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综合考核习题doc.docx
- 文档编号:8305237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30.55KB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综合考核习题doc.docx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综合考核习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综合考核习题doc.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综合考核习题doc
如何理解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
文学: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材料来构筑艺术形象的,并以渗透着情感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具有审美特质的社会意识形态。
简单地说,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具有形象的间接性、意象性、概括性、模糊性。
因此,它更易于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文学具有意识性、社会性、和独特性。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
从社会生活到文学作品,须经过作家心灵的中介加工。
在这个问题上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大致可归结为“再现说”、“表现说”和“能动反映论”。
文学作为人的精神创造产品,带有目的和意义,具备着某种价值。
其最为直接和独特的作用是它的美悦作用。
人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得到情绪上、感觉上和精神上的满足。
其次是认识作用。
可以从中认识历史和人生,提高观察和理解生活的能力。
最后是教育作用。
文学作品能影响人的心灵和行为,帮助人提高思想境界,净化灵魂,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力量。
《辞海》是这样定义文学的:
“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中外古代都曾把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
现代专指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所以又称为“语言艺术”,现代通常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体裁,在各体裁中又有多种样式。
”
文学的这种性质就决定了文学既有“纯艺术的”,又不可避免地反映时代背景、社会生活乃至对历史的总结、评判以及对其发展方向的主观愿望。
如外国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红与黑》、《巴黎圣母院》、《人间喜剧》、莎士比亚戏剧、中国的《诗经》、曹操的诗歌、《水浒》、《三国演义》等。
即使是《红楼梦》,能简单的说它就是一部爱情的悲剧小说吗?
鲁迅说,翻开中国的封建史,看到的就是“吃人”两字。
看《红楼梦》就能感到这个社会就是扼杀人性,因而不可避免的产生要推翻这个社会的冲动。
事实上,《红楼梦》从它一问世就被看作有伤风化和“反书”而遭禁,并不是后人把“革命”强加在它头上。
2、为什么说文学创作既是再现又是表现?
再现一般指艺术家对他所认识的对象或社会生活的具体描绘,感性的、理解的因素比较显著,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写实和逼真,即追求感性形式的完美和现象的真实;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认识客体,再现现实。
再现具有平易近人、真实写照、形神兼备等特点,一般为观众所喜闻乐见。
中国自先秦时代就十分重视绘画的再现特征,如《广雅》中说:
“画,类也”,《释名》中说:
“画,挂也,以彩色挂物象也”。
再现也是西方美术创作的传统手法。
如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认为“绘画混合白色和黑色、黄色和红色的颜料,描绘出酷似原物的形象”;文艺复兴时代画家L.达·芬奇说:
“绘画是自然界一切可见事物的唯一模仿者”,“画家的心应该像一面镜子,经常把所反映事物的色彩摄进来,面前摆
着多少事物,就摄取多少形象”;19世纪现实主义雕刻家A.罗丹说:
“艺术上的唯一原则,是把看见的东西抄录下来”。
中外历史上的大量美术作品,如唐、宋的山水花鸟及人物画,希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美术,都是使用再现的或偏重再现的手法,其特点是感性的现实和冷静的理智起主导作用观察缜密技法严格。
艺术家追求对现实的再现是美术史上的主要倾向,其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拥有广大的群众基础。
艺术中的再现不是对现实的机械反映,不是纯客观地复制现实,而是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将他所认识的现实运用线条、色彩、青铜、大理石等物质媒介体现出来。
艺术中的再现离不开艺术家的认识、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体现着艺术家的目的和本质。
表现一般指艺术家运用艺术手段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理性的、情感的因素比较显著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理想地表现对象或抛弃具体的物象,追求超感觉的内容和观念,采取象征、寓意、夸张、变形以至抽象等艺术语言,以突破感受的经验习惯;在创作倾向上则偏重于表现自我,改变客体,表达理想。
艺术中的表现具有震憾人心、高度概括、不求形似等特点。
自宋以后,中国的文人画开始从着重真实地再现客观现实向着重表现主观情感方面转移。
苏轼反对以形似论画,主张“寓意于物”;倪瓒说“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写胸中逸气耳”;石涛则强调“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
