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论述.docx
- 文档编号:8260301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7.68KB
区域经济学论述.docx
《区域经济学论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学论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经济学论述
七、论述
1.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的现状,谈谈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采取的对策?
答:
中国是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人口众多的资源大国,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对中国本身,而且对全世界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生物品种繁多,资源类型丰富,其绝对量在世界各项资源中名列前茅。
但中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却日益加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口基数,人均资源量少,地域分布不均,可更新资源取向负荷极限;二是资源需求与消费的矛盾不断加深;三是传统的发展模式和资源利用模式尚未根本改变;四是区域资源的管理和决策机制也未根本改变。
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达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的预定目标,必须有完善的政策措施与之配套。
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区域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包括:
一是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规划;二是建立完善的资源价格评价体系;三是建立完善的资源政策体系;四是建立完善的资源法律体系。
资源合理利用是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2.论述城市化的概念与内涵。
答: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
城市化具有如下六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
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国家创造财富的能力不断提高。
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城市是高消费群体集聚的所在。
城市化使得大批低消费居民群体转变为高消费的居民群体,因此城市化过程又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也是越来越多的国民在发展中享受到实惠的过程,是一国中产阶级形成并占主体的过程。
而后者正是现代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
第四,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
城市化的进程也是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因此城市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发展城市的问题,更不能狭隘的理解为只发展小城镇或者只发展大城市的问题。
第五,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由于大部门国民从事着先进的产业活动,有着较高的生活质量,因此,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告别自给自足,摆脱小富即安,追求文明进步,崇尚开拓进取。
社会将建立起根本区别于农业社会的城市社会新秩序,社会化、商品化、规范化、法制化将是城市社会秩序的基本特征。
人们按照既定的游戏规则自由地进行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自律、自尊、自强成为社会风尚。
这是现代文明的灵魂,是城市社会的真正魅力之所在。
第六,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城市化绝不仅仅是乡村人口进入城市,而是乡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体现。
乡村人口城市化与经济现代化、城市结构现代化以及城乡一体化共同构成城市化的丰富内涵。
如果说乡村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中量的增加的过程,是城市化的初级阶段,那么,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则是城市化进程中质的提高的过程,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
3.论述我国区域资源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实现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
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达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的预定目标,必须有完善的政策措施与之配套。
(1)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规划
国家、省、地、县逐级建立资源开发规划,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的宗旨,协调各级区域间的关系,真正划清各级政府在开发资源方面的权力界限。
资源开发规划应当是详细的、科学的、涵盖面很广的规划,地资源开发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2)建立完善的资源价格体系
我们所研究的资源价格,应当是未经人类劳动触动过的、原始的资源价格,资源的勘探费用和资源产品的价格。
任何人开采资源,都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
(3)建立完善的资源政策体系
资源政策包括资源—环境政策、区域—资源政策和产业—资源政策。
也就是如何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发展,资源开发利用与产业发展等关系,做到政策上配套,行政上保证。
(4)建立完善的资源法律体系
中国的资源法律法规已经相对完善。
进一步完善资源法律的实施细则,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加强执法的力度,是今后的重要任务。
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有法律来保证,才能最有效地防止对资源的破坏。
当经济发展的进程碰到转折点时,我们总会发现发展进程中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我们应当通过不懈的努力去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消除一切障碍。
资源合理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解决好这个核心问题,可持续发展计划将会顺利得到实施。
没有资源的合理利用,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经济稳定增长;没有资源的永续利用,就没有我们子孙后代的、未来的发展。
4.钱纳里是如何论述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
答: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对34个准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规律性的经过6个阶段,从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向更高一个阶段的跃迁都是通过产业结构转化来推动的。
因此,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时划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
第一阶段:
传统社会:
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绝对部分人口从事农业,没有或极少有现代化工业,生产力水平低。
第二阶段:
工业化初期。
产业结构由以落后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逐步向以现代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工业中则以食品、烟草、采掘、建材等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
这一阶段区域开始走上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市场逐步扩大,投资环境得到改善。
这一时期的产业主要是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利用区域内廉价劳动力降低成本,提高产业和区域的竞争能力。
第三阶段:
工业化中期阶段。
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型工业的迅速增长,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这一阶段的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对资金需求量大,同时工业劳动力占主体,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市场稳步扩张,投资领域宽广,选择余地大。
