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技改扩能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docx
- 文档编号:8269881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3.84KB
某煤矿技改扩能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docx
《某煤矿技改扩能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煤矿技改扩能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煤矿技改扩能联合试运转申请报告
筠连县xx**煤矿文件
**矿发[2011]15号
筠连县xx**煤矿技改工程联合试运转
申请报告
筠连县经商局:
筠连县xx**煤矿位于筠连县城130°方向,直线距离约12km,至筠连县城公路运距约18km,属筠连县xx镇**村四社管辖,交通方便。
筠连县xx**煤矿于1994年建厂,1995年投产,原生产能力为30kt/年。
矿井设计资源/储量为1218.2kt,具备独立扩能条件。
根据《四川省筠连煤炭国家规划区矿业权设置方案说明书》及国土资函[2007]727号文《关于四川省筠连、古叙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的批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川府办发电[2008]100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宜宾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川办函[2007]16号)文件精神,我矿属60kt/a以下独立扩能矿井,拟建规模为90kt/a。
扩建项目立项以后,我矿委托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于2009年先后编制了《筠连县xx**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
四川省经济委员会于2009年10月20日以“川经煤炭函[2009]1346号”文批复了《初步设计》;四川省煤矿安全监察局于2009年12月21日以“川煤监审批[2009]436号”文批复了《安全专篇》。
2009年12月25日,筠连县经商局以“筠经商[2009]275号”文同意**煤矿扩建工程开工。
**煤矿扩建工程于2009年12月25日开工建设,批准工期为12个月。
期间因为几个方面的问题影响(春节放假、村民纠纷、全县停产整改等原因)造成工程不能如期完成,我矿向县经商局提出申请延长建设工期。
2011年1月11日省经信委以“川经信煤炭函[2011]74号”文同意**煤矿延长建设工期6个月。
目前,通过一年半的建设,**煤矿已经完成主平硐改造、新下山、462石门、444石门、回风下山、人行下山、1181运输巷、井底水泵房及主变电所等井巷工程。
矿井扩能技改工程现已完成,技改工程联合试运转条件已经具备,现申请扩能技改工程联合试运转。
特此申请,请批示!
筠连县xx**煤矿
二O一一年五月十六日
一、矿井基本情况:
筠连县xx**煤矿(以下简称“**煤矿”)位于位于筠连县城130°方向、直线距离约12km,至筠连县城公路运距约18km,属筠连县xx镇**村四社管辖。
交通较为方便。
。
筠连县xx**煤矿于1994年建厂,1995年投产,原生产能力为30kt/年。
矿区范围由1~5号共5个拐点圈闭,面积约0.4926km2,开采区内2、8号煤层,开采深度为+525m~+400m。
拐点
编号
坐标
拐点
编号
坐标
X
Y
X
Y
1
3108257
35460247
4
3109153
35461173
2
3108603
35459853
5
3108903
35460841
3
3109240
35460695
面积(km2)
0.4926
开采深度(m)
525~+400
矿井设计资源/储量为1218.2kt,具备独立扩能条件。
根据《四川省筠连煤炭国家规划区矿业权设置方案说明书》及国土资函[2007]727号文《关于四川省筠连、古叙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的批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川府办发电[2008]100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宜宾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川办函[2007]16号)文件精神,我矿属60kt/a以下独立扩能矿井,拟建规模为90kt/a。
