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版《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学习指导书练习参考答案(完整).docx
- 文档编号:82955
- 上传时间:2022-10-02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72.38KB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学习指导书练习参考答案(完整).docx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学习指导书练习参考答案(完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订版《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学习指导书练习参考答案(完整).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一、填空
1、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
2、语言的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 和(人际互动)功能。
3、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中,(语言)是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能力等由(左)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半球制约。
5、儿童语言习得一般经过(独词句)阶段和(双词句)阶段,这是儿童学话的关键两步。
二、判断正误
(对)1、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错)2、当说话者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时,话语中不具有主观性。
(错)3、书刊上的话语不具有人际互动功能。
(对)4、抽象思维要以语言为形式依托。
(错)5、布洛卡区在大脑的右半球前部。
(错)6、聋哑人不会说话,所以不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
(对)7、不同语言结构的差异体现出思维方式的不同。
(错)8、汉语名词没有数的变化,所以汉语没有区别单数和多数的概念。
三.思考题
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的手段?
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信息传递工具:
(1)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辅助性的交际工具
(2)体态语等伴随性的副语言交际工具,(3)盲文、手语等类语言交际工具。
但这些交际工具或者使用范围的有限,或者运用效率低下,或者使用频率不高,很难与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相提并论。
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
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
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
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
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总之,在上述的种种信息传递工具当中,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
2、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说话者在传递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在表达着主观的情感、态度和意图,寻求听话者的反馈。
而受话者在接收说话者传递的客观经验信息的同时,也了解了说话者的主观情感态度,从而做出回应。
这样语言就成为说话者和听话者间交际互动的工具。
例如:
张三和李四同时在教室看书,张三坐在窗子边的位置,李四坐在中间位置。
A.李四说:
“今天气温很低。
”
B.张三说:
“我马上关上。
”
A、B的对话表达了一种委婉的请求。
李四说“今天气温很低”的目的并不是反映今天的天气,而是向坐在窗户边的张三请求将窗户关上。
3、为什么说思维离不开语言?
思维需要语言
(1)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思维活动必须用语言作手段
(2)语言是保存思维成果的媒介。
思维成果必须依靠语言的巩固才能得以保持。
(3)语言可帮助思维逐步深化
(4)语言可帮助思维条理化
(5)语言可帮助传递思维成果。
思维的成果靠语言才能表达出来,使听读者了解。
4、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什么,有哪些表现?
人类的大脑的左右半球的分工是人类所特有的。
人类以外的动物,没有这样的分工,没有专门管语言的“左半球”,因此它们没有逻辑思维的能力,也掌握不了语言。
大脑中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区
(1)说话中枢,也称布洛卡区,在大脑左半球前部,是19世纪60年代,法国神经解剖学家保罗·布洛卡(PaulBroca)发现的。
这一区域受到损伤就会得失语症,丧失说话能力,但基本能听懂别人的话。
(2)书写中枢,也在大脑左半球前部,靠近布洛卡区。
这一区域受伤的人,其他运动能力尚好,但失去写字、绘画等精细动作的能力,称作失写症。
(3)视觉性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的后部,具有阅读理解功能。
这一区域受损的人在视觉上并无障碍,但无法理解文字的意思,称作失读症。
(4)听觉性语言中枢,也在大脑左半球的后部,靠近视觉语言中枢。
1874年德国神经学家卡尔·韦尼克(CarlWernicke)发现,也叫韦尼克区。
这一区域受损的人可以听到别人说话,但不能理解,同时自己表达也有问题,称为感觉性失语症。
语言功能分区依据各种失语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脑部受损区域的对应关系来确定的。
这些功能区的界限不是很清楚。
这些都足以说明语言的生理基础是存在的。
5、儿童语言习得的临界期指什么?
临界期的存在说明语言的哪些特性?
临界期:
是语言习得术语。
指的是儿童比成人习得语言又快又成功的生长期。
有语言学家认为从2岁开始至青春期,有的认为大脑优势在5岁左右就定下来了。
在临界期内,大脑的可塑性大,儿童可自然而又轻松地完成语言习得。
语言开发最迟12、13岁,过后原功能消退、弱化。
临界期的存在说明儿童语言的习得不仅需要具有先天生理基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而且也离不开外界的社会条件。
儿童语言能力的开发还有时间的限制,这正和大脑语言区的确定时间是大致平行的。
6、不同语言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思维能力是全人类普遍的,但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在思维方式上会有所不同。
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特殊方式,我们学会一种语言也就学会了该民族的独特的思维方式。
不同语言背景的人进行思维时常常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A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对事物的分类可能不同。
英文中的“uncle”,与汉语中伯父、叔父、姑父;堂伯、堂叔、堂姑父、姨父、舅父、表姑父、表叔……等词对应。
B相同语素构成的词,可能表示不同的概念。
手+纸 汉:
手纸 日:
信
汽+车 汉:
汽车 日:
火车
7、张三说,“我们先发明了电视,然后才给电视命名,所以思维不需要语言。
”
张三的错误在哪里?
