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学年高一生物下册月考检测题.docx
- 文档编号:8294148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166.76KB
湖北省咸宁市学年高一生物下册月考检测题.docx
《湖北省咸宁市学年高一生物下册月考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咸宁市学年高一生物下册月考检测题.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咸宁市学年高一生物下册月考检测题
2015-2016学年湖北省咸宁市嘉鱼一中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30题40分,1~20小题,每小题1分。
)
1.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操作步骤是( )
A.漂洗﹣解离﹣染色﹣制片B.漂洗﹣染色﹣解离﹣制片
C.解离﹣漂洗﹣染色﹣制片D.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2.下列有关细胞周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不是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B.无论什么生物,在细胞周期中,都是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长
C.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
D.细胞周期可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
3.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一个细胞周期是指( )
A.从第一次分裂的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的间期为止
B.从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开始到末期为止
C.在第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
D.在第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4.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若看到的细胞体积较大,呈长方形,排列整齐,但不够紧密,找不到发生分裂的细胞,则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装片未制作好,细胞重叠在一起
B.染色体着色不深,不便于观察
C.不是分生区的细胞,细胞已经分化
D.细准焦螺旋没调好,物像不清晰
5.细胞分化与细胞增殖的主要不同是( )
A.细胞数量增多
B.细胞形态、结构相同
C.细胞的生理功能上相似
D.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6.一个人剧烈运动大量排汗后,却不感到口渴,这是因为( )
A.丢失的水的质量比盐的质量大
B.丢失的盐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
C.丢失的水的比例比盐的比例大
D.丢失的盐的比例比水的比例大
7.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
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
C.人体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
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交换物质
8.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B.H2O2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D.Na+、葡萄糖、氨基酸
9.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的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3中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与体液调节
C.人发生过敏反应,1结构的通透性会升高
D.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丙液减少
10.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
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
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
11.人剧烈运动后,释放大量乳酸,但pH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 )
A.乳酸在血浆中很快被分解生成CO2和H2O,并排出CO2
B.H2CO3抑制乳酸的酸性,并通过呼吸系统排出CO2
C.NaHCO3与乳酸反应,调节pH
D.乳酸酸性弱,不易引起酸中毒
12.某植物体细胞内有16条染色体,那么在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16、16、16、16B.16、32、32、16C.32、32、32、16D.16、16、32、16
13.高等动物细胞内产生的CO2排出体外的途径是( )
A.细胞→内环境→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
B.细胞→内环境→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体外
C.细胞→循环系统→内环境→呼吸系统→体外
D.细胞→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环境→体外
14.人体小肠壁神经细胞直接从下列哪种液体中吸收葡萄糖( )
A.血浆B.淋巴C.组织液D.血液
15.维持血液pH恒定的缓冲物质( )
A.都是由强酸和强碱盐组成的B.都是由弱酸和弱碱盐组成的
C.都是由强酸和弱碱盐组成的D.都是由弱酸和强碱盐组成的
16.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细胞中央位置出现的结构名称及与其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
A.赤道板和高尔基体B.细胞板与中心体
C.细胞壁和高尔基体D.细胞板和高尔基体
17.下列哪种一项叙述以表明动物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 )
A.核糖体合成活动加强B.线粒体产生大量ATP
C.中心体周围发射出星射线D.高尔基体数目显著增多
18.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的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C.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D.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19.下列哪种细胞的全能性最容易表达出来( )
A.青蛙的上皮细胞B.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
C.大白鼠的肝脏细胞D.人皮肤生发层细胞
20.若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这些细胞就停留在( )
A.分裂期前期B.分裂期中期C.分裂期后期D.分裂间期
21.在抗震救灾中,发现有些在废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却因肌肉大量释放的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结果救出来后最终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
B.有些刚被救出的伤者,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
C.因严重缺水,幸存者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
D.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伤者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
22.如图为反射弧模式图,把下列陈述中正确的填入括号内( )
①若在a点上剌激、神经就发生兴奋,从这一点向肌肉方向传播,肌肉就收缩;
②如果给予相同的剌激,剌激a点与肌肉之间的距离越近,肌肉收缩就越强;
③神经纤维传播兴奋的大小,与剌激强弱无关,通常是恒定的;
④当兴奋时,神经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会急剧发生变化,钾离子流入细胞内.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D.①③
23.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
D.⑥可表述为:
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24.下列现象或科学研究成果中,能为“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观点提供直接证据的是( )
A.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
B.蜜蜂的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雄蜂
C.用体外培养的皮肤治疗烧伤病人
D.小鼠肝细胞的增殖
25.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组织液增多
B.毛细血管破裂,使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减少
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增多
26.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
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
27.下列几种细胞中,能在组织液中游走的是( )
A.红细胞B.脂肪细胞C.白细胞D.精细胞
28.如图a→d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B.c段结束DNA含量增加一倍
C.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
D.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29.图甲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在正常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在整个细胞群体中的分布情况.当用某种化合物处理该细胞并培养几小时,DNA含量的分布如图乙所示,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 )
A.抑制DNA复制的起始
B.刺激不受控制的细胞分裂
C.在任何阶段都抑制DNA的复制
D.抑制细胞质分裂
30.癌症患者腹部积水后,为了利尿排水应静脉输送的主要成分是( )
A.复合氨基酸B.葡萄糖和维生素
C.无机盐D.血浆蛋白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50分)
31.如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结构的名称:
A ;C 与 .
