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二中合肥八中铜陵一中芜湖一中四校20.docx
- 文档编号:8305235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400.12KB
安徽省蚌埠二中合肥八中铜陵一中芜湖一中四校20.docx
《安徽省蚌埠二中合肥八中铜陵一中芜湖一中四校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蚌埠二中合肥八中铜陵一中芜湖一中四校20.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蚌埠二中合肥八中铜陵一中芜湖一中四校20
安徽省蚌埠二中、合肥八中、铜陵一中、芜湖一中四校
2017届高三10月联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H:
lC:
12N:
140:
16Na:
23C1:
35.5Fe:
56
I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54分)
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土壤胶体带负电荷,有利于铵态氮肥的吸收
B.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D.燃放的焰火是某些金属元素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
【答案】A
考点:
考查化学与生活的有关判断
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中,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
盐酸、漂白粉、氯水、水玻璃②化合物:
CaCl2、NaOH、HCl、HD
③电解质:
明矾、生石膏、冰醋酸、氨水④酸性氧化物:
SiO2Mn2O7N2O5Cl2O7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①盐酸、漂白粉、氯水、水玻璃均属于混合物,正确;②HD属于单质,不属于化合物,错误;③氨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错误;④SiO2、Mn2O7、N2O5、Cl2O7均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都是酸性氧化物,正确,答案选A。
考点:
考查物质的分类等知识。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4.Og14CO2与14N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22NA
B.标准状况下,2.24L甲醛所含o键数目为0.3NA
C.常温常压下,4.5gH2O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5NA
D.50mL18mol/L硫酸与足量Cu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9NA
【答案】B
【考点定位】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
【名师点晴】要准确把握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一要认真理清知识的联系,关注状况条件和物质状态、准确运用物质结构计算、电离和水解知识的融入、留心特殊的化学反应,如本题中Na2O2与H2O的反应、浓硫酸与铜的反应、阿伏加德罗定律和化学平衡的应用。
避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做题时才能有的放矢。
二要学会留心关键字词,做题时谨慎细致,避免急于求成而忽略问题的本质。
必须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基础点进行辐射,将相关知识总结归纳,在准确把握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关系的前提下,着重关注易错点,并通过练习加强理解掌握,这样才能通过复习切实提高得分率。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乙醇的分子式:
C2H5OH
B.C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
C.氯化铵的电子式:
D.CS2分子比例(填充)模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A错误;B.C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B错误;C.氯化铵的电子式为
,C错误;D.CS2分子比例(填充)模型为
,D正确,答案选D。
考点:
考查化学用语正误判断
5.下列药品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A.短期保存Br2:
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
B.锂、钠、钾都保存在煤油中,密封。
C.氨水、浓盐酸易挥发必须保存在棕色磨口细口瓶中。
D.红磷无需密封保存。
【答案】A
考点:
考查考查试剂的保存
6.下列微粒在指定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在小苏打溶液中:
NO3-、AlO2-、NH4+、K+
B.在空气中:
H2S、CO2、SO2、CO
C.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C2H5OH、Na+、SO42-、CO32-
D.在pH=8的溶液中:
Na+、HCO3-、Br-、Mg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在小苏打溶液中AlO2-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在空气中H2S、SO2反应生成S和水,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C2H5OH和CO32-均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在pH=8的溶液中Na+、HCO3-、Br-、Mg2+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正确,答案选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离子共存
【名师点睛】关于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问题首先应注意题目所给的附件条件,常见附件条件有:
(1)无色透明溶液,
(2)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3)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4)使指示剂呈现某种颜色,(5)如“一定”、“可能”等。
关于离子能否共存的判断,关键在于首先要搞清楚溶液中的各种离子为何种性质的离子;其次判断该反应的实质是否是离子反应,最后再判断离子间发生哪些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离子间又发生哪些反应。
选项A是易错点,注意碳酸氢根与偏铝酸根离子之间的反应。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2AlO2-+3H2O+CO2=2Al(OH)3↓+CO32-
B.向海带灰浸出液中加入稀硫酸、双氧水:
2I-+2H++H2O2=I2+2H2O
C.磨口玻璃试剂瓶被烧碱溶液腐蚀:
SiO2+2Na++2OH-=Na2SiO3↓+H2O
D.NaHCO3溶液和少量Ba(OH)2溶液混合:
HCO3-+OH-+Ba2+=H2O+BaCO3↓
【答案】B
考点:
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8.水溶液X中只可能溶有Na+、Ca2+、Fe3+、AlO2-、SiO32-、SO32-、CO32-、SO42-中的若干种离子。