扩建项目立项以后,于2009年先后编制了《筠连县xx**煤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
四川省经济委员会以“川经煤炭函[2009]1346号”文批复了《初步设计》;四川省煤矿安全监察局以“川煤监审批[2009]436号”文批复了《安全专篇》。
**煤矿扩建工程于2009年12月25日开工建设,目前已经完成主平硐改造、新下山、462石门、444石门、回风下山、人行下山、1181运输巷、井底水泵房及主变电所等井巷工程。
1、开拓方式、水平及采区划分
矿井平均走向长约1173m,倾斜宽约420m,面积约0.4926km2,矿区范围内为一单斜构造,地层倾向南东,产状为135°~150°∠9°~19°,一般16°。
设计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方式,全矿划分为一个水平(+428水平),二个采区进行开采。
矿井共设通达地面的井筒2个,分别是主平硐(井口标高+494m),总回风巷(井口标高+545m)。
各井筒布置简述于下:
1)改造利用原**煤矿+494水平主平硐作为扩建后的主平硐,担负煤炭、矸石、材料设备人员的运输和进风。
2)新掘回风下山在+535水平高程处与原总回风巷贯通,利用原总回风巷井筒部分(长度35m),作为新系统总回风巷。
2、井口及工业场地布置
工业场地布置于主平硐井口附近,面积约7000m2,新建行政综合大楼,利用原生产办公楼,另外新建职工澡堂、地面变电所、机修车间、材料库房、调度室、坑木加工房、煤仓、临时排矸场等。
工业场地场内采用轨道运输方式,矿井原煤由主平硐经机车牵引至地面,翻煤机卸出煤(矸);出厂采用汽车运输方式。
3、煤层煤质
**煤矿区内含煤层6层,其中可采煤层5层,即2、3、7下、8、9号煤层,其中2、3、8号煤层全区可采或大部可采,7下、9号煤层局部可采,7上煤层不可采,各可采煤层特征见表1。
表1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层
赋存层位
煤层厚度(m)
煤层结构
顶底板岩性
稳定性
块段平均倾角
容重
t/m3
纯煤厚度
平均
层间距
夹石层数
夹石厚度
顶板
底板
2
P2x2
0.44~1.00
0.82
/
/
砂质泥岩、粉砂岩
泥岩
较稳定
14°~15°
1.70
3.60
3
P2x2
0.53~0.98
0.70
0~1
0.10
砂质泥岩、砂岩
粘土岩
较稳定
16°
1.75
20.83
7下
P2x2
0.53~0.86
0.70
1~3
/
砂质泥岩、砂岩
粘土岩、砂质泥岩
不稳定
15°~16°
1.70
3.73
8
P2x2
0.77~2.16
1.00
1~2
0.15~0.59
粉砂岩
粘土岩
较稳定
15°~16°
1.60
2.24
9
P2x2
0.58~0.99
0.73
1~2
0.02~0.86
泥岩、粉砂岩
泥岩
不稳定
15°
1.60
1)煤层特征:
①、2号煤层
俗称“三型炭”,为区内主要可采煤层之一,赋存于宣威组上段(P2x2)顶部,区内大部可采。
煤层厚度0.44~1.00m,平均0.82m。
可采段煤层结构较简单,为单一煤层。
煤层顶板为浅灰、深灰及灰黑色细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有时为泥岩、粘土岩,直接顶板有时为粘土岩。
底板多为浅灰、灰黑色粘土岩、泥岩、砂质泥岩。
②、3号煤层
俗称“二型炭”,赋存于宣威组上段(P2x2)顶部,距2号煤层平均3.60m,区内大部可采,属较稳定型煤层。
可采地段纯煤厚度0.53~0.98m,平均0.70m。
煤层结构较简单,含夹矸1层,岩性为泥岩、炭质泥岩、砂质泥岩,厚度一般为0.10m。
煤层顶板以砂岩、砂质泥岩为主,次为泥岩、粘土岩,有时候直接顶板为生物碎屑灰岩。
底板大部为灰白、浅灰色铝土质水云母粘土岩,含少量碎屑颗粒。
③、7下号煤层
俗称“黄广炭”,赋存于宣威组上段(P2x2)中部,距3号煤层平均20.83m,煤层厚度变化大,有分叉合并现象,属局部可采、不稳定煤层。
可采地段纯煤厚度0.53~0.86m,平均0.70m。
煤层结构较简单,含夹矸1~3层,为泥岩、炭质泥岩和粘土岩。
顶板为砂质泥岩、砂岩、粘土岩,底板为粘土岩、砂岩及砂质泥岩。
④、8号煤层