西方美术自19世纪的浪漫主义到现代诸流派,大
都强调主观、个性、情感及自我表现。
E.德拉克洛瓦认为在绘画中“情感的表达应该放在第一位”,画家“应该按照自己的气质来表现”;H.马蒂斯说“我首先所企图达到的是表现”,“我的道路是不停止地寻找如实摹写以外的表现的可能性”;表现派艺术家更是强调直抒情感,表现主体意识,如克尔希奈说:
“我的绘画是譬喻,不是模仿。
形式和色彩不是自身美,只有通过心灵的意志创造出来才是美”。
美术创作中的表现手法,特点是理性的观念和强烈的情感起了主导作用,自由创造,不受已有技法的约束,带有较大随意性。
表现,适应了西方现代派美术的总思潮,对于现代艺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事实上,对主体的表现是美术创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
任何美术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是艺术家主观思想感情的表现,是他的个性的表现,是他的主体意识的表现,同时也是他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评价与审美理想的表现。
相互关系在书法、工艺美术和建筑中艺术家无需从外部造型、色彩或纹饰上去模拟外物、再现现实,而是通过自由运用形式美的规律,从作品的外在形式上对自身作情感上的直接肯定,表现出一定的情绪、格调、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
在绘画与雕塑中,再现不能完全没有表现,表现也不能完全脱离再现,两者或者达到完美的统一,或者各有侧重程度的不同,但并非以一者取消另一者。
再现与表现,作为艺术创作中的两种基本手段和方法,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它们可以分别适应不同时代、社会、体裁、题材、风格、趣味等的需要和特性。
再现与表现这一对术语,有时也被用来表明不同美术种类或不同艺术风格的作品的一般固有特点。
例如说“书法是表现的艺术,绘画是再现的艺术”;“西方的绘画是再现的,东方的绘画是表现的”;“古典艺术是再现的,现代艺术是表现的”。
如:
影视作品《唐山大地震》
绘画作品《格尔尼卡》毕加索,二战时的。
他们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为题材,进行艺术化的加工和处理。
注重对主题的表现,深化中心。
反映社会问题。
再现是以现实事物事件为依据的,表现是艺术家在现实事物中的升华和提炼。
两者还是有机统一的。
3、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审美把握其特征是什么?
文学源于生活,又反过来作用于生活。
因为文学艺术是人们对美的追求的产物,是人们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
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情感渗透在文艺作品的审美意象之中。
因此,文学对社会的反作用从总体上看,是一种审美作用,它帮助人们认识美,热爱美,追求美。
文学的审美作用包括文学的审美认识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和审美愉悦作用。
(1)审美认识作用:
文学的认识作用,是指读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获得社会历史知识,提高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
文学通过具体、生动的审美意象来再现一定社会生活的真实情景,反映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风尚,揭示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使得我们可以认识历史,认识生活。
如,读鲁迅《呐喊》和《傍徨》中的一系列短篇小说,可以对辛亥革命前后我国社会现状有一种形象的把握,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压迫和愚弄,普通百姓的愚昧,落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的严重脱离群众……文学的这种认识作用是深蕴于文学作品审美意象之中,审美意象展示的生活越宽广,越丰富,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就越大。
(2)审美教育作用:
文学作品的教育作用,是指对读者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影响,陶冶情操,升华灵魂方面的作用。
文学作品中寄寓着丰富,深刻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能给人以强烈的启迪,感染和教育。
如小说《红岩》中塑造刻画的许云峰、江姐、成然等可歌可泣的党的先烈形象,完全是一部形象生动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教材,激励和感染召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了共产主义理想去不断地奋斗,不断地前进。
这种教育作用是包含在审美意象之中的,是任何说教、图解的办法所不能达到的。
审美教育作用主要取决于作品意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和思想倾向。
作家对生活越投入,认识越深刻,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作用就越大。
(3)审美愉悦作用:
文学的愉悦作用主要指读者在阅读作品过程,调剂精神,充实生活,得到休息和娱乐方面的作用。
因为文学意象的具体性,独创性与丰富性,文学作品就的确充满审美的娱乐性功能。
如:
读金庸的武侠小说在感受其小说中的正义与邪恶、美与丑的较量同时,我们也在其丰富曲折的情节故事中得到审美的快感,求得心灵的慰藉。
总之,文学的认识、教育、愉悦作用是文学审美作用的三个具体方面,三者是有机统一的。
文学作品只有有了审美作用,才能具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愉悦作用。
但在具体的某一部作品中,这几方面的作用又可能是有侧重点的,比如:
一部长篇小说,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往往较大。
而某一首小小的山水诗,其愉悦作用往往大于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
4、文学反映社会生活与哲学社会科学有什么不同?
