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录制百问千答文字整理.docx
- 文档编号:8301658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82
- 大小:139.49KB
北京录制百问千答文字整理.docx
《北京录制百问千答文字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录制百问千答文字整理.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录制百问千答文字整理
2008北京录制百问千答文字整理
1、您是国内非常知名的教育家,我想知道在您这样一个有建树的教育家眼中,教育到底是什么?
他的根本、宗旨、灵魂是什么?
教育是个大问题,要说起来不容易,但总有一个了解的原则——教育是教人,就要从人性教起,即开发他的人性。
万物都有本性,那人的本性是什么呢?
当然只有开发出來你才知道,但是我们总是要让一个人能够在天地之中不要辜负他的生命,所以我称教育是一种“赞天地之化育”的工作。
“赞”就是协助,协助天地的工作。
天地生人,跟生草木、生一只猫一只狗,不很一样的。
因为草木以及其他动物,大概都是听天由命的,但天生人,却留给人类很大空间去自我调整、自我开发、自我改善。
父母和师长就是负责下一代的调整、开发、改善的工作。
有了父母和师长的教育,人才能成长得更加完美,所以教育就是开发人性的工作,就是赞天地之化育的工作,让他更加充实、饱满、光辉的工作,我们尽其可能,希望他们走向完美。
至于什么是完美,只有在过程当中尽其本分,所以不是要求已经讲出來的完美,而是随时把握到人性,随时想尽办法,尽可能来开发。
而要良好的开发,就要对人性有良好的了解,以及正确教育的方法,所以教育就是开发人性培养人才的大工程,这是我对教育的了解。
2、您做教育这么多年,您的生命是完美的吗?
纵使是圣人,也不敢说他的生命是完美的,他也是尽其心力走向完美。
我们当然不能说自己是完美的,我们只能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会更加完美,只能这样希望,不能够自以为是,所以问这个问题实在是,(不好回答吗?
),不是,只是问这个问题比较笨,哪有人会说自己完美的。
3、那我重新问,您从事教育这么多年,也进行了许多钻研,那有些人就想知道,您觉得自己在那些方面比较完美?
这样问可以吗?
(笑),也不太好,我研究教育了解教育,那是在我能够自我教育以后,因为一个人在他比较幼稚的时候,心灵没有成熟的时候,需要别人给他教育,等到心志渐渐成熟,他就可以自我教育。
刚刚说教育是开发人性,使人生走向完美,应该自我要求渐渐走向完美,到底是否完美,并没有一个标准可以评判,所以到最后也只是自己反省、自己改善、自己知道,所以我不能说自己是个完美的人,或者在某一方面完美,因为明天会更好。
4、那换一种说法,您从中找到什么样的快乐?
这倒是可以说的。
如果你有了过,改了一个过,这是使人快乐的;你从有所不知进入到有所知,这是使人快乐的。
所以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所说的“学”是没有任何限制的,只要应该学的,就需要学。
这个“学”落实了,在生命中成就了,会使生命更加开朗、充实、光辉,让生命回归到他自己,有一种幸福感在其中,孔子把这个感觉叫做“说(悦)”,不是一般所说的快乐,而是从内心生起来的,对得起天地,对得起自己的那一种感受,那是很愉快的。
假如我能够有所进步,我都是很愉快的,我能够看到世界有任何进步,我也会很愉快的。
如果我有这种感觉,任何人也都应该一样,因为人性是相通的,自己的感受也是大家的感受。
如果一种感受只是主观的,而非客观的,那么这种感受就不能够应用于众人身上,但是他是否可以应用,在相当程度上自己是可以知道的,也就是说,一种主观是否客观,自己是知道的。
5、现在这个社会科技非常发达,人的思想也非常多元化,那么家长到底应该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才是完美的人才,这个教育的根本方向是什么?
不管科学发达不发达,不管世界多元化不多元化,这都是在表面上说,其实教育只是要让他有一个开放的心灵,有一个求知的精神。
有了这种求知的精神,那么在任何知识程度的时代里面,他都努力求知,不管那个时代有多少种类的学问,他都希望去了解去学习。
所以教育是培养一种学习的心态,我们在目前这个时代和别的时代统统是一样的。
不一定只有这个时代要完美的人才,任何时代都要完美的人才,你不应该用完美做标准,而是要让一个人能够自我期待、自我勉励,走向完美。
在一个知识发达的时代,什么叫做人才?
