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IC设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
- 文档编号:827384
- 上传时间:2022-10-13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3.53MB
全球IC设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
《全球IC设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IC设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球IC设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17年全球IC设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节全球IC产业发展情况
一、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成熟
全球IC产业已是成熟的周期性行业,IC制造营收占比过半。
1990-2014年IC产业营收与GDP增长幅度高度正相关,除了金融危机前后造成的大幅波动外,每年增速变化都在个位数以内;2014年行业销售收入3331亿美元;其中IC制造、设计、封装的金额占比约是27%/50%/23%,制造类占比过半;IC制造由于资本投入大,生产周期长,波动性最大;封测行业由于生产周期短,库存低,波动性最低;轻资产属性的IC设计贴近终端消费市场,直接受益于创新产品的拉动,景气领先于制造和封装。
图1:
IC产业与全球GDP高度正相关
数据来源:
ICInsights
图2:
IC制造是营收过半的半导体细分市场
数据来源:
SIA,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从全球半导体市场分布来看,亚太地区(日本除外)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
2015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3364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除日本外)销售额2018亿美元,全球占比达60%,北美地区是全球第二大市场,2015年销售额为689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20%。
半导体销售额与下游电子制造业分布是相匹配的,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等亚太国家地区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子制造业基地,每年消耗着大量的芯片。
图3:
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
数据来源:
WSTS,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各细分行业都已进入寡头垄断的格局。
制造方面,先进技术和产能逐渐集中到少数厂家手中,2007拥有200mm(8英寸)产能的制造企业有76家,预计到今后1-2年,拥有450mm(18英寸)产能的将不超过10家;设计方面,前5家Fabless营收占整个Fabless市场的50%,前25家占81%;封测方面,前5大封测厂营收占比达55%;设备方面,三巨头Lam、应用材料(东京电子)、ASML占据45%的市场份额,且在各自专长领域占绝对优势。
图4:
拥有450mm产能制造企业的将不超过10家
数据来源:
ICInsights
图5:
2014年前5大封测厂营收占比高,达到55%
数据来源:
ICInsights,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6:
2014年前25家设计企业营收占比高,达到81%
数据来源:
ICInsights,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7:
设备三巨头在各自细分领域有绝对优势
数据来源:
Gartner,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二、我国IC产业发展情况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但是芯片自给率不足30%。
2015年“缺芯之痛”继续上演。
一方面,中国生产了全球84%的手机,64%的平板电脑,63%的电视和83%的PC/NB;同时以中华酷联、小米为代表的自主品牌继续高歌猛进。
另一方面,电子制造产业链IC整体缺位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善。
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1629亿美元,出口额473亿美元,逆差1156亿美元,较2014年同期进一步扩大。
芯片自给率不足30%,高额利润被海外巨头继续垄断。
传统终端芯片的进口替代逻辑(反应灵活、服务周到、产能保证、文化认同和性价比优势等)没有改变,存量市场空间依然很大。
图8: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移动终端生产国(单位:
百万部)
数据来源:
IDC,Digitimes,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9:
2014年我国IC贸易逆差达1573亿美元
数据来源:
CSIA,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10:
2014年我国IC自给率很低,不足30%
数据来源:
CSIA,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三、半导体产业逐步转移
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向大陆转移。
集成电路行业作为信息技术的基础,在过去几十年获得极大的发展,晶圆代工模式出现后整个集成电路产业逐步发生转移,从美国、日本向台湾、韩国转移。
中国大陆凭借其巨大的消费电子市场、庞大的电子制造业、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工程师红利、以及政府对于集成电路产业的政策扶持等优势,吸引了全球各大半导体厂商来华投资设厂,同时也涌现出非常多优质本土半导体企业,全球半导体产业开始向大陆转移。
图11:
集成电路产业逐步向大陆转移
数据来源:
WSTS,CSIA,TSIA,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中国IC行业已经呈现出加速追赶的态势。
IC产业规模从2001年199亿增长到2014年3015亿元,复合增速21%,远高于同期全球产业7%增速,并产生了展讯、海思、中芯国际、长电科技等龙头企业。
2015年全球10大IC设计公司有2家中国企业;2015年中芯国际和华虹宏力位列全球10大制造企业第5、8名;长电科技并购星科金朋后跻身前三甲。
国内IC产业结构中呈现出封测强、制造设计弱的现状。
在全球IC产业结构中,IC制造业收入占比最高,占到整个产业市场规模的50%,设计/制造/封测三个环节的市场占比为27:
50:
23,全球产业结构保持相对稳定。
我国IC产业结构与行业整体情况不太相同,设计/制造/封测各环节占比35:
24:
42,呈现出封装强,制造弱的产业现状。
目前IC产业结构与我国半导体产业技术相对落后有关,发展较快的是技术壁垒较低、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的封装环节。