某同学对该溶液迸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体甲一定是纯净物
B.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钙的混合物
C.Na+、AlO2-和SiO32-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
D.CO32-和SO42-一定不存在于溶液X中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加盐酸有气体说明有CO32-、SO32-中的至少一种离子,生成的气体可以是二氧化碳、或是二氧化硫或是二者的混合物,一定不存在和碳酸根或是亚硫酸根不共存的离子,所以不存在钙离子、铁离子;加过量盐酸有沉淀,说明一定有硅酸根离子,硅酸是沉淀;无色溶液甲中加入过量氨水(提供OH-)有沉淀生成,只能是氢氧化铝沉淀,说明此时溶液中存在铝离子,因此原来溶液中一定能存在偏铝酸根离子,要保证溶液电中性,只有Na+这一个阳离子,所以一定存在钠离子,则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气体甲不一定是纯净物,A错误;B沉淀甲是硅酸,不可能是硅酸钙,B错误;C、根据上述推断,溶液中一定含有Na+、AlO2-和SiO32-,C正确;D、碳酸根和硫酸根离子是否存在不能确定,D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离子的检验和离子共存等
9.工业上曾经通过反应“3Fe+4NaOH
Fe3O4+2H2↑4Na↑”生产金属钠,己知铁的熔点1535℃、沸点300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铁的量可以使反应速率加快
B.将生成的气体在空气中冷却可获得钠
C.每生成1molH2,转移的电子数约为4×6.02×1023
D.该反应条件下铁的金属性比钠强
【答案】C
考点: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有关计算。
10.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属于一元弱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NaH2PO2溶液,其阳极反应式为:
2H2O-4e-=O2↑+4H+
B.H3P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3PO2+3OH-=PO23-+3H2O
C.将H3PO2溶液加入到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中,H3PO2的还原产物可能为H3PO4
D.H3PO2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3PO2
H++H2PO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阳极应该是酸根离子放电,A错误;;B、次磷酸(H3PO2)属于一元弱酸,H3P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3PO2+OH-=H2PO2-+H2O,B错误;C、次磷酸(H3P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将H3PO2溶液加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H3PO2被氧化为H3PO4,C错误;D、次磷酸(H3PO2)属于一元弱酸,H3PO2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
H3PO2
H++H2PO2-,D正确,答案选D。
考点:
考查电极反应式、离子方程式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
11.氯酸是一种强酸,浓度超过40%时会发生分解,反应可表示为:
aHClO3=bO2↑+cCl2↑+dHClO4+eH2O。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电子转移守恒和氯元素守恒可推出2b+a=6c
B.若氯酸分解所得混合气体,在相同状态下密度是氢气的25.75信,则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5HClO3=O2↑+Cl2↑+3HClO4+H2O
C.由非金属性Cl>S,可推知酸性HClO4>H2SO4
D.若化学计量数a=3,b=2,则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0e-
【答案】A
考点:
考查守恒的方法在确定方程式及电子转移、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关系的知识。
1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将饱和的氯化铁溶液滴加到沸腾的蒸馏水中继续加热可以制备氢氧化铁胶体,A错误;B、氯化镁水解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氢,应该在氯化氢的气氛中加热,B错误;C、溴易溶在四氯化碳中,一听歌萃取除去溴化氢中的溴,C正确;D、反应中氢氧化钠过量,继续滴加硫酸铜,一定产生氢氧化铜沉淀,不能说明二者的溶度积常数相对大小,D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1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清洗仪器时,判断洗涤干净的标准是器壁内出现均匀水膜,既不聚咸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
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
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引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
【答案】B
【考点定位】考查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
【名师点晴】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化学实验的考查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所以本部分内容在高考命题中一方面是单独命题,另一方面是出现在综合实验试题中,就前者来说,今后仍然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4.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图1装置制取干燥纯净的NH3B.实验室可以用图2装置制备Fe(OH)2
C.用图3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D.用图4装置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NO2体积
【答案】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气体的收集方法、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喷泉实验等知识点
【名师点晴】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密度确定收集方法,制备氢氧化亚铁时要防止被氧化。
关于喷泉实验需要注意只要烧瓶里的气体易溶于滴管和烧杯中的液体,就能形成喷泉,因此能产生喷泉现象的气体还有:
烧瓶中气体
HCl、HBr、HI
SO2、NO2、CO2
滴管中液体
水
浓NaOH溶液
15.类比推理是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CO2是直线型分子,推测CS2也是直线型分子
B.SiH4的沸点高于CH4,推测HCl的沸点高于HF
C.Fe与Br2反应生成FeBr3,推测Fe与I2反应生成FeI3
D.NaCl与浓H2SO4加热可制HC1,推测NaI与浓H2SO4加热可制HI