工业化中期阶段是区域经济发展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阶段。
第四阶段:
工业化后期阶段。
该阶段主要特征是在第一、第二产业获得较高水平发展的条件下,第三产业保持持续高速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这一时期发展最快的领域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如金融、信息、广告、公用事业、咨询服务等。
第五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
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换,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消费平在广大群众中推广普及。
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第六阶段:
现代化社会。
第三产业开始分化,职能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始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占主导地位,人们消费的欲望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变性,追求个性。
现代化社会是一个用知识和职能来追求个性发展的社会,其投资领域主要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和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服务业,多样化是其基本特征。
5.请联系实际,谈谈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
(一)制定区域经济增长的目标
地区经济发展,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保持经济发展的连续性,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必须有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规划。
地区经济增长的目标,必须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并应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相衔接。
1、制定经济增长的目标
地区经济发展的目标体系当中,总量目标和速度目标,是地方政府最关心的两个方面。
地区经济发展总量目标,是一个地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的总体规模,是地区经济实力的体现,也是地方政府政绩的主要体现。
2、为实现目标而采用的手段
地方政府要实现其经济增长的目标,必须制定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运用自己掌握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1)通过对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具体分析,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战略和具体规划。
(2)通过政府财政手段的使用,协调地区内的区域、企业和个人的关系。
(3)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引导地区企业的发展方向,以达到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的目的。
(4)通过对地方政府所拥有的各种经济手段的使用,平等地区关系,促进区内落后地方的发展。
(二)开发自然资源
通过开发自然资源,达到发挥地区优势的目的,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地方政府在这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1、各级政府对自然资源的客观配置
公共的自然资源归国家所有。
国家的具体体现,就是政府。
政府拥有对自然资源的开发、配置和管理权,是政府承担国家经济建设职责的具体体现。
2、政府对自然资源配置的分析管理。
(1)国家直接开发的自然资源;
(2)地方开发的自然资源;(3)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在资源开发上的关系。
(三)完善经济运行机制
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是地方政府重要的经济职能。
所谓市场体制,一方面是完善的市场体系;另一方面是畅通的流通渠道。
1、市场体系的建议和管理;2、生产要素的组织和流通(四)调节各种经济活动
地方政府调节经济活动,是指地方政府通过发布行政命令,并通过职能部门贯彻这些命令,达到管理经济活动的目的。
1、行政手段调节的特点。
(1)行政手段调节经济活动,具的直接性;
(2)行政手段的调节,具有相对规范性;(3)行政手段的调节,具有有序性;2行政调节经济的主要部门。
第一类是管理国有资产的部门;第二类是指导并管理非国有资产的部门;第三类是综合的或专业性的指导和管理部门。
3、行政调节经济活动的范围。
(1)社会基础产业;
(2)国有企业;(3)资源产业。
(五)做好扶贫工作
地方政府的扶贫政策,可以从多个方面来体现,因此,脱贫的途径也很多。
第一,正确使用扶贫金;第二,资助贫困地区的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第三,正确分配地方政府的行政性和生活性支出,以此来促进落后地区的产业发展;第四,有计划地组织移民。
6.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有哪些?
答:
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初级产品出口战略的特点是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发展农业、矿业产品的出口,来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属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就是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产品的战略。
是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应付国际竞争,发展本国现代工业的一种内向型战略。
进口替代有两种形式:
一是下游产业进口替代,二是上游产业进口替代。
出口替代战略;出口替代战略,主要含义是发展面向出口的产品,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来代替农矿产品的出口,并利用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以廉价的产品打开国际市场。
工业赶超战略;工业赶超战略,主张以发展工业来带动经济的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一个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要想在短期内赶上先进国家,就必须大规模发展工业,以工业的快速增长来促进其他产业的增长,实现国家社会的跃进。
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
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是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考虑,以经济发展为手段,以社会进步为目的。
7.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体系包括哪些具体政策?
答: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综合协调的单项政策共同组成,构成为一个体系:
(一)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政策
(1)把各个区域的发展纳入全国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潜力。
(2)协调区域与区域之间、增长极与非增长极之间的关系。
(3)确定各个区域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防止区域间产业结构雷同化。
(二)区域经济补偿政策
区域经济补偿政策,主要指财政资金在政府间的再分配,即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财政转移支付作为一种重要的援助手段,对于欠发达地区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缩小与发达区域的差距意义重大。
(三)区域产业政策
(1)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规范、调节区域的投资政策。
(2)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建立起富有区域特色、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群,优先选择发展协调的产业部门,尤其要重点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
(3)区域产业政策应该实现区域间的合理分工,最大限度地获取分工利益,从而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四)公共投资政策
(1)加强发达区域和欠发达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与综合协调。
(2)改革基础设施投资体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8.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什么?