【答】发明本身也需要语言的帮助。
在发明电视的过程中,所有的思维活动都离不开语言。
8、举例说明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
社会:
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
1、语言与社会共存亡:
每一种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维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语言依存于社会,与社会的产生、发展、消亡息息相关。
2、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产物:
每个社会都存在自己的语言,语言是不同民族的区别标志。
(1)任何语言中词语的音义联系,以及词语组合的语法关系从根本上讲都不是必然的。
(2)任何语言中词语的音义联系,便要求并迫使这一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循。
以及词语组合的语法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认可,
其实,不仅是一个国家、民族的语言能带给该团体内的成员很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不同的方言同样也有类似的效果。
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其特殊性表现在,它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它不是为某个特定的阶级或阶层服务的,语言具有全民性,没有阶级性。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一、填空
1、说出的话语句子是无限的,但无限多的句子都是由有限的(词)和(规则)组装起来的。
2、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离。
3、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所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的概括。
4、我们是通过(听话)认识到“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这个(心理现实)的。
5、语言的表达是对心理现实的(编码)。
6、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客观现实)和(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
7、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 ),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8、语言符号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音位)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符号)层的最小单位。
9、(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10、动物无法掌握人类的语言,从生理基础看是不具有(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二、判断正误
(对)1、一种语言可说出的句子是无限的。
(错)2、语言是一种社会规约,所以每个人说话是不自由的。
(对)3、符号的形式和意义都具有一般性。
(对)4、语言是丰富人的心理现实的重要途径。
(错)5、心理现实是对客观现实的认知,与客观现实是等同的。
(对)6、语言符号形式与意义的关联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它所属的符号系统。
(错)7、现实中的句子是无穷的,所以组合关系也是无限的。
(错)8、音位和音位组合构成语素。
(错)9、句子是比词组高一层级的符号单位,所以句子的长度一定大于词组。
(错)10、“飞鸟”和“小鸟”具有同样的组合关系。
三、思考题
1、听到一个熟人在说话,就能判断出是谁在说话,这个过程是语言符号在传递信息吗?
为什么?
这是语言符号在传递信息。
因为符号存在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语言符号传递信息都是通过将意义与形式组合的。
但是语言符号的形式与一般符号的形式不同,它是一种声音实体。
每个人说话都有自己独特之处,如音高、响亮度等发音的特点,我们听一个人说话,长时间地接触后,就将这种声音特点与意义结合了起来,从而理解了这种声音所传送的意义。
2、语言符号如何增进人的认识客观现实的能力?
心理现实为语言符号的最初编码提供了初步的材料。
语言符号,是对心理现实现象的概括。
现实的“房子”只能是具体的——平房、楼房、四合院、别墅……。
口称的“房子”,从来都是抽象,是心理现实现象的概括。
即,语言符号的意义,是一般的、概括的东西。
如“粉笔”,和实际的粉笔是由很大的区别。
3、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它的指代的一类心理现实的概括。
当语言产生之后,人们就可以利用语言从他人那里接收间接的经验,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个人的心理现实。
当我们向他人传达这些信息时,就可以运用已有语言符号,对心理现实进行再编码,用语音发送出去。
心理现实是存在于客观现实与语言符号之间的人脑中的信息存在状态,它与二者存在一种互动:
一是,借助心理现实的中介,人类将认知得到的客观现实用语言符号固化下来。
二是,借助心理现实的中介,离散化、物质化的语言符号使人类能推导出新的概念和判断、构建各种理论,进而发明新的具有延长性的感知工具,进一步提高对客观现实(包括人自身的心理现实)的认知。
4、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表现在哪些方面?
语言符号任意性指语言中声音和意义的结合完全是任意的,是约定俗成的。
语言符号音和义的关系是任意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用什么声音表示什么意义,对使用者来说是随意的,不受制约的。
事实上,语言符号具有强制性,每个人都要遵守社会的约定俗成,不能任意的改变,否则就无法交际。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表现在四个方面:
A不同的语言可以用相同的声音表示不同的意义.[mi],汉语是“蜜\密”,英语是me
B不同的语言可以用不同的声音表示相同的意义.如英语“book”,汉语“书”,日语“ほん”
C同一语言中可以用相同的声音表示不同的意义.
英语[sait]:
sight\site\cite.分别是“视力\场所\引证”的意思.
D相同的语言可以用不同的声音表示相同的意义.
站台\月台爸爸\父亲医生\大夫
5、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线条性和符号系统的关系?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依次出现。
在语言交际中,不管你要表述的思想感情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语言符号都只能一个一个地按次序出现,不但众多音节不可能、也无法同时共现,就是两个音节也不能同时共现。
语言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语言是由各个单位在不同的层和级构成的一个层次装置,这就是语言的层级关系。
6、说明“张三”、“李四”、“请”、“周日”、“春游”可以构成哪些句子,从符号的系统性说明为什么同样的语言符号单位可以构成不同的话语,表达不同的意思?
张三请李四周日春游。
李四请张三周日春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言学纲要 修订版 语言学 纲要 学习 指导书 练习 参考答案 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