就是他知识丰富;在多元化的时代什么叫做人才,就是让他有多元化的心态。
这也是刚才说的,学而时习之,有这种精神,他在任何时代都是一个现代化的人,再过一千年,也有那个时代的现代化。
所以,随时都要把自己的心灵开放,随时都要“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
这样好像没有一个标准,不过我们现在所谈的是一个教育本质的问题,如果你能教出一个符合教育本质的人,他能有这样的心态,他必然能够自我达到尽量完美,这样的人已经对得起天地,对得起自己的人生,如果人人都能尽其所能达到完美,那么这个世界已经是天下太平了。
6、现在的教育模式非常多,教育理论也花样繁多,您认为中国教育的根本出路在哪里?
不是中国教育的出路,而是任何一个民族教育的出路。
没有所谓中国自己特殊的教育,只要是人,我们的教育观念都应该是一样的。
中国教育的出路在哪里?
那么我们就来探讨现行中国教育是否合乎人性,合乎人性的地方我们保留下来,如果有不合乎人性的地方,我们就要改革。
所谓教育改革,其实是有把柄可循的,是有根可以找的。
那么教育改革成功了吗?
整个世界二三十年来都在做教育改革,中国这十多年来也跟着做教育改革,据我所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说他的教育改革成功了,我们中国是否可以说自己改革成功了呢?
我看未必。
追求其原因,难道教育是这么困难的么?
有了改革教育的心,而努力的几十年,却没有达到改革的成果,为什么呢?
其实并非教育本身是困难的,而是我们没有把握到教育的本质,就是没有把握到人性,没有从人性的根本上去解决问题。
所以,如果能够按照人性来设计教育,我认为教育是非常简单的,要培养人才是非常轻松的事情,现在最重要的关键,是不管教育还是其他学问,都要回归“本”。
7、我刚才之所以问中国教育的根本出路,是因为从三十年前就有这样一个观点,中国教育是最难攻克的堡垒。
相比起其他国家的教育,比如说日本,他有剑道茶道,美国,他有生活中的教育,都有文化或者应用的技能在里面,但是中国的学生好像只是一个做题的机器,那么中国教育和其他国家教育比起来,有什么差距?
其实不仅是中国教育有问题,刚才所说的日本美国,乃至于世界上所有国家,也都有他们的隐忧。
所以中国人也不必太过自责,虽然自责代表一种改进的决心,但是自责而妄自菲薄,而丧失了信心,也不好,因为这是全人类的共同问题。
像刚才说的有的国家注重生活能力的培养,不单纯为了应试,因为给他很难的功课,很辛苦的学习,也不管最后对人生有没有意义,这样当然是一种浪费。
至于说生活技能要不要学,任何有意义的事情都要学,现在问题是要用多少世间来学。
功课要学,考试范围内的知识,也都有一定意义,但是它对人生的意义到底有多么重大,我们要考察出來,然而去安排学生学习。
假如学习一直在考试方面为难学生,恐怕也是费力多,收效少,所以还是那句话,要从人性的本能出发。
8、您个人的教育理想是什么?
那是非常简单的,几乎人人都应该这样想,也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就是该怎么教就教,该教什么就教什么,有意义的教材,该在什么时候就在什么时候教。
所以我认为教育有三大原则,所谓原则,“原”就是根源,“则”就是规律,最基本的规律叫做原则。
教育有三个最基本的规律,你按照这个基本的规律而行,不见得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功效,因为教育是教人,而不是教机器,所以不一定有百分之百的成就,但是如果不按照规则而行,甚至违反了最基本的规则,那么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失败。
所以,教育一定要按照规则,当然所有事情都要按照规则,教育更要按照规则,因为教育是一个长期酝酿的工程。
有些事情的成效很容易看到,让人很容易按照成效来修正做法,来反省他的规则,但是教育的成效是在几十年之后,甚至几百年之后,所谓教育是百年大计,所以对规则的把握更应该谨慎,但是因为他是如此长远的工程,所以对于教育规则的把握往往被人忽略。
(有八十多年了),恐怕不止,自从有人类以来,很少有人把握到教育规则的。
(但近八十年来尤其严重),是尤其严重而已。
教育的三个基本原则,我认为第一,教育的时机要把握,第二,教育的内容要把握,第三,教育的方法要把握。
这本来是人人都知道的,但是却忽略了,你一忽略,教育就或许费力很多,收获很少,或者是败坏人性,孟子所说,不仅是缘木求鱼,而且还会带来害处。
所谓教育的时机要把握,就是在一个特定时期内要完成那些必要的教育,是有相当固定性的,这在教育上叫教育的关键期,你错过关键期,一生后悔。
如果后悔能改善,还没有关系,如果后悔而来不及呢?
