指在掌侧,其余4指在背侧,术者尺侧手固定,桡侧拇指将桡骨折端向背侧推动。
(b)患者前臂旋前位,术者拇指在背侧,其余4指在掌侧,桡侧用手固定,拇指将尺骨向掌侧推动。
③腕间关节松动前后位滑动,患者前臂中立位,一手握近端,一手握远端,往返推动。
做上述运动后,嘱患者向各方向活动腕关节,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
在康复训练中注意宜循序渐进,忌用暴力强扳,以免引起新的损伤。
2.作业疗法有目的地进行职业训练,目的是增强肌力、耐力、整体协调能力,比如握拳运动、持笔写字、钉钉操作、计算机键盘操作、搭积木、编织等。
3.其他疗法可辅以局部红外线、骨伤治疗仪、中药熏蒸仪、艾灸等理疗,促进深部淤血吸收,使局部肿胀早日消退,为日后关节功能恢复创造条件,并大大减少日后关节的残留隐痛。
(五)并发症及防治1.压迫性溃疡:
多由于夹板位置移动未及时调整、使用扎带过紧、或者加压垫放置位置不正确造成。
骨折端手法复位后,折端出血进一步增加,加剧了局部软组织的肿胀,且在此过程中,由于受夹板内容量限制,未给予及时松解,而引起局部皮肤及骨突处出现压疮。
一般经过及时更换敷料,预防性抗生素使用,不会出现严重后遗症。
2.腕管综合征:
主要是由于骨折复位不良、掌侧压垫放置不正确、固定过紧致正中神经受压引起。
3.腕关节僵硬:
患者惧怕疼痛,骨折固定后很少锻炼手指,腕关节及肩、肘等关节。
为防止关节僵硬,早期可使用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中西药物加以预防。
中晚期配合理疗并不断练习患腕活动可逐渐恢复。
4.骨质疏松:
老年患者骨折后不仅局部需要锻炼,更应加强全身锻炼,使气血运行,消散瘀血,消肿定痛,配合中药补肝益肾、强筋壮骨辨证治疗,促进骨折愈合和骨骼坚硬。
5.创伤性关节炎:
各种原因造成复位不良或复位后再移位未能及时纠正,可导致桡骨长度短缩3.0mm以上,桡骨远端关节面不平整有1.0mm以上台阶,晚期可出现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6.Sudeck骨萎缩:
为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急性创伤后骨萎缩,其特点是肿痛、皮肤萎缩、骨的普遍疏松、脱钙,手部活动受限,可达数月之久,常常是骨折后患者未能积极主动活动所致。
应加强早期功能锻炼。
(六)护理1.早期护理
(1)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顾虑多,对预后缺乏信心,对治疗反应消极,护理应重点从心理上解除顾虑,与患者建立融洽友好的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生活护理:
给予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其充足的睡眠,给予易消化食物。
(3)外固定后护理:
置患肢于治疗体位,保持有效的外固定。
冬天应注意患肢末节的保暖,并观察患肢手指的血液循环、疼痛、肿胀等情况。
(4)手术护理:
手术治疗者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老年患者反应迟钝对病伤不敏感易掩盖临床症状,检查时应详细全面了解其是否存在合并症或内科疾病,针对其合并症,术前及早给予对应处理。
术后注意观察切口的渗出、感染情况,及时更换敷料,注意预防肺炎、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
指导患者适时进行功能锻炼。
2.中期护理
(1)吃饭、穿衣、下床等活动时,务必有家人保护,注意安全,以防跌倒再次损伤。
(2)将前臂取相应治疗体位,三角巾悬挂于胸前,保持有效的外固定。
夹板固定者应及时调整固定带的松紧度,以夹板上下移动范围1cm内为宜。
(3)观察伤肢疼痛及肿胀情况,发现局部出现异常疼痛及肿胀及时来院检查。
定期门诊复查,根据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情况,选择时机去除外固定。
(4)指导进行功能锻炼。
(5)加强营养,防治内科并发症。
3.晚期护理
(1)注意安全,防止跌倒再次损伤。
(2)定期门诊复查,根据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情况,选择时机去除内固定。
(3)加强功能锻炼与康复治疗,预防各种并发症。
(4)注意营养,多晒太阳,逐渐日常生活自理。
三、疗效评价评价方法一般根据治疗前后X线表现,及骨折愈合后与健侧腕关节进行疼痛、畸形、活动(腕关节各方向、前臂旋转)、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对照评价。
(一)手法复位质量标准:
(科室自拟)临床标准:
畸形消失,触摸骨端发现无明显台阶、不连续感。
影像学标准:
桡骨远端背倾角10,尺倾角15,桡骨缩短2mm,关节面骨折块的台阶或分离2mm,桡骨远端乙状切迹和尺骨头基本完好,无腕骨异常排列。
(二)疗效评价价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进行评定:
治愈:
骨折对位满意,有连续性骨痂形成,局部无明显畸形,无疼痛肿胀,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或腕掌屈、背伸及前臂旋转受限在15以内。
好转:
骨折对位欠佳,局部轻度疼痛,轻度畸形,腕背伸、掌屈及前臂旋转受限在45以内。
未愈:
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压痛、叩击痛存在,功能障碍。
待续内容:
桡骨远端骨折文献研究进展及古籍研究近3年疗效分析及难点分析近3年临床路径管理及数据统计分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桡骨 远端 骨折 中医 诊疗 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