俗称“高炭”,赋存于宣威组上段(P2x2)底部,上距7下号煤层平均3.73m,为全区可采、较稳定煤层。
煤层厚度0.77~2.16m,平均约1.00m。
煤层结构简单~复杂,一般含夹矸1~2层,为炭质泥岩、泥岩、粘土岩等。
煤层顶板大部为灰色细砂岩、粉砂岩;煤层底板为浅灰色水云母粘土岩,遇水膨胀、软化。
⑤、9号煤层
位于宣威组上段(P2x2)底部,上距8号煤层平均2.24m,属局部可采、不稳定型煤层。
可采区内煤层厚度0.58~0.99m,平均约0.73m。
煤层结构简单,含夹矸1~2层,为水云母粘土岩、泥岩等,厚0.02~0.86m,一般厚0.30m。
煤层顶板为灰、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底板为水云母粘土岩、泥岩。
2)煤质特征及工业用途
(1)、煤的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
各可采煤层为深灰、钢灰、灰黑色,金刚、似金刚光泽,除8号煤层外,其余煤层裂隙不发育,层状、似层状及块状构造,均一状、线理状、细~宽条带状结构,普氏硬度1.81~5.65。
2号煤层为半暗型煤,局部为半亮型煤,上部常为暗淡型煤,以暗煤为主,夹亮煤及镜煤条带;3号煤层为半暗型煤,以暗煤为主,夹不规则线状丝炭及少量镜煤线理,常见黄铁矿团块;7下号煤层为半暗~半亮型煤,可采段内多为半亮型煤,以亮煤、暗煤为主,夹镜煤条带和不规则丝炭透镜体及线理,富含团块、结核状黄铁矿;8号煤层为半亮型煤,以亮煤为主,夹镜煤和暗煤条带及丝炭透镜体;9号煤层为半暗型煤,以暗煤为主,夹亮煤和镜煤条带及丝炭透镜体。
(2)、化学性质
根据武乐井田精查时所作工业分析,各可采煤层分析结果见表2。
表2可采煤层原煤煤质工业分析指标表
煤层编号
水分
Mad(%)
灰分
Ad(%)
挥发分
Vdaf(%)
全硫
St,d(%)
发热量
Qnet(MJ/kg)
2
2.00
35.23
6.13
0.61
22.07
3
1.84
42.01
6.45
5.05
19.51
7下
1.93
40.42
6.19
4.65
19.95
8
2.12
30.27
6.02
3.27
24.16
9
2.06
37.18
5.92
1.00
21.36
(3)、煤炭类别及工业用途
根据煤炭质量分级国家标准(GB/T15224.1~3-2004)及表1-2-3分析项目,**煤矿区内2号煤层属高灰、低硫、低热值煤;3、7下号煤层均属高灰、高硫、低热值煤;8号煤层属高灰、高硫、中热值煤;9号煤层属高灰、中硫、低热值煤。
根据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各煤层均属三号无烟煤(WY03),都能作一般工业用煤、电力用煤和一般生活用煤。
4、水文地质条件
1)水文地质概况
筠连县**煤矿位于沐爱自流向斜盆地南西次级水文地质单元武德向斜北西翼,褶皱舒缓、构造简单,地层呈北东~南西向展布。
总体地势南高、北低,最高山岭为南面黄泥坡,标高+798.0m。
最低点为北面xx河支流道溪河,标高+450m。
筠连县xx**煤矿拟获准开采标高为+525~+400m。
2)主要含(隔)水层特征
由于各岩层岩性、结构、构造及其组合形态的变化,其含水特征、富水程度差异十分明显,现分层叙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物(Q4)孔隙含水层
松散土类,孔隙含水。
主要分布于河溪沟谷和坡脚地带,零星出露,对煤矿层开采无影响。
(2)、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第三~四段(T1f3-4)
暗紫、紫红、砖红色中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互层,矿区南东出露。
野外调查地表未发现泉点,据武德井田资料,泉点流量<0.3L/s,深部钻孔揭露多出现漏水或涌水,钻孔抽水试验资料和钻孔简易水文及含水层测井资料表明,含水极不均匀,主要接受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属弱含水层或相对隔水层。
因该层多位于采空冒落影响范围内,加之构造、节理裂隙较为发育,浅部风化裂隙带中地下水将通过塌陷裂隙流入开采系统,成为矿坑涌水水源之一。
(3)、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第一~二段(T1f1-2)
以暗紫、紫红色中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夹泥岩、钙质泥岩及砂质泥岩。
主要为层间构造裂隙和浅部风化裂隙含水,富水性弱~中等,单斜承压。