随着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崛起,技术壁垒高的制造和设计环节将会快速成长。
图12:
大陆半导体产业封测强、制造弱
数据来源:
CSIA,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13:
国内IC产业呈现加速追赶态势(单位:
亿元)
数据来源:
CSIA,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轻资产的IC设计业是国内发展最快的环节。
轻资产的设计产业发展最快;基础性的,重资产的制造和封装因缺乏长期资金而发展滞后,制约了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
2005~2014年大陆IC设计、制造、封测环节的复合增速分别为24%、12%、14%。
2001-2011年大陆IC设计营收复合增速近50%,2006-2010年也有30%,远高于同期台湾IC设计12%的增长和全球7%的增长。
根据CSIA数据,2014年我国IC设计行业销售额达到1047亿元,连续两年增速达到30%,是大陆半导体行业增长最快的环节。
究其原因是由于IC设计业轻资产属性,投资较小见效快、应用为导向、市场更加多元化等。
市场偏向于投入短期能见效的领域,由此造成贴近大陆消费市场、轻资产的IC设计产业发展迅速。
表1:
过去10年IC设计增长最快,投资大、回收慢的制造和封装发展滞后
注:
台湾地区完整的的产业链经济结构,从2001年23:
57:
20,总产值1220亿新台币,发展到2010年26:
50:
25,3856亿新台币,规模扩大了3.16倍,CAGR12.2%,这一比例应该是较稳定结构。
数据来源:
CSIA,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14:
IC设计是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最快的环节(单位:
亿元)
数据来源:
CSIA,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四、国内IC设计产业发展现状
2014年我国IC设计企业在全球前50大Fabless企业中占据了9个席位,分别是深圳海思、上海展讯、大唐微电子、南瑞智芯、中国华大、中兴、瑞芯微电子、锐迪科、全志科技。
2014年我国IC设计产业规模全球占比约18%,相较于我国庞大半导体市场而言,国内占比依旧很低。
制约设计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有4个:
1、部分细分领域龙头与国际龙头有很大差距;2、小微企业偏多,行业集中度不高;3、技术取得关键突破但仍比较落后,MPU、DSP、存储器、FPGA等主流产品基本还是依赖进口;4、产品缺乏差异化、价格战导致内耗严重。
图15:
大陆IC设计产业规模全球占比较低(单位:
亿元)
数据来源:
WSTS,CSIA,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根据ICinsights的数据显示,海思半导体和展讯已成为全球第六大和第十大的IC设计企业,2015年销售额分别增长19%、40%。
2015年,中国大陆IC设计企业前10大企业总营收达到了540亿元,增速为36%,占全行业总收入的比例为44%,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在美国和台湾地区前十大集成电路企业营收占比分别超过80%/70%,说明大陆IC设计业集中度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表2:
国内前十大IC设计企业高增速,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亿元)
数据来源:
CSIA,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表3:
海思和展讯成为全球前十大IC设计企业(单位:
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
CSIA,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从应用角度来看,与4G智能手机相关的通信芯片、模拟芯片以及消费类芯片是国内IC设计中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
海思凭借着多年积累已成为全球一流的IC设计厂商,海思研发的麒麟950采用了台积电最先进的16nm制程和ARM的A72架构,成为了全球最领先的智能手机处理器之一。
Kirin950甚至在性能跑分测试中,超过了高通最顶级处理器Snapdragon820和三星最顶级的处理器Exynos7420。
紫光收购展讯和RDA以后拥有了通信基带完整产品线,2015年移动通信SOC出货量接近6亿只,市场占有率近30%,稳居全球前三。
可以看出,受益于国内智能手机产业链的发展,国内智能手机相关的IC设计龙头企业已经具备了全球竞争力,产品性能已经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
但是在Memory、CPU、模拟芯片、FPGA、汽车芯片等领域国内与海外龙头差距依旧很大,部分领域相对空白。
总体而言,尽管我国IC设计龙头企业在部分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但是在大部分芯片领域还是处于弱势局面,其中市场为导向的智能手机基带、AP芯片竞争力较强,战略性的CPU、Memory、FPGA、汽车芯片等领域相对薄弱。
表4:
通信芯片、模拟芯片以及消费类芯片是国内IC设计中增长最快的领域(单位:
亿元)
数据来源:
CSIA,ICCAD2015,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第二节国内IC设计产业发展情况
一、物联网时代发展机遇
物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Gartner预计2020年将有超过260亿个各类设备接入物联网,涉及工农业、金融保险、交通运输、汽车、家居、医疗健康等各个领域,从应用到芯片都酝酿巨大市场。
图16:
未来接入物联网的设备数以百亿计
数据来源:
KPCB,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图17:
物联网孕育巨大芯片市场
数据来源:
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互联网公司引领、软硬深度合作是物联网的新商业模式。
物联网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用户体验提升和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能够引领物联网潮流的企业需要三个关键能力:
大数量有粘性的用户群(既是客户又是可靠的信息来源)、大数据分析经验、云计算能力和软硬件资源的整合能力。
苹果、谷歌、BATM等国际互联网巨头同时具备这三个能力,有望引领物联网浪潮。
图18:
互联网公司引领,软硬深度合作的物联网新商业模式
数据来源:
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互联网公司对上为客户提供一个窗口提供服务,对下为硬件品牌制造商搭建一个平台,统一通信标准以协调各方;品牌制造商与互联网公司合作,生产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IC厂商为终端品牌供应零部件。
三大环节形成了互联网公司运营服务和数据,品牌制造商提供产品,IC供应商提供硬件方案的新型合作关系。
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球 IC 设计 行业 市场分析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