5、如何理解文学创作的典型化?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刘 謙
文艺理论讲座 第十四讲文学创作的典型化 文学创作的问题,是文艺理论的重要问题之一。
这个问题包括的内容很多。
在这一讲里,我们谈的是文学创作的典型化问题。
对于文学创作的典型化问题,初学者往往觉得撑握起来比较困难。
应该说,这是正常的。
因为:
第一,这个问题本身比较复杂,有一定的难度。
第二,这个问题和我们前面所学的一些重要问题,如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文学现象的典型性、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文学的真实性与倾向性等问题、是密切联系着的。
如果前面所学的那些问题没有撑握好,那么在理解、把握这个问题时就会感到困难。
第三,大多数同志缺乏创造实践的经验,因而在理解这个问题时比较抽象,不易把握,基于上述原因,人们认为,在学习文学创作典型化这部分内容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从相关的知识联系中去理解、把握问题
一般的说,我们在研究任何一个理论问题时,都必须从这个问题与我们巳有知识的联系中去理解、把文学创作的典型化问题有特别重要意义,而且初学者还容易犯孤立“研究”、机械记忆的毛病,而这样的学习方法,是不可取的。
什么是典型化的问题来说,如果孤立的去“研究”,死记硬背,那就十分费解,难于记忆。
但是,如果把它和我们以前所学过的文学形象的典性、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等问题联系起来,那就不仅理解起十分便当,是水到曲成、顺理成章的事,而且记忆起来也不会太困难了。
我们在第四讲理曾经讲过:
“文学的典型性,是指文学形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概括社会生活某些本质和规律的特性。
”在同一讲里,关于什么是典型人物又是这样讲的:
“所谓典型人物是具有高度典型人物形象,它的个性不仅是鲜明独特的,而且是丰满的,并且这种鲜明独特的个性能够表现某种精神状态的显著共性,深刻的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规律。
”
而这些形象,我们知道,不可能是现成的,是作家对普通的实际生活材料进行艺术的加工、改造,“变化”而成的。
既然如此,什么典型化就是不言而喻的,即:
作家、艺术家从客观实际生活出发,根椐自已的生活深刻观察和独特理解,对日常生活进行艺术加工、改造,通过个别揭示一般,通过现象反映本质,通过遇然表现必然,创造出典型形象,或具有典型性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创造过程,“化”者,改造、变化之谓也。
一座荒山秃岭,我们对它垦殖,栽树种草,把它改造、变化成郁郁葱葱的青山绿林,这个工作、这个过程,不就应该称作“典型化”吗?