(2)写出下列液体的名称:
a ;b ;c ;d .
(3)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 、 系统.
(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 、 系统.而CO2的排出则要经过 、 系统.
32.把一个蟾蜍蝌蚪的肠细胞,取出它的核,移到没有受精但事先已去掉细胞核的成熟蟾蜍卵细胞中.结果发现经过移植的卵细胞可以分裂、发育,有少数还可以发育成正常的蝌蚪.这说明:
(1)肠细胞核移植到未分化的卵细胞中,受到 的影响,又恢复了分裂、发育的功能,这说明 和 是相互影响的.
(2)肠细胞核内具备发育成蝌蚪的 .
(3)该结果说明动物细胞核 .
33.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彰技术被用于研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RNA的变化.如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中DNA和信使RNA的含量变化.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研究中,为区别DNA和RNA,最好选择标记的合成原料依次是 和 ,研究中应选择的测量材料是洋葱根尖的 部位.
(2)mRNA在细胞内主要用于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分裂的a时期细胞中的mRNA主要用于指导与 有关的蛋白质的合成.能抑制DNA复制的药物作用的时期是 .图示c时期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比例为 ,这种比例将维持到细胞分裂的 期才可能开始变化.
(4)依据图示,细胞中核糖体活动最旺盛的时期可能是 (从a~e中选填)
34.如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气从血液中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 ;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通过 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
(4)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请举出由于病理原因引起③增多的实例 .
35.在“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之后,不同班级的同学在一起进行交流,某同学发现,上午第一节课做实验的同学极少能观察到分裂期的细胞,而上午第三节课做实验的同学则大多数能观察到分裂期的细胞,他推测洋葱根尖细胞在一天中的某些时段分裂比较活跃,并就此展开下面的探究活动.
(1)准备.资料检索表明:
25℃时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细胞周期为18小时,其中分裂期为1.5小时.所以,要准确掌握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不同时段的分裂状况,每次取样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 小时.
(2)培养洋葱幼根,装片制作.装片制作的正确步骤是:
、 、 、制片.
(3)观察装片.
(4)记录观察结果.请将下列记录表中①~⑤的内容补充完整.
①标题:
样本
②
细胞周期
⑤
③
④
取样时间:
室温:
记录人:
记录时间:
(5)结果统计与分析.数据显示根尖分生区细胞大多数处于分裂间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2015-2016学年湖北省咸宁市嘉鱼一中高一(下)月考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0题40分,1~20小题,每小题1分。
)
1.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操作步骤是( )
A.漂洗﹣解离﹣染色﹣制片B.漂洗﹣染色﹣解离﹣制片
C.解离﹣漂洗﹣染色﹣制片D.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分析】1、解离:
剪取根尖2﹣3mm(最好在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
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2、漂洗:
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3、染色:
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
4、制片:
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
【解答】解:
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过程中,首先解离液将组织细胞分离开,然后用清水漂洗根尖,再用醋酸洋红或龙胆紫对根尖进行染色,最后通过压片的操作制成临时装片.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操作步骤,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2.下列有关细胞周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不是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B.无论什么生物,在细胞周期中,都是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长
C.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
D.细胞周期可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
【分析】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真核生物连续分裂的体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
2、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在前,时间长大约占90%~95%,细胞数目多)+分裂期(在后,时间短占5%~10%,细胞数目少).
【解答】解:
A、生物体中已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不处于细胞周期之中,A正确;
B、真核生物的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时间长,分裂期时间短,B正确;
C、因分裂间期进行了DNA的复制,故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C正确;
D、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可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D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周期的概念,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特点,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3.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一个细胞周期是指( )
A.从第一次分裂的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的间期为止
B.从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开始到末期为止
C.在第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
D.在第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分析】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其中分裂间期历时长,占细胞周期的90%﹣﹣95%.