答: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
(1)人口增长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一定数量的人口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另一方面,人口增长过快,势必影响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由此引发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等,进而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
(2)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涉及到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职业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结构等,但最重要的还是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老龄化是一种世界性的大趋势,我国已经迅速地步入老龄化国家行列。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它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是不利的。
从宏观上看,主要增加了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成本,从而相应地减少了储蓄和投资;从微观上看,“四二一”家庭的代际结构,增加了年轻人的经济负担,对于以家庭为养老单位的传统来说,发出了严峻的挑战。
(3)人口素质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首先,人口素质影响区域生产力的发展;其次,人口素质影响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
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资源的稀缺性主要指自然资源而言。
自然资源又可分为非再生性、可再生性和恒定性资源三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源的外延将不断扩大,然而,传统的自然资源“无价观”,使我们的经济评价失真,更严重的是造成资源利用的浪费、生态失衡和环境恶化,降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应特别注重与资源的协调发展。
1、建立资源价值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形成资源产业,以专门从事资源发展;同时要对资源合理评价并严格执行;最重要的是形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相一致的价格体系、市场体系和生活方式。
2、保持区域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就是要根据地区资源结构优势,确定主要产业,形成产业集聚区;保持资源结构的开放性与产业结构动态性的协调一致;保持资源潜在结构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协调一致。
3、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包括确立相应的产业群体和产业规模,建立节地、节水型的工业生产体系,节省运力的交通运输体系,适度消费、勤俭节约型的生活服务体系,并进一步调整社会经济的空间结构,把更多的资源、空间吸引到社会、经济循环系统中来。
(三)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
1、区域发展中的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
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生产终端的问题,在整个生产过程及其前后的各个环节都有产生环境问题的可能,有时其他环节对环境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生产过程本身,因此,环境保护不仅要注重对污染物的“末端”加以控制和处理,而且要对污染物进行“全程”控制和预防。
所以,我们不仅要贯彻“污染者付费”原则即征收“庇古税”,而且要推行清洁生产,包括使用清洁的能源、清洁的原料资源,采取清洁的生产过程,生产清洁的产品。
2、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包括认真做好规划、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开展环境和资源核算以及以消费为导向,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9.如何评价中国的城市发展方针?
你认为我国应建立何种城镇发展方针。
答:
我国现行的城市化发展方针是在1989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明确规定的,该法第四条指出:
“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格局”。
该方针具有以下四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第一,方针只涉及城市规模,未涉及城市质量,不利于促进城市发展质量的提高;第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有其科学的内涵,但是在执行中经常被理解成“严格控制大城市”以及“控制中等城市发展成为大城市”,使得一些具有良好发展条件的大城市也因带有紧箍咒而受到限制,特别是许多很有发展前景的中等城市在向大城市迈进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第三,对建制镇这一在数量上最为庞大的环节缺乏规范。
第四,“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不宜作为城市化的目标,不具诗人的主观行为,而城市化是一个客观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其次,生产力和人口的城乡布局知识空间布局的一个方面,即便城乡布局合理了,也不一定意味着生产力和人口的整体空间布局就合理了。
针对上述分析,以城市的规模结构为核心内容的城市发展方针应该是:
“提高、完善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促进建制镇的适当集中,有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其内涵是:
大城市在适当增加数量的同时,重在发展质量的提高,中小城市还需要大量增加,建制镇要减少数量,促进集中,城市化的最终目标是达到城乡一体化。
10.如何实现区域交易成本最小化?
交易成本的区域最小化,是制度安排合理化的最终体现。
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
1、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区域垄断与及垄断竞争,是造成交易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
要降低交易成本,必须打破区域的封锁和狭隘的地方主义。
2、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根据内部化理论,单个企业面对区域市场会导致区域交易成本的增加,区域集团的形成可以协调企业和利益,许多交易费用则用内部化的方法解决,区域集团的形成将降低区域总体的交易费用。
3、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地方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是从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参与地区的经济活动。
但政府行为不一定都是理智的,所以公共利益最大化并不意味着也能带来效益的最大化。
所以,为了促使交易成本最小化,必须使政府所主导的公营部门与区域内的私营相结合,一致营造公用事业的最佳规模,以达成最小的成本实现。
11.试分析区域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别?