那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所以教育的时机是教育的第一大关键。
现在全世界,包括中国的教育体制,几乎不了解教育的时机,而且教育改革一直没有注意到这个最重要的一块,所以,如果不客气的说,我从老早以前就说,这种教育改革一定是失败的,因为连这么重要的原则都没有把握,他怎么可能成功呢?
教育的时机有两个方向要注意:
第一,教育要从什么时候开始;第二,在特定时期内要完成哪些必要的学习。
而教育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教育时机最关键的问题,所以教育改革要注意这个问题,你在该开始的时候不开始,就一个后果,错过时机。
错过时机,往往机会永不再来。
(那么最好的时机是什么呢?
)
我们可以去想一想,有很多大学教授对学生不满意,他就责备学生,你們高中是怎么学的?
可见高中是大学的基础。
高中老师常骂学生,你們初中从哪里来的,怎么学成这样子,可见初中学好高中就好教了。
初中老师教训学生,你們小学老师都没有教吗?
小学老师呢,也不甘示弱,你幼稚园到底在做什么?
那么幼稚园老师没有话讲了吗?
他会说,你难道没有家教吗?
是不是,大家都听过这句话嘛。
所以你就知道教育的时机是什么意思了,所以越早期是后来发展的基础,越早期越重要。
那所有父母亲都会说,我的孩子好像一出生就开始学习了,那我们就问,出生才开始学习吗?
就可以问出答案了。
所以教育的时机应该从什么时候作为起点,道理很简单,教育如果教的是生命,我们就说从生命有的那一天,就是教育的开始,也就是说从受孕的那一天开始,胎儿就应该做教育了。
这就符合中国古人的说法,中国古人常讲要胎教,现在中国人不信中国祖先了,所以中国祖先的话可以摆在一边,但是如果西方人也研究出來胎教是有效果的呢?
(他就相信了,问个题外话,您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是中华民族的自信心问题,我的理想是,并不排斥西方,凡是人类对的东西都要承认、都要学习、都要尊重,所以并不是中国祖先被忽略了我就生气,我们学习西方就可耻,没有这回事,我们现在就事论事。
中国古人说胎教,有经验上的直观道理存在,西方人研究胎儿脑神经医学,至少从人类生理成长上证实,胎儿是可以接受教育的。
中国古人可能是从人类的心灵智慧性情这个更虚无缥缈,但是更重要的方面来教导我们要做胎教,综合这两方面给我们的教导,我们就知道胎教是可以做的。
教育的教材必须要和教育的时机相配合,教育的方法又要与教材和时机相配合,所以三个基本原则是一体的,就是在什么样的时机用什么样的教材怎么样来教,让他不辜负、不浪费这段时期,以作为未来发展的良好基础。
所以把教育的时机、教材、方法都把握了,一个人受教育的前途就会蒸蒸日上,把基础打好了,未来就走向康庄大道,水到渠成。
所以按照我的看法,人类接受良好的教育,只需要三年五年,最多十年,就可以成为一个好学不倦的年轻人,这个时候这个人就不需要有教育的烦恼,所以我们要解决国家的教育问题,解决家长的教育担忧,一定要从根源入手,否则问题层出不穷,永远解决不了。
(时机越早越好,那么内容呢?
)
内容我认为越恰当越好,该教他深度内容的时候就教深度的内容,该教他浅度内容的时候就教他浅度内容。
如果把教育的时机大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幼稚期,一个是成熟期,就可以以十三岁作为一个分界点。
十三岁之前称为幼稚期,因为人的自我意识还没有成熟,十三岁之后称为成熟期,因为他渐渐成熟,大分为这两个阶段,就可以讨论教育问题。
心志没有成熟之前,理解力比较少,记忆力是比较强的,比较宽泛的来说,十三岁之前是吸收的、酝酿的年龄,十三岁之后是理解的、表现的年龄。
所以该吸收的时候给他吸收,该理解的时候引导他理解,这代表吸收不一定要理解。
那么我们给他吸收什么东西才对人生有重大意义?