由此可见,典型化这个概念是和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典型形象等概念密切相关的。
现解、把握什么典型化,是不能不联系与之相关的那些问题。
否则,对这个问题理解不深,也记忆不牢的。
又如,为什么要进行典型化的问题,也是不能孤立的去“研究”的。
只能把它和文学与社会生活关系、文学的真实性与倾向性等问题联系起来,才可理解,把握得好。
我们以经知道,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但是,这决不意味着作家可以对客观的社会生活有闻必录、机械照搬。
作家必须把生活真实变为艺术真实。
在第三讲中,有这样一段论述:
“文学真实,是艺术的真实,不是照片与被拍摄的对象之间在表象上相互一致的真实。
有些文学现象和现实生活的事实和现象相去甚远,然而它确具有真实性。
例如汤显祖《牡丹亭》中所描绘的杜丽娘的形象,死后三年又复生与情人团聚,从现象来说,这是他不符合现实生活的,但确真实的反映了杜丽娘对爱情的忠贞和热爱追求的感觉,这种强列的感情只有用这种夸张的荒诞的情节才能表现出来,它虽然、不符合生活的情理和逻辑,因而人们承认这一文学形象是真实的。
浪漫主义作品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
现实主义作品虽然力求形象逼真,但也不是现实生活现象和细节原样的复写,而是根据作家对生活的感受和认识,根据现时生活的人和事,进行创造性的想象、虚构,使之符合生活的逻辑情理。
”
十分明显,这里所说的浪漫主义创作用“不符合生活的自然形态”的、“夸张的荒诞的”情节的表现“生活的情理和逻辑”,现实主义创作既追求细节的真实,又追求“生活的逻辑和情理”的真实过程,其实就是典型化的过程。
可见,典型化就是作家把生活变成艺术的必由之路。
尽管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方法上,艺术风格上及其它方面、思想水平方面艺术技巧方面差别很大,但是,一个真正的作家只有通过典型化才能创造出好的或比较好的作品来。
换句话说,一切优秀作品,都是作家典型化的结果,只有经过典型化,才能使艺术型象以其鲜明独特的个性对社会生活深刻的反映,既给人予美的享受,又能给人予教育、鼓舞。
对此,毛泽东同志对此有过很精华辟的论述:
“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前进。
例如一个方面是人们受饿、受冻、受压迫,一方面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这个事实到处存在着,人们也看得很平淡;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已的环境。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个问题同样说明,必须从相关知识的联系中去理解、把握问题,才能学得好。
二、关健在于把握好典型化是个性化与概括化的对立统一
典型化是个性化与概括化的对立统一,这是理解文学创作典型化问题的重点,也是难点。
只有把典型化是个性化与概括化的对立统一、这一点真正的把握好了,那才算解了典型化的真谛。
我们以经知道,典型化就是创造典型形象和巨有典性的艺术形象的过程,而典型形象又是通过鲜明独特的个性表现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和规律的特质。
在典型化中,个性化与概括化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所谓个性化,就是作家对大量的生活素材进行大量的提炼、加工,由生活的“个别”、“现象”、“偶然”的过程。
文学的艺术形象,都是以“个别”的形态、“现象”的形态、“偶然”的形态呈现在读者面前的。
就这一点而言,它是很象实际生活的。
但是,作为艺术的“个别”,“现象”、“偶然”,其个性是更为鲜明独特的。
在这一点上,它与实际生活又是不同的。
因此,个性化实际上也就是作家在进行创作时千方百计的力图突出艺术形象鲜明独特的的个性过程。
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艺术的“个别”,“现象”、“偶然”的形态存在,每一事务都有自已的个性:
这个人与那个人不同,这个物与那个物不同,这个景与那个景不同。
然而,实际生活的具体事物的个性往往不够鲜明、突出。
这样,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就必须对生活进行长期的关察和了解,掌屋不同人物不同事物个性特征。
在此基础上,通过艺术加工,便创造出事的艺术形象不仅保持生活本身的样子,而且个性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一个典性型象的逆造,是离不开作家所进行的个性化的工作的。
例如鲁迅先生笔下的Q这个著名的文学典型,是有生活原型的。
鲁迅正是对那些生活原型的基础上创造阿Q的形象。
