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训练气压带与风带.docx
- 文档编号:8295801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78.54KB
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训练气压带与风带.docx
《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训练气压带与风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训练气压带与风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训练气压带与风带
2020届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训练:
气压带与风带
一、单选题
读《全球降水量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
1. 图中①处降水多的原因是
A. 多上升气流 B. 多下沉气流 C. 多气旋控制 D. 寒流影响
2. 图中④处的盛行风向是
A. 西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东南风
【答案】1.A 2.B
【解析】
1.读图,根据图示的纬度,结合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图中①处位于赤道附近,对应的是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受其影响降水偏多,A对。
多下沉气流控制区和寒流影响是少雨区,BD错。
赤道附近地转偏向力小,气旋少,C错。
故选A。
2读图,根据纬度,图中④处位于50°S-60°S之间,是北半球的西风带范围内,盛行风向是西南风,B对。
A、C、D错。
故选B。
存在于高原周围地区、冬夏季方向相反的大气环流,称为高原季风。
下图中箭头表示青藏高原形成的高原季风方向。
读下图,完成3-5题。
3. 高原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
B. 高原面与海洋表面的热力差异
C. 高原表面植被的季节变化
D. 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
4. 上图中表示夏季风的是( )
A.a、b B.b、c C.c、d D.a、d
5. 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而形成的高原季风( )
A. 削弱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B. 削弱了东亚季风,加强了南亚季风
C. 加强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D. 加强了东亚季风,削弱了南亚季风
【答案】3.D 4.B 5.C
【解析】
3.高原季风形成的主导因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明显,D对。
气压带与风带的在大陆上被切断,A错。
高原面与海洋表面高差大,距离远,B错。
高原表面植被少,季节变化影响小,C错。
4.夏季高原面升温比周围大气升温快,气压较低,风由周围吹向高原面。
图中表示夏季风的是bc,B对。
ad表示冬季风,A、C、D错。
5.结合上题分析,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而形成的高原季风与东亚、南亚冬夏季风风向一致,加强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C对。
A、B、D错。
地球上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盛行西风。
图为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风速分布图。
完成5~6题。
5.图中中纬度地区西风( )
A.风速北半球比南半球大
B.风速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C.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D.纬度范围北半球比南半球广
6.造成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强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半球海面狭窄,地转偏向力强
B.南半球海面宽广,海面温度偏高
C.北半球海面狭窄,季节性高低气压系统缺少
D.南半球海面宽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5.B 6.D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西风风速和风速差异都比南半球的小,最大风速冬夏变率比南半球大,分布的纬度范围北半球比南半球窄。
第6题,地球是一个球体,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地区地转偏向力相当;北半球陆地面积大,季节性高低气压系统强盛。
广阔的陆地面积、起伏的地形、气压形势的季节变化对西风气流的运动影响大。
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下垫面物理性质比较均一,气压带、风带大致沿纬线呈带状分布,西风风速比北半球的大,风向也更为稳定。
图为北半球某日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
百帕)。
读图,回答7~8题。
7.据图推断( )
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
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
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
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
8.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 )
A.冬至B.小满C.夏至D.立秋
7.B 8.A [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甲地受低压控制,因此有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此时北京附近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小,且盛行偏北风;结合图中等压线数值可知,气压值最高处没有出现在极地地区;由图可知,此时热带太平洋洋面没有台风生成。
第8题,由图可知,此时亚欧大陆中部主要形成高压,中高纬海洋上形成低压,因此该日最接近的节气为冬至。
读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完成9~10题。
9.关于图中a、b、c、d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地等压面向上隆起 ②b地空气受热上升
③c地气压高于b地气压 ④d地气压最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若a地为副热带地区,则Q地的风向可能是( )
①东北风 ②东南风 ③西北风 ④西南风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B 10.D [解析]第9题,结合图示知,由于大气垂直运动,近地面a地气流下沉,为高压,等压面向上隆起,而b地为低压,等压面向下凸出。
根据气压分布规律知,四地气压大小应为a>b>c>d。
根据图示并不能确定b地气流上升是由空气受热引起的。
第10题,若a地为副热带地区,则当其位于北半球时,b地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那么Q地位于北半球西风带,其风向为西南风;当a地位于南半球时,Q地位于南半球信风带,其风向为东南风。
图为某时段全球气压带、风带纬度位置示意图。
完成11~12题。
11.有关甲、乙两气压带所处位置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
南半球,热力原因B.甲:
北半球,动力原因
C.乙:
南半球,动力原因D.乙:
北半球,热力原因
12.此时的月份最可能是( )
A.1月B.4月C.7月D.10月
11.C 12.A [解析]第11题,根据图示的风向并结合图示的纬度信息可知,图示位于南半球,甲、乙分别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均为动力原因形成的。
第12题,根据图示信息,此时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说明太阳直射点位置偏南,为北半球的冬季。
读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 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是
A. ②①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④③①② D. ④①③②
14. 有关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风带 a和c之间的区域终年温和湿润
B. 气压带 M和风带b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与气压带 M无关
D. 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与风带 c的北移有关
13.C 14.D【解析】第13题,根据图中各风带的风向及所处的纬度,可以判断①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②为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③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④为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
第14题,①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②为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③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④为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与风带c的北移有关。
读“全球部分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回签15-16题。