出露泉点3个,流量0.26~0.610L/s。
水质为HCO3·SO4-Ca型水。
该层为P2x2顶板,是煤矿开采主要充水含水层。
(4)、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2x)相对隔水层
由泥岩、粘土岩与粉砂岩组成,上部富含煤层和夹薄层生物碎屑灰岩、泥灰岩,下段夹菱铁矿层,出露于山麓地带,受水面积不大,本次调查未见泉点。
由于区内小煤矿开采历史悠久,浅部煤层多被采空,出现地表开裂、塌陷,本层除浅部风化带和塌陷影响带含水较富外,含水性普遍较弱,故可视为相对隔水层。
(5)、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相对隔水层
泉点稀少见且流量小,为裂隙下降泉。
柱状节理发育,裂隙较多,属富水性不均一的裂隙弱含水层,局部地区断层、裂隙带含水性较强,属浅部风化裂隙水,深部裂隙不发育,属相对隔水层。
(6)、二叠系下统茅口、栖霞组(P1m+q)灰岩岩溶裂隙强含水层
厚541m,溶洞、溶斗、落水洞、暗河及溶蚀槽谷、洼地发育,含水较富,地下暗河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入口、出口、径流方向清楚;深部以裂隙含水为主,含水较弱,且深度增加裂隙减少。
水质为HCO3-Ca·Mg型水,本层虽强含水,但远离煤层,对矿井充水无影响。
3)充水因素分析
(1)、顶、底板充水含水层
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第一、二段(T1f1-2)是含煤地层顶部含水层。
层间构造裂隙和浅部风化裂隙含水,富水弱~中等,位于煤层采动影响高度内,为煤层开采系统直接充水含水层。
宣威组下段厚93.15~121.29m,以粘土岩、泥岩为主,隔水性能良好,对下伏含水层起到隔水作用;峨眉山玄武岩组距上部9号煤层约93~121m,为隔水层;茅口组灰岩岩溶强含水层远离矿层,且有玄武岩以及粘土岩等隔水,对矿床充水影响甚微。
(2)、老窑、采空区积水
本区煤炭开采历史悠久,浅部煤层早被开采一空,经本次野外实地调查,**煤矿矿区附近之老窑规模不大,多为平硐开采,巷道布置如“老鼠洞”,井口未见有水流出,说明由于**煤矿开采下部煤层,已对地下水疏干,但局部应存在老窑积水。
**煤矿开采时间已有10余年,采空区相对较大,有的老采空区密闭已久,其积水程度不详,故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应有所防范。
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3)、断层破碎带水
据精查报告,经1-1242钻孔和1-1240号钻孔揭露,**煤矿东部F89断层影响带含水性弱;**煤矿北部井田边界F1断层在飞仙关组内起阻水作用;井下隐伏小断层一般含水性弱。
调查附近地表时亦均未发现泉点出露,在坑道内揭露的断层破碎带无明显涌水。
需要说明的是,井田勘探时的阻水断层,在矿井开采后导水情况常发生变化,其原因是在静水压力和矿山压力下,促使断裂带进一步破裂,或因其中松散充填物被水冲掉,失去阻水作用,从而导水。
因此,在断层裂隙带附近作业时,仍必须加强探水措施,以确保采掘作业安全。
(4)、未封闭或封闭不良钻孔充水
新划定的**煤矿区范围内分布有3个勘探钻孔,即3-1246、2-1374、102孔,储量核实报告未提及钻孔封孔质量情况,矿山企业应核实区内分布钻孔封孔质量情况,在钻孔附近作业时必须加强探水措施,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4)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
矿山属于构造剥蚀中低山区,北面道溪河纵穿P2x,西边和北东角两条溪沟,切割深度较大,地形坡度较陡,一般坡度大于30°,受地形条件限制,大气降水易形成地表径流,不利于地下水渗入补给,调查区内各岩层的含水性均较贫乏。
**煤矿区内,T1f1-2含水层多在地表溪沟切割低处以泉的形式排泄。
随着矿山开采,经塌陷影响渗入矿坑,因此随矿山开采范围扩大,导致区内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泉点也随之受到影响。
区内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地表水一般为季节性溪沟,对地下水渗入补给无明显影响。
各含水层地下水动态随季节性变化十分明显。
5)矿井涌水量