【答案】A
【考点定位】考查类比推理的化学方法
【名师点睛】类比推理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
由于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结构相似的物质往往具有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
所以,依据事先设定好的“标准”将物质进行合理分类,对掌握物质的结构、通性等化学知识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但由于各种物质组成和结构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运用类推法时一定不能完全照搬。
1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己略去)。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氮气不能直接转化为NO2,A错误;B、转化关系正确,B正确;C、氯气和铁反应只能生成氯化铁,得不到氯化亚铁,C错误;D、氨水不能溶解氢氧化铝,D错误,答案选B。
考点:
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转化
17.将足量的X气体通入Y溶液中,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一致的组合是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①②C.只有②D.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①二氧化碳和氯化钙溶液不反应,①错误;②SO2通入水中生成H2SO3,溶液呈酸性,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可发生3SO2+2H2O+2NO3-+3Ba2+=3BaSO4↓+4H++2NO↑,会出现白色沉淀析出,②正确;③氨气通入硝酸银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继续通入氨气白色沉淀溶解,③错误;④NO2溶于水生成硝酸,硝酸能把硫化钠氧化为硫酸,④错误,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方案的设计
【名师点晴】注意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是解答的难点和易错点。
18.某铁的氧化物(FexO)5.52g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mLCl2,恰好将Fe2+完全氧化。
则x值为
A.0.80B.0.85C.0.70D.0.90
【答案】C
【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名师点睛】氧化还原反应是历年高考必考知识点之一,重点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比较、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等。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是解答的关键。
氧化还原反应实质是在反应过程中有电子的转移(得失或电子对偏移),特征是有化合价的变化,所以我们可以依据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进行有关概念的分析;化学反应过程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化合价升高的元素,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本身做还原剂,转化为氧化产物;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的元素,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本身做氧化剂,转化为还原产物。
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和计算时依据“质量守恒”、“电子守恒”便可解答,一般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计算,注意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中电子转移守恒运用,本题中注意平均化合价的应用,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
根据电子守恒可知,FexO被氧化为Fe3+转移的电子数和Cl2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二、非选择题
19.(本题共18分)半水煤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其主要成分是H2、CO、CO2、N2和H2O(g)。
半水煤气经过下列步骤转化为合成氨的原料。
完成下列填空:
(1)半水煤气含有少量硫化氢。
将半水煤气样品通入_______溶液中(填写试剂名称),出现______,可以证明有硫化氢存在。
(2)写出半水煤气在铜催化下实现CO变换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半水煤气中V(H2):
V(CO):
V(N2)=9:
7:
4,经CO变换后的气体中:
V(H2):
V(N2)=__________。
(3)碱液吸收法是脱除二氧化碳的方法之一。
有一吸收了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钠洛液,为测定其溶液组成,采用双指示剂法进行滴定。
步骤:
用移液管量取V0mL的该溶液于锥形瓶中,先滴入1-2滴酚酞做指示剂,滴定达到终点时用去cmol.L-1的标准盐酸溶液VlmL,此时再向溶液中滴入1-2滴_____做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又用去V2mL标准盐酸溶液。
第二次滴定达到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处理:
通过Vl和V2的相对大小可以定性也可定量判断溶液的组成。
若V1>V2,写出此时的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若2V1=V2,写出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
讨论:
若V1 【答案】(每空2分,共18分) (1)硝酸铅(或硫酸铜);黑色沉淀 (2)CO+H2O CO2+H24: 1 (3)甲基橙;当最后一滴标准液滴入,溶液恰好由黄色变橙色,且半分钟不变色; Na2CO3和NaOH;r(Na+)>r(HCO3-)>r(CO32-)>r(OH-)>r(H+);Na2CO3 【解析】 试题分析: (1)硫化氢能与重金属生成沉淀,所以将半水煤气样品通入硝酸铅(或硫酸铜)溶液中,出现黑色沉淀可以证明有硫化氢存在。 (2)半水煤气在铜催化下实现CO变换的反应方程式为CO+H2O CO2+H2;若半水煤气中V(H2): V(CO): V(N2)=9: 7: 4,经CO变换后H2O转化为氢气,则根据方程式可知所得的气体中: V(H2): V(N2)=(9+7): 4=4: 1。 【考点定位】考查水煤气中气体成分测定实验设计与探究。 【名师点睛】“教真实的化学,学有用的知识”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现在的化学试题强调化学与生活的交融,突出理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科技前沿,强调学以致用。 试题将真实的问题转化为试题情境,真实问题的复杂性带来了化学试题的综合性,这就要求考生首先读懂并捕捉到全部相关信息,弄清这些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特别是确定性信息和未知信息之间的关系,为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 这显然属于“关键能力”。 