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docx
- 文档编号:8290146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0.11KB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docx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一、关于设计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模式
(一)革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实施学、研、产一体化模式革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突出素质教育、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是开展教学的依据,也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
各门课程都应有规范化和具体的质量标准,包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课程内容、重点与难点、基本要求、教学形式和学时分配、课程质量标准与成绩考核等[1]。
特别要注重实践教学环节,要面向社会,把学校、公司或厂家、客户看成是有机的整体,结合中国设计市场的需求,将生产实际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系统规划、组织,实施学、研、产一体化模式。
在课程设置上多渠道地安排其他各类学科的专业选修课程,特别是与创意设计相关的课程,并加大创新实践、专业考察学分的比例,让学生在创新知识结构上趋向完善。
(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校企互助的教学模式
根据中国设计市场的需要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学校与企业互助双赢的教学模式,加强高等学校与社会的有机联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校际合作的办学模式,为学生搭建创新实践的平台,使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设计理念,使设计的内容贴近市场,并通过市场检验设计的成果,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针对设计和市场密切联系的特点,全面规范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把实践课程安排在设计实习基地,让学生直接体验设计实践,在教师与设计师的共同指导下参与或独立承担设计任务。
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和跨学科知识,又有极强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性强的学生,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在未来设计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造力是设计师的生命。
对于任何一个设计作品,创新意识总是第一评价指标。
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设计教学的核心内容。
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综合能力结构要求为基础,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实践技能的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应将教学培养的重点放在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训经验、创新实战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采用不拘一格的教学手法,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能设计出既符合社会需要,又有一定前瞻性和创新性的作品,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育长期以来存在重技法轻实践、重理论轻应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划分过细,不重实际,流于形式等问题,直接导致整个教学过程只注重设计技巧的提高,而学生的创新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开发。
加强创新能力教育就必须要对教学课程和教学方法模式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将陈旧过时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更新,突破专业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依次开设、联系点松散的传统程式,把务虚讲授和务实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多向度地增强学生的发散思维,丰富学生的视觉形象和视觉语言。
[2]鼓励教师站在设计浪潮前沿,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不断地更新教材。
学生要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市场动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出极具个性、创新意识与文化内涵适应时代需要的设计作品。
二、关于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应用型艺术设计教育重点培养实践能力强、能够独当一面的新型设计人才。
应调整专业结构,更新办学理念,倡导多层次办学方向,强化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运用科学的教学思维方法,引导、培养和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够不断创新、开拓进取,实现个人价值。
将设计教学与市场的需求相结合,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和了解市场,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感受力及对创意的表现能力。
(一)设计组的教学模式
实行导师负责制的设计组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设计组团,以课题、项目为核心内容,展开对专业课的教学,教师与学生共同承担各项设计课题与业务,充分挖掘、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积极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强调市场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设计组教学模式的应用使教学具备了灵活性、针对性、时代性及市场化等特点,既有独立的研究方向,又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并注重课题教学的实践性环节。
这种教学模式,符合艺术设计的教育规律和个性化要求,能够使学生在课题的完成中逐步掌握专业知识和技巧。
设计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创新思维的良好平台。
当然,在设计实践教学时,我们还应与当地和周边地区的设计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学校应根据本地环境和专业特点选择不同的设计组合方式。
这样也促进了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促使教师更加关注研究本领域的相关课题,以科研促进教学,使学、研、产有机结合。
(二)建立“学校系部+设计公司+考察基地”的办学模式
建立“学校系部+设计公司+考察基地”的办学模式,拓宽教学渠道,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应根据系部的专业方向,与有关设计公司、考察基地取得联系,建立盟友关系。
学生通过实践,对生产过程中的具体困难、具体问题加以分析并解决,能够真正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创新能力,拓宽视野,了解我国最前沿的设计理念与设计产品,把握时代的节奏与审美动态,并进一步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艰苦创业的精神,进而使他们的自身素质和设计层次获得提高。
设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社会创新环境是大学生创新意识养成的催生剂,只有积极鼓励科学创造,并在社会上形成处处体现创造的整体氛围,才会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