2、分裂间期:
分裂间期是由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与DNA合成后期(G2期)组成.分裂间期历时长,其中G1期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S期最主要的特征是DNA的合成;G2期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不过合成量逐渐减少.
3、成熟的细胞不再进行有丝分裂,也就没有细胞周期.
【解答】解: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周期的概念,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周期的概念及阶段;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4.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若看到的细胞体积较大,呈长方形,排列整齐,但不够紧密,找不到发生分裂的细胞,则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装片未制作好,细胞重叠在一起
B.染色体着色不深,不便于观察
C.不是分生区的细胞,细胞已经分化
D.细准焦螺旋没调好,物像不清晰
【分析】1、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
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2、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特点:
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解答】解:
A、该实验中观察到细胞排列不够紧密,可见细胞没有重叠在一起,说明原因不是装片未制作好,A错误;
B、该实验中未找到分裂的细胞,因此原因不是染色体着色不深,B错误;
C、该实验中观察到的细胞体积较大且排列不够紧密,可见其观察到的不是分生区细胞,C正确;
D、该实验可以观察到细胞,因此原因不是细准焦螺旋没调好,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过程、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实验现象.
5.细胞分化与细胞增殖的主要不同是( )
A.细胞数量增多
B.细胞形态、结构相同
C.细胞的生理功能上相似
D.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是一种持久性变化,分化导致的稳定性差异一般是不可逆转的.细胞增殖是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解答】解:
细胞分化是指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而细胞增殖只是使细胞的数目增多.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化与增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理解细胞分化和细胞增殖的根本区别,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6.一个人剧烈运动大量排汗后,却不感到口渴,这是因为( )
A.丢失的水的质量比盐的质量大
B.丢失的盐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
C.丢失的水的比例比盐的比例大
D.丢失的盐的比例比水的比例大
【分析】剧烈运动大量排汗,既有水的丢失,也有盐的丢失,但其速度不同.不感到口渴,说明渗透压没有升高,即丢失的盐的比例比水的比例大.
【解答】解:
只有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后,渴觉中枢才会兴奋;剧烈运动会同时丢失水和无机盐,如果丢失的盐的比例比水的比例大,结果导致渗透压下降,人就不会感觉口渴.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渗透压平衡的调节,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7.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
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
C.人体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
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交换物质
【分析】内环境即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动态关系是: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解答】解:
A、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A正确;
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B正确;
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C错误;
D、人体内细胞不能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必须通过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交换物质,D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的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内环境的作用,对于内环境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8.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B.H2O2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D.Na+、葡萄糖、氨基酸
【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者是淋巴中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解答】解:
A、血红蛋白只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
B、过氧化氢酶存在于肝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
C、载体存在于细胞膜上,不是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
D、Na+、葡萄糖、氨基酸都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成分和内环境组成成分的判断,对于内环境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9.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的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3中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与体液调节
C.人发生过敏反应,1结构的通透性会升高
D.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引起丙液减少
【分析】由图可知,甲为血浆,乙为淋巴,丙为组织液.1为毛细血管壁,2为毛细淋巴管壁,3为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组织液一部分形成淋巴,淋巴最终回流到血浆中.
【解答】解:
A、由图可知,甲为血浆,乙为淋巴,丙为组织液,甲、乙、丙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A正确;
B、3中的有氧呼吸产物二氧化碳可参与体液调节,B正确;
C、人发生过敏反应,1毛细血管壁结构的通透性会升高,C正确;
D、某人长期摄入蛋白质过少,会由于营养不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使组织液增加,D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是对内环境成分相关问题的考查,只有掌握了内环境的概念、成分、理化性质等相关问题,不难解答.
10.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
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
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
【分析】本题是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内环境稳态的综合性考查,回忆内环境的概念和组成、血浆和组织液及淋巴之间的关系、渗透压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解:
A、根据稳态的定义可知,机体的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下得以维持的.剧烈运动中产生的乳酸,会使内环境的pH略有下降,A正确;
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使血浆内进入组织液的水分多于回流的水分,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
C、中暑是由于体温调节失衡和水盐代谢紊乱产生的以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综合病征,而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都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有关,所以说中暑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紊乱造成的,C错误;
D、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缺少VD导致人体缺钙,其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D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从内环境稳态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11.人剧烈运动后,释放大量乳酸,但pH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 )
A.乳酸在血浆中很快被分解生成CO2和H2O,并排出CO2
B.H2CO3抑制乳酸的酸性,并通过呼吸系统排出CO2
C.NaHCO3与乳酸反应,调节pH
D.乳酸酸性弱,不易引起酸中毒
【分析】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咸宁市 学年 生物 下册 月考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