就是吸收重要的、有深度的教材,所以越早的时候教越深的教材,这就是把教育的内容来配合教育的时机了。
当然,不是越长大教越浅的,而是凡是要他吸收的教材都要是重要的、有深度的,凡是给他理解的教材,都要按部就班、从浅到深、由易到难。
对照我们现在体制教育,就是从西方学习来的教育,我们就只知道人类有理解的能力,不知道人类也有吸收的能力,就不给孩子有所酝酿。
所以现在体制教育最重大的失败就是一个人没有内涵。
只有知识而没有内涵的人,一方面知识不能有正确的应用,另一方面,其实,他的知识也达不到最好层次,他也不能有好学的精神。
总结来说,教育的时机大分为两个阶段,教育的内容就要大分为两类,一类是酝酿的,从深的学起,一类是理解的,从浅的学起,十三岁之前正好是学深的东西,这是对于人性的正确的把握而来的恰当安排。
有很多人就会接着问,怎么教呢,这么小的孩子,理解力又不很好,一下给他很深刻的教材,怎么教呢?
其实教学的方法就是,该怎么教就怎么教,用最自然的、合乎人性的方法——他能够吸收就给他吸收,他不需要了解就不给他了解。
什么叫吸收,就是让他多接触、多输入,其实就是多背诵,作为一生的储藏,就是先给他一座宝藏,将来任凭他去开发一生。
我们现在的教育就是没有给他一生才华智慧的基础,所以长大后才华有限,而毫无智慧。
9、但是有些家长一定要看到这个结果,认为您只是一家之言。
当然我是一家之言,但不是普通的一家之言,什么是普通的一家之言,就是有很多家,他只是其中一家。
既然能够成为家,其实他也有相当的功力,也有相当的真理性,所谓真理就是从人性出发的学问,不过有的偏向于人性的这一边,有的偏向人性的那一边,所有就有各家的说法,那就是一家之言。
一家之言都有他的成就,都值得尊重,都值得效仿,但是如果有一种学问,是考量了整个人性的全面,他也可以说是一家,但这个一是整体的一,那是涵盖所有其他各家的,不跟各家冲突,而居于各家之上,而笼罩各家的。
我认为我是第二种一家之言。
10、就这八十年的教育来讲,有什么现象能够支撑您的一家之言?
我们中国近八十年的教育,大体都学西方,尤其是学美国。
美国的教育是根据他们教育学者的学说而来,那就是典型的一家之言,哪一家呢?
知识、科技。
你说知识科技不重要吗?
当然重要。
知识科技也是人性应当开发的学问,假如一个国家没有知识没有科技,他这个民族是没有发展完全,但是,人生只有知识和科技吗?
这样一问,就知道,噢,原来他是偏向了一边的家。
然而中国近百年来就是走的这一家,那么我们就问,这不对吗?
不能说不对,我们这样做教育是应该,但是我们很少去问,这够吗?
所以问他对不对,是第一层次的智慧,一般人都很快会问,这个对不对,但是问他够不够,是第二层次的智慧,这就很少人知道,那么我们现在考虑的就是够不够。
要问够不够之前首先要知道他对不对,只知道对不对就不知道他够不够。
所以,只知道他对不对就是一般的一家的看法,还知道他够不够,就是整体一家的看法。
11、还有一种说法,发展中国家更重要的是科技,因为美国比中国可能是前进了一百年,他可能需要一些回归,而我们现在正在发展当中。
不是发展不发展中国家的问题。
只要是人,只要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对人性的内容有所开发,只是有的民族的心量还不够大,眼界还不够长远。
所以开发中的国家心量要放大了,眼光第一次看到远处了,一个未开发的国家,也可以立刻变成开发中国家,一个开发中国家只要三五十年就可以变成已开发国家,为什么,因为都来自于对人性有没有注重、有没有开发、有没有努力、有没有成果。
现在每个国家都要对人性进行总体的开发,知识科技是比较重要的部分。
并不是发达国家就不需要注重了,发展中国家就一定要注重,而是每个国家都要注重的。
但要知道,人性是可以多方面开展的,你注重知识科技的开发,也不会妨碍人文、文化、性情的开发,所以近几十年来的中国学者大概都把人当动物看了,甚至把人当物看了,他就不知道人性是活泼的,人性的所有内涵是可以同时开发而不相妨碍的。
发现中国缺乏现代科学知识,就努力去学科学知识,但如果认为要学科学就要先打倒自己的文化,这是把人当动物来看,把人当茶杯当桌子来看,这是污蔑了人性。
一个科学家也可以做一个有德者啊,难道科学家就去做科学怪人才是科学家啊,教育同时可以教他文化,可以教他知识啊,为什么你注重科学就一定忽略文化呢?