答:
第一,区域开发有明确的开放主体,改主体自始至终控制着开发进程,一旦开发主体不存在了,该开发活动也就不能继续,或者只能由另一个主题来执行;区域经济发展则是一个有很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持续不断的客观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主体都难以完全主宰发展的过程,单一主体消亡了,发展的过程仍然在继续。
第二,区域开发是对未被利用的、或未被充分有效利用的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或者进行更为充分有效的开发利用;而发展可以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
第三,区域开发具有时效性,任何区域经济开发活动都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进行,各个时期和不同地区的区域开发共同组成区域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区域开发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2.试述地区形象塑造的必要性及其重要作用。
答:
地区形象塑造的必要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1)地区形象塑造是建立地区意识的需要。
地区意识是一个地区长期形成的、存在于公众心理当中的一种地区特征,充分表现于对地区的热爱和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渴望。
地区意识是意识形态的东西,它更着重于塑造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民族精神。
一个地区的城市建设是否够现代化的气派,有无众多的高楼大厦和宽阔的马路,有无令人眼花缭乱的霓虹灯和数不尽的购物中心,所有这些,并不是一个地区形象好坏的决定性因素。
相比之下,城市管理是否上轨道、上档次、城市绿化和环境卫生是否搞得好,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是否良好等等,倒更应引起人们的注意与反响。
(2)地区形象塑造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需要。
一个地区的形象是一个客观实在。
一个地区的良好形象的确立,带有一定的脆弱性,就是说,费了很大功夫树立起来的良好形象,容易发生因为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而大受损害的情况。
但当一个地区、一个城镇,长年坚持、常抓不懈地进行地区形象的塑造,则可以极大的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
一个地区通过形象塑造,提高知名度,可以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吸引外部资金来此地投资。
如果放松了对地区形象的重视,就可能使假冒伪劣产品盛行本地,结果使得企业界人士在很长的时间里难以走出阴影,同时,地区的外商投资、外贸水平急剧下降,本地外商投资环境受到很恶劣的影响。
(3)地区形象塑造是扩大地区知名度的需要。
地区形象必须得到外部公众的认同。
地区形象实际上是地区本身的广告,地区形象宣传的语言就是广告词。
地区形象设计得好,知名度就扩大得快,外界对本地的了解程度就高,对本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也就大。
所以,地区形象的策划,对地区本身在全国地位的提高,名气的增加都有很大影响。
13.试述地区形象塑造的功能和地位。
答:
(一)地区形象塑造的功能
地区形象是地区特色的集中体现,对地区发展能产生巨大的作用。
下面,来看一下地区形象塑造的一般功能,即普遍意义上的作用
(1)塑造良好的地区形象,有效地提高地区的知名度,扩大地区在国内和国际的影响
良好的、较高的地区知名度,是地区在全国地位的集中体现。
扩大知名度的方法很多,其中进行地区形象设计,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地区良好形象的建立和发展可以起到招揽人才、引进资金、吸引游人的作用。
特别是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区的知名度对地区在国际大市场上的活动,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2)塑造良好的地区形象,增强地区的内聚力、吸引力和辐射力
良好的地区形象,能够大大增强区域的内聚力。
区内公众对本区形象的认识和理解,产生对区域的热爱和自豪感,产生在本区域生活的自豪感、荣誉感。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地区的经济建设中来,拿出全部力量来发展自己的事业。
同样,良好的地区形象,能够增强区外公众的吸引力。
这种吸引力首先是对区外公众的一种感情上的吸引,然后通过精神和物质的转化,形成对区外物质流动吸引,最后转变成对本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力量。
地区的吸引力强,说明地区的经济活跃,发展的机会多,未来的前途广阔。
增强地区的辐射力,是地区经济扩展的必然。
地区要发展,地区的经济规模必然不断扩大,通过吸引周围地区,增强自己的经济中心的作用,是塑造良好地区形象的重要途径。
地区的辐射力大,覆盖的范围就打,自己发展的余地也就越大;反之亦然。
(3)塑造良好的地区形象,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
地区形象是地区投资软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地区的法律法规、优惠政策等同样重要。
在目前各地区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地区形象的好坏,对吸引资金,特别是吸引外资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二)地区形象塑造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则中的地位
地区形象塑造是地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地区发展战略为基础。
但是,它可以反过来对地区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及其执行的全过程,施加巨大的多方面的影响,具有整合、检验与完善地区发展战略的重要功能。
地区形象塑造与发展战略、规划在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地区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但形象塑造又有自己的特点,有更多的对外宣传的特征。
形象塑造与发展战略、规划的任务、功能和实现方式是有所不同的。
发展规划制定地区在某一时期内要实现的目标,提出相应的政策、要求、办法、措施。
规划一经制定,上上下下就要一起努力去实现既定目标。
形象塑造的侧重点不在提出一系列指标,而以发展规划为依据,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状况为基础,突出本地区的特点和个性,塑造出引人注目的形象,着眼于形象效应,即注重人们接受这一形象后所产生的反作用力。
换句话说,就是着眼于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
形象效应表现为对内产生凝聚力,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对外产生吸引力,提高知名度,吸引人才和资金,最终目标是推动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
把形象塑造作为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来统一策划,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发展战略制定的目的在于实施战略、发展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步骤和政策必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而形象设计往往成为实施战略的政策措施的一部分。
通过形象设计和宣传,扩大发展战略的影响,形成人们对发展目标的归心感和奋斗的责任心,同时通过规划的实施使战略一步步落到实处,地区的形象也会越来越鲜明,越来越高大。
14.试述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
答:
(1)调节资源配置:
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且各地区资源的分布极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区域 经济学 论述