但是,鲁迅根据对自已生活的深刻认识和独特理解,抓住了一个富有个性的心理特征——精神胜利法,尽力加强它,发展它、突出它。
同时也很好的写出Q性格的其它则面。
这样,阿Q就象实际生活的人一样,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又在个性方面比实际生活中的人更鲜明、独特、丰满。
所谓概括化,就是指作家对大量的生活素材进行提炼、加工,使生活的“个别”、“现象”、“偶然”而来的那些艺术的“个别”、“现象”、“偶然”达到足够充分的表现某种生活的本质和规律的水平的过程。
我们知道,典型形象之所以典型形象,就在于它不仅是“个别”、“现象”、“偶然”形态的,个性是鲜明的、独特、丰满的,而且是能够比较充分地表现某种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正因为这样,所以作家在塑造典型化的过程中,在进行个性化的同时,还必须进概括化。
例如,鲁迅在根据实际生活的“孟夫子”、“四七”一类的知识类子塑造孔乙己的形象过程中,所进行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把这类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里,探索它们个性的形成的社会历史根源,分析、研究他们的性格和命运所寓合的时代内容,并把自已所把握的“孟夫子”、“四七”这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寓含的本质意义溶进“孔乙己”形象中。
这样的孔乙己形象中。
这样,孔乙己这个形象不仅是鲜明、独特、丰满的,而且深刻的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千万个下层知识分子的灵魂扭曲了,蛀空了。
之后,又把它们的肉体毁灭了,吞食了。
他们悲惨的命运正是对科举制度所依附的封建社会的控诉和否定。
这也说明,概括化的过程是作家从生活入手,深入到生活的深处,从而揭示出生活的底蕴的过程。
在理解典型化过程中的概括化的时候,一定不要把它和科学研究中的抽象、混淆起来。
科学的抽象是从别的自然或生活抽象出发,通过比较、分析,从多个别形象中,直接抽出自然或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来。
而文学中概括化,不是把生活的本质和规律从生活现象中抽象出来,而是把生活的本质和规律寓于“个别”、“现象”、“偶然”形态的艺术形象之中表现出来。
因此,在实质上,概括化是十分紧密的结合着个性化进行的。
如果只是分别明确了什么是个性化,什么是概括化,那还不能说什么是典型化。
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明确个性化和概括化在实际创造过程中是不可分割的。
我们只为着理解方便,才在上面作分别讲述。
事实上,在文学创作中,个性化和概括化是同步进行的、密不可分的一个过程两个方面。
前面我们讲,概括化是十分紧密的结合个性化进行的。
而个性化总是受到概括的制约。
只有联系作家创的经验来理解问题,才能真正的把握住问题的实质。
三、要把典型化与类型化及公式化、概念化区别开来
本来,典型化与类型化及公式化、概念化是完全对立的。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初学者或往往把典型化与类型化混为一谈曲解了典型化,或视、典型化为公式化、概念化的同意语,而鄙视典型化这都是不对的。
把典型与类型化混为一谈的错误,是有着历史的渊源的。
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前,许多人都把典型理解为类型。
公元前一世纪罗马著名的诗人贺拉斯就认为,儿童、少年、成年、老年各种不同年龄的人,都有固定不变的特征,文学作品就是要把不同类型的人的特征写出来。
十七世纪的新典型主义理论家波瓦洛在《诗的艺术》中也说:
“写阿伽曼侬就该写他的骄骞和自私,写伊尼就该写他对天神敬畏之情。
凡是写古代英雄都应该保存其本性。
”这就是说,某一类人物的性格都是固定的,你写这一类人物就得按这一类人物的性格来写。
既然人物性格分了类型,那么写法就有了固定的格式。
可见,类型化最主要的特征是脱离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塑造人物,根本忽视人物的个性。
后来,狄得罗、歌德、黑格尔、高尔基等都否定了这种作法,强调一定要表现出人物的个性来。
所以,我们决不能把典型化与个性化混为一谈。
把典型化视为公式化与概念化的同义语,则是有现实原因的。
十年动乱中,“四人帮”一方面煞有介事地叫喊文艺创作要坚持典型化的原则,而另一方面又在理论上肆意歪典型化原则,创作上确背离典型化的原则。
他们反对塑造艺术型象要生活原型,极力推行根本违反艺术规律的所谓“三突出”原则。
结果,公式化、概念化的东西充斥文坛,使广大群众大倒谓口。
因而,不少没有学过艺术理论的同志,特别是一些年青的同志,往往产生错觉,把典型化与公式化、概念化相视之。
这是一个多么另人遗怖的历史误会啊!