15. 图中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副热带高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16. 下列读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此图为北半球 B. 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夏季
C. 甲处盛行东南风 D. 此时南亚盛行东北风
15.C 16.D【解析】第1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气压带位于30°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所以C正确。
第1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图以南极为中心,此时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为北半球冬季,南亚盛行东北风,所以D正确。
读“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年变化曲线图”完成17-18题。
17. 导致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黄赤交角的存在 B. 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
C. 地球的自转运动 D. 海洋和陆地分布的差异
18. 据图可知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 北半球的夏半年时间长于南半球
C. 南极是世界最寒冷的地带 D.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
17.A 18.D【解析】第17题,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发生南北向的周期变化,使得地球的上气压带和风带也随之发生南北向的周期变化。
太阳直射点移向北半球,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也随之向北移动;反之向南移动。
图中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黄赤交角的存在。
故选A。
第18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相比海洋增温快。
由于北半球陆地面积广大,夏季增温强烈,使南北半球气压梯度力增大,更加强了越过赤道的西南风的势力,使赤道辐合带向北推移到赤道与北纬 12~15°之间。
赤道辐合带向北移动幅度大,控制范围广,因此降水量多。
由于南半球陆地面积小,海洋面积大,吸收太阳能量的热容量大,夏季增温慢,与北半球相比,西北风形成的气压梯度力小,赤道辐合带向南移动幅度小,大致位于赤道与南纬 5°附近之间地区,控制的地区范围比北半球小,所以降水量较少。
所以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的主要原因是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
故选D。
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气压状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21~22题。
21.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
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D.受冷空气的影响
22.当P天气系统强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
B.印度半岛受西南季风影响
C.巴西高原一片枯黄景象
D.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多暴雨
21.D 22.A [解析]第21题,图示亚欧大陆内部受高压控制,则表示北半球冬季。
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天气出现在6、7月,伏旱为7、8月,热带气旋主要出现在夏秋季节,据此确定正确结论。
第22题,P强盛时为北半球冬季,印度半岛受东北季风影响;巴西高原此时为雨季,一片葱茏;我国北方多降雪天气;地中海地区温和多雨。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几内亚湾北部的陆地月平均气温始终高于几内亚湾海域。
几内亚湾以北的西非赤道低压是赤道低气压带的一部分,它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其最南位置在5°N附近。
布埃亚被称为“非洲雨极”。
图为非洲局部图。
据此完成23~24题。
23.布埃亚有“非洲雨极”之称,与其成因没有关联的是( )
A.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
B.受西非赤道低压影响
C.西南季风风向与海岸垂直
D.北赤道暖流增温增湿
24.R、Q两地( )
A.1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东南风
B.7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西北风
C.7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东南风
D.7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西南风
23.D 24.A [解析]第23题,布埃亚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受西非赤道低压影响,多对流雨。
其附近西南季风风向与海岸垂直,抬升作用强,形成的降水多。
当地受几内亚暖流影响。
第24题,读题干,该区域赤道低气压带最南位置在5°N附近,位于R、Q地北侧;南北半球信风都最终吹向赤道低气压带,则Q地终年受东南信风带控制,吹东南风,排除B、D;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形成西南风,吹过R地。
故选A。
二、综合题
25.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图为某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 图为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1)读材料一,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 半球。
在材料三中,D地的气候主要是受图中 气压带或 风带(填数码)的控制而形成的。
(2)判断材料二所表示的气候类型的名称,说明其分布的规律,并判断材料三中的A、B、C、D四地中哪一地属于这种气候类型。
(3)读材料三,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气候类型在A地分布面积比B地大的原因。
(4)读材料三,简要评价A地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
(1)北 ② ⑤
(2)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规律: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C地。
(3)A地没有阻挡西风深入的高大地形,且地中海深入大陆之间,利于西风气流深入大陆内部;B地有高大的南北向沿海山脉,阻挡了西风气流的深入。
(4)有利:
热量充足,光照强。
不利:
雨热不同期,作物生长期降水稀少。
[解析]第
(1)题,结合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关系可以判断半球位置。
D地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的影响形成,据图根据所学知识即可作出正确判断。
第
(2)题,根据材料二信息知,该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它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据此结合图示信息即可作出正确判断。
第(3)题,材料三中阴影部分为地中海气候。
受地形和海陆分布影响,A、B两地该气候分布面积差异明显。
第(4)题,结合地中海气候特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
26.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
hPa)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的季节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控制冰岛的大气活动中心是________,冰岛的风向是________。
(3)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相会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
(4)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对东亚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
第
(1)题,从图中数据可以判断,此时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北半球为冬季。
第
(2)题,在北半球冬季,冰岛受低压控制,刮偏南风。
第(3)题,甲地为非洲赤道以北地区,北半球夏季时,受太阳直射点北移的影响,两支气流在此相会。
第(4)问,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亚欧大陆在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变化明显,使得东亚地区形成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
答案:
(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或者赤道低气压带南移)
(2)(冰岛)低压 偏南风
(3)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右偏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会合。
(4)夏季亚欧大陆被低压控制,冬季被高压控制,由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东亚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该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核心 素养 训练 气压 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