有人认为我们是一个过度,要学习西方的现代化,科学与民主的价值观。
科学与民主没有错,但是我们要问,这样就够了吗?
如果你同时可以兼备,为什么不兼备,所以几十年来中国人的思想就是我如果面向哪一边,就必须抛弃另一边,这就是把人当物了。
人是人,有智慧的人是同时可以兼备,我们的教育是两面都可以同时注重,而两面都注重,他还可以相辅相成。
所以注重了人文教养并不妨碍科学成就,反而助长科学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可以善用科学、善用知识,这才是完整的人生。
12、您虽然没有全盘否认西方的教育,但您认为他是缺乏的。
是的,这是西方教育的盲点,也是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之所以会日渐衰败的原因。
(您说的衰败具体指什么呢?
)就是美国兴盛了两百年,他是否能继续引导世界,这问题就出在教育的不完整,所以整个社会人心的不健全。
中华民族如果真的未来要领导世界,必须好好思考教育问题,以整全的教育思想教育出整全的人才,所以必须是整体的一家之言,依照这个来做教育,开发整个人性。
13、我们回到第二个大问题,就是教育的内容。
刚才讲教育的时机要把握,怎么把握,我们有两个问题,教育要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就说教育从应该开始的时候开始,教育开始的时候要教什么,我们就说应该教什么就教什么,至于用什么方法,我们就说应该怎么样教就怎么样教。
这样说,好像绕口令,好像没有回答,其实已经回答,一些善于思考的人就会去寻找答案。
如果还要再问下去,也可以再回答,如果由我来回答,就刚刚好符合所问的人心中的答案。
所以我常说我要讲的理论,不是我一个人的理论,是讲一切人的理论,我的主张,不是我个人的主张,是每个人共同的主张。
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就不可以到处去跟人家宣导这样的理论,因为这有可能是一偏之见,如果一些不会思考的人,他被你引导到一偏的路上去,那是害人的,我不敢害人,所以我都说应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有人问,那你说的应该是什么,我就说,你认为什么应该就是什么应该。
如果他不知道,还要问我,我就说出來,每一步都问,你是不是这样想,假如你也这样想,你就应该这样做。
是你照自己想的做,不是照我的去做,不是吗?
我说,教育开始的时机是应该开始的时候开始,你可以再问,什么是应该开始的时候?
我们就说他可以接受教育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了,如果不明白再问,什么时候是应该开始的时候?
那就是有生命的那一天就是开始的时候,继续再问,这么小教他什么?
就说应该教什么就教什么,如果再问,什么是应该教的?
就是他能够接受什么,或者说什么教材能够对人生有意义,而且有重大意义,你就要教这些,不是吗,难道你教他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吗?
所以我们呼吁,都要懂得教育才来生育孩子,有人会问,教育的问题那么复杂,我们怎么会懂?
我说其实人人都懂的,那些所谓的教育专家,只不过把人人都懂得的道理说的比较明白比较有道理而已。
(您是专家吗?
)我不是真正的专家,因为真正的专家,是专门在某一个问题上钻牛角尖的人,所以专家是对很小的事情知道很多的人,我不是这种人,我也不希望成为这种人。
(您是那种人呢?
)我是通家,因为我通达各种专家,我知道各种专家的优点和缺点,我利用他的优点,改善他的优点,我能否做到,暂时不能说,但是我有这样的心愿。
你如果能够做到,就是圣贤之人,但是你愿意这样做,至少是一个君子之人,一个好学者。
一般的专家研究出來的理论都有道理,都有用,但是我们要有贯通一切的见识。
有一种说法“专家专家,专门骗人家”,其实专家没有骗你,专家很老实,他都告诉你,我在这一方面做研究,我的研究成果是这样,反而是一般人被专家所骗,因为专家讲的有道理,他就认为这是一切的道理,他把片面的道理当成完整的道理,所以他被专家所骗。
不过也有些专家自己并不了解,他讲起话来振振有词,把自己的一偏之见说成看到完整的真理,他这样向大家宣导他的道理,这也是骗人。
所以有的专家本身是糊涂的,产生了骗人的效果,但有的专家不糊涂,而听的人是糊涂的,于是他受专家所骗。
我们以后对于道理都要这样来看。
(五四以来的人都是糊涂的吗?