我们知道,公式也好,概念化也好,其基本特征都是脱离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违背艺术规律。
概念化是用抽象有说教代替生动鲜明的艺术的型象的创造。
凡是概念的作品,其艺术型象充其量不过是某种观念、意图的“单纯的传声筒”而以。
公式化则是按照某一固定不变的模式进行创作。
无论设置事件、组织矛盾,还是刻画人物,、描写环境,都可以不顾作品所具体的反映生活内容,而都要纳入预定的框框之中。
由此看来,我们也决不把公式化、概念化与典型化等而视之。
从以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典型化与类型化、公式化及概念化相比,有以下两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典型化必须以客观的实际生活作基础。
我们知道,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只能以客观的现实生活为其唯一的源泉。
因此,一个作家要创造典型形象,或具典型艺术型象,就不能脱离丰富多彩的客观实际生活,就不能没有客观的实际生活作作基础。
所谓典型化,鲁迅一再指出:
典型是一点也不能离开生活原型的。
典型化只不过从分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概括、提炼,使创造出来的艺术型象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意义罢了。
作家进行典型化,当然还应该有进步的思想作指导,因为这有利于作家对生活的本质的把握。
但是必须明确,作家生活的本质和规律的揭示又必须建在自已对生活的观察和独特理解的基础之上。
第二,典型化过程中个性化占有重要的地位
如果说,没有充分的共性,不能反映生活的某些本质和规律,就不能成为艺术典型的话,那末,没有独特、鲜明、生动的个性,同样不能成为艺术典型。
典型,首先应该有独特、鲜明、生动的个性的。
用恩格斯称选黑格尔的话来说:
它首先应该是“这一个”。
在艺术欣偿活动中,欣偿者正以“这一个”为起点,开始自已的审美认识过程。
欣偿者正是从那似乎呼之欲出的个性形态身上,得到感情上的激动,进而在智理上引起思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认识到艺术典型所包含的社会生活的某本质和规律;同时,也得到赏心、悦目、怡神的美的享受。
诚如以上所述,艺术典型必须首先应该具有独特、鲜明、生动的个性。
因此,个性化在典型化过程中,就不能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马克思和恩格斯谈到艺术问题,特别是人物塑造问题时,曾一再强调“精确的个性描写,”反对将“个性”、“消溶在原则里去”;要求“更如萍士比亚化”,反对“席勒式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要求“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和更加鲜明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40、344、453、454页)。
列宁说:
“在小说里的全部关键在于个别的环节,在于分析这些典型的性格和心理”(《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二,第711页)。
歌德说:
“理会个别,描写个别艺术的真正生命。
”(《歌德谈话录》,见《西方文论选》上卷第463页)。
黑格尔说:
“艺术所应该做成的事,不是把它抱光磨平,成显这种平滑的概括化的东西,而是把它的内容加以独特化,成为有生命的东西。
”(《美学》第1卷331页)
这此理论家、作家、论述都说明了必须通过个性化,突出艺术形象的个性,艺术形象才会变得真实、可信、充满生命的活力。
因此,是重视个性化还是根本忽略个性化,就成了典型化与类型化及公式化、概念化的重要分野。
四、要准确理解鲁迅关于“专用一个”与“杂取种种”的论述
如前所述,典型化是以客观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又要对生活艺术进行加工,通过选择、集中、想象、虚构等艺术手法,使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既保持了生活本身的具体、生动、丰富多彩的特征,又比生活原型更鲜明、生动、突出,更能表现出生活中的某些本质和规律来。
典型决非机械的照搬生活!
这一点,人们似乎都明白,但在理解一些具体问题时往往容易忽略。
譬如,鲁迅在《出关》的“关”字一文中说:
“作家取人为模特儿,有两法。
一是专用一个人,言谈举止,不必说了,连细微癖性,衣服的样式,也不加解变。
……二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人个,从和作者相关的人们中去找,是不是发现切合的了。
但因为‘杂取种种人’,不少人把它们说成是人物典型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语言 文学 专业 毕业 综合 考核 习题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