[3]校外设计公司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使学生走出了校门,并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和提高。
设计实践是培养实践者着眼于市场,根据目标客户的需求从事创造性设计思维活动的流程作业,它既是教学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检验设计理论教学的手段。
在相关课程中安排真实课题、公司的业务项目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身经历和接受公司的设计业务的全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市场化设计思维方法和严密的专业技术操作习惯,同时也在设计实践成果中激发出专业自信心。
考察基地主要是拓展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理念,了解国内外最前沿的设计公司、设计产品、设计师及其设计作品,以发达的沿海大中城市、有设计特色的内陆城镇为主要考察对象。
当然,学校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选择不同的地区、设计公司作为考察基地。
以考察基地为导向构建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打破了课堂教学与公司实习教学的局限性,使设计教育从封闭的教学模式走向开放的教学模式。
三、全面实行“双师制”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职教师与外聘教师相结合。
设计专业的教师不仅需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准,还需要有相当的设计经验与社会人际关系,那些既有专业教学经验又有业务能力,并且有跨学科实践背景的教师,是设计教学最为理想的师资。
目前很多教师缺乏设计实践,对设计实践问题的研究以及设计经验、专业技能的积累严重不足,缺乏对目标客户、目标市场、市场定位等全面因素的考虑和审视,对设计流行趋势、新材料的应用等方面不甚了解,在设计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及最终效果的预见上产生偏差,不适应设计市场的要求,在技术层面的教学上能力较为欠缺。
目前,我国高校艺术设计类教师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环节薄弱的现象,许多大学设计教师难以胜任设计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
笔者认为,校方最好聘请一部分校外设计经验丰富,已承担过一百万以上的设计项目达3-5项,且有一定的社会人际关系与业务,其设计作品经过实践检验并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的设计师、项目经理担任实践课程的教学。
这样,在校教师与外聘教师形成合力,优势互补,会显著地提高教学质量。
艺术设计是一门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不断变化的应用性学科,设计作品成果会受到材料、工艺、施工、客户的要求、审美心理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教师如果不在设计一线,观念会比较落后,导致设计方案与设计施工显得过时。
今天,设计教育正走向以课题、项目为核心的新的教学进程,它意味着只有单一知识背景的在校教师显然无法胜任综合化的设计教育。
为此,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引进有经验的一线设计人才担任设计实践课程的教学,努力开展前瞻性与创新性的学术探索与业务实践,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贯穿到设计教学的始终。
四、提升设计课程教学质量,实行“双评价制”模式
艺术设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与考试考核中,坚持以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创新能力培养为基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重点,以培养出具有创新综合素质与艺术设计专业技能的学生为目标,全面塑造设计人才的思想和智能结构。
在教学计划里综合考虑相关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要求,确定具体灵活的、独立自主的、人性化的教学质量评估模式。
对于学生成绩的评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注重技能制作过程与设计结果的双向评估。
对于教学过程中成绩评定,主要由任课教师确定,要求在职教师与外聘教师共同参与。
将产业界的专家纳入教育的各个环节,推行实习实训“双指导制”,毕业设计“双导师制”,学生质量“双评价制”;实行试卷考核、现场考核、答辩考核、课程论文、综合评价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考试制度改革。
[4]此方法能够较为公正、客观、全面地对学生的学习和创作的作品进行评价,避免了评价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有利于构建相对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
五、由单一的教学方式转化为多维的教研方式
以往的设计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加以实施的,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
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仅仅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是不够的。
在教学形式上应提倡自然、灵活的方式,减少拘束,减少形式主义,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都比较自由、轻松和活跃,灵活性和应变性比较强,也不乏幽默感[5]。
学校要多角度、多层次地展开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从传统知识型人才向科研与创新型人才发展。
强化高校的科研与创新意识,努力挖掘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
系部要经常举办学术讲座与交流活动,积极聘请其他高级或同级兄弟院校的设计院教师、公司专业设计师来学校讲学。
重视学生的设计作品展览,每门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举办一次教学汇报展览,每年定期举办一次综合展。
多组织创新计划竞赛、创意沙龙活动,既检验出学生掌握创新知识和创新技能的情况,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设计大赛,以赛促教。
鼓励师生积极申报各级课题项目、撰写设计类学术论文,做到教学与科研双丰收。
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积极编写适合学院教学的实用教材。
校方要时常委派年轻教师到一流的设计院校进修与考察,加强学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采用先进实用、特色鲜明的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寓教于乐,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及时了解全球的设计动态与趋向。
开通网上博客、设计论坛,让师生有一个畅所欲言的设计交流平台。
组建数字图书馆,搜集全球顶级设计论坛视频、设计作品与设计素材数据库,并广泛地应用于设计教学实践之中。
(注:
本文为湖南省普通高校教改课题,项目编号:
湘教xx321。
)
__:
[1]刘颖悟.建立先进、适用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EB/OL].:
//202.192.72.15/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
[2]师高民.高校设计艺术专业教育改革发展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xx(8):
41.
[3]肖放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约束因素及国家与社会责任[J].求索,xx(7):
172.
[4]刘迎春,熊志卿等.机械类应用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xx(8):
20.
[5]刘颖洁.论大学的人才培养使命[J]湖南社会科学,xx(4):
173.
:
湖南科技学院美术系
(:
王敏)
内容仅供参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位一体 人才培养 模式 艺术设计 创新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