根据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〇二地质队2009年4月提交的《四川省筠连县川南煤田武德井田**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预测,**煤矿开采后期矿井正常涌水量1068m3/d,最大涌水量为1645m3/d。
6)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类型
综上所述,**煤矿属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老空水充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煤矿床。
5、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瓦斯:
根据我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我矿井2010年全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553m3/min,矿井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2.448m3/min。
由于该矿属于技改矿井未生产,所以没有计算相对涌出量。
全矿井等级为高瓦斯矿井。
2009年7月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分院鉴定,我矿井开采的8#煤层在+400m~+485m标高处测定的煤层绝对瓦斯压力Pmax=0.18Mpa,煤层瓦斯放散初速度△Pmax=10.91,煤的坚固性系数fmin=0.52,判定软分层煤的破坏类型为Ⅲ类,结论为我矿井开采的8#煤层+400m~+485m标高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煤尘爆炸性:
根据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2004年11月提交的的检测报告,我矿开采的2#、8#煤层无煤尘爆炸性。
煤的自燃倾向性:
根据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2004年11月提交的的检测报告,我矿开采的2#、8#煤层为不易自燃煤层。
地温:
我矿属正常地温区。
二、“五证”管理情况:
1、采矿许可证:
证号C5100002009071120027916,
有效期至2012年8月23日,生产规模9万吨/年
2、煤炭生产许可证:
证号205115274037,
有效期至2009年6月30日,生产能力3万吨/年
3、安全生产许可证:
证号(川)MK安许证字[2007]5115271313B,
有效期至2008年12月31日
4、矿长资格证:
矿长杨磊,
资格证号煤09051000001708,有效期至2012年11月24日
安全资格证号:
煤09051000001708,有效期至2012年11月24日
5、营业执照:
证号511500000003509,
有效期至2008年12月31日。
三、扩能技改工程联合试运转基本依据
1、根据《四川省筠连煤炭国家规划区矿业权设置方案说明书》及国土资函[2007]727号文《关于四川省筠连、古叙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矿业权设置方案的批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煤矿整顿关闭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川府办发电[2008]100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宜宾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川办函[2007]16号)文件精神,我矿属60kt/a以下独立扩能矿井,拟建规模为90kt/a。
2、四川省经济委员会以“川经煤炭函[2009]1346号”文批复了《初步设计》;
3、四川省煤矿安全监察局以“川煤监审批[2009]436号”文批复了《安全专篇》。
四、扩能技改工程联合试运转领导小组
组长:
林林
副组长:
唐建国、杨磊
成员:
李兴寿、李友味、王福军、米忱、陈高明、王祥勇、杨礼、陈兴同、罗大兵
林林:
负责试运转期间所需要的人、财、物安排;
杨磊:
负责试运转期间的安全生产,劳动组织管理工作;
唐建国:
负责试运转期间的技术指导;
李兴寿:
负责试运转期间的技术管理工作;
李友味:
负责试运转期间的生产组织工作;