)
人大部分是糊涂的,因为人本来就是糊涂而生。
一般人都有相当的理解判断能力,所以他对于一个有道理的理论,很容易了解,也愿意去跟随实践,但是比较少人能进一步问完整不完整,所以一般人是糊涂的,尤其当教育没有教导人清明,更加使整个民族糊涂。
糊涂不糊涂一下子就可以看出來,只要偏执就是糊涂的,比如用西方打倒东方,这一定是糊涂的,用现代打倒传统,这是糊涂的,用白话文打倒文言文,这当然也是糊涂的。
只是很少有人去思考这个问题,因为现代化是有意义的,所以一般人只看他有道理有意义,就跟着走,那么他忘记,传统也是有意义的,有另外的道理和意义。
西方当然是有很大成就的,但是你崇拜西方为什么就忘了东方呢,为什么把东方打得一文不值呢?
这不是偏见吗?
这不是骗人吗?
你跟着他走不是被骗吗?
这本来是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被骗,因为人本来是糊涂的,能够有第二层次思考,能够反省的思考的人是很少的,尤其是近百年以来的教育没有教国民做这种反省的思考,所以能够思考的国民是不多的,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思考不到。
(您怎么具备这种思考能力?
)我聪明嘛,(笑),其实不是,我尊重道理嘛,我有良心嘛,(那就是说大部分中国人都是没有良心,不讲道理的)是良心不清明,道理不真切,所以就糊涂了。
比如说一个做教育工作的人,在学校里教的是西方那一套,整个体制也是那一套,他在整个时代风气中,纵使有一点反省,也不能够反省的很透彻,纵使想要改善,也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所以就装作糊涂,认为无可奈何。
其实不是无可奈何,你如果知道真理之所在,就要为真理所奋斗,纵使跟别人都不一样。
这不是故意要去愤世嫉俗,也不是要哗众取宠,也不是要独树一帜,而是道理在哪里,就跟着道理走。
但是一般人不这么想,他要随俗,以前我是怎么学的,现在人家是怎么做的,我就这么做,现在多少百姓知道教育有问题,大家还是把孩子送去教育,都知道自己这辈子没有很大的,不要说成就,就是对于他的一生是辜负的,但是还是把他的孩子推向这条路。
这是人性的脆弱。
(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会多一点)
也不一定读了很多书的人才有,每个人都会有,都应该有,但是很难让每个人都站起来。
(那是缺乏什么?
)追根究底还是教育,我们没有给我们的国民做这种悲天悯人,或依理而行,依良知而行的教育,于是我们的国民没有志气。
不是问题很难,而是时代风气造成以后,没有人来反省他,或者说反省的不深刻,或者反省深刻的也叹一口气,认为做不到,也就跟着糊涂下去。
(根本问题就是从最早的时候让他接受什么教育?
)这样激发他的志气的可能性增多一点,教育只是给予可能,给予期待,不能说做什么样的教育那么每个人都能成什么样的人,因为教育不是工厂的量产。
但有的人说,这个时代里面大家都这样,你能够改变时代嘛?
每个人都这样说的时候,每个人都在装糊涂。
我们应该这样说,时代风气虽然都如此,但如果有一个人不如此,就能对时代做一点改善,如果有两个人三个人五个人十个人都如此,都在教育上做一个根本改善,影响的人会更多,那么经过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风气就转了,但是很少有人做这样的事,这是很奇怪的事,我也不明白。
14、十三岁之前的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
最应该教给孩子什么?
给他奠定基础。
奠定什么基础呢?
一切的基础。
一切怎么来了解呢?
我们从两方面来了解,一般人都知道,科技与人文,笼统代表西方与东方,一般说品学兼优,代表人品与才华,就叫做一切,就奠定这两方面基础。
本来学问是不该分国界人种的,但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每一个民族都有他的特殊成就,当然所谓特殊就是不完整了,但是特殊也代表有贡献,这样就大分为两方面。
不能说东方一定就这样,西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 录制 百问千答 文字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