对于一个流程的设计和评价,要分析它由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在整体中处于什么地位、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设计的优缺点如何,可以如何改进等等,这些都是高考中考查综合能力的重点。 该题的另一个难点是滴定实验,注意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过程,即首先转化为碳酸氢钠。 20.(本题共16分)TiO2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用途。 I、工业上用钛铁矿石(FeTiO3,含FeO、Al2O3、SiO2等杂质)经过下述反应制得: 其中,步骤③发生的反应为: 2H2SO4+FeTiO3=TiOSO4+FeSO4+2H2O。 (1)写出钛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 净化钛矿石时,是否需要除去杂质FeO? 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 (2)净化钛矿石时,需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来处理,写出该过程中两性氧化物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3)④中加入的X可能是() A.H2O2B.KMnO4C.KOHD.SO2 (4)④⑤两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II、TiO2可通过下述两种方法制备金属钛: 方法一是电解TiO2来获得Ti(同时产生O2): 将处理过的TiO2作阴极,石墨为阳极,熔融CaCl2为电解液,用碳块作电解槽池。 (6)阴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电解过程中需定期向电解槽池中加入碳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是先将TiO2与Cl2、C反应得到TiCl4,再用镁还原得到Ti。 因下述反应难于发生: TiO2(s)+2Cl2(g) TiCl4 (1)+O2(g)△H=+151kJ/mol 所以不能直接由TiO2和Cl2反应(即氯化反应)来制取TiCl4。 请从反应原理角度说明该反应难进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第四周期IVB族(1分)不需要(1分) (2)Al2O3+2OH-=2AlO2-+H2O(2分)(写成四羟基铝酸根也是对的)(3)A(2分) (4)除去亚铁离子(2分)(5)TiOSO4+2H2O=TiO2·2H2O↓+H2SO4(2分) (6)TiO2+4e-=Ti+2O2-(或Ti4++4e-=Ti)(2分) (7)碳单质会与阳极产生的氧气反应而不断减少(2分) (8)该反应的△H>0,△S<0,反应难自发进行。 (2分) (3)要除去亚铁离子,需要首先转化为铁离子,又因为不能引入杂质,所以X试剂应该是双氧水,答案选A。 (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④⑤两步的目的是除去亚铁离子; (5)根据转化关系图可知反应⑥中反应物是TiOSO4,生成物是TiO2·2H2O,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TiOSO4+2H2O=TiO2·2H2O↓+H2SO4; (6)电解时,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二氧化钛得电子生成钛和氧离子,电极反应式为TiO2+4e-=Ti+2O2-; (7)由于电解过程中,电解槽的阳极产生氧气,碳单质会与阳极产生的氧气反应而不断减少,所以电解过程中需定期向电解槽池中加入炭块; (8)根据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H>0,△S<0,所以依据△G=△H-T△S可知该反应难自发进行。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物质制备工艺流程图分析与判断 【名师点晴】流程题的解题思路为: 明确整个流程及每一部分的目的→仔细分析每步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得到的产物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结合基础理论与实际问题思考→注意答题的模式与要点。 解决本类题目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为: (1)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 (2)然后整体浏览一下流程,基本辨别出预处理、反应、提纯、分离等阶段。 (3)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流程: ①反应物是什么;②发生了什么反应;③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 抓住一个关键点: 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21.(本题共12分)单晶硅是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 工业上可用焦炭与二氧化硅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与氯气反应生成SiCl4和CO,SiCl4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得高纯硅。 以下是实验室制备SiCl4的装置示意图。 (本题共12分) 实验过程中,石英砂中的铁、铝等杂质也能转化为相应氯化物,SiCl4、AlCl3、FeCl3遇水均易水解,有关物质的物理常数见右表: 物质 SiCl4 AlCl3 FeCl3 沸点/℃ 57.7 - 315 熔点/℃ -70.0 - - 华温度/℃ - 180 30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___,装置D的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2)D、E间导管短且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中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中肯定存在OH-、Cl-和SO42-。 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酸根离子(忽略空气中CO2的影响)。 【提出假设】假设1: 只有SO32-;假设2: 既无SO32-也无ClO-;假设3: _______。 【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可供选择的实验试剂有: 3mol/LH2SO4、1mol/LNaOH、0.01mol/LKMnO4、溴水、淀粉-KI、品红等溶液。 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mol/LH2SO4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a、b、c三支试管中,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请完成下表: 序号 操作 可能出现的现象 结论 ① 向a试管中滴加几滴溶液 若溶液褪色 则假设1成立 若溶液不褪色 则假设2或3成立 ② 向b试管中滴加几滴溶液 若溶液褪色 则假设1或3成立 若溶液不褪色 假设2成立 ③ 向c试管中滴加几滴溶液 假设3成立 【答案】 (1)饱和食盐水(2分)SiO2+2C+2Cl2 SiCl4+2CO(2分) (2)防止生成物中昀AlCl3、FeCl3等杂质凝结成固体堵塞导管(2分) (3)【提出假设】假设3: 只有Cl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蚌埠 合肥 铜陵 一中 芜湖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