王福军:
负责试运转期间的技术资料编撰;
米忱:
负责试运转期间的设备计划、安装调试工作;
陈高明:
负责试运转期间的安全以及员工培训工作;
杨礼:
负责试运转期间的通风瓦斯管理工作;
王祥勇:
负责试运转期间的机电运输工作;
陈兴同:
负责试运转期间的采煤工作面管理工作;
罗大兵:
负责试运转期间的掘进工作面管理工作;
五、扩能技改工程联合试运转基本条件
1、采煤工作面
试运转工作面是1181回采工作面,走向长300m,工作面长80m,煤层厚度1.09m,煤层倾角14°,工作面地质储量计算如下:
300×80×1.09×1.6×0.97=4.06万吨。
采煤方法:
走向长壁式采煤法
支护材料:
单体液压支柱
2、掘进工作面
1)试运转掘进工作面1182运输巷,巷道长度500m,坡度5‰,巷道毛断面7.3m²,支护材料为11#工字钢架厢,厢距1m;
2)试运转掘进工作面1182回风巷,巷道长度500m,坡度5‰,巷道毛断面7.3m²,支护材料为11#工字钢架厢,厢距1m;
3、供电
矿井10kV变电所→主平硐→人行下山→管子道→井下中央变电所→1181运输巷→1181回采工作面
4、运输
采煤:
1181回采工作面→+462石门→新下山→主平硐→地面煤坪
掘进:
①1182运输巷→+462石门→新下山→主平硐→地面临时堆矸场
②1182回风巷→原8#煤下山→1182运输巷→+462石门→新下山→主平硐→地面临时堆矸场
5、矿井通风系统
根据矿井开拓方式,**煤矿该采用分列式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方法,采煤工作面利用全矿井负压通风,采用“U”型通风方式,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
进风井是+494m主平硐,回风井是+545m总回风井。
总回风井安装了两台轴流式主扇风机,运行主扇55KW,备用主扇55KW,双回路电源线路供电,能够满足矿井通风的要求。
矿井总进风量为1445m³/min,总回风量为1496m³/min,主要通风机型号为FBCDZ№14,风量2180-1100m³/min。
扩能技改工程联合试运转期间,1181试采工作面计划配风量300m³/min,后期接替工作面计划配风量150m³/min,1182运输巷、1182回风巷两个个掘进工作面计划配风量分别是250m³/min,井下中央变电所计划配风量75m³/min,合计计划配风量950m³/min。
6、监测监控
我矿的监控系统型号为KJ90NA,根据我矿实际并按AQ1029-2007安装到位、进入全面运行阶段,现有中、小分站4台,现有CH4传感器11个,开停传感器10台,负压传感器2台,馈电断电仪3套,瓦斯断电仪4套,语音风门6套。
7、试运转期间的采掘计划
试运转时间暂定为三个月期间,从2011年5月中旬日到2011年8月中旬。
试运转期间安排两掘一采:
即1181试采工作面、118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118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
六、扩能技改工程联合运转安全技术措施
(一)一般要求
1、严格执行班前会制度,班长(矿长)在布置生产的同时布置当班的安全注意事项。
2、进入工作面前,必须由班长和瓦检员先检查作业区域的瓦斯和安全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并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再向送电煤钻电源。
3、加强通风系统管理,严禁风门同时打开,用矿车撞击风门或打开风门不关,严禁无风作业,微风作业,掘进工作面采用局扇正压通风,严禁扩散通风,消灭盲巷,风筒要悬挂平直,接头正确严实无漏,破口要及时补好或更换,保证碛头有足够的风量,停风时要及时撤人。
4、雷管炸药必须分装分运,雷管储运要使用专门的管箱并上锁。
5、严格按爆破要求布眼装药,应坚持正向爆破,并不准使用盖药,必须使用黄泥作炮泥,要求炮泥装满炮眼,以提高爆破效果和防止瓦斯事故。
6、放炮前必须先布置好警戒,放炮员必须随身携带放炮器钥匙,由放炮员亲自联线,亲自起爆,严禁他人联线和放炮。
7、跑后待炮眼散尽后才能进入工作面,并先检查瓦斯和安全,敲帮问顶后才能进行其它工作。
8、通电以后拒爆时,爆破工必须先取下把后钥匙,并将母线从电源上摘下,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技